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无边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无边界
修金来
【摘要】1981年,杰克·韦尔奇接手美国通用电气时,GE有30多万名员工,26个管理层级.以生产最优产品为导向的管理模式,在组织的发展中不懈地追求生产过程更加科学化、生产出的产品更加标准化.最终,这一管理思维促使GE在纵向上划出了越来越多的层级,而在横向上则诞生了越来越多的专业部门.
【期刊名称】《中国医院院长》
【年(卷),期】2012(000)004
【总页数】1页(P9)
【作者】修金来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1981年,杰克·韦尔奇接手美国通用电气时,GE有30多万名员工,26个管理层级。
以生产最优产品为导向的管理模式,在组织的发展中不懈地追求生产过程更加科学化、生产出的产品更加标准化。
最终,这一管理思维促使GE在纵向上划出了越来越多的层级,而在横向上则诞生了越来越多的专业部门。
在突破纵向和横向的层层障碍过程中,信息在不可避免地衰减甚至变质,而物质资源也于无形之中严重流失。
杰克·韦尔奇被这种僵化的、面向产品而非经营的管理思维深深困扰,他突破了所
谓的科学管理模式,创造出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最终使GE的世界排名从第10位升至第2位。
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只是“无边界”管理模式中的纵向维度。
在横向维度上,他注重消除各个专业部门之间的障碍,使信息可以在各部门之间自由流通。
对比先进的管理经验,中国医疗机构的管理处于一个微妙的演进阶段。
一方面,医院管理者们吸收了最新的组织结构扁平化的营养,将医院中小的专业化团体整合,以期形成大的功能单元,比如专科专病诊疗中心。
另一方面,他们又重温企业以产品为导向管理模式的旧梦。
较为常见的表现是,管理者们开始意识到流程固化的重要性,试图用一条又一条的流程标准将医院各部门串联起来。
除了垂直和水平边界,企业中还存在着外部、地理和心理边界。
虽然后三者并非人为划定,仍然会在企业跨越边界时产生损耗,甚至造成无法突破的隔阂。
突破各种边界,对医院管理者来说是一个考验。
对于以提供医疗服务为核心功能的医院来说,消防部门属于组织的外部边界范畴。
如果医疗与消防两个专业和组织无法打破隔阂,真正的医院消防安全便无从谈起。
由此造成的后果,可能比单纯物质上的损耗更严重,它的代价是人的生命。
在GE,打破外部边界的方法是将供应商和客户参与产品的设计、研发和制造,以开放的姿态迎接他们的审视,听取他们的意见。
以此为鉴,医疗机构也不应视火患如猛虎,视消防检查为找麻烦。
反而应该对主动走进医院的消防人员善加利用,甚至在医院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时时虚心请教。
在医院里,消防虽然重要,但也只是管理的外围。
其实无边界管理的精髓更在于培养和传递一种管理心态——让管理者敞开心怀,更好地吸纳与交流;把开放的心态传达给员工,让组织更好地吸纳与交流。
心理边界的打开也就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