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作者: 来源:本站时间:2006-2-22
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光反应与暗反应;
2、C3途径与C4途径;
3、光系统;
4、反应中心;
5、光合午休现象;
6、原初反应;
7、磷光现象;
8、荧光现象;
9、红降现象;10、量子效率;11、量子需要量;12、爱默生增益效应;13、PQ循环;14、光合色素;15、光合作用;16、光合作用单位;17、反应中心色素;18、聚光色素;19、激子传递;20、共振传递;21、解偶联剂;22、水氧化钟;23、希尔反应;24、光合磷酸化;25、光呼吸;26、光补偿点;27、CO2补偿点;28、光饱和点;29、光能利用率;30、光合速率;
31、C3-C4中间植物;32、光合滞后期;33、叶面积系数;34、共质体与质外体;35、压力流动学说;
36、细胞质泵动学说;37、代谢源与代谢库;38、比集转运速率(SMTR);39、运输速率;40、溢泌现象;41、P-蛋白;42、有机物质装载;43、有机物质卸出;44、收缩蛋白学说;45、协同转移;46、磷酸运转器;47、界面扩散;48、可运库与非运库;49、转移细胞;50、出胞现象;51、生长中心;
52、库-源单位;53、供应能力;54、竞争能力;55、运输能力。

二、缩写符号翻译
1、Fe-S;
2、Mal;
3、OAA;
4、BSC;
5、CFl-Fo;
6、NAR;
7、PC;
8、CAM;
9、NADP+;10、Fd;11、PEPCase;12、RuBPO;13、P680,P700;14、PQ;15、PEP;16、PGA;17、Pn;18、Pheo;19、PSP;
20、Q;21、RuBP;22、RubisC(RuBPC);23、Rubisco(RuBPCO);24、LSP;25、LCP;26、DCMU;27、FNR;28、LHC;29、pmf;30、TP;31、PSI;32、PSII。

三、填空题
1、光合作用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在该反应中,被还原,被氧化;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是在中进行的;光反应是在上进行的。

2、在光合电子传递中最终电子供体是,最终电子受体是。

3、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当形成后,光能便转化成了活跃的化学能;当形成后,光能便转化成了稳定的化学能。

4、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在反射光下观察呈色,在透射光下观察呈色。

5、影响叶绿素生物合成的因素主要有、、、和。

6、P700的原初电子供体是,原初电子受体是,原初反应的作用中心包
括、、。

7、双光增益效应说明。

8、光合作用的能量转换功能是在类囊体膜上进行的,所以类囊体亦称为。

类囊体膜上的四种主要复合物是、、和。

9、光合作用分为反应和反应两大步骤,从能量角度看,第一步完成了的转变,第二步完成了的转变。

10、真正光合速率等于与之和。

11、PSⅠ复合物的颗粒,直径是,在类囊体膜的侧,其作用中心色素分子为。

PSⅡ复合物的颗粒,直径是,在类囊体膜的侧,其作用中心色素分子为。

12、光反应包括和,暗反应指的是。

13、原初反应包括、和三步反应,此过程发生在上。

14、光反应是需光的过程,其实只有过程需要光。

15、光合磷酸化有下列三种类型:、和,通常情况下以占主要地位。

16、小麦和玉米同化二氧化碳的途径分别是和途径,玉米最初固定二氧化碳的受体是,催化该反应的酶是,第一个产物是,进行的部位是在细胞。

小麦固定二氧化碳受体
是,催化该反应的酶是,第一个产物是,进行的部位是在细胞。

17、光合作用中产生的O2 来源于。

18、50 年代由等,利用和等方法,经过10 年研究,提出了光合碳循环途径。

19、光合作用中心包括、和。

20、PSⅠ的作用中心色素分子是,PSⅡ的反应中心色素分子
是。

21、电子传递通过两个光系统进行,PSⅠ的吸收峰是,PSⅡ的吸收峰
是。

22、光合作用同化一分子二氧化碳,需要个NADPH+H + ,需
要个ATP ;形成一分子葡萄糖,需要个NADPH+H + ,需要个ATP 。

23、光反应形成的同化力是和。

24、光合作用电子传递途径中,最终电子供体是,最终电子受体
是。

25、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包括和两大步骤,其产物
是、、,该过程发生在叶绿体
的上。

