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优质多抗玉米冀农802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O I:10.19904/14-1160/s.2021.20.018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冀农802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
赵志波,韩福祥,杨红业,池致清,王树民
(河北冀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33)
摘要:高产、多抗是种子培育重点关注的问题。
冀农802则是针对这一问题,运用先进科学选育及配套技术培育而成的玉米种子。
该品种通过河北省审定,山东、河南、江苏、天津、安徽引种备案。
试验结果显示:冀农802千粒
重389.8g,出籽率达到84%,生产试验平均产量高达707.6kg/667m2,不同程度抗小斑病、弯孢叶斑病、穗腐
病、瘤黑粉病、粗缩病、南方锈病等。
该品种适宜夏播种植,通过适宜播种、合理密植、科学管理、病虫害综合
防治、适时收割可获取较高产量,可在河北省唐山市、廊坊市及其以南的夏播玉米区进行推广种植。
阐述了
冀农802选育技术、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重点分析了冀农802生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产优质多抗玉米;冀农802;选育技术;配套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20-0037-02中国图书分类号:S513文献标志码:B
玉米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我国主要经济
作物之一。
因其耐寒性、耐贫瘠性强,营养丰富、用途广
阔而深受人们喜爱。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病虫害是影响产量、降低品质
的关键因素。
当前我国面对的玉米病虫害种类较多,较
为常见的有玉米螟、棉铃虫、玉米叶螨、黑粉病、小斑
病、大斑病、纹枯病、玉米粗缩病、丝黑穗病、穗腐病、茎
腐病等。
一旦发生病虫害且未及时控制,玉米产量将严
重降低,农户收益减少将带来严重损害,甚至影响区域
农业经济发展。
据公开资料显示,山西省1998年因玉米矮花叶病
大面积流行导致玉米减产5万t;玉米丝黑穗病在玉
米产区流行一般可造成15%~20%减产,严重可达到
50%以上。
除此之外,玉米产区气候变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
影响玉米产量。
河北冀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培育出的
冀农802属优势玉米品种,具备耐高温、抗倒伏、产量
高、抗病害等优势。
1冀农802选育技术分析
冀农802是一种在全基因组分析下选择高产、抗
病优势玉米为种质材料,经杂交组配构建基础群体,在
回交转育技术、接种鉴定技术等应用以及玉米复播区
预备试验下得出的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1]。
其具备株型紧凑、颗粒均匀、结实性好、抗高温能力强、区域适应性
好、抗病害性强、耐旱性强、经济效益好等优势。
比对照
区郑单958平均增产114.57kg/667m2,增产率16.17%。
2018年通过河北省玉米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
名为“冀农802”,审定编号“冀审玉20188025”。
2019年
通过河南、山东等省市引种备案,即(豫)引种〔2019〕
玉025,鲁引种2019035,津引种[2019]第1号,皖引玉
2019043,(苏)引种(2019)第077号。
2冀农802特征特性分析
2.1特征特性
该品种幼苗叶鞘呈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73cm,穗位100cm。
全生育期约106d,雄穗分枝12~15个,花药呈黄色,花丝为浅紫色。
果穗筒型,穗轴白色,穗长18.6cm,穗行数约16行。
籽粒呈黄色,半马齿型,苗齐苗壮,穗大穗匀,千粒重389.8g,出籽率84.0%。
2017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品质检测中心测定,容重774g/L、粗蛋白质(干基)11.17%、粗淀粉(干基) 71.55%、粗脂肪(干基)4.02%、赖氨酸(干基)0.31%。
适宜在河北省唐山市、廊坊市及其以南夏播玉米区种植,种植时间6月5—20日最为适宜,种植密度为4000~ 4500株/667m2。
2.2抗病性
2016年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抗小斑病、弯孢叶斑病,中抗穗腐病,感瘤黑粉病、粗缩病,茎腐病田间自然发病表现为抗病性;2017年,中抗小斑病、茎腐病、穗腐病、瘤黑粉病、南方锈病,高感弯孢叶斑病;2018年海南茎腐病接种鉴定抗性为感禾谷镰孢茎腐病。
3冀农802产量表现分析
2016年河北玉米新品种创新联盟开展了夏播4500株/667m2密度组区域试验,冀农802平均产量为688.2kg/667m2;2017年同组区域试验,冀农802平均产量729.5kg/667m2,比对照增产6.5%;2017年生产试验,冀农802的平均产量707.6kg/667m2。
4冀农802生产、栽培技术分析
4.1种子生产要点
冀农802制种过程中,区域隔离范围200~300m,种植密度保持在(4250±250)株/hm2,在河北制种适
作者简介:赵志波(1983—),男,汉族,河北平山人,专科,农艺师,研究方向为种子繁育和加工。
. All Rights Reserved.
