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怀化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 (2019八上·河北月考)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 . 蟹腿(xiè)琐屑(xiè)踌躇(zhú)八卦(guà)
B . 蹒跚(mán)拭泪(shì)举箸(zhù)青头菌(jūn)
C . 栅栏(lán)游逛(guànɡ)晶莹(yínɡ)彩釉(yòu)
D . 俯瞰(kàn)狼藉(jí)濒临(pín)凋谢(diāo)
2. (2分) (2017七上·江津期末)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嘹亮贮蓄翻来复去气喘吁吁
B . 悬崖掺和提心吊胆随声附和
C . 惩戒菜畦犹豫不诀花枝召展
D . 流淌徇职小心翼翼花团锦簇
3. (2分)(2018·盘锦)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2018年,进口消费品关税大幅度下降,海鲜、坚果等进口税率水平降低为原来的一倍。
B . 石墨烯“超级灯”产品批量订单走向海外,这不仅凸显了中国石墨烯产业在全球的分量,更意味着中国石墨烯产业化步伐在国内提速。
C . 2018“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吸引了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大约19个左右国家的采购商和贸易商前来参加。
D . 随着天气转暖,红海滩国家风景区碱蓬泛红,绿苇吐芽,百鸟齐鸣,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4.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 . 他自己虽然不知道是因为懒,还是因为无用,总之觉得是一个不肯运动、十分安分守己的人。
B . 圆明园是万园之园,建筑雕梁画栋、美轮美奂,堪称人间仙境。
C . 不是你俩还有谁!这班上就数你们最爱造谣生事,搬弄是非。
D . 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校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5. (2分)下列语句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 明天在新街口活动,你是坐地铁去,还是坐公共汽车去?
B . 写研究性文章和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即兴”。
(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
C .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D .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6. (2分) (2020七下·河东期中)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回忆鲁迅先生》一文是萧红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捕捉老师日常生活琐事,包括饮食起居、会友、与家人相
处等,以多片段组合的形式烘托出一个有人情味、生活化的鲁迅形象。
B .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也是出自这部散文集。
C . 《伟大的悲剧》作者茨威格,意大利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
D . 《登飞来峰》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
7. (2分)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艺术高峰是《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代作家________。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8. (5分) (2019八上·嘉陵期末) 名句默写
(1)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2) ________,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3)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
(李清照《渔家傲》)
(4) 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5)《渡荆门送别》中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杜甫《春望》中赋予花鸟以人的情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
9. (10分)(2019·椒江模拟) 座右铭多用来激励、警醒自己。
下列哪一句名言最适合用作座右铭?请阐述理由。
A.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论语》)
B.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我选________,理由:________
五、对比阅读 (共1题;共14分)
10. (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1)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②男有分,女有归。
③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④是谓大同。
(2)从选文中找出一组排比句、对偶句,并指出其效果。
(3)①本语段可分为________层,每一层的大意是________。
②这几层的关系是:________。
(4)总领全文的语句是________ ,照应此句的是________。
(5)作者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________。
(6)大同社会在当时能否变成现实?我们今天如何看待这一理想?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1分)
11. (16分) (2017八上·宁国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下面小问题。
老师!老师!