26、卡尔文循环中五个光调节酶
是、、、和。

27、CAM 植物光合碳代谢的特点是夜间进行途径,白天进行途径。

鉴别CAM 植物的方法有和。

28、C3 植物的CO 2 补偿点是,C4 植物的CO 2 补偿点
是,CO2 补偿点低说明。

29、景天科酸代谢途径的植物,夜间吸收,形成草酰乙酸,进一步转变成苹果酸,贮藏在中,白天再释放出,进入卡尔文循环,形成碳水化合物。

30、C4 植物是在细胞中固定CO 2 ,形成四碳化合物,在细胞中将CO 2 还原为碳水化合物。

31、C4植物同化CO 2 时PEP 羧化酶催化和生
成。

RuBP 羧化酶催化和生
成。

32、光呼吸的底物是,暗呼吸的底物通常是,光呼吸发生在、、三个细胞器中,暗呼吸发生
在细胞器中。

33、光呼吸的底物是,主要是在酶催化下生成的。

34、许多植物之所以发生光呼吸是因为酶,既是酶,又
是酶。

35、光呼吸的底物是在细胞器中合成的,耗O 2 发生在和两种细胞器中,而二氧化碳的释放发生在和两种细胞器中。

36、光合碳循环的提出者是,化学渗透假说的提出者是,双光增益效应的提出者是,压力流动学说的提出者是。

37、高等植物同化CO 2 的途径
有、和,其中途径为最基本最普遍。

因为只有此途径能产生。

38、农作物中主要的C3 植物
有、、等,C4 植物
有、、等。

39、RuBP 羧化酶—加氧酶在条件下起羧化酶作用,在条件下起加氧酶作用。

40、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
有、、、和等。

41、发生光饱和现象的可能原因是和。

42、光合作用三个最突出的特点是、、。

43、根据光合色素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不同,可将其分为色素
和色素。

44、植物的光合产物中,淀粉是在中合成的,而蔗糖则是在中合成的。

45、C4 植物的Rubisco 位于细胞中,而PEP 羧化酶则位于细胞中。

46. 光合色素经纸层析后,形成同心圆环,从外向内依次为、、和。

47. 叶绿素提取液与醋酸共热,可观察到溶液变,这是由于叶绿素转变
为,如果再加些醋酸铜粉末,可观察到溶液变,这是由于形成了。

48、提取叶绿素时,加入CaCO3 是为了。

49、用红外线CO2 分析仪测定光合速率时,如果采用开放式气路,就需要测定气路中气体
的,如果采用封闭式气路,则需要测定气路中气体的。

50、用红外线CO 2 分析仪以开放式气路测定光合速率时,除了测定CO 2 浓度下降值外,还需要测定、和。

51、用红外线CO 2 分析仪能够测定的生理指标有、、、等。

52、在叶绿素的皂化反应实验中,可观察到溶液分层现象:上层是黄色,为溶液,其中溶有和;下层为绿色,为溶液,其中溶有和。

53、用红外线CO 2 分析仪测定光合速率的叶室,按照其结构大致可分为三
种:、和。

54、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在反射光下观察呈色,在透射光下观察
呈色。

四、选择题
1、叶绿素a 和叶绿素b 对可见的吸收峰主要是在()。

A、红光区;
B、绿光区;
C、蓝紫光区;
D、蓝紫光区和红光区。

2、类胡萝卜素对可见光的最大吸收带在()。

A、红光;
B、绿光;
C、蓝紫光;
D、橙光。

3、光对叶绿素的形成有影响,主要是光影响到()。

A、由δ- 氨基酮戊酸→原叶绿素酸酯的形成;
B、原叶绿素酸酯→叶绿素酸酯的形成;
C、叶绿素酸酯→叶绿素的形成;
D、δ- 氨基酮戊酸→叶绿素形成的每一个过程。

4、光合产物主要以什么形式运出叶绿体()。

A、G1P ;
B、FBP ;
C、蔗糖;
D、TP 。

5、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来源于()
A、CO 2 ;
B、H 2 O ;
C、CO 2 和H 2 O ;
D、C 6 H 12 O 6 。

