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2020-101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州市11-12学年上学期期末考八年级语文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组卷人:初一语文集备组核对人:林晓雯审核人:
班级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
一、积累运用(共25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2分)
河堤.()惟妙惟肖.()池沼.()纤.( ) 细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zhuó()眼重峦叠zhàng()
轩xiè() jiǒng()然不同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2分)
A 城市高楼林立,街道两旁的绿化树郁郁葱葱、鳞次栉比
....。

B 读过《美丽的西又版纳》后,我对那里的原始森林和野象谷心驰神往
....。

C 他谈起取得的成绩来眉飞色舞,而对于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却轻描淡写
....,一言带过。

D 今天我们全家为从海外归来的叔叔接风洗尘
....。

4.下列句子有语病
...的一项是()(2分)
A.100年前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B.阅读《哈利·波特》这样的魔幻小说,能够培养青少年读者的想象力和文学鉴赏力。

C.在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经过中国体育健儿的奋力拼搏,共夺得75块金牌。

D.多年来,首都图书馆利用周六日举办内容丰富的讲座,以满足广大市民的文化需求。

5.仿照下列句式造句(“爱”的对象可填人、景、物等)(2分)
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香飘四野。

仿句:人们都爱, ,。

6.语言实践运用(3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新生的词汇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例如:在网上常见的“菜鸟”(新手);由外来词语演变的“酷”(cool),“秀”(show)等等,针对这种
7.古诗词默写(8分)
(1)至于夏水襄陵,____________。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峡》
(2)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
(3)好峰随处改,________________。

《鲁山山行》
(4)《秋词》中表现诗人乐观向上、悠然闲适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5)《归园田居(其三)》中表达主旨诗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8.名著阅读。

(4分)
(1)《骆驼祥子》中“两只大圆眼,大鼻头,方嘴,一对大虎牙.......”这段文字描写的是,后来成为祥子的。

(2分)
(2)是前苏联作家写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他的事迹鼓舞了我国千千万万的读者。

(2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月色入户.()念.无与为乐者()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10.用“/”标示下列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1分)
盖竹柏影也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本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你认为文章表达了作者哪些微妙而复杂的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23分)
(一)中国石拱桥(10分)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

桥长265米,由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作联拱石桥。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

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
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4.画横线的语句运用了与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3分)
15.文中加点的词“约““几乎”能不能去掉?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这段文字说明的顺序是(2分)
17.“这些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

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2分)(二)课外阅读。

(13分)
默爱如山
我怕父亲,他打我是真打。

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巴掌扇过来,于是脑袋嗡了一声……
有时却是另一副样子,比如去下地,他在前边头也不回地说:“唱一个我听听。

”我在后边就模仿着戏台上的花脸呜呜哇哇地唱起来。

他说:“瞎胡唱,别唱了。

”我说:“你唱一个。

”他唱起来:“我不该,咳咳咳咳,老王爷,咳咳咳咳……”也是随唱随编,瞎胡唱,越唱越带劲儿。

我家有个大宜兴壶,下地回来,泡上茶壶,父亲高兴了,还逼我们喝。

说:“逼”,是因为我们喜欢喝凉水,不喜欢喝茶。

“过来,喝!多清香,又解暑,你喝不喝?想挨揍啊!”
我们俩常常一起去看庙。

“看庙”二字,说句文词,是父亲杜撰的。

看庙就是去看庙里的壁画,是让我开阔眼界,是培养我画画的一种方式,这很有点像现在的参观美术展览馆或画廊。

我父亲本是老农民,竟与文人想到了一起。

吃过早饭,父亲将粪筐往肩上一背,抄起粪叉说:“走,看庙去。

”母亲说:“今天不拉土了?”父亲说:“回来再说。

”我们就在这“回来再说”的空当里看了许多庙。

庙有大有小,有远有近。

近则三五里,远则十几里。

一去一回就是几十里。

全堂邑县境内的庙我们几乎都看遍了。

父亲对庙里的壁画还加以评论。

他指着《八仙过海》的海水说:“你看这水,涟涟地像是在颤动。

”又用手摸着墙说:“这墙是平的,你再远看,不是坑坑洼洼地凸起来了吗?”其实现在看来,稀松得很,无非是靠了反复重叠的弧形线条引起的错觉。

父亲最佩服的是《八破图》,破扇子、破信封、破书本、破眼镜盒……他像在集市上买粮食时将粮食粒捻来捻去还嚼一嚼那样仔细,猫着腰将那画上的破信封的一角又摸又抠,远瞧瞧,近瞅瞅,长叹一口气说:“像真烧焦了一样。

”他一指点,我也惊叹起来。

最后,总是照例的一句话:“使劲儿看,好好记住。


我12岁那年考上初中,学校在聊城,离家15公里多。

过了正月十五,要开学了。

吃过早饭上路,父亲背上粪筐跟我走了出来,虽没说话,我知道他是送我。

一直走出10公里开外看见聊城古楼了,他说:“快了,你走吧。

”这时旷野无人,惟有寒风积雪,一抹虚白的阳光和远处的几声鸡啼。

望着逐渐远去的、背着粪筐的父亲的身影,我只想反身向他追去。

再以后,我参加了工作,按家乡人的看法,凡是吃公家饭的人就是“干部”。

我很少回家了,一晃就是十几年,大约是1960年,父亲到天津看我来了。

我说:“今天咱们上街吃一顿狗不理包子,再领你去看看美术展览。

”他问什么是美术展览,我觉得一两句话说不清,我提起以前的事:“我小时候你不是常领我去看庙吗?和看庙差不多。


刚走过劝业场,我一回头,见他正弯腰从地上捡烟头,我嚷了一声:“扔了!你也不嫌脏。

”他赶紧扔了烟头,眼神带有惶惑和惧意。

这眼神使我凄然,是什么使父亲对我有了怯意?我反而愿意再看到小时候父亲扇我巴掌时那瞪圆了的眼。

18、文中选取了感人肺腑的细节来写“父亲”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烙下的深刻印迹,请用最简洁的语句概括作者主要描写了儿时哪几个生活片断。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你说说文中“我”与“父亲”之间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父亲”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请从一个方面举例说说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说说文中的画线句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这篇文章语言质朴、传神,感情深邃、绵长。

请你就感触最深的一点谈谈。

(40字以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三、写作(40分)
23.按下面的提示和要求作文。

题目:悄悄地提醒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600字左右。

(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名、人名;
11-12学年上学期期末考
25分。

、()()() ( ) (2分)
2、()()() ( ) (2分)
3、___________ (2分)
4、____________ (2分)
5、人们都爱, ,。

(2分)
7、(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9、月色入户.()念.无与为乐者()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2分)
10、盖竹柏影也(1分)
1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23分
14、画横线的语句运用了与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