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县丰乐镇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都县丰乐镇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简要介绍了三都县丰乐镇茶叶的生产现状,概括了其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丰乐镇茶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贵州三都;丰乐镇
茶产业生产是贵州省传统产业,现已列为贵州省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贵州省出台了《中共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规划到2020年贵州省茶园面积达33.33万hm2,出规划、建基地、进项目、抓品牌、创市场,贵州省茶叶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抓好茶叶生产、加工、销售,做大做强丰乐镇茶产业成为当前农业产业调整的重点。

为此,笔者深入基地研究,分析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促进丰乐镇茶产业快速、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1 生产现状
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通过茶农的大力发展,丰乐镇茶园良种率达95%,茶园720 hm2,年产值达4 100万元左右,已成为群众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

镇内生产基地主要位于镇老王山周围,平均海拔1 450 m左右,年降雨量1 340 mm,年平均气温18 ℃左右,空气湿度86%左右,有丰富的光照、水资源,终年无严寒酷暑,土壤肥沃,植被丰实,气候温暖、云雾多,是茶叶种植的理想基地,条件非常优越。

目前现有初步加工设备50套,日加工生茶10 t 左右。

成立了茶叶合作社,现有社员60余人,茶叶种植面积逾200 hm2,带动发展逾466.67 hm2,是县重点扶持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80%茶叶通过该组织外销。

2 存在的问题
2.1 规模分散
由于土地流转困难,目前丰乐镇茶叶生产主要由群众自发种植,茶叶基地超过2 500户种植,户均种植面积为2 700 m2左右,最大种植面积为26.67 hm2,最低种植面积不到667 m2。

2.2 茶叶质量差
一是采茶是按量计工资,采茶工为了增加收入粗采滥采,完全不细采、采优,降低了茶叶的质量。

二是由于总体茶价低,制茶者为了获取较高利润,私自增加茶叶日产量或不按产茶工艺程序进行,偷工减料,造成茶质量较低、售价低,形成恶性循环,缺乏市场竞争力。

三是群众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由于茶价低、成本高,利润也低,从而降低茶农生产积极性。

四是茶园缺乏科学管理,只以采收为目的,平时不对茶树进行养护,导致优质茶叶少,总体质量不高不稳。

2.3 茶叶加工方式落后,附加值低
目前,茶叶初制加工仍以半手工、半机械制作为主,加工方式落后且没有进行茶叶深度加工,茶叶的生产、加工、包装、管理科技含量均不高,从而导致产品附加值低,以科技发展茶产业难度大。

2.4 缺乏行业带动发展
目前丰乐镇仅有1个茶叶合作社,但是该合作社加工设备落后、老化,只能对茶叶进行粗加工,没有专门对茶叶进行精加工的设备,导致粗加工的产品质量差、科技含量低、竞争力弱;加之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合作社运作效率低,不能形成行业龙头,难以带动整个茶产业的同步发展。

3 对策
3.1 确定茶产业发展方向
确定茶产业发展方向,以“抓住市场动向、增加科技投入、狠抓茶叶质量、开发新产品、扩大产业链、调整茶叶产业结构”为目标,逐步形成产加、供、销一条龙经营体系,促进丰乐镇茶业的可持续发展[1]。

3.2 转变发展观念
要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就要摒弃旧的扩大面积和增加产量思想,转变为提高效益和满足市场需求,重视产品的质量、效益、生产和流通并举,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也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加销售额。

此外,要促进社会人士自己办产业,使政府和社会相结合,促进茶产业的发展。

政府还要继续出台优惠政策,增加茶农积极性,重点服务产后信息,引导茶农与企业相结合,直产直销,增加茶农收入。

同时要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以种植大户带动示范作用,以龙头带动产业的共同发展,促进丰乐镇茶产业快速发展[1-2]。

3.3 强化政策引导
3.3.1 加强宣传和领导,增加投入。

政府要有意识地组织茶农、尤其是大户,集中力量加大产品的宣传力度,扩大影响,营造产品良好的产销环境,发挥发展茶产业中的领导作用,加大发展效益茶业的投资,建立政府投入为启动、农民和农村组织投入为主体、其他投入为补充的投资新机制[3-4]。