6、Calvin 循环的最初产物是()。

A、OAA ;
B、3-PGA ;
C、PEP ;
D、GAP 。

7、C3 途径是由哪位植物生理学家发现的?()
A、Calvin ;
B、Hatch ;
C、Arnon ;
D、Mitchell 。

8、C4 途径中穿梭脱羧的物质是()。

A、RuBP ;
B、OAA ;
C、PGA ;
D、苹果酸和天冬氨酸。

9、光合作用中合成蔗糖的部位是()。

A、细胞质;
B、叶绿体间质;
C、类囊体;
D、核糖体。

10、光合作用吸收的CO 2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 2 达到动态平衡时,此时外界的CO 2 浓度称为:()。

A、光补偿点;
B、光饱和点;
C、CO 2 补偿点;
D、CO 2 饱和点。

11、下列四组物质中,卡尔文循环所必的是()。

A、叶绿素,胡萝卜素,O 2 ;
B、叶黄素,叶绿素a,H 2 O ;
C、CO 2 ,NHDPH+H +,ATP;
D、叶绿素b,H 2 O,PEP 。

12、光呼吸测定值最低的植物是()。

A、水稻;
B、小麦;
C、高粱;
D、大豆。

13、维持植物生长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

A、等于光补偿点;
B、高于光补偿点;
C、低于光补偿点;
D、与光照强度无关。

14、CO 2 补偿点高的植物是()。

A、玉米;
B、高粱;
C、棉花;
D、甘蔗。

15、在达到光补偿点时,光合产物形成的情况是()。

A、无光合产物生成;
B、有光合产物积累;
C、呼吸消耗= 光合产物积累;
D、光合产物积累>呼吸消耗。

16、具备合成蔗糖、淀粉等光合产物的途径是()。

A、C3 途径;
B、C4 途径;
C、CAM 途径;
D、TCA 途径。

17、光呼吸过程中产生的氨基酸有()。

A、谷氨酸;
B、丙氨酸;
C、丝氨酸;
D、酪氨酸。

18、C4 植物固定CO 2 的最初受体是()。

A、PEP ;
B、RuBP ;
C、PGA ;
D、OAA 。

19、类胡萝卜素对光的吸收峰位于()。

A、440~450 nm ;
B、540~550 nm ;
C、680~700 nm ;
D、725~730 nm 。

20、叶绿体间质中,能够提高Rubisco 活性的离子是()。

A、Mg 2+ ;
B、K + ;
C、Ca 2+ ;
D、Cl - 。

21、提取光合色素常用的溶剂是()。

A、无水乙醇;
B、95% 乙醇;
C、蒸馏水;
D、乙酸乙酯。

22、进入红外线CO 2 分析仪的气体必须是干燥的气体,常用的干燥剂是()。

A、碱石灰;
B、硅胶;
C、氯化钙;
D、碳酸钙。

23、从叶片提取叶绿素时,为什么需要加入少量CaCO 3 ?()
A、便于研磨;
B、增加细胞质透性;
C、防止叶绿素分解;
D、利于叶绿素分解成小分子。

五、是非题
1、叶绿体色素都能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
2、叶绿素的荧光波长往往比吸收光的波长要长。

()
3、原初反应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和水的光解。

()
4、在光合电子传递链中,最终电子供体是H2O 。

()
5、所有的叶绿素a都是反应中心色素分子。

()
6、PC是含Fe的电子传递体。

()
7、高等植物的气孔都是白天张开,夜间关闭。

()
8、光合作用的原初反应是在类囊体膜上进行的,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是在间质中进行的。

