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芯吸附处理染料废水试验设计7.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芯吸附处理染料废水试验设计
摘要
以亚甲基兰染料废水为研究对象,初步研究了玉米芯对亚甲基兰染料的吸附性
能。

实验考察了吸附时间、染料初始浓度、吸附温度、玉米芯目数、盐度等因素
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吸附时间为150min,亚甲基兰初始浓度为
0.085mmol/l,吸附温度为45℃,玉米芯目数为120目,盐度为0.02mol/l时吸附
效果最好。

吸附量与时间的吸附热力学方程有很好的线性关系。

玉米芯作为染料
废水的吸附剂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关键字:玉米芯;亚甲基兰;吸附;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染料废水
Abstract
Using methylene blue dye waste water as the research object, preliminary study of corncob to methylene blue dye adsorption
properties.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adsorption time, initial dye concentration, adsorption temperature, salinity and other factors on corn cob size, adsorption effec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sorption time was 150min,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methylene blue for 0.085mmol\/l, adsorption temperature is 45℃, corn cob size is 120, the salinity is 0.02mol\/l
adsorption effect is best. Adsorption amount and the time of adsorption thermodynamics equation has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Corn cob as dye wastewater by adsorbents have good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Keywords: corncob; methylene blue; adsorption; adsorption kinetics; adsorption thermodynamics; dye waste water
目录
第一章绪论 ---------------------------------------------------------
1.1 玉米芯吸附处理废水技术 --------------------------------------------
1.1.1 玉米芯的概况 --------------------------------------------------
1.1.2 玉米芯吸附处理染料废水的机理 ----------------------------------
1.1.3 玉米芯吸附处理染料废水的优点及其影响因素 ----------------------
1.2 染料和染料废水概述 ------------------------------------------------
1.2.1 染料工业废水
1 .2.
2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最新研究进展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2 玉米芯吸附亚甲基兰最佳条件的确定 ------------------------------ 2.2.3 吸附热力学------------------------------------------------
2.2.4 吸附动力学 ----------------------------------------------------
第三章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3.2 玉米芯吸附处理亚甲基兰最佳条件的确定 ------------------------------
3.2.1 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2.2 初始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2.3 反应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2.4 玉米芯目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3.2.5 盐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3.3 吸附热力学 --------------------------------------------------------
3.4 吸附动力学 --------------------------------------------------------
3.4.1 吸附速率常数的求取 --------------------------------------------
3.4.2 吸附速度控制步骤研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第一章绪论
1.1 玉米芯吸附处理废水技术
合成染料因具有性质稳定、成本低、品种多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
橡胶、塑料、化妆品、制药和食品工业中,由于多数染料具有复杂的芳环结构而难以生物降解。

随着各种染料的广泛使用及染料废水的不断排放,进入环境的染
料造成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一方面使受纳水体发生着色,减少水体透光量,进
而降低生物的光合作用,一些染料或其降解产物还具有强烈的致癌、致畸、致突
变效应。

目前,工业生产中染料废水的去除方法主要有絮凝、氧化或臭氧化、膜
分离和活性炭吸附等,但这些技术因效率低、成本高、或使用后需再生等原因,
使其广泛使用受到限制?。

开发、研究廉价、易得、高效的染料吸附剂已引起人
们的广泛关注。

一些生物可降解的、低成本的甚至是废弃物都是有效的吸附剂。

玉米芯是玉米加工过程的副产品,年产量巨大,来源广泛。

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多缩戊糖、木质素以及少量的灰分等。

将其用于染料废水处理具有较好的吸
附性能。

而用于有机染料废水的吸附却鲜有报道。

本实验以再生资源玉米芯为吸
附剂,研究、探讨其处理废水中染料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为有效利用农业废弃
物玉米芯,增加其附加值提供实验依据。

1.1.1 玉米芯的概况
玉米芯颗粒粉是选用优质玉米芯加工而成,为米色或黄褐色,是以往各种粕类颗
粒粉的换代产品。

具有组织均匀、硬度适宜、韧性好、吸水性强、耐磨性能好等
优点,在使用过程中不易破碎。

干玉米芯含水分8.7%,有机质91.3%,其中粗蛋白2.0%,粗脂肪0.7%,粗纤维28.2%,可溶性碳水化合物58.4%,粗灰分
2.0%,钙0.1%,磷0.08%。

