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作业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二、单元分析
本单元以“呼吸与消化”为主题,包括“感受我们的呼吸”、“呼吸与健康生活”、“测量肺活量”、“一天的食物”、“食物中的营养”、“营养要均衡”、“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8个课时。

通过系列体验活动,让学生了解人体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

知道呼吸与生命息息相关。

知道人类吸入利用的是氧气,呼出的主要是二氧化碳。

能利用实验室器材测量肺活量,并根据肺活量大小制定健康计划并执行。

能对一天的食物进行合理搭配。

了解食
物中的营养成分,能均衡膳食。

了解食物在口腔里消化吸收的过程,了解食物在身体里是如何一步步被消化吸收的。

树立勤于锻炼身体、健康饮食的意识,提升科学素养。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本单元作业设计要求学生知道呼吸的过程是气体交换的过程,氧气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知道人体参与呼吸活动的器官,知道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人体生命活动的意义;知道肺是人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知道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就越多;知道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知道肺活量的概念,会用简易的方法测量肺活量;能意识到呼吸系统健康与空气质量的关系,具有环保意识;能了解我们一天的食物,掌握调查记录和统计食物的方法,会对食物进行分类;知道食物为我们提供的营养,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知道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了解食物在口腔的变化;知道牙齿分为三类,不同牙齿具有不同功能,保护好牙齿,有利于身体健康;知道食物被口腔初步消化之后,在人体内部的其他消化器管中消化的过程,知道人的消化气管由哪些部分组成;通过模拟食道工作和胃工作的试验,进一步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体会食道和胃的作用,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保护消化器管。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1.研读课程标准,理清教学内容,分析教学背景。

2.制订单元学习目标和作业目标。

3.作业设计基本流程:明确作业目标、选取情境素材、设定问题任务、
设计评价标准和方式。

4.分层设计作业。

每课时均设计“基础性作业”(面向全体,体现课标,题量2-4大题,要求学生必做)和“发展性作业”(体现个性化,探究性、实践性,题量为2-6大题,要求学生有选择的完成)。

5.具体设计体系如下:
五、课时作业
感受我们的呼吸
基础性作业
填空:
()是指我们一次吸进气以后再尽力呼的气体总量。

肺活量越大,说明呼吸系统()。

吸气时,含有()的空气会进入你的()。

呼气时,含有()的空气会从你的()里被()。

呼气时,我们感到()缩小,吸气时,我们感到胸腔()。

雾霾天气进行户外运动时受影响最大的气管是()。

发展性作业
判断:
呼吸时吸入的是氧气,排出的是二氧化碳。

()
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气管。

()
人离开空气马上就会死。

()
问答题:
参与呼吸的主要器官有哪些?作用是什么?
描述一次完整的呼吸过程。

呼吸与健康生活
基础性作业
填空:
运动结束后呼吸次数比安静状态次数(),说明运动时呼吸会()。

人的呼吸气管主要包括()。

呼吸是生物体吸取(),呼出()的过程。

消化气管吸取的()与呼吸气管吸收的()在人体内(),并释放出生命活动所需的()。

人在呼吸过程中,主要利用的是空气中的()。

空气中氧气占比占比为()。

发展性作业
选择:
人在呼吸时,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

A氧气减少了
B氮气增加了
C二氧化碳减少了
问答题:
随着呼吸速度的改变,心跳速度有何相应变化?
哪些活动会影响我们的呼吸速度?
测量肺活量
基础性作业
填空:
测量肺活量的仪器叫做()。

利用空气占据一定的(),用()或者()收集气体。

()是人尽力吸气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单位是()。

一般成人的肺活量比儿童的肺活量()。

运动后,平时爱运动的同学恢复到平静状态下每分钟呼吸的次数及所花的时间比不爱运动的同学()。

增大肺活量最有效的做法是()。

发展性作业
判断:
肺活量越大,说明身体越健康。

()
问答题:
写出尽可能多的能够保护呼吸气管的方法。

你打算今后怎么做增加你的肺活量?
一天的食物
基础性作业
填空:
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把食物分为()和()两大类。

来源于动物的食物有:。

来源于植物的食物有:。

青椒炒鸡蛋属于()类食物。

发展性作业
判断:
玉米、大豆属于植物类食物。

()
水不是一种食物。

()
对食物进行分类是为了方便对食物的研究。

()
蔬菜属于主食。

()
吃饭可以不定时不定量。

()
问答题:
可以根据什么给食物分类?如何分类?
设计你每天的膳食食谱。

食物中的营养
基础性作业
填空:
()和()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它们的种类非常多,是我们保持()不可缺少的()。

牛肉含有丰富的(),豆油含有丰富的(),馒头含有丰富的(),胡萝卜含有丰富的()。

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通常分为:()、()、()、()和()。

发展性作业
判断:
脂肪对身体没有好处。

()
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有营养成分。

()
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
问答题:
食物给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
怎样简单辨别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
参加长跑比赛后应多吃那种营养物质?为什么?
营养要均衡
基础性作业
填空:
我们从食物中获取各种(),这些营养必须合理(),才能保证我们正常生活和成长,这就是()。