()
9、C3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具有叶绿体。

()
10、Rubisco 在CO2浓度高光照强时,起羧化酶的作用。

()
11. CAM植物叶肉细胞内的苹果酸含量,夜间高于白天。

()
12、一般来说CAM植物的抗旱能力比C3植物强。

()
13、红降现象和双光增益效应,证明了植物体内存在两个光系统。

()
14、NAD + 是光合链的电子最终受体。

()
15、暗反应只有在黑暗条件下才能进行。

()
16、植物的光呼吸是在光照下进行的,暗呼吸是在黑暗中进行的。

()
17、只有非环式光合磷酸化才能引起水的光解放O 2 。

()
18、光合作用的产物蔗糖和淀粉,是在叶绿体内合成的。

()
19、PEP 羧化酶对CO 2的亲和力和Km 值,均高于RuBP羧化酶。

()
20、C3植物的CO2受体是RuBP ,最初产物是3-PGA 。

()
21、植物的光呼吸是消耗碳素和浪费能量的,因此对植物是有害无益的。

()
22、植物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是由光合作用提供的。

()
23、水的光解放氧是原初反应的第一步。

()
24、光补偿点高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
25、测定叶绿素含量通常需要同时作标准曲线。

()
26、观察荧光观象时用稀释的光合色素提取液,用于皂化反应则要用浓的光合色素提取液。

()
27、红外线CO 2分析仪绝对值零点标定时,通常用纯氮气或通过碱石灰的空气。

()
28、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和提高CO 2浓度时,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也随之提高。

()
六、简答题
1、如何证明光合作用中释放的O2是来自H2O而不是来自CO2?
2、植物的叶片为什么是绿色的?秋天树叶为什么会呈现黄色和红色?
3、简要介绍测定光合速率的三种方法及原理。

4、光合作用的全过程大致分为哪三大步骤?
5、光合作用电子传递中,PQ有什么重要的生理作用?
6、光合磷酸化有几个类型?其电子传递有什么特点?
7、高等植物的碳同化途径有几条? 哪条途径才具备合成淀粉等光合产物的能力?
8、C3途径是谁发现的?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作用是什么?
9、光合作用卡尔文循环的调节方式有哪几个方面?
10、在维管束鞘细胞内,C4途径的脱羧反应类型有哪几种?
11、简述CAM植物同化C02的特点。

12、氧抑制光合作用的原因是什么?
13、作物为什么会出现光合“午休”现象?
14、追施N肥为什么会提高光合速率?
15、分析植物光能利用率低的原因。

16、作物的光合速率高产量就一定高,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7、为什么说CO2 是一种最好的抗蒸腾剂?
18、把大豆和高粱放在同一密闭照光的室内,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19、如何证明C3途径CO2的受体是RuBP,而CO2固定后的最初产物是3-PGA?
20、糖浓度与能量供应状况如何调节有机物质的运输?
21、植物激素如何调节有机物质的运输与分配?
22、何谓源-库单位?为什么在有机物质的分配问题上会出现源-库单位的现象?
23、叶片中制造的有机物质是如何装载到韧皮部筛管分子的?有哪些证据证明有机物质的装载是一个主动过程?
24、机物质的分配与产量的关系如何?
25、为什么“树怕剥皮”?
26、“三蹲棵”在生产上有何意义?
27、一株马铃薯在100天内块茎增重250克,其中有机物质占24%,地下茎韧皮部横截面积0.004cm2,求同化物运输的比集运量。

七、论述题
1、试评价光呼吸的生理功能。

2、C4植物比C3植物的光呼吸低,试述其原因?
3、论述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和措施有哪些?
4、请说明测定光呼吸的原理。

5、试述环境因素对有机物质运输的影响?
6、试述收缩蛋白学说与细胞质泵动学说的主要内容,这两个学说主要解决了运输方面的哪些问题?
7、试述作物产量形成的库-源关系。

8、植物体内有机物质运输分配的规律如何?
9、何谓压力流动学说?实验依据是什么?该学说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10、试绘制一般植物的光强-光合曲线,并对曲线的特点加以说明。

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光反应( light reaction)与暗反应(dark reaction ):光合作用中需要光的反应过程,是一系列光化学反应过程,包括水的光解、电子传递及同化力的形成;暗反应是指光合作用中不需要光的反应过程,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包括CO2的固定、还原及碳水化合物的形成。

2、C3途径(C3 pathway )与C4途径(C4 pathway ):以RUBP为CO2受体、CO2固定后的最初产物为PGA的光合途径为C3途径;以PEP为CO2受体、CO2固定后的最初产物为四碳双羧酸的光合途径为C4途径。