溶解度在酒精中为 5.6%;溶解度在水中为9.0%;溶解度在苯中为0.4%。

玉米芯可用于眼镜、纽扣、电子元件、汽车零部件、磁性材料的抛光和干燥,擦
干处理,用于电子元器件的清洗,金属磨料等。

还可用于吸附海上、水中油污和
地面油污及机械上的油污。

还是制作兽药的载体,是豆饼粉及其它载体的替代
品。

主要用于生产马杜霉素、胆碱类、维生素、预混剂、饲料添加剂等十几个兽
药及饲料添加剂品种。

它具有比其它载体成本低、保质期长、流动性好、吸水性
强、适口性好等特点。

以玉米芯颗粒粉为载体生产的兽药保质期达三年以上重稳
定,各项指标及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内和国际标准,成本低、物美价廉。

1.1.2 玉米芯吸附处理染料废水的机理
玉米芯主要由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

据测定,玉米芯含粗蛋白2% ~ 6%, 粗脂肪0. 5% , 可溶性无氮物52. 9%, 粗纤维33. 1%, 灰分3. 2%, 水分77% 。

由于玉米芯的化学结构中含有羧基、氨基、苯环等活泼性化学基团, 使其能够与亚甲基兰染料
发生离子交换吸附或化学吸附作用,亚甲基兰离子将被吸附在玉米芯的表面。

并且通过共聚和交联作用等化学改性方法, 可以提高其对亚甲基兰染料的结合能。

另外, 玉米芯又是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物质, 玉米芯的颗粒越小, 其吸附能力越强, 通过这种作用吸附的物质, 便于吸附剂的再生和回收。

1.1.3 玉米芯吸附处理染料废水的优点及其影响因素
(1)玉米芯作为农业副产物,它每年的产量非常巨大,来源广泛
(2)本身有较好的稳定性,并且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

(3)玉米芯可降解的、成本低。

(4)玉米芯开发、研究廉价、高效。

玉米芯吸附处理染料废水的影响因素有:吸附时间、染料初始浓度、吸附温度、
玉米芯目数、盐度等。

1.2 染料和染料废水概述
1.2.1染料工业废水染料工业废水是指用苯、甲苯及萘等为原料经硝化、碘化生
产中间体,然后再进行重氮化、偶合及硫化反应制造染料、颜料生产过程中排出
的废水。

由于生产的染料、颜料及其中间体种类繁多,废水的性质各不相同。


般分为酸性废水,碱性废水。

废水中含酸、碱、铜锌等金属盐、硫化碱等还原
剂、氯化钠等氧化剂以及中间体等。

另外还带色悬浮(100-500mg/L)和溶解物(3000-16000 mg/L)。

废水主要来自反应器、过滤机及设备和地面清洗。

生产每
吨染料产生废水30-100m3,废水处理方法“凝聚沉淀、活性炭过滤、超滤等方
法。

染料工业是传统的精细化学工业, 产品主要用于纺织印染行业。

进入20 世
纪90 年代以来,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 染料工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据原化工部统计的数据分析, “八五”期间染料产量以年均5%的速度增长, 到1995
九五”期间染料年产量一直维持在20 万~25 万t, 已超年染料产量已达到24 万t; “
过世界染料总产量的1/4,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染料生产国。

1997 年的染料产首次突破25 万t, 创造了历史最高记录; 1998 年的染料产量为23.8 万t, 同比减少了7%, 其中分散染料达到12.6 万t, 超过染料总产量的1/2, 同比增80.3%; 硫化染料的产量为6.36 万t, 同比增长 2.8%。

染料工业废水分类及特点( 1) 染料废水分为以下
几类: ①含盐有机物有色废水。

其中无机盐浓度在15%~25%,主要是氯化钠, 少量硫酸钠、氯化钾及其他金属盐类, 氯化或滨化废水; ②含有微酸微碱的有机废水;
③含有铜、铅、锰、汞等金属离子的有色废水; ④含硫的有机物废水。

