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套 试卷 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套试卷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不选、错选均不得分)
1、ABCD
2、D
3、B
4、A
5、B
6、A B
7、A
8、BC
9、AD 10、D
二、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括号里标√或×)
1.×
2. ×
3. ×
4. ×
5. ×
6.×
7. √
8. ×
9. × 10.√
三、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 简述市场失灵的表现形式
(1)公共产品(1分)
(2)外部效应(1分)
(3)自然垄断和规模经济(1分)
(4)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1分)
(5)收入分配不公平(1分)
(6)宏观经济不稳定(1分)
2.我国财政支出的范围及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
范围:
(1) 维护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的支出需要。
(1分)
(2) 用于公共事业、公共福利的支出。
(1分)
(3) 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方面的投资。
(1分)
因素:(1)经济性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政府的经济干预政策。
(1分)(2)政治性因素包括政局是否稳定、政体结构的行政效率。
(1分)
(3)社会性因素。
(1分)
3. 简述国债的功能
(1)弥补财政赤字(2分)
(2)筹集建设资金(2分)
(3)调节国民经济的发展(2分)
每点下面概括解释。
4. 简述消费税的特点。
(1)征收范围具有选择性(1分)
(2)征收方法具有多样性(1分)
(3)征税环节具有单一性(1分)
(4)平均税率水平比较高且税负差异大(1分)
(5)属于价内税且具有转嫁性(1分)
(6)一般没有减免税规定(1分)
5.简述税负转嫁的形式。
(1)税负前转(1分)
(2)税负后转(1分)
(3)税负消转(1分)
(4)税负辗转(1分)
(5)税负叠转(1分)
(6)和税收资本化(1分)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销项税额=1170/(1+17%)×17%+250×17%+10×(1+10%)×17%=214.37万元(4分)进项税额=102+200×13%×(1-10%)=125.4 万元(4分)
应纳税额=214.37-125.4=88.97万元(2分)
2.工资薪金应纳个人所得税=(7000-3500) ×10%-105=245元(2分)劳务报酬应纳个人所得税=15000×(1-20%)×20%=2400元(2分)文章的稿酬应纳个人所得税=(3000-800)×20%×(1-30%)=308元(2分)书籍的稿酬应纳个人所得税=30000×(1-20%)×20%×(1-30%)=3360元(2分)偶然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8000×20%=1600元(1分)
本月合计纳税=245+2400+308+3360+1600=7913元(1分)
五、案例题(本题共1小题,共8分)
(1)只有教育,只有给穷人提供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给穷人提供取得高收入所需要的高等教育的机会,穷人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消除贫困。
(2分)(2)对高收入者征税,对低收入者补贴,给低收入者培训(3分)
(3)政府履行的是收入分配职能,最终的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平(3分)
六、论述题(共1题,每题12分,共12分)
(一)财政政策的工具
1.税收(1.5分)
税收作为调节手段,一是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二是调节收入分配关系。
这些调节作用主要通过税率的确定、税种的选择、税负的分配以及税收优惠和税收惩罚等规定体现出来。
2.财政支出(1.5分)
(1)购买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的增减,将直接影响个人收入的增减和社会总消费的增减,进而影响到国民收入的增减。
其影响程度取决于政府购买乘数的大小。
可见,购买性支
出作为财政政策的工具,是实现反经济周期的手段之一。
(2)转移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是政府将财政资金用于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财政补贴等费用的支付。
3.公债(1.5分)
国债的作用主要通过国债规模、持有人结构、期限结构、国债利率等综合体现出来,政府可以通过调整国债规模,选择购买对象,区分国债偿还期限,制定不同国债利率等来实现财政的目标。
4.财政预算(1.5分)
预算调节经济的作用主要反映在财政收支的规模和收支差额上。
赤字预算体现的是一种扩张性财政政策,在有效需求不足时,可以对总需求的增长起到刺激作用。
(二)财政政策的效应
1.“内在稳定器”效应(1.5分)
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无须借助外力就可以直接产生调控效果,这种内在的、自动产生的稳定效果可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行发挥调节作用而不需要政府专门采取干预行动。
2.乘数效应(1.5分)
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投资或公共支出乘数效应。
第二,税收乘数效应。
第三,预算平衡乘数效应。
乘数效应包括正反两个方面;当政府投资或公共支出扩大、税收减少时,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扩大的作用,从而产生宏观经济的扩张效应;当政府投资或公共支出削减、税收增加时,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收缩的作用,从而产生宏观经济的紧缩效应。
3.奖抑效应(1.5分)
奖抑效应主要是指政府通过财政补贴、各种奖惩措施、优惠政策对国民经济的某些地区、部门、行业、产品及某种经济行为予以鼓励、扶持或者限制、惩罚而产生的有效影响。
4.货币效应(1.5分)
一方面,财政政策的货币效应表现为政府投资、公共支出、财政补贴等本身形成的一部分社会货币购买力,从而对货币流通形成直接影响,产生货币效应;另一方面,财政政策的货币效应主要体现在公债上,公债政策的货币效应又取决于公债认购的对象和资金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