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系统技术要求规范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文档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技术要求
xxxx公司
二○一四年十月
招标项目技术要求
说明:对于招标文件中标有“*”下画线的条款,投标人必须满足;对这些条款的偏离可能会导致废标。

1 适用范围及工程概况
1.1 适用范围
本项目要求书适用于10kV&0.4 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项目所用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满足实现高、中、低压设备智能化监控的集成。

1.2 工程概况
本项目变电所为10kV变电站和0.4 kV变电所,工程内容为10kV变电站增加一台高压配电设备,0.4kV变电所增加相应的一套低压配电设备。

投标单位需将0.4 kV变电所按照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要求进行系统集成,具体要求如下:
1.2.1 按要求提供系统后台硬件及软件,软件必须有免于买方第三方侵权起诉的完整知识产权。

1.2.2设计并实施系统综合布线,该布线内容除网络布线外尚需包含低压柜等智能设备的通讯网络系统的二次接线设计、端子排布置设计和供货及现场接线等。

1.2.3*提供智能仪表YYEL2000系列硬件和配套的通讯接口软件,并接入监控系统,要求监控系统完整采集中标设备可提供的有关参数如:电流、电压、功率、功率因数、有功电度、无功电度等。

1.2.4 提供系统所需的操作台、椅、控制柜等。

2 供货范围及工程要求
*投标方必须是施耐德公司电力配电监控系统的系统集成商,并且须具有相关的授权书资质;
近三年内具有两个以上的电力监控系统的系统集成业绩。

2.1*低压开关柜上的多功能智能型电力参数测量仪必须为YYEL2000系列,每台仪表应配置大屏幕
液晶显示屏、IO模块、通讯接口等。

2.2设备的生产制造应按照设计图纸进行。

2.3 设备的包装及运输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4 设备的交货地点:XXXXX工地。

2.5 设备的交货日期:合同签订生效后1个月内。

2.6 设备的现场安装、调试:现场条件具备后进场。

3 卖方责任范围
3.1 负责监控系统的设计、生产、安装调试。

3.2 负责提供所供系统(设备)与其它系统(设备)的接口要求,配合相关的接口设计。

3.3 提供所供系统(设备)的技术文件、拓扑图、技术资料及与其它(系统)设备的接口设计。

3.4 负责对买方技术人员的培训。

3.5 负责相关设备的包装、运输。

3.6 负责系统设备现场安装的技术指导。

3.7 负责系统设备的现场调试和现场培训用户管理人员。

3.8 负责质保期内的技术服务。

4 技术规格
4.1 系统概况
本技术规格书是针对XXXXX项目中的中、低压设备集成的智能化监控系统的技术要求。

并实现现场数据的自动采集与监视、以及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监视、报警、各种历史运行数据的管理。

监控系统负责本工程中智能电力设备的集成,用户通过监控系统主机完成对所有设备监控和管理。

4.2 自然环境状况
环境温度:-5℃~+40℃
最大相对湿度:90%(25℃)
海拔高度:<1000米
耐受地震能力:水平加速度0.2;
垂直加速度0.1;
本工程气候条件:海洋性气候、盐雾腐蚀
5 技术规范
5.1 概述
要求中标方提供的监控系统是一套完整的变电站智能化监控系统,它通过专业型智能型测控装置来实现完成对变电站内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等综合性的自动化功能。

通过使用监控系统提高配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水平,提高管理效率,提高供电质量,提高电压合格率,减少维护工作量、减少值班员劳动。

5.1.1 *分层分布式体系结构
系统结构应采用分层分布式设计思想,分为主控层、通讯层、前端设备层。

专业型智能型测控装置分布在开关柜上。

现场的遥信量、遥测量、等信息均通过专业型智能型测控装置并以数字信息上传通讯层和主控层。

5.1.2 系统模块化的设计理念
后台系统计算机网络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监控管理功能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各功能管理模块如图形监控环境、数据查询等功能模块均可独立运行于不同的工作站上,也可同时运行于一台主机上,各部分之间不互相影响。

5.1.3 易扩展性
监控系统应具有很强的扩展性,方便的实现系统的在线扩展。

5.1.4 兼容性好
监控系统应能提供多种标准接口(如以太网、RS232、RS422、RS485等)用于连接各种智能设备完成自动化功能,可将任何开放设备纳入监控网络。

软件系统也能够适应将来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

5.2 系统构成
5.2.1 系统的网络拓扑
要求监控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网络结构。