( 2) 染料废水的特点: ①COD 浓度高。

染料生产基本原料是苯类、萘类、蒽醌系及苯胺、硝
基苯、酚类等, 流失的染料使得水中COD 浓度高, 有的染料厂排出的废水COD 高达几十万mg/L, 且可生化性差; ②色度大。

染料废水的脱色一直是研究热点, 因为染料厂生产的染料及中间体, 品种繁多, 酸碱度变化很大, 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方法, 造成治理技术上的困难; ③染料废水中含有毒有害物质, 如萘类、蒽醌系、酚
类等。

染料废水有明显的色度, 影响感官, 并且废水中含对水体或人体有毒有害的
污染物, 染料废水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 会引起水体生态环境的破坏, 有毒有害物进入食物链, 会影响到人体的健康。

1 .2.
2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最新研究进展
(1)吸附脱色法
通过有较大比表面积的天然吸附剂或通过改性后的吸附剂对染料废水进行吸附脱
色, 效果较明显, 对色度及COD 的去除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催化氧化法
光催化氧化法原理: 在UV 或阳光照射下, 半导体催化剂颗粒内的电子吸收具有一
定能量的光子后被激发,由低能级的价带经过禁带跃迁至高能级的导带, 价带上形成空穴( h+) , 导带上则带有负电子( e- ) , 产生的电子—空穴对在电场的作用下向
颗粒的外表面迁移, 迁移到表面的电子具有很强的还原能力, 可与氧气结合生成
O2-离子, 光生空穴具有极强的得电子能力, 可将部分有机物直接氧化, 也可将OH-氧化成·OH 自由基,·OH 自由基的标准电极电位为!0=2.80V, 几乎可将所有有机物氧化分解为CO2、H2O 等无毒无害物质。

(3)联合工艺法
许多处理方法是多种方法的联合使用, 单一的预处理效果不是很明显。

(4)生物法
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氧化、分解、吸附废水中有机物从而净化废水的方法。

染料
废水中大部分有机物是可以生物降解的, 即使是苯环结构, 也能被诺卡氏菌、环形小球菌分解, 在辅酶HSCOA 的作用下, 苯环裂解, 分解为有机酸, 最终氧化为CO2 和H2O。

生物处理法主要分为好氧法和厌氧法。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利用玉米芯吸附处理亚甲基兰染料废水。

研究吸附的反应时间,亚甲基兰的初始
浓度,吸附温度,玉米芯目数,盐度对吸附处理的影响及其吸附动力学和热力
学。

玉米芯属于农业废弃物,是农业生产和再生产链环中资源投入与产出在物质和能
量上的差额,是资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物质能量流失份额。

一般意义上的农业废
弃物,主要是指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种非产品产出。

从资源
经济学的角度上看,农业废弃物是某种物质和能量的载体,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农
业资源。

农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不仅对合理利用农业生产与生活资源,减少
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在能源日益枯竭的情况
下,农业固体废弃物作为一种能源,它的利用也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必将产生良
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3.2 研究内容
应用玉米芯吸附处理染料废水技术。

主要包括:
1.标准曲线的绘制
2.玉米芯吸附亚甲基兰最佳条件的确定
(1)反应时间的确定
(2)初始浓度的确定
(3)反应温度的确定
(4)玉米芯目数的确定
(5)盐度的确定
3. 吸附热力学
(1)Langnuir吸附等温线的测定
(2)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的测定
4. 吸附动力学
(1)准一级动力学曲线的绘制
(2)准二级动力学曲线的绘制
第二章实验部分
2.1实验试剂与仪器
(1)可见分光光度计(2)数显恒温水浴锅 (3)电子天平(4)双向磁力搅拌器(5)100ml、500ml、1000ml容量瓶(6)1ml、5ml、10ml、25ml移液管(7)100ml、250ml锥形瓶(8)250ml、400ml、1000ml烧杯(9)玻璃棒(10)比色管(11)玉米芯粉(12)亚甲基蓝(13)氯化钠
2.2 试验方法
2.2.1 标准曲线的绘制
配置浓度为 1.7mmol/l的亚甲基蓝溶液,分别稀释40倍、60倍、80倍、100倍、160倍、200倍、400倍、1000倍、5000倍、10000倍。