3、光系统(photosystem, PS ):由不同的中心色素和一些天线色素、电子供体和电子受体组成的蛋白色素复合体,其中PSI的中心色素为叶绿素a P700,PSII的中心色素为叶绿素a P680.
4、反应中心( reaction center):由中心色素、原初电子供体及原初电子受体组成的具有电荷分离功能的色素蛋白复合体结构。

5、光合午休现象(midday depression ):光合作用在中午时下降的现象。

6、原初反应(primary reaction ):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以及光能向电能的转变,即由光所引起的氧化还原过程。

7、磷光现象(phosphorescence phenomenon ):当去掉光源后,叶绿素溶液还能继续辐射出极微弱的红光,它是由三线态回到基态时所产生的光。

这种发光现象称为磷光现象。

8、荧光现象(fluorescence phenomenon ):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在反射光下呈红色,这种现象称为荧光现象。

9、红降现象(red drop ):当光波大于685nm时,虽然仍被叶绿素大量吸收,但量子效率急剧下降,这种现象被称为红降现象。

10、量子效率(quantum efficiency ):又称量子产额或光合效率。

指吸收一个光量子后放出的氧分子数目或固定二氧化碳的分子数目。

11、量子需要量(quantum requirement ):同化1分子的CO2或释放1分子的02所需要的光量子数目。

12、爱默生增益效应( Emerson enhancement effect):如果在长波红光(大于685nm)照射时,再加上波长较短的红光(650nm),则量子产额大增,比分别单独用两种波长的光照射时的总和还要高。

13、PQ循环(plastoquinone cycle ):伴随PQ的氧化还原,可使2H+从间质移至类囊体膜内空间,即质子横渡类囊体膜,在搬运2H+的同时也传递2e至Fe-S,PQ的这种氧化还原往复变化称PQ循环。

14、光合色素(photosynthetic pigment):指植物体内含有的具有吸收光能并将其用于光合作用的色素,包括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藻胆素等。

15、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 ):绿色植物吸收光能,同化C02和H20,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02 的过程。

16、光合作用单位( photosynthetic unit):结合在类囊体膜上,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最小结构单位。

17、反应中心色素(reaction center pigment ):指具有光化学活性的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分子。

18、聚光色素(light harvesting pigment ):指没有光化学活性,只能吸收光能并将其传递给作用中心色素的色素分子。

19、激子传递(exciton transfer ):激子通常是指非金属晶体中由电子激发的量子,在相同分子内部依靠激子传递来转移能量的方式。

20、共振传递(resonance transfer ):在光合色素系统中,依靠高能电子振动在分子内传递能量的方式。

21、解偶联剂(uncoupler ):能消除类囊体膜(或线粒体内膜)内外质子梯度,解除电子传递与磷酸化反应之间偶联的试剂。

22、水氧化钟( water oxidizing clock):是Kok等根据一系列瞬间闪光处理叶绿体与放O2 的关系提出的解释水氧化机制的一种模型。

每吸收一个光量子推动氧化钟前进一步。

23、希尔反应(Hill reaction ):离体叶绿体在光下加入氢受体所进行的分解水并放出氧气的反应。

24、光合磷酸化(photosynthetic phosphorylation,photophosphorylation ):叶绿体(或载色体)在光下把无机磷和ADP转化为ATP的过程。

25、光呼吸(photorespiration ):植物的绿色细胞在照光下放出CO2和吸收02的过程。

26、光补偿点(light compensation point ):光合过程中吸收的C02和呼吸过程中放出的C02等量时的光照强度。

27、C02补偿点(CO2 compensation point ):当光合吸收的C02量与呼吸释放的C02量相等时,外界的CO2浓度。

28、光饱和点(light saturation point ):增加光照强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时的光照强度。

29、光能利用率(efficiency of solar energy utilization ):单位面积上的植物光合作用所累积的有机物中所含的能量,占照射在相同面积地面上的日光能量的百分比。

30、光合速率(photosynthetic rate ):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或释放O2的量)。

