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奇穴之神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董氏奇穴之神奇
董氏奇穴之療效恩师总是鼓励我把一些有代表性的医案写出来,以便朋友们更好地学习利用董氏奇穴。
我总是不想写,因为一方面觉得现在最主要精力在学习方面不在临床,另一面很感觉只是个人经验,不知道是不是有普遍性,写出来怕对朋友们有误导。
恩师说:银杏,别这样想,就当是练笔,也是帮助更多人拥有健康,你要常写东西的,很多人需要这些医案指导临床的。
其实我治的病也不算太多,那我现在就写一些吧。
其一:车祸后遗症,总觉得双足从腿中凉到双足。
在腿足部视病变瘀络刺血,取三重穴施针。
针一次就觉得双腿足已温暖如常,又巩固了一次。
其二:糖尿病兼五十肩、颈椎病。
五十肩用的是重子重仙及对侧肾关。
糖尿病用的是委中及下肢病变瘀络刺血,下三皇加肾关施针。
只针了三次,原来血糖十四点多,又化验是五点九,已经正常,五十肩及颈椎病症状没有了。
其三:心动过速兼有断脉(是病人自述),看了四五年,花了好几万元,说是谁也不能看好的。
诊脉其脉极沉几乎按至骨,心脉很快跳三下,就有散开来。
因为这病过去治过,就对他说:你的脉只针一次,脉沉症状就会好起来。
一诊视下肢及足区病变部位刺血,取穴关山天施针。
留针五十分钟,退针后果然脉已不沉,只是心脉还不正常。
二诊后心穴刺血,取关山天配心灵三穴施针。
留针五十分钟。
退针后心脉已经正常。
其四:是胃溃疡。
此病人是一朋友,春节前在公交车上遇到,聊天过程中知其去医院做胃镜回来,诊断结果尚未出来。
给其把脉其不单是胃有炎症溃疡,尚有胆炎十二指肠炎及肺部炎症,问及其说只感觉胃痛,其他地方并无不适。
当天在四花止污刺血,取灵骨大白及门金穴施针。
当时已痛止。
第二天诊断结果出来,果然肺十二指皆有炎症,胆炎尚未化验。
心中已经有数。
取肠门、肝门,通肾、通胃施针。
三诊金五穴点刺,取四花上、足三里、侧三里施针。
痊愈。
此朋友右
膝盖疼,也只是在对侧三金穴刺血,一次即愈。
右上臂疼在左上臂等高位置找疼点揉按,也是一次即疼止
其五:咽喉肿(甲状腺肿)。
此病人忽然咽喉肿,无其他异状,只是觉喉中有一肿块,做吞咽动作时有堵塞之感。
取三重,配上白,下白穴,入针后十多分钟,即觉喉中凉润,说其肿块有在缩小的感觉。
留针五十分钟。
退针后即言肿块已消,无不适感。
其后未再进行针治。
其六:黄疸,此病人三十多岁,双眼白睛皆黄,未给其诊脉,只就此病针治。
取右侧腕骨、后溪、通肾,束骨,左侧肾关。
三次即愈,眼黄睛变白。
需要说明的是:此组穴位组伍疏泄功能极强,对于身体虚弱病人,要和下三皇交替使用。
其七:颈椎连双肩皆痛,后头重沉。
此病人是母亲家婶婶,只说了这一个主症,未给其诊脉。
委中刺血,取正筋、正宗、正士、人中施针,嘱患者活动患处,留针五十分名钟。
一次即愈。
其八:肾虚腰痛:此病人是母亲家一叔叔,言其腰痛,说不清是肾虚腰痛还是腰间盘突出。
把脉知其尚有胆炎胃炎十二指炎,此腰疼是肾虚引起,不是腰间盘突出。
叔叔言其胃泛酸已经十几年,从来没治好过。
因只能在母亲家呆一天,就顺便将其胆胃疾调整一下,委中四花刺血,取灵骨、大白、腕顺一二,中下白施针,针入腰已不痛。
第二天走时回说胃已不泛酸。
其九:手三四五指麻。
一本家婶婶,春节前一次聊天过程中,言其手三四五指麻已好几年,甚是不舒服,因当时手边没针,就根据经络体验在其对侧环跳揉按一下,片刻即言不麻了。
至今未再复发。
其十:髋部疼痛:春节回家,母亲髋部疼痛,几不能动,走路只能亦步亦趋地弯腰挪动,甚为痛楚。
我放下行装,只取肩中三金部位疼点揉按片刻,让母亲走走看,母亲惊奇地发现,一点也不疼了。
到现在都很好,未再出现痛状。
其十一:膝关节疼:春节回家,父亲膝关节疼,针健侧内关,患侧火主门金,嘱父亲活动膝,留针三十分钟。
退针,父亲即行走如常。
范珍同時具備與西醫精密核磁共振掃瞄儀器結果相同的定位定病搭脈
精通傷寒脈(與仲景六經經證一致)金匱雜病脈衛氣營血的溫病脈精準脈診
内三重验案一则
