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复习:谐音记忆法+地图学法+综合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地理复习:谐音记忆法+地图学法+综合法
导读:教书育人楷模,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
让我们一起到本人学习吧!下面本人网的本人给你们带来了高三地理学习方法文章《高三地理复习:谐音记忆法+地图学法+综合法》供考生们参考。
综合法
【释义】认识地理特点的过程,绝大多数情况下,要在分析要素特征和各部分联系的基础上加以综合。
下面结合北美简易图像,说明如何分析它的气候特征。
并介绍综合法的一般步骤。
图中哪种气候分布的面积最广 (1)指出北美的位置及范围,即搞清楚在哪里的问题。
(2)根据事物的组成分解成部分。
如分析气候成因,就要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洋流、气压及风带等方面去分析。
(3)分析各因素的特点,看它们在构成地理事物中起了什么作用。
由上图可知,纬度、西风和地形的特点都对北美气候产生了影响。
(4)分析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上述因素中,纬度位置决定了北美主体在北温带,并处在西风控制范围,南北纵列的高大地形阻碍了太平洋湿润气流的进入。
这反映了北美纬度、西风同地形之间的紧密联系。
用地图学地理法
【释义】大家都知道,学地理时,首先要掌握的就是
事物的地理位置。
因为只有掌握了事物的地理位置,事物的许多地理属性、特征、特点以及与其他地理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内涵规律等才容易一下子揭示出来。
举个例子来说,比如,我们知道了某个城市的位置是在北纬35度某大陆西岸。
这样,我们就容易一下子推断出:它是地中海式气候。
冬季多雨,夏季反而少雨。
没有长久的冰冻,生长着耐旱的,树皮很厚的常绿灌木。
春季景色最美,宜于游览等等。
上述是仅就掌握事物的地理位置,谈谈地图运用的效能。
地图对学好地理的作用当然不局限于此。
有人曾说:离开地图,便不是地理课。
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做法】首先,要利用好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的挂图。
教师指图讲课时,学生一定要注意看图,不要自己看书,或是做别的事情。
教师指图讲课,事先是经过充分备课的。
他会把图中的知识直接指给学生,避免学生费时间走弯路地自己去查找。
运用好地图的另一个做法是要把《中国地图册》、《世界地图册》和教科书中的插图,作为自己学习上得心应手的辅助工具。
两图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与教材紧密配合的。
而且色调鲜艳悦目,内容生动活泼。
如《中国地图册》中《地球》一图,只要看一眼,便会得出地表一片汪洋的结论,而且会掌握大陆分布的基本形势。
《地球五带》一图,作者更是用心巧妙,用冷暖颜色显示地带温差,配合以动植物画面,十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地带的特点。
运用好地图的最后一个做法是不要忽视地理作业填充图的作用,一定要按教师的要求和布置认真做好填充图作业。
谐音记忆法
【释义】即把枯燥的数据换成有趣的文字加以记忆。
【示例】下列几个地理方面的世界之最:
(1)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爸爸试爬,要上);
(2)世界最低点死海,海平面以下392米(死孩是三舅儿);
(3)世界最深海沟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1022米(加大马力压那海狗,它只摇摇动双耳)。
这是利用汉字谐音来换字,一语双关,生动有趣,易于记忆
地理学习法识图记忆法
【释义】即通过看图、填图、用图来记忆地理知识。
首先要掌握地图知识技巧,如辨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地势高低、熟悉主要图例、了解经纬网等,练好看图的基本功。
【示例】我国地形特征之一是:地势西高东低,有明显的三大阶梯。
这一特征在地图上用三种不同的颜色显示出来:最高一段的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呈储色:由此往北
往东就变成深黄色,是海拔10002000米的高原或山地,属第
二段;越过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一线往东直到海滨,是
绿色或深黄色相同的地区,就是平原和丘陵了。
通过识图,即可记得一清二楚。
其次,要养成看图用图习惯,日积月累,方可熟能生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