在波长为664nm条件下,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其吸光度并记录。

以吸光度为横坐标,溶液浓度为纵坐
标,拟合标准曲线,要求线性系数R达到0.99以上。

2.2.2 玉米芯吸附亚甲基兰最佳条件的确定
(1)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取8个锥形瓶,分别加入100ml浓度为0.085mmol/l的亚甲基蓝溶液,分别加入120目的玉米芯0.3g,在45℃条件下放入水浴锅,并在相同的时间间隔摇晃锥形瓶。

分别在2min、5min、10min、20min、30min、60min、100min、150min。

测其吸光度,并进行比较,得出溶液的最佳反应时间。

(2)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将初始浓度为 1.7mmol/l的亚甲基蓝溶液稀释5倍、10倍、20倍,分别取100ml 放入锥形瓶中加入玉米芯,在45℃条件下将其放入水浴锅。

吸附一段时间后测其
吸光度,并进行比较,得出吸附的最佳浓度。

(3)反应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加入浓度为0.085mmol/l的亚甲基蓝溶液1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120目的玉米芯放入温度分别为15℃、30℃、45℃的水浴锅中,分别测其吸光度并记录。

得出吸附的最佳温度。

(4)玉米芯目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取3个锥形瓶加入浓度为0.085mmol/l的亚甲基蓝100ml,然后分别加入目数为
30目、60目、120目的玉米芯,放入温度为45℃的水浴锅中,吸附150min之后测其吸光度,并进行比较,得出吸附的最佳目数。

(5)盐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准确称取5.85g氯化钠溶于100ml水中,配置浓度为1mol/l的氯化钠溶液。

取五个100ml的容量瓶,分别加入5ml浓度为1.7mmol/l的亚甲基蓝溶液和2ml、
4ml、6ml、8ml、10ml浓度为1mol/l的氯化钠溶液。

然后加纯水至标线,亚甲基
蓝的浓度为0.085mmol/l,每个容量瓶中的盐浓度为0.02mol/l、0.04mol/l、
0.06mol/l、0.08mol/l、0.1mol/l。

再称取29.25g氯化钠溶于100ml水中,配置浓度为5mol/l的氯化钠溶液。

取四个100ml的容量瓶,分别加入5ml浓度为1.7mmol/l的亚甲基蓝溶液和
4ml、6ml、8ml、10ml浓度为5mol/l的氯化钠溶液。

然后加水至标线,亚甲基蓝
的浓度为0.085mmol/l,每个容量瓶中的盐浓度为0.2mol/l、0.3mol/l、0.4mol/l、0.5mol/l。

将上述9种不同盐度的溶液放入9个锥形瓶中,放入温度为45℃的水浴锅中吸附150min,测它们的吸光度,并进行比较得出吸附的最佳盐浓度。

2.2.3 吸附热力学
取8个锥形瓶加入浓度为0.085mmol/l的亚甲基蓝溶液,再分别加入120目的玉米芯各0.3g,放入温度为45℃的水浴锅中,测出它们的吸光度。

根据标准曲线算
出吸附后的浓度,再根据公式:
Qe=(CoV-CeV)/m
式中:Co,Ce分别为染料初始浓度和吸附达平衡后溶液中吸附质的浓度,
mmol/l;V为进行吸附时溶液的体积,L;m为发生吸附时吸附剂的质量,g;Qe为吸附量,mg/g.以Ce为横坐标,Qe为纵坐标作出吸附等温线的一般形式。

2.2.4 吸附动力学
取8个锥形瓶加入浓度为0.085mmol/l的亚甲基蓝溶液,分别加入120目的玉米芯各0.3g,放入温度为45℃的水浴锅中,测出他们的吸光度。