膳食营养原则是()。

为了使我们的食物营养均衡,我们必须吃()、()的食物,还必须吃()的食物。

健康饮食要求人们吃的最多的食物是()和()。

发展性作业
判断:
八宝粥的营养成分比较全面。

()
适当的体育锻炼加上合理的膳食是最佳的减肥方法。

()
含有脂肪的食物不能吃。

()
挑食会导致营养不均衡。

()
问答题:
说说自己饮食上有什么特点?是否存在问题?如何改变?
为了让身体营养均衡,应该怎么合理搭配食物?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基础性作业
填空:
牙齿起着()、()食物的作用,由于牙齿的()、舌的()和唾液()的作用,食物由大变小,加快了()的速度。

在口腔中,对食物进行加工的过程中,()的作用是最大的。

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有良好的初步消化过程,会利于整体()的工作。

唾液中的淀粉酶把米饭中的淀粉变成了()。

发展性作业
判断:
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时有着不同的作用。

()
选择:
我们吃面包时,主要是用()切断面包。

A门齿
B犬齿
C臼齿
能撕开食物,并有个尖的牙齿是()。

A门齿
B犬齿
C臼齿
细嚼慢咽中的“嚼”,是利用()将食物变成碎末的。

A门齿
B犬齿
C臼齿
问答题:
牙齿和舌的作用和意义有哪些?
食物在口腔内发生了哪些变化?经历了什么过程?
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基础性作业
填空:
胃的主要作用是()食物。

食物的分解过程从()开始、到()结束。

我们吃的食物咽下去以后通过()运输到()里被进一
步的磨碎和分解;食物的营养在()里被吸收;食物的残渣被()排出体外。

胃是我们身体的()器管。

判断:
食物主要在胃里被消化、吸收。

()
小肠内壁的许多绒毛对于吸收有很大作用。

()
发展性作业
问答题:
什么样的食物容易进入食道?容易被运输?
描述食物在人体内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食物在人体内经过的这些器官分别具有什么特征?
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填空:
()是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身体缺乏维生素C时,应多吃()和()。

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作用是()。

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色。

判断:
在不同状态下一分钟的呼吸次数相同。

()
睡眠时候呼吸频率是最低的。

()
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与肺活量的大小无关。

()
选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胸腔扩大导致呼气
B胸腔扩大导致吸气
C吸气导致胸腔扩大
我们吃下去的食物被我们的身体()。

A长期储存
B消化吸收
C直接排除
食物旅行的路线正确的是()。

A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B口腔、胃、食道、小肠、大肠、肛门
吃饭的时候,有利于消化的做法是()。

A狼吞虎咽
B边吃饭边喝水
C细嚼慢咽
问答题:
食物给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
食物在身体内旅行要经过哪些消化气管?
如何辨别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
运动后呼吸次数的增加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好处?哪些活动会影响我们的呼吸频率?
简述呼吸的过程。

为什么我们都在呼吸?
食物在口腔中发生了什么变化?经历了哪些过程?
食物在口腔中的初步消化为进一步消化提供了哪些条件?
呼吸次数的改变与心跳速度的变化有何关系?
食用种类丰富的食物对我们有怎样的好处?
七、作业的批改方式:
学生互批和教师自批相结合的方式。

八、作业完成时间:
每一课时基础性作业5分钟,拓展性作业10分钟。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25分钟。

九、设计意图
科学是人类在研究自然现象、发现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知识系统,以及获得这些知识系统的认识过程和在此过程中所利用的方法。

根据研究对象不同,可将科学分为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等分支。

这些分支具有研究方法的差异,也共享一些通用的科学方法,呈现出相互渗透、交叉融合的趋势。

科学为技术和工程提供了理论基础。

科学、技术与工程的相互促进作用日益增强,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人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提高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水平;科学为人类认识和理解自然与社会提供了独特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精神力量和价值观念,提高了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水平。

在广义的理解中,科学也包括技术与工程。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体现科学本质的综合性基础课程,具有实践性。

科学课程有助于学生保持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从亲近自然走向亲近科学,初步从整体上认识自然世界,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关系,发展基本的科学能力,形成基本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今后学习、生活以及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有助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强国建设。

在当前“双减”教育大背景下,要求小学科学教学提质增效,作业设计与评价是检验、提升小学科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

创新小学科学作业设计与评价方法,是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必要手段,是真正意义上的减负提质。

本单元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笔者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满足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真正做到分层布置作业。

基础性作业的设计强调打牢四基的重要性,拓展性作业和单元质量检测作业的设计有易有难,既重视基础又重视能力的培养。

所有题目的设计都从生活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又有对学过知识的应用。

各个环节的题目可以根据学情适当选做,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只做简单题,其他同学也可以挑战难题。

十、作业设计反思
从课堂反馈和课后反馈来看,75%的学生作业完成的非常好,10%的学生在挑战题上没做,15%的学生出现错误,这些出现错误的学生,有几个共同点,一是基础不好;二是做题不细心,不认真读题,
眼高手低,不认真,不仔细,实践能力不佳,部分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表现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能力欠缺。

通过学生互批和教师自批,揪出了部分学生的错误,并帮助他们改正过来。

也帮助没有做错的学生巩固了学过的知识。

通过本单元课程的作业设计,学生对本单元作业掌握较好,同时也提高学生对完成作业的兴趣。

而与我而言,让我知道今后作业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对作业设计方面要避免死板。

应该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能从实践中领悟道理,受到启发,提高理性思维能力、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在设计方面尽量创设一些带有切合学生生活情境、给予学生在操作中感知提高科学素养的题型。

每次作业的题量不要过多,但要顾及到各个层次的学生。

这样才有利于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自觉乐意完成作业的好习惯等。

这都是今后要完善的。

十一、作业评价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