正月初九,家里来一亲戚,男,五十多岁,让老公陪其去医院做胸透,说是年前感冒,在附近诊所输液体一个多礼拜,头痛发烧症状没有了,只是咳嗽一直不止,后来感觉胸部又闷又痛,象有什么东西结在那里一样。
又让医生看病,医生说其可能是肺结核,让其来医院检查。
当时我在书房看书,还没来得及打招呼,他们就一起出去了。
医院回来,我从书房出来问及原因,说:让我给你把一下脉,看是不是肺结核。
亲戚和老公皆为惊奇说:肺结核脉你能把出来吗?我说:当然能呀,肺结核脉是很明显的。
一把脉,只是肺里有点炎症,胆经湿热侮肺,就说,不是结核。
亲戚半信半疑,因为等医院的诊断结果要一个小时,我就建议给他针一下,他也同意了。
因为对于肝胆疾患引起之肺部炎症,经络体验中内三重有直抵作用,就给他用了内三重,留针五十分钟,配合金五穴点刺。
取针后亲戚即去医院取诊断通知单,肺部果然有痰症,不是结核。
中午留亲戚吃饭,未闻其咳嗽。
下午亲戚回家,嘱其隔日再来针一次。
隔日亲戚又来,说不咳嗽了,只是胸部还闷痛,就又给他针了驷马、灵骨大白。
亲戚走后多日未见再来。
昨日来家里,说已经完全好了,也不咳嗽了,胸也不闷痛了。
这次来是想治肩周炎。
就取对侧肾关,行针,嘱其活动患处,片刻,痛止。
譬如对正脊三穴和下三黄三穴治疗脊椎病,好像做出解释的不多。
我认为把前臂两条尺骨、挠骨和小腿两条胫骨、腓骨分别当作对应两条腿,那只有一根的肱骨和股骨就对应人体的脊柱部分,正脊三穴和下三黄三穴治疗脊椎病就有了理论依据
全息只是其中一种对应,同样的体会很多。
象今天体会的对应,那大白,可以对应气海,也可以对应肾,也可以对应中脘;那灵骨,可以对应中脘,也可以对应脾,也可以对应肾。
这只是这一时间的对应方式,其它时间还有其它的对应,很复杂。
象虎口的位置,也有许多对应,其中一种是对应胃脘区域。
经气在胃脘区域运行,合谷穴上下左右会有经气同时运行。
可见古人对于经穴的命名是大有深意的,
不象是我们现在人所理解的那样简单。
还有,手掌尺侧对应肾区,而不是肾脏,经气在肾区运行时,这里也有经气运行。
肾脏对应的位置约在上、下高穴之间。
上下高穴处是肾的后背,不是肾的前面。
象二三掌指叉口背面处,也可以对应子宫,也可以对应心区,等等,这样的对应太多了,只是不同时间是不同位置组的对应,同一穴位,在不同时间也有不同的对应方式,有其有序性,也有其无序性……
答琼瑶朋友
请教范珍朋友几个问题,望给予解惑
关于切脉诊病施针,古籍中多从脏腑、八纲、三焦等辩证方式来指导或针或灸,仲景的六经辩证指出阳证宜针,阴证宜灸,就是典型的辩证施针的方式
1、董氏针灸的穴位如何在诊脉中应用?
我粗读景昌公针灸,所言心、肝、脾、肺、肾及其腑病,大多是现代医学所言的“脏”病“腑”病,古脉法所言之切脉诊病所得之脏腑病证,其脏腑非血肉之脏腑,并且在流传得董氏针灸书籍中,大多数穴位是从“对症处理”得角度来解释,这也是董氏针灸易陈难入的好处,请教范珍朋友,您切脉所从古脉法,如何与现代脏腑病症联系?(这里是症,不是证)
2、董氏针灸之效,是对症取穴,还是对证取穴?古籍中流传下来的经验效穴多属对症取穴,不知董氏针灸如何?
3、关于下肢疼痛,董氏针灸以坐骨神经痛而冠名,但其冠名为心经坐骨神经痛、肺经坐骨神经痛,如何而得之?如何切而得之?
4、脉法是中医“神圣工巧”中得“巧”术,您学中医所从之脉法,是按照什么得知心病病脉、胃有虚、胃有火的?
我对脉法实在不甚精通,请教您在很短时间内学习而成得这么好的脉法,是属哪类或谁的脉法?
就拿董氏奇穴对症施治来说吧,同一病症名,可以有很多种选穴施治的方法,至于哪种更加对证,其实还是有考虑的必要的。
举个牙疼的例子吧:就赖金雄师祖留下的常用牙痛治法中有如下几种选穴方法:一、腕顺一二穴;二、一二三重穴;三、四花上穴;四、四花外
穴;五、侧三里配侧下三里穴;六、小腿外侧或足放血;七、阴陵泉、尺泽补;三里、绝骨泻;八、通谷内庭补,阳谷解溪泻;九、三里曲池补,阳谷阳溪泻;十、偏历泻;十一、偏历补等等,现在仅摘其要录下来的就十一种之多。
那要选哪一组穴位才能针到痛止,解除病人苦痛呢,其中就有个辩证的问题,就需要判断病人是何脏腑疾引起的牙痛。
其实为什么