阎连科
①我又见着我的老师了,如朝山进香的人见到他自幼就心存感念的一位应愿之神。
②在今年正月,我回家奔三叔的喜丧事。
在这闲空间,张老师到了我家里,坐在我家堂屋的凳子上。
乡间室内的空旷和凌乱,分隔着我与老师的距离。
相向而坐,喝着白水,削了苹果,说了很多旧忆的伤感和喜悦,诸如三十几年前在初中读书时,我的学习,我的作业,我的逃课。
③我老师张梦庚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裹藏着刺骨的寒凉。
④生于上世纪的20年代末,老师读书辍学,辍学读书,反反复复,走在田埂与人生的夹道中,经历了抗战和解放战争,有了1949年的红旗飘扬,记忆中从来都是饥饿辛劳,土改时家里却忽然成了地主。
好在,他终归识字,也有文化,祖国的乡村,也最为明白文化的斤两,虽然文化不一定就是尊严富贵,可让孩子们认字读书,能写自己的姓名和粗通算术,也是生活的必然部分。
于是,老师就成了老师。
从一个乡村完小到另一个乡村完小,从一个乡村中学到另一个乡村中学。
直至改革开放后,他被调入县里的一所高中,做了教导主任,最后主持这个学校的工作。
一晃就让他全部人生的金贵岁月,43个春秋的草木荣枯,都在布满土尘、青草蓬生的学校里荣枯衰落,青丝白染。
⑤不知道老师对他的人生有何感想,从他写的一本《我这一生——张梦庚自传》的简朴小册里,读下来却是让人心酸胃涩,想到世事的强大和个人的弱小,想到命运和生命多么像流水在干涸沙地上蜒蜿涓涓,奔袭挣脱,流着流着,可终归无法挣脱干涸的吞没。
最后的结局是,我们毕业了,老师白发了;我们中年了,老师枯衰了。
我们成家立业了,而老师却在寂静的人生中,望着他曾经管教训斥抚疼过的学生们,过着忆旧的生活,想着那些他依然记得、可他的学生们早已忘却的往事。
⑥还记得,初一时,他是我的班主任,又主教语文。
一天酷暑,我家棉花地里蚜虫遍布,多得兵荒马乱,人心恐惧,我便邀了班里十几个相好的男同学,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
自然,那一天教室里学生寥寥,老师无法授课而只能让大家捧书阅读。
从棉花地里回校的来日上午,老师质问我为什么带着同学逃课,我竟振振有词地说,是带着同学去棉花地捉了半天蚜虫;竟又反问老师道,地里蚜虫遍布,我该不该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说蚜虫三天内不除掉去净,棉花就会一季无收,时间这样急迫,我家人手不够,我请同学们去帮半天,到底又做错了什么?
⑦事情的结果,似乎我带同学们逃课捉虫正合校规事理,反让老师在讲台上一时有些哑言。
回忆少时的无理取闹,强词夺理,也许正是自己今天在写作中敢于努力把不可能转化为可能的开始。
可是,现在,面对耄耋(mào dié,
指年纪八九十岁)老人,给我一生养育呵护的父辈尊者,我心里三十几年不曾有的内疚,忽然如沙地泉水般汩汩地冒了出来。
⑧我们就那样坐着喝水聊天,说闲忆旧,直至夕阳西下,老师执意要走,不无快意地说他的子女们都在外工作,孝顺无比。
真是天应人愿,让一生坎坷、教书认真的老师,年老时,子女有成,学生有成,仿佛曲折的枯藤根须,终于也繁漫出了一片森林。
⑨老师从我家离去时,是我扶他站起;离开院子时,是我扶他过的门槛;送至门口远去时,是我扶他过的一片不平不整的地面。
我的父亲离开人世太早,扶着老师的时候,我就像扶着我年迈的父亲。
望着村头远去的父亲般的老师,落日中他如在大地上移动的一棵年迈的树。
直至他在村头缓缓消失,我还看见他在我心里走动的身影和慢慢起落的脚步,如同宁静里我在听我的心跳一样。
⑩说不出老师哪儿伟大,可就是觉得他伟大。
也许这个世界,凡人才是真正的伟大,而伟大本身,其实正是一种被遮蔽的大庸大俗吧。
(选自《读者》)
(1)文章写与老师相见,说了很多旧事。
请概括出“我”初中时做的那件事。
(2)请说说文章题目“老师!老师!”有什么特点?用这个标题有什么妙处?
(3)结合文章内容理解第⑨段画线句子的含义。
(4)为什么说张梦庚老师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裹藏着刺骨的寒凉”?