根据标准曲线算出
吸附后的浓度,再根据公式:
Ln(1-Q/Qe)=-kt
t/q=1/kQe^+t/Qe
式中:Qe和Q分别表示吸附平衡时和吸附t时间的吸附容量(mg/g),k为吸附常数。

以时间为横坐标,以Ln(1-Q/Qe)为纵坐标作出吸附的准一级吸附动力学曲线;以时间为横坐标,以t/q为纵坐标作出吸附的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曲线。

第三章实验结果与讨论
3.1标准曲线的绘制
配制标准溶液的浓度及其吸光度所测数据见下表,标准曲线图见下图。

标准溶液吸光度
标准曲线
由图可得到浓度C与吸光度A的关系式:C=17.518A-0.1046,标准曲线的线性系数人R^达到0.9939,线性相关性好。

3.2 玉米芯吸附处理亚甲基兰最佳条件的确定
3.2.1 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取8个锥形瓶,分别加入100ml浓度为0.085mmol/l的亚甲基蓝溶液,分别加入120目的玉米芯0.3g,在45℃条件下放入水浴锅,并在相同的时间间隔摇晃锥形
瓶。

分别在2min、5min、10min、20min、30min、60min、100min、150min。

测其吸光度。

数据见下表,吸附效果见下图。

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3.2.2 初始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将初始浓度为 1.7mmol/l的亚甲基蓝溶液稀释5倍、10倍、20倍,分别取100ml 放入锥形瓶中加入玉米芯,在45℃条件下将其放入水浴锅。

吸附一段时间之后测其吸光度。

数据见下表,吸附效果见下图。

稀释5倍
稀释10倍稀释20倍
初始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3.2.3 反应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加入浓度为0.085mmol/l的亚甲基蓝溶液1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120目的玉米芯放入温度分别为15℃、30℃、45℃的水浴锅中,分别测其吸光度。

数据见下表,吸附效果见下图。

15摄氏度
30摄氏度
45摄氏度
反应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3.2.4 玉米芯目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取3个锥形瓶加入浓度为0.085mmol/l的亚甲基蓝100ml,然后分别加入目数为30目、60目、120目的玉米芯,放入温度为45℃的水浴锅中,吸附150min之后测其吸光度。

数据见下表,吸附效果见下图。

30目
60目120目
玉米芯目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3.2.5 盐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准确称取5.85g氯化钠溶于100ml水中,配置浓度为1mol/l的氯化钠溶液。

取五个100ml的容量瓶,分别加入5ml浓度为1.7mmol/l的亚甲基蓝溶液和2ml、
4ml、6ml、8ml、10ml浓度为1mol/l的氯化钠溶液。

然后加纯水至标线,亚甲基蓝的浓度为0.085mmol/l,每个容量瓶中的盐浓度为0.02mol/l、0.04mol/l、
0.06mol/l、0.08mol/l、0.1mol/l。

再称取29.25g氯化钠溶于100ml水中,配置浓度为5mol/l的氯化钠溶液。

取四个100ml的容量瓶,分别加入5ml浓度为1.7mmol/l的亚甲基蓝溶液和4ml、6ml、8ml、10ml浓度为5mol/l的氯化钠溶液。

然后加水至标线,亚甲基蓝的浓度为
0.085mmol/l,每个容量瓶中的盐浓度为0.2mol/l、0.3mol/l、0.4mol/l、0.5mol/l。

将上述9种不同盐度的溶液放入9个锥形瓶中,放入温度为45℃的水浴锅中吸附150min,测它们的吸光度.所测数据如下表,吸附效果如下图。

盐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盐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3.3 吸附热力学
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是对溶质的吸附过程的一种近似,其基本假设为吸附质只能在吸附剂上进行单层吸附。

Langmuir吸附平衡等温式如下:
1/Qe=1/ab*1/Ce+1/b
式中:Qe为玉米芯的吸附量(mg/g);Ce为吸附平衡后溶液中亚甲基蓝的浓度(mmol/l);a与b均为Langmuir吸附平衡常数,常数b与结合能力有关。