31、C3- C4中间植物(C3-C4intermediate plant ):指形态解剖结构和生理生化特性介于C3植物与C4植物之间的植物。

32、光合滞后期(lag phase of photosynthesis ):置于暗中或弱光中的植物转入合适的的光照条件下,其光合速率上升至稳态值所经历的时间。

33、叶面积系数(leaf area index ,LAI ):绿叶面积与土地面积之比(LAI)。

34、共质体(symplast )与质外体(apoplast ):无数细胞的细胞质,通过胞间连丝联成一体,构成共质体。

质外体是一个连续的自由空间,包括细胞壁、细胞间隙及导管等。

35、压力流动学说(pressure flow theory ):其基本论点是有机物在筛管中隨着液体的流动而移动,这种液体流动的动力是由于输导系统两端的压力势差引起的。

36、细胞质泵动学说(cytoplasmic pumping theory ):该学说认为,筛管分子内腔的细胞质呈几条长丝,形成胞纵连束,纵贯筛管分子,在束内呈环状的蛋白质反复地、有节奏的收缩与舒张,把细胞质长距离泵走,糖分随之流动。

37、代谢源(metabolic source )与代谢库(metabolic sink ):代谢源是指产生和供应有机物质的部位与器官。

代谢库是指贮藏与消耗有机物质的部位与器官。

38、比集转运速率(specific mass transfer rate ,SMTR):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韧皮部横截面积的有机物质的量。

39、运输速度(transport velocity ):单位时间内有机物质运输的距离。

40、溢泌现象(overflow phenomenon ):韧皮部筛管被刺穿后,从伤口处有汁液分泌出来,这种现象称溢泌现象。

41、P-蛋白(P - protein ):亦称韧皮蛋白(phloem - protein)。

是在细胞质中存在的构成微管结构的蛋白质,可以利用ATP的能量,推动微管的收缩,从而推动物质的长距离运输。

42、有机物质装载(organic matter loading ):指同化物从筛管周围的叶源细胞装载到筛管中的过程。

43、有机物质卸出(organic matter unloading) :指同化物从筛管卸出到库细胞的过程。

44、收缩蛋白学说(contractile protein theory ):该学说认为,筛管分子的内腔有一种由微纤丝相连接的网状结构,微纤丝由收缩蛋白的收缩丝组成。

收缩蛋白分解ATP,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收缩与舒张进行同化物的长距离运输。

45、协同转移(symport ):指质子促进糖穿过膜进入韧皮细胞的过程,即在同化物的装载过程中,质子与糖一同进入韧皮部细胞。

46、磷酸运转器(phosphate translocator ):位于叶绿体内膜上承担输出磷酸丙糖和输入Pi的运转器。

47、界面扩散( boundary layer diffusion):指物质在两个互不相容的液体或液体与气体之间的界面上进行的扩散。

48、可运库(available transport sink)与非运库(nonavailable transport sink ):叶内蔗糖的输出率与蔗糖的浓度有关,当蔗糖的浓度低于某一阈值时,对其输出有限制作用,这种低于阈值的糖称为非运库;而高于阈值的糖称为可运库。