(5)作者说“说不出老师哪儿伟大,可就是觉得他伟大”。
结合全文,说说张老师的“伟大”表现在哪里。
12. (15分) (2020九上·桐乡竞赛)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许国石坊,一座明代的“凯旋门”
樵夫
许国石坊是徽州古城沉甸甸的什物,许多人都是奔它而至,我也一样。
我一步一步缓缓地走近它,屏息,凝神,放缓脚步,等待旧时光被我唤醒的气息。
我仿佛听到那沉重的踏踏声,叩响着这座古城的石板,带着沉雄、幽远的时空况味。
我一步一步地走近它,目光被它一点一点抬了起来,我似乎只有以仰望的姿态,才能真正抵达它的每一处。
这座石坊它是美的,三层,冲天式,八脚,东西两面各四脚,南北两面看上去各两脚,确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八脚坊,于中国石坊群,就有些鹤立鸡群的意味;世人啧啧有声:“东方的凯旋门”。
石质粗朴,桩柱、析梁、拦板、斗拱,都泛着幽亮与圆润的光泽,那是时光的痕迹。
石坊雕饰极为精美,石匠艺人的所有技艺,在这都能一一品读,即便是我这双已领略过无数牌坊之美的眼睛,在这儿,依旧流连忘返。
好一阵,目光失神,它的美让人晕眩,世上竟有如此之美。
定定地立于它的跟前,曾竖立在我视野中的牌坊,仿佛被一柄锯划拉一下,纷纷倒下。
此时,唯许国石坊孤寂地竖立着。
仰望着石坊,思索的目光将这册用石质语汇写就的历史,一页一页揭开。
许国,是这座石坊用石质语汇书写在历史册页中的主人,如今坊主已去,坊仍在。
只不过,在我而言,楼在,
昔人将返。
许国是古徽州府数县人,家世并不显赫,但家境甚是优越。
中举后离开款县,操起了教书的营生,将四书五经织就的锦绣前程,一个一个送给他的弟子,及至他三十八岁这年,他的那些已贵为进士的弟子,聚在一起宴请他时,带
着几分嬉戏、揶榆的味儿,让他参加会试,如果老师高中,弟子一定用径县最好的石材给老师立一石坊。
许国果然参加了会试,果然荣登进士榜。
在隆庆帝时,许国即为万历的尊师。
其后出任过检讨、国子监祭酒、太常寺卿、詹事、礼部侍郎、吏部侍郎;万历年十一年四月,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荣升为万历朝的内阁成员,成了一言可以影响社援、民生的人。
许国一定是个有情怀的人,像无数的儒士一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他的人生理想,在平定云南边境叛乱时,这种人格理想,一定给他智慧的灯盏添上了纯净的灯油。
他给万历帝平定云南叛乱的谋略。
次年的九月,叛乱被平息,君臣欣悦。
万历帝按功行赏,晋升许国为少保,封武英殿大学士,恩荣许国可立牌坊,并允这位帝师返家四个月。
在那个皇权至上、为官最光宗耀祖的年代,这是无尚的荣耀,是许多仕人最高的梦想。
许国等了十九年,万历十二年,许国五十七岁,他昂首挺胸地回到故园了。
那些曾经的弟子,据说也果真运来径县最好的石材青色茶回石。
躺在地上的石材,躺着就仅仅是块
石材而已,一旦矗立起来,那就宛若立于尘世的一个人。
许国托腮,捋须,曳着一身显贵的官袍,他一心想着的恐怕是如何在牌坊林立的徽州,争得他人无法企及的脸面。
在繁华街市的十字路口,一座八脚牌坊横空而立,旷古压今。
逾越返乡的时间,许国回到朝廷。
上朝时分,万历帝与群臣议政,唯次辅许国跪在丹异上一言不发。
万历帝见许国沉默不语,不是往日模样,说,许阁老,朕给你四个月回家造坊,为何延了四个月,依朕看,不要说造个四脚坊,就是造八脚牌坊也造好了。
许国叩头称谢,三呼万岁,奏称臣建的石坊正是八脚牌坊。
万历帝许是江山稳固,也赖于这位帝师,也不责备许国了。
皇权至上的社会,皇帝一言九鼎。
许国真是聪明绝代。
我仔仔细细地察看石坊的每一方位的内外两面,从一楼到三楼,目光如锤敲击着石质的每一个词汇,从落在石质上的每一个浑朴的字,到每一个雕饰的图案,一个纹理都不落下,许国仿佛无可通形地显现在我们的眼前。
他将“恩荣”悬于石坊的每一方位的内外顶层,它无言地昭示人们,这是皇恩,不是豪商巨贾可以用金银兑换的。
我伫立在阳和门一侧,仰视的目光还是重重撞击石坊中层“先学后臣”几个笔墨厚重的字,它们像坊上其他文字一样,浑厚,孰实,出自大书画家董其昌之手,这一切都明白无误地告诉世人,许国沉重如磐的分量。
许国之所以是朝廷重臣,在于他苦究经书,在于他学识上的卓尔不群。
人们可学,似乎又隐约告诉人们,不可学。
下层的“大学士”,董其昌似乎更是加重了笔力。
“大学士”那就是切切实实的,那是皇权的中枢要员。
最下的一行小字,详尽地叙述了许国的所有职位:少保兼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在另一面,当看到“上台元老”,似乎就看到许国得意的神情,他告诉世人,他可是辅佐过嘉靖、隆庆、万历的重臣。
其实,现世人们的解读有些过于捧场了,说他是万历帝的重臣,确乎恰当些。