Freundlich等温式是经验公式,该式尤其适用于吸附剂吸附处理各种废水是的情形,此时吸附量和废水的出水浓度均能较好的满足上式。

其表达式如下: lgQe=lgK+1/n*lgCe
式中Qe为玉米芯的吸附量(mg/g);Ce为吸附平衡后溶液中亚甲基蓝的浓度(mmol/l);K与n均为Freundlich吸附平衡常数。

Langmuir吸附等温线所需数据如下表,拟合效果如下图。

玉米芯对亚甲基蓝的Langmuir吸附等温线
Langmuir等温线方程式为:y=-0.0840+49.231 ,即
1/Qe=-0.0840*1/Ce+49.231
转换后得出:Qe=Ce/(49.231Ce-0.0840),有此式可知Qe与Ce呈线性关系,这表明玉米芯对亚甲基兰的吸附与Langmuir吸附等温线方程相吻合,吸附常数
b=0.0203,它与吸附强度有关,该参数越大,说明吸附剂对低浓度的溶液吸附性
能越好。

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所需数据如下表,拟合结果如下图。

玉米芯吸附亚甲基蓝的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
Freundlich等温线方程式为:y=-0.1741x-1.9541,即lgQe=-0.1741lgCe-1.9541. 由此式可以得出吸附常数K=0.0111148,它代表吸附剂对亚甲基兰亲和力的大小。

玉米芯对亚甲基兰的Langmuir吸附等温线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的拟合结果
与Langmuir吸附等温线相比,吸附过程更加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

所以玉米芯对亚甲基兰的吸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属于多层吸附;吸附过程受到的
影响因素也很多,有外界环境的因素,也有玉米芯自身的物理化学特性。

3.4 吸附动力学
常用Pseudo-firstOrder动力学模型和Pseudo-secondOrder模型来描述吸附的动力
学特征。

表达式分别如下:
Ln(1-Q/Qe)=-kt
t/q=1/kQe^+t/Qe
准一级吸附动力学模型所需数据见下表,拟合结果见下图。

结论
(1)玉米芯处理亚甲基兰染料废水,吸附量大,脱色率高。

由实验得出:吸附
反应时间为150min,亚甲基兰的初始浓度为0.085mmol/l,吸附温度为45℃,玉米芯目数为120目,吸附效果最好。

此外盐度越大,吸附效果越好。

(2)实验证明:吸附时间和吸附温度是影响吸附效果的主要因素,其余为次要
因素。

(3)玉米芯吸附亚甲基兰的热力学模式可用Fruendlich模式拟合,动力学模
式可由
(4)吸附反应时间越长,玉米芯的吸附量越大,吸附效果越好,但最终趋于平
衡。

(5)亚甲基兰的浓度越小越有利于吸附。

(6)玉米芯的目数越大越有利于吸附。

参考文献
[1] 游俏,袁兴中,曾光明等.腐熟污泥对废水中Cd(II)与Zn(II)的吸附性能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11,5(1) .
[2]张蓓蓓,李华明,刘海龙等.四钛酸钾晶须对亚甲基兰吸附性能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9) .
[3]邹卫华,李苛,白红娟等.花生壳对水中阳离子染料吸附性能的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2010,31(6) .
[4]薛方亮,张雁秋.染料废水处理技术最新研究进展[J].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
学院,2007,(2) .
[5]毛素春,钱恫.染料废水的治理概况[J].南京医学院,1988,(4) .
[6]陆朝阳,沈莉莉,张全兴.吸附法处理染料废水的工艺及其机理研究进展[J].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2004,24(3) . [7]张庆乐,张文平,党光耀等.玉米芯对废水重金属的吸附机制及影响因素[J].泰山医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2008,21(5) .
[8]吴春,高彦杰,刘宁.玉米芯吸附处理工业废水中染料的方法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2007,28(8) .
[9]
致谢
本文是在杨景峰老师的悉心指导帮助下完成的,在此向杨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另外水化学实验室的祁老师对本课题的实验提供了大力的协助,在此表示诚挚的
谢意!
感谢水化学实验室的所有成员,以及所有帮助过我的同学和老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