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专项训练(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藤野先生》专项训练
班级姓名
一、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油光可鉴 ( )
A.镜子 B.当镜子照 C.借鉴
2.深恶痛疾 ( )
A.疾病 B.急速 C.痛恨
3.出言不逊 ( )
A.谦逊 B.避让 C.差
4.抑扬顿挫 ( )
A.挫折 B.挤压 C.降低
二、结合句意解释加粗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

模胡:即“模糊〞,马虎,不讲究。

B.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同学,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

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

C.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

客死:死在他乡异国。

D.问问精通时事的人……
时事:这里是讽刺的说法,“时事〞其实是一些无聊的事。

三、加粗词语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 A.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B.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C.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D.再持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四、对下面一段话运用的修辞方法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清国留同学〞〕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同学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犹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 ) A.比喻借代夸张 B.比喻夸张反语
C.夸张反语拟人 D.反语比喻对比
五、贯穿这篇文章的线索有明暗两条,它们是 ( ) A.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B.鲁迅先生激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C.鲁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

D.“我〞到日本后的所见所闻所感。

六、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看法却变化了。

1、文中划线的两个“他们〞各指代什么?
2、“但在那时那地,我的看法却变化了〞一句中,“那时那地〞到底指何时何地?“我的看法〞指什么?“变化〞指什么?
3、“呜呼,无法可想!〞的含义是什么?
4、结合句意解释加线的词。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无非:
〔2〕实在标致极了。

标致:
〔3〕再持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正人君子:
〔4〕同学100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

落第:
〔5〕仰面在灯光下瞥见他黑瘦的面貌。

瞥见:
①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②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同学〞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同学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③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犹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④实在标致极了。

⑤中国留同学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

⑥但到黄昏,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一句中“无非〞是的意思,“这样〞是指。

这句话表达作者的感情。

〔2〕这两段写作者在东京看到“清国留同学〞在①
,②,③。

〔3〕第②句用的修辞方法是,它的作用是。

〔4〕第④句用的修辞方法是,它的作用是。

〔5〕第一段中有四个“也〞字,其中有一句中的“也〞与另三句用法不同,这个句子是,不同的理由是文中三个“顶〞字,其中一个与另两个不同;是,理由。

〔6〕作者对清国留同学的不满正反映了他到东京的目的是。

5、文章记叙了藤野先生与我交往的四件事,各是什么?每件事各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

〔1〕,表现了藤野先生。

〔2〕,表现了藤野先生。

〔3〕,表现了藤野先生。

〔4〕,表现了藤野先生。

①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激励的一个。

②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关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③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1〕“小而言之〞的意思是。

〔2〕这段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3〕这段文字共3句话,第①句表现了,第②句表现了,第③句表现了。

〔4〕这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

华老师,你在哪里
王蒙
小学二年级时,我们班换了一位老师叫华霞菱,女,刚从北平师范学校〔简称北师〕毕业,20岁左右,个子比较高,脸挺大,还长了些麻子,校长介绍说,她是“北师〞的高材生,将担任我们的级任〔犹今之班主任〕老师。

华老师对同学非常严格,尤其对一些“坏同学〞特别严厉,我们都认为这个老师很厉害,怕她。

但她教课、改作业实在是认真极了,所以,包括被处罚得哭了个死去活来的同学,也一致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老师。

谁说小孩子不会推断呢?小学二年级,平生第一次做造句,第一题是“因为〞。

我造了一个大长句,其中有些字不会写,是用注音符号拼写的。

那句子是:
放学以后,看到妹妹正在浇花呢,我很高兴,因为她从小就不懒怠。

华老师在全班念了我这个句子,从此,我受到了华老师的“激赏〞。

但是,有一次我出了个“难题〞实在有负华老师的希望。

华老师规定,“写字〞课必需携带毛笔、墨盒和红模字纸,但常常有同学忘带致使“写字〞课无法进行,华老师火了,宣布说再有人不带上述文具来上写字课,便到教室外面站壁角去。

偏偏刚宣布完我就犯了规,等想起这一节是“写字〞课时,课前预备铃已经响了,回家再取已经不可能。

我心乱跳,面如土色。

华老师来到讲台上,先问:“都带了笔墨纸了吗?〞
我和一个瘦小贫困的女生低着头站了起来。

华老师皱着眉看着我们,她问:“你们说怎么办?〞
我流出了眼泪。

最可怕的是我姐姐也在这个学校,如果我在教室外面站了壁角,这种奇耻大辱就会被她报告给父母……天啊,我完了。

全班都沉默着,大家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那个瘦小的女同学说话了:“我出去站着吧,王蒙就甭去了,他是好同学,从来没犯过规。