中国历史绵长的河流,自王权、皇权粉墨登场后,臣子的人格中弥漫着复杂的让人无法道明的岚气,或雾岚,或雨岚,或烟岚,甚或尘岚,无人确定.臣子们,脱离不了世俗侩气,炫耀自己,这是时光长河中曾经连绵不断地上演过的.无论怎样炫耀,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到悬于他们之上的皇权利剑。
许国一样无可逃遁。
石坊,默默地
陈说了遮蔽于绵绵山川的皇权文化。
这座石坊的南面是最重要的文化符号,它雕饰着“巨龙腾飞”。
南,永远是官吏的象征。
孔子说学子可入仕时,就儒雅地说“可南”。
“巨龙腾飞”,这是许国对皇权的顶礼膜拜。
他永远把皇权抬得高而又高。
而在坊的内侧,许国雕上“英(鹰)姿(雉)焕(獾)发”,用永恒的石质语言,颂扬万历帝的年轻有为。
任何行为,都来自心灵的指引。
许国的一颗心,安谧于此,他又能何处遁形呢。
时间,永远是一个让人看清世相的绝好的什物,它将纷乱的东西,一一拨正。
与许国几乎同时代的那个英国人培根,在许国唯皇命是瞻的时候,却发出了振聋发聩声:反对君权神授和君权无限,限制王权。
知识才是一个人真正的力量,而知识来源于对世界的感觉。
培根将王或皇,拉下了高高的神坛。
神,訇然倒下;人,坚韧立起。
太阳西下,暗色缓缓地汇拢来.我再看了一眼石坊,终于离开,渐行渐远,回看这座石坊,已确实愈来愈小且低矮。
夜霭笼罩,许国石坊仿佛已被黑夜湮没。
而在我心中,石坊已纪①。
【注释】①纪(pǐ):毁坏;倒塌。
(1)许国的人生轨迹,也正是孔乙己、范进梦想的人生之路。
请你梳理文本,结合阅读积累,
根据己经填写的内容把下面图表补充完整。
(2)许国石坊,一座石坊而已,而我“只有以仰望的姿态,才能真正抵达它的每一处”,为
什么?
(3)在我们整个民族的文化血液里,存在着皇权文化的基因,有人把“皇权文化”誉为中国第
四种传统文化。
请你阅读文本,列举浸润在许国和其石坊上的皇权文化的表现。
(4)文章开篇说许国石坊“我似乎只有以仰望的姿态,才能真正抵达它的每一处”,“于
中国石坊群,就有些鹤立鸡群的意味”,是“东方的凯旋门”,结尾却又说“已确实愈
来愈小且低矮”,“在我心中,石坊已圮”,这是否前后矛盾?谈谈你的理解?
七、作文 (共1题;共5分)
13. (5分)任选一题作文
(一)话题作文
前不久,一首小诗火了——“妈妈说我是捡来的,我笑了笑,我不想说出一个秘密……爸爸姓万,我也姓万,只有妈妈姓姜,谁是捡来的,不说你也明白。
嘘!我会将这个秘密永远藏在心中。
”成长路上,我们心里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小秘密,那些和爱有关的秘密经过时间的洗礼,逐渐变成了一颗闪着美丽光芒的琥珀。
请以“秘密”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二)半命题作文
家是我们心灵的温暖港湾,是我们一辈子的深情眷恋。
在家里,每天上演着或平凡或跌宕的故事;在家里,有我们可亲可敬的亲人;在家里,每一个角落,每一种器物,都能启迪我们写作的灵感。
请以“家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以上两题,任选其一作文。
(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书写规范工整。
(4)文中不涉及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
考点:
解析:
答案:6-1、
考点:
解析:
二、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
答案:7-1、
考点:
解析: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答案:8-1、
答案:8-2、
答案:8-3、
答案:8-4、
答案:8-5、
答案:8-6、
考点:
解析: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答案:9-1、
考点:
解析:
五、对比阅读 (共1题;共14分)答案:10-1、
答案:10-2、
答案:10-3、
答案:10-4、答案:10-5、答案:10-6、
考点:
解析: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1分)答案:11-1、
答案:11-2、
答案:11-3、
答案:11-4、
答案:11-5、
考点:
解析:
答案:12-1、答案:12-2、
答案:12-3、
答案:12-4、
考点:
解析:
七、作文 (共1题;共5分)答案:13-1、
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