现场层采用流行的现场总线结构。

5.2.2 计算机网络
应该选用通用性局域网络,采用国际标准化网络协议。

网络具有容错能力,并具有相当的可靠性,网络技术数据:
网络标准:IEEE802.3或TCP/IP
传输介质:5类UTP和Fiber cable
传输速率:100MB/S
传输距离:5类UTP:2公里;Fiber cable:1800米
5.2.3 监控系统服务器
监控系统服务器为可靠性较高的商用计算机,其完成全系统的监控功能,提供各种监控和管理界面;系统主数据库运行于该计算机。

监控系统服务器通过网络适配器与局域网相联,通过各站级管理前端机获取各变电站现场数据。

5.2.3.1 软件环境:
要求监控系统的运行环境为WINDOWS XP PRO或WINDOWS 2000 PRO操作系统。

监控系统的应用软件要求稳定、可靠、有成熟的运行经验。

采用客户/服务器网络工作模式。

5.2.3.2 硬件环境:(要求选用品牌机,不得采用组装机,以下同)
CPU:奔4-2.8G
内存:1GB
硬盘:120GB
显示器:19寸液晶显示器
CPU平均负荷率:不大于40%
声卡、音箱、软驱、键盘鼠标等标准配置配件;
要求监控系统的运行环境为WINDOWS XP PRO或WINDOWS 2000 PRO操作系统。

监控系统的应用软件要求稳定、可靠、有成熟的运行经验。

5.2.4 前端通讯处理器
系统通过前端通讯处理器实现各变电站的站级管理功能。

实现通讯协议和通讯接口的转换功能,前端机通过网络适配器与局域网相联,负责把变电站的现场数据上传给系统主机。

系统的应用软件要求稳定、可靠、有成熟的运行经验。

5.2.5 现场层设备
变电站层监控总体要求:
现场层的设备实现现场各种信息的采集功能。

这些设备包括各种测控装置等。

采集信息(包括但不少于):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有功电度、无功电度、开关状态的信息。

在0.4KV开关柜回路中配置YYEL2000系列多功能仪表装置,一个装置对应一个回路,实现单元化配置。

多功能仪表须具有以下性能:
a、测量功能
具备完备的三相交流采集测量功能,测量精度0.5级,可直接接入高压系统二次侧CT、PT。

可同时测量三相电压、电流、零线电流、频率、功率因数、有功、无功、视在功率、谐波含量等电气参数。

b、遥信功能
开关量输入,能够直接反映外接开关量状态。

c、遥控功能
继电器输出,能够通过控制继电器实现断路器的远程操作。

d、电能计量功能
具备测量有功、无功电度功能。

e、通讯功能
具有标准的RS-485光隔离通讯接口,通讯速率最大可达192000bps。

可提供Modbus通讯规约与中央控制单元通讯。

f、*就地显示功能
具有大屏幕汉文液晶显示功能,可显示实时数据等。

g、远方参数查看功能
计算机可通过Modbus等规约查看测控装置参数。

h、安装于开关柜上。

i、监视汇流排运行温度。

5.2.6 与相关系统/设备的工程界面
5.2.
6.1 与0.4KV低压开关柜界面:*间隔层通讯线路的敷设和接线等由卖方负责。

卖方负责提供智能测量仪表等的硬件和网络布线结构图,向买方指定的低压开关柜制造厂提出开孔尺寸及接线要求,并负责线路的敷设和接线。

0.4kV系统的二次控制部分开关柜制造厂只完成到单柜,柜间系统设计、接线施工、程序编写和功能调试归入本此招标范围。

要求监测:电流、电压、频率、功率因数、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有功电度、无功电度等。

5.3 监控系统功能
5.3.1 系统功能
5.3.1.1 数据采集和处理
监控系统通过专业型智能型测控装置完成现场信息的采集工作,同时在微机显示器采用模拟图
方式实时显示现场设备运行状况。

5.3.1.2事件管理功能
监控系统对所有发生的事件都要进行记录和管理,首先,对于所有事件都会有一定的告警方式的报警,报警方式有文字提示、对象变换闪烁告警等方式。