宜播种期为6月中下旬,母本播种7~10d后播种父
本。
严格遵循制种要求进行操作,包括去杂去雄、授粉、
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混杂预防、适时收获、果穗脱粒
等[2]。
通常情况下,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根据制种田所在地区玉米病虫害流行特征,合理选择防治技术进
行综合防治,如种子包衣技术预防土传病害,辛硫磷颗
粒剂喷洒玉米心叶内预防玉米螟。
4.2配套栽培要点
4.2.1适时播种
河北地区适宜在6月上旬进行播种,所选土地应
以保证地质平坦、土层深厚、排水灌水便利、保肥力好、
通透性强的地块为主。
借助播种机进行播种,穴播时以
2~3粒/穴为宜。
播种时间最迟不超过6月20日。
播
种深度一般掌握在5cm左右,幼苗长到5~6片叶时
定苗,定苗后中耕培土、去除杂草。
4.2.2合理密植
冀农802种植密度需要根据土壤营养情况确定,
遵循低肥力低密度种植、高肥力高密度种植原则,通常
以4000~4500株/667m2为宜。
4.2.3田间管理
4.2.3.1施肥
施肥是保证玉米苗茁壮生长、颗粒饱满充实的重
要手段。
在田间管理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施
肥,避免肥料施加过少或过多影响玉米生长。
如前茬作
物有机肥料施加充足,则冀农802施肥时以氮肥为主,
玉米拔节期取30%氮肥与钾肥、磷肥等共同施加到幼
苗一侧,玉米大喇叭口期追加剩余70%氮肥[3]。
如果前茬作物有机肥料施加不充足,需要重施基
肥,施三元复合肥25kg/667m2作底肥,大喇叭口期追
施尿素30kg/667m2。
4.2.3.2排水
影响玉米产量的因素众多,要想实现高产,除了做
好施肥工作外,也需重视灌溉排水等工作。
例如,播种
期间,对墒情较差的地块及播种后短期内无降水或降
雨量减少的地块,采用适宜灌溉手段满足幼苗的生长,
保证玉米苗全且均匀。
玉米大喇叭口期至玉米花期是
增产关键时期,因此,在进行田间管理时,应密切关注
该阶段玉米种植区的雨水情况,根据墒情、降水情况合
理进行排水工作。
4.2.3.3除草
除草也是田间管理基础工作。
杂草与玉米竞争土壤养分,影响玉米苗生长,造成植株矮小、秆细叶黄、千粒重下降等问题。
加之夏、秋季气候湿热,适宜狗尾草、马齿苋、鸭拓草、马唐、稗子草、香附子等多种杂草生长。
除草的方式有很多,如人工除草、化学除草、深耕除草等。
以化学除草为例,冀农802播种后,苗前期可采用选择性酰胺类芽前除草剂进行土壤处理,如1800mL浓度为90%的乙草胺乳油兑水525kg稀释,为1km2玉米地除草。
也有研究表示,乙莠水悬浮乳剂对狗尾草、马唐、牛筋草等杂草幼苗具有较好防除效果,且药效持久性较强,故可用2200~3000mL浓度为40%的乙莠水悬浮乳剂与750kg水混合,为1km2玉米地除草。
玉米苗后期,可采用烟嘧磺隆莠去津可湿性粉剂进行茎叶除草,1100~1500g/667m2药液稀释后喷洒到杂草茎叶上。
4.2.4病虫害综合防治
玉米高产栽培中,关于病虫害防治,遵循综合防治原则。
例如,播种前利用种衣剂处理种子,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对玉米茎基腐病具有较好预防效果;22%咯菌腈·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对玉米根腐病、纹枯病、地老虎、黑穗病等具有较好预防效果[4-5]。
玉米苗期,使用50%辛硫磷乳油(7500g)兑水750kg有效防治蝼蛄、百地老虎等虫害;使用72%代森锰锌霜脲氰600倍液可湿性粉灌溉玉米根部防治玉米根腐病;采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等药物对玉米顶腐病进行防治。
玉米大喇叭口期针对玉米螟可利用辛硫磷颗粒剂对心喷雾进行防治。
4.3栽培要点
播种深度一般掌握在5cm左右,在幼苗长到5~ 6片叶时定苗,定苗后中耕培土、去除杂草,施三元复合肥25kg/667m2作底肥。
5结语
河北冀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培育的“冀农802”抗病性强、耐高温性强、抗倒伏性强、丰产性好、适用范围广,属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
在种植该品种时应辅以高产栽培技术,发挥该品种优势,为提高玉米生产价值和产量、进一步推广该品种提供可借鉴性参考。
参考文献:
[1]卢振宇,张伟,张玉霞,等.高产优质玉米品种泉玉86号及高产栽培技术推广[J].中国种业,2021(3):92-94.
[2]刘松涛,曹雯梅,郑贝贝.国审优质高产多抗玉米杂交种玉农76的选育及轻简栽培技术[J].种子,2020,39(3):
132-134.
[3]王燕,王建军,赵变平,等.抗病丰产玉米新品种“晋单83”的选育与配套栽培技术[J].农学学报,2019,9(10):1-5.
[4]王磊,尚霄,吴利珍.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强盛121的选育[J].中国种业,2021(7):75-76.
[5]刘丽,卢杨,韩博.多抗、优质玉米新品种选育与应用[J].现代农业,2020(12):33-34.
(编辑:郭志阳)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