听了这个话我真是绝处逢生,我喊道:“同意!〞
华老师看了我一眼,摇摇头,叹了口气,厉声说了句:“坐下!〞
事后她把我找到她的宿舍,问道:“当×××〔那个女生的名字〕说她出去站而你不用去的时候,你说了什么来着?〞
我脸一下子就红了,我无地自容。

这是我平生受到的第一次最深入的品德教育,我现在写到这儿的时候,心仍然怦怦然,不受教育,一个人会成为什么样呢?
华老师有一次带我去先农坛参加全市中小同学运动会,会前,还带我去一个糕点铺吃了一碗油茶,一块点心,这是我平生第一次“下馆子〞了,这种在糕点铺吃油茶的经验,我借用了写到《青春万岁》里苏君和杨蔷云身上了。

运动会开完了,天黑了,挤有轨电车时,我与华老师失散了,真挤呀,挤得我脚不沾地。

结果,我上错了车,我家本来在“西四牌楼〞四周,却坐了去“东四牌楼〞的车,到东四,仍然下不来车,一直坐到了北新桥终点……后来我还是找回了家,从此,我反而与华老师更亲了。

我们上三年级,级任老师就要换的,因此,华老师就不再教我们了,此后也有许多好老师,但没有一个像华老师那样细致地教育过我。

1.依据要求分析文中画线句子。

〔1〕“华老师看了我一眼,摇摇头,叹了口气〞表现了华老师怎样的心情?
〔2〕“我脸一下子就红了,我无地自容〞,“脸红〞和“无地自容〞的原因是什么?
2.本文叙事详略得当,哪一件事详写?哪几件事略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3.综观全文,说明华老师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4.你认为本文语言的特别特色是什么?
《藤野先生》专项训练参照答案:
1、B C A C
2、2 、B〔这里的“掌故〞是指“学校里发生过的一些事情〞。


3、C〔A、B、D三项中加粗词语都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褒词贬用,感情色彩发生了
变化。


4、、B〔这段话中没有运用借代、拟人和对比。


5、C、B〔注意“明、暗〞的顺序。

A项是作者所赞扬的内容,但不是线索,鲁迅与藤
野先生相识、相处、离别、怀念的过程才是文章的线索。


6、〔1〕“他们〞是指讲堂里看时事影片的日本“爱国青年〞
“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中的“他们〞指代“围着看〞枪毙的“一群中国人〞,指麻木的中国人。

(2) 是指在仙台讲堂里看时事影片时
“我的看法〞指学习医学,走科学救国的道路。

“变化〞指的是弃医从文
(3) 这些中国人精神上愚昧麻木,毫不觉悟,作者感到万分痛苦而又无可奈何,所以发出这样的感叹。

4\〔1〕只不过〔2〕本义美丽,这里是反语,意思是丑恶。

〔3〕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的人。

〔4〕本义为科举不中,这里指考试不及格。

〔5〕很快地看一眼。

4、〔1〕只不过,清国留同学的种种丑行。

表达作者对留同学的失望之情。

〔2〕①在上野赏樱花。

②不中不洋的装扮。

③学跳舞。

〔3〕既是比喻又是夸张,辛辣地嘲讽清国留同学不学无术的丑态。

〔4〕反语,讽刺清国留同学丑样。

〔5〕也有解散辫子的,这个“也〞字起连接作用。

顶得同学制帽,这个“顶〞是动词。

〔6〕寻求救国真理,志趣在有几本书买。

5、〔1〕添改讲义工作认真负责〔2〕改正解剖图对同学严格要求
〔3〕关怀解剖实习热情诚恳〔4〕了解女人裹脚求实精神
〔1〕从小的方面看。

〔2〕议论、抒情
〔3〕①表达对藤野先生的感激之情。

②对先生高尚品行的高度评价。

③对先生品行的热情赞颂。

〔4〕使我们对藤野先生高尚品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从而更有力的表现了主题,作者热情的发自内心的赞颂也加强了对读者感染的力量。

1.〔1〕对“我〞犯错的不满;为“我〞回避惩处而生气、惋惜。

〔2〕为犯错而脸红;为同学替己辩护而感害羞;为自己逃罚而惭愧;为有负华老师的希望而不安。

2.详写了“我犯错而被教育〞;略写老师的严厉、“我〞的造句受到表扬、老师带“我〞吃馆子及坐错车。

好处是:特别老师的对“我〞的教育,同时也展现老师的其他方面的性格特点,使老师的形象鲜亮而富有个性。

3.有才学;工作极端认真;管理严格;善于教育同学;热爱同学。

4.朴实、亲切、含蓄、委婉,平淡中蕴涵深情。

〔意思对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