49、转移细胞(transfer cells):在共质体与质外体的交替运输过程中,有一种特化的细胞起运转过渡作用。

这种细胞的细胞壁与质膜向内延伸,形成许多皱褶,扩大了物质转移的表面,有利于物质在细胞间的转移。

这种细胞称转移细胞。

50、出胞现象(exocytosis):转移细胞的皱褶有时形成小囊泡,囊泡的运动还可以挤压物质向外分泌
到输导系统,这种现象称为出胞现象。

51、生长中心(growth center ):指生长旺盛,代谢强的部位。

如茎生长点。

52、库-源单位(source-sink unit ):源的同化产物主要供给相应的库。

相应的源与库以及二者之间的输导系统,共同构成一个源-库单位。

53、供应能力(supply ability ):指源内有机物质能否输出以及输出多少的能力。

54、竞争能力(compete ability ):指库中能否输入同化物以及输入多少的能力。

55、运输能力(transport ability )_:指有机物质输出和输入部分之间的网络分布、畅通程度及距离远近。

二、缩写符号翻译
1、Fe-S—铁硫蛋白;
2、Mal—苹果酸;
3、0AA—草酰乙酸;
4、BSC—维管束鞘细胞;
5、CFl_Fo—偶联因子复合物;
6、NAR—净同化率;
7、PC—质体蓝素;
8、CAM—景天科植物酸代谢;
9、NADP+—氧化态辅酶Ⅱ;10、Fd—铁氧还蛋白;11、PEPCase—PEP羧化酶;12、RuBPO—RuBP加氧酶;13、P680—吸收峰波长为680nm的叶绿素a;P700—吸收峰波长为700nm的叶绿素a ;14、PQ—质体醌;15、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16、PGA—3-磷酸甘油酸;17、Pn—净光合速率;18、Pheo—去镁叶绿素;19、PSP—光合磷酸化;20、Q—半醌离子;21、RuBP—l,5-二磷酸核酮糖;22、RubisC(RuBPC)—RuBP羧化酶;
23、Rubisco(RuBPCO)—RuBP羧化酶/加氧酶;24、LSP-光饱和点;25、LCP-光补偿点;26、DCMU-二氯苯基二甲基脲,敌草隆;27、FNR-铁氧还蛋白- NADP+还原酶;28、LHC-聚光色素复合体;29、pmf-质子动力;30、TP-磷酸丙糖;31、PSI-光系统I;32、PSII-光系统II。

三、填空题
1、CO2,H20,叶绿体间质,类囊体膜(光合膜);
2、H20,NADP+;
3、ATP及NADPH,碳水化合物;
4、红,绿;
5、光,温度,水分,矿质营养,O2;
6、PC,Fd,原初电子供,受体,中心色素;
7、光合作用可能包括两个光系统;
8、光合膜PSI,PSII,Cytb6/f,ATP酶四类蛋白复合体;
9、光,暗,光能向活跃化学能,活跃化学能向稳定化学能;10、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11、100 ,
外,P 700 ,175 ,内,P 680;12、原初反应,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碳素同化作用;
13、光能的吸收,传递,光能转变成电能,类囊体膜;14、原初反应;15、非环式光合磷酸化,环式光合磷酸化,假环式光合磷酸化,非环式光合磷酸化;16、 C 3 , C 4 ,PEP ,PEP 羧化酶,草酰乙酸,叶肉,RuBP ,RuBP 羧化酶, 3 –磷酸甘油酸,叶肉;17、H 2 O;
18、卡尔文,同位素示踪,纸谱色层分析;19、反应中心色素分子,原初电子供体,原初电子受体;
20、P 700 ,P 680 ;21、700nm ,680nm;22、2 ,3 ,12 ,18;23、
ATP ,NADPH+H +;24、H 2 O ,NADP +;25、原初反应,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
化,ATP ,NADPH+H + ,O 2 ,类囊体膜;26、RuBP羧化酶,NADP –磷酸甘油醛脱氢酶,FBP 磷酸酯酶,SBP 磷酸酯酶,Ru5P 激酶;27、CAM ,C3 ,夜间气孔张开,夜间有机酸含量高;28、50 μmol/mol左右,0~5 μmol/mol,PEP 羧化酶对CO2 的亲和能力强;29、CO 2 ,液泡,CO 2 ;30、叶肉,维管束鞘;
31、PEP ,CO 2 ,OAA ,RuBP ,CO2 ,PGA;32、乙醇酸,葡萄糖,叶绿体,过氧化体,线粒体,线粒体;33、乙醇酸,RuBP 加氧;34、RuBP 羧化酶- 加氧酶(Rubisco ),羧化,加氧;35、叶绿体,叶绿体,过氧化体,叶绿体,线粒体;36、卡尔文,米切尔,爱默生,明希;37、C3 ,C4 ,CAM 代谢途径,C3 ,糖;38、小麦,大豆,棉花,玉米,甘蔗,高粱;
39、CO 2 /O 2 比值高,CO 2 /O 2 比值低;40、光照,温度,水分,CO2 ,矿质营养;
41、光反应不能利用全部光能,暗反应跟不上;42、H2O 被氧化到O2 水平,CO 2 被还原到糖的(CH 2 O )水平,同时伴有光能的吸收,转换与贮存;43、反应中心,聚光(天线);44、叶绿体,细胞质;45、维管素鞘,叶肉;46、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 a ,叶绿素b;47、褐色,去镁叶绿素,翠绿色,铜代叶绿素;48、保护叶绿素不被破坏;49、流速,体积;50、气体流速,叶室温度,叶面积;51、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光呼吸速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或CO 2 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