3.3.2 扶持专业大户,壮大组织,引进或组建茶叶企业,以龙头带动行业发展。

政府要重视引导结构调整,扶持专业大户和组织,有规模地开发茶叶基地,创办营销市场,引进或组建茶叶公司,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推进茶业产业化进程,培植、壮大龙头企业,降低市场风险系数,提高市场竞争力,以龙头带动产、购、销的全面发展。

3.3.3 健全和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实施科技兴茶战略。

利用电脑网络及时发布和收集茶叶产销信息,为茶业发展服务。

健全茶叶管理服务站和茶叶同业协会,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以农业机械化、农业标准化、名优工程等科研项目为载体,开展各种技术培训,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试验和推广,并及时传递给茶农,为丰乐镇茶业发展提供技术保证,提高科技转化率。

3.3.4 加速名茶引进,深化产品开发,多渠道、全方位拓展销售市场。

以都匀毛尖茶加工、生产为标准,引进毛尖茶生产技术,建立都匀毛尖茶生产基地,加大茶园改造,多渠道、全方位开拓销售市场,有利于降低市场风险系数。

因此,必须加强上下左右的联系,积极引进新品种,开发新名茶,同时开展共同研究茶叶深度加工技术,开发保健茶、茶饮料和茶食品,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茶叶科技含金量和茶叶生产效益。

3.4 抓好技术落实
3.4.1 抓好生产环节工作。

要生产出品质优、产量高的茶业,离不开科技的扶持。

政府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丰乐镇茶标准规范》《无公害茶叶生产、加工技术规范》《茶叶安全卫生知识》《茶叶生产技术》等推广手册分发给每个茶户。

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分别由县办、乡办对农技人员和种植大户、每个茶叶生产加工户进行专业培训,使其掌握优质无公害茶叶高产栽培技术、中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茶叶科学施肥技术、机械化修剪与采茶技术等,科学种茶,使茶农能够获得效益、增加收入,促进茶叶优质高产高效持续发展。

对中低产茶园进行改造,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种植茶叶时要尽量使用毒性较小的农药,减少农药残留,保证茶叶质量,使普通茶叶向有机、无公害茶叶发展,增强其市场竞争力[5-6]。

3.4.2 抓好加工环节工作。

经常聘请专家举办讲座,引进茶叶资深加工业工作人员,加强制茶技术培训,举办制茶技术大赛,提高茶农的制茶技术。

采摘时要严格按照采摘标准,不滥采,保证鲜叶采摘质量,采取精细工艺流程,以获得优质茶叶。

积极引用先进适用的茶叶加工机械设备,如空调“做青”设备和包揉机、采茶机、修剪机等,提高茶叶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和科技含量。

空调“做青”设备可以改变“看天做青”,摆脱不良气候的制约,提高夏暑茶产量和质量;包揉机等机械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茶叶品质。

严格执行茶叶质量标准,禁止混等混级和掺杂掺假,真正做到优茶优价,确保产品质量,以品质促进销路、以销路促进生产,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加强茶叶加工点环境净化,防止和避免二道污染,确保茶叶的卫生和质量[7]。

3.4.3 抓好流通环节工作。

加强依法行政,规范行业管理,集中统一对外;同时,试行市场指导价,避免内部等压价,做到保质保量保价,提高自身价值。

鼓励和引导茶农走向市场,支持其到省、州乃至其他省市设立专卖店和销售窗口,以产品质量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形成点面结合的销售网络,提高市场占有份额。

4 参考文献
[1] 谢金霞,范文娟.昭平县茶叶生产的气候优势及生产对策[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8,29(1):64-65.
[2] 何萍,申东.加快都匀毛尖茶产业化发展的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06,34(3):125-126.
[3] 张佩,刘静,徐良,等.贵州茶叶产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7):201-203.
[4] 谢昌勇.永顺县名优茶发展的对策[J].茶叶通讯,2007,34(1):21-23.
[5] 颜涌泉.永春县茶业发展对策与建议[J].福建茶叶,2003(1):36-37.
[6] 林乐全.大田县茶叶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J].茶叶科学技术,2006(2):24-25.
[7] 颜涌泉,孟福东.加快永春茶业发展的策略措施[J].福建茶叶,2005(2):42-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