对于系统数据库的所有模拟量,系统都可对其进行越限检查,当发生越限则发出越限告警。

对于系统发生的所有事件,系统都会进行保存。

可通过确定时间、确定告警类型、告警发生对象将某一条历史告警信息查询出来。

5.3.1.3 报表功能
监控系统应提供提供丰富报表功能,可按要求生成报表,报表数据自动添入,报表的打印功能设置灵活,可定时打印报表或随时召唤打印。

可实现如运行日报表、日月年电量表等等。

5.3.2 监控界面(要求为中文显示)
要求监控系统具备图形监控环境。

5.3.2.1 图形监控环境
●以图形画面实时显示现场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各种测量值
●完成遥信、遥测等功能
5.3.2.2 告警功能
●告警类型:越限告警、变位告警、事件告警、通讯状态告警、运行日志
●告警方式:画面显示、语音告警、打印告警
●告警信息包括告警类型、发生告警的对象、告警内容、发生告警具体时间
●告警信息实时存储于数据库中,存储容量只受到硬盘大小的限制保证保存两年以上的告警信息
●通过告警信息查询系统可以从数据库中查阅历史告警信息;查询方式分为按类型、按发生告警的时间段、按发生告警的对象等几种方式
5.4 监控系统数据处理
5.4.1 模拟量处理
●实时显示数据
5.5 监控系统性能指标
5.5.1 重要模拟量更新周期≤3sec;其它模拟量信息更新周期≤5sec;
5.5.2 开关量状态变化传送时间≤3sec
5.5.3 全系统实时数据扫描周期:5sec
5.5.4 画面实时数据刷新时间:5sec
5.5.5 遥信处理正确率:99.9%
5.5.6 系统可用率不小于99.9%
5.5.7 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20000
5.5.8 设备环境适应要求:
温度:5-55℃
5.6 工程量清单附表(投标单位可在实现系统功能的前提下自行配置)
6 售后服务,质量保证和承诺
6.1 要求在质保期内每2个月走访用户了解使用情况,及时解决问题。

6.2 卖方保证将按照相关文件规定负责处理货物由于设计、材料或制作上的原因而出现的质量问题。

6.3 货物的质量保证期为货物调试合格完成后24个月。

6.4 对于系统出现的问题经确认是卖方的责任,卖方要在1小时赶到现场解决。

6.4 对于软件升级,供货方应提供完全的服务,终身服务。

7 应提供的技术文件及相关图纸
7.1 系统(设备)设计、构建及方案的网络拓扑图。

7.2 系统(设备)的用户手册(安装、使用、维护功能)
7.3 培训手册
7.4 各种试验报告
7.5 系统(设备)的设计、生产标准(如采用国际标准或中国国家标准,只需提供标准号)
7.6 所提供系统(设备)的技术文件、图纸的详细内容、份数及提供时间,可在签订合同时双方确定。

8 设计联络及技术培训
根据系统(设备)制造、安装及使用要求,双方须进行设计联络,卖方对买方人员进行现场技术联络、设计联络及技术培训。

9 出厂试验及技术服务
9.1 出厂试验
9.1.1 出厂试验内容满足有关IEC或中国国家标准(IEC-870或GB相关内容)或买方确认的标准所规定的内容。

9.1.2 出厂试验完成后,应将试验报告随系统设备发货。

9.2 技术服务
卖方应派谴技术熟练、称职的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技术服务,服务内容包括:
●现场安装的技术指导
●现场的调节试工作,现场验收试验
●现场培训
●保质期内的服务
10 标准及质量管理
10.1 系统(设备)的技术及试验标准除应符合本规格书要求外,还应符合有关IEC或GB或经买方确认的标准。

系统(设备)的设计、制造应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10.2 相关遵循标准如下:
10.2.1 国际标准:IEC870---(1—4)远动设备及系统
10.2.2 国家标准:GB/T 12505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GB/T 9386- 1988 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规范
GB/T 14394-1993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GB/T 12504-1990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10.2.3 行业标准:DL/T 634-1997 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DL/T 13729-92 《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
DL 5003-91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
11 买方责任
11.1 买方应向卖方提供与系统(设备)配置有关的全部技术要求、图纸、布置图。

11.2 买方应提供明确的技术规格要求。

11.3 买方应提供系统要连接的第三方设备的所有资料(产品样本、用户手册、使用手册、调试手册),包括设备名称、主要功能、生产厂家、型号规格、调试方法、接口类型和标准、通讯协议、I/O地址表等等。

11.4 买方应向卖方提供供电系统中、低压一次系统图纸、排列图、空间布置图。

11.5 买方向卖方提供其它应该提供的资料。

12 投标书的技术文件组成
12.1 投标书技术文件至少应包括:
12.1.1 对招标书的技术部分逐条响应
12.1.2 对技术规格书描述的顺序,按所供系统的详细说明
12.1.3 系统的网络拓扑图
12.1.4 所供系统设备的数量表
12.1.5 技术偏差表
12.1.6 售后保证和承诺
12.1.7 主要设备的技术样本
13 工作进度表和负责人员组织结构图
13.1 合同签订后卖方应向买方提供详细的系统设计、生产、供货、安装、调试、保质期等计划安排表。

13.2 合同签订后卖方应向买方提供项目负责实施的人员组织结构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