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循善诱 授之于渔 培养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教育·教研9/20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趣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课程标准》的这一理念,正说明了我们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循循善诱,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体验、独立探究的能力。

一、从“引”字做文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说得好:“优秀的学生并不在于优秀的成绩,而在于优秀的思维方式。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善于从“引”字做文章,用智慧的火种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课堂上智慧的火花成为燎原之势,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激起他们获得成功的欲望。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引”主要表现在根据教材篇幅的长短不同和内容不同,精心设计自学提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有些内容浅、篇幅短、易理解的课文,就可以设计比较简单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

有些内容多、
篇幅长、难理解的课文,教师应该多设计一些问题去引导学生。

如五年级的《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是一篇学生不容易读懂的文章,记叙的是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第一首诗,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而父亲则说:“糟糕透了”。

后来,作者又写了好多诗、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每次母亲都说:
“精彩极了”,父亲说:“糟糕透了”。

后来,作者终于明白了,不管是母亲的“精彩极了”还是父亲的“糟糕透了”都是对自己深深的爱。

初读课文,
学生不容易理解,为什么巴迪的父亲总是说他写的诗“糟糕透了”,而母亲却说“精彩极了”。

这不是相反的结论吗?这时,教师可以用提纲引导学生合作学习:“1.想一想为什么对于同一首诗,作者却得到了截然不同的评价?2.母亲的评价带给了巴迪什么?(灵感和创作的源泉)3.父亲截然相反的评价又带给了巴迪什么?(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4.这两种评价带给了巴迪什么好处?5.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过这样不同的爱吗?”层层深入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在自读自悟中感受到生活中的爱有两种形式,一种爱是慈母般的爱,是鼓励式的爱;另一种爱就是严格要求的爱,他总是会以警告的方式,告诉我们还有不足,还应提高。

教育我们应“谨慎地把握住”这两种爱,使自己不断前进。

这样,文中的难点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二、从“扶”中找台阶,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
新课标规定:“课程目标应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

”因此,为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可以从学习目标出发,在“扶”中帮助他们循序渐进地学习。

如《唯一的听众》这篇课文,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1.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自学生字词语。

(不会拼读的问同学,不会理解的找工具书弄懂。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文中的“唯一的听众”指的是谁?为什么称她为
“唯一”的听众?读一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画出描写“我”在音乐方面发生了变化的语句。

(小组合作学习,自读自悟。

)3.再读全文,结合课文内容概括“我”发生变化的原因。

体会老教授对“我”的鼓励、给“我”带来的变化,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

4.说说身边有关善意的谎言。

(体会感情,课外延伸。

)这样,给了学生独立读书的机会,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在合作中取长补短、互相启发,既充分地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又落实了新课标。

三、从“放”中寻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全面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既学语文,又学做人,既培养能力,又习得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同时,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也是自己认知结构不断“同化”、改造、扩大、完善的过程。

由于每个学生认知的特点不同,
因而,他们的认知方式也富有个性化。

作为教师,在经历了前面的“引”、“扶”之后,我们可以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课文。

经过前面的训练,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这个环节里,教师就应该试着放手,首先要把每节课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充足的时间里放手学习。

要把设计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在学生各抒己见的基础上,师生经过“商量”,使问题具有综合性,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如高年级学生学习《鲸》这篇课文时,教师提示要了解鲸的特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学习的伙伴,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可以当朗诵家,分角色读;可以当表演家,表演读;可以当小画家,去画一画。

学习方法数不胜数,我们提倡这种个性化的学习,能鼓励学生放飞自己的个性,运用长期学习中沉淀下来的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学习,学生的思维空间就会浩瀚无比,学习也如鱼得水了。

虽然,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模式还不能稳稳扎根于当前的农村小学语文课堂,独立阅读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但是,只要我们执教者在教学策略上,能把握好语文学科的性质,引导学生勇敢地克服语文学习中的困难,那么新课程改革之花遍及农村教育这块土地将为期不远。

循循善诱授之于渔培养能力
邹翠云
(博罗县公庄中心小学,广东惠州516151)
基础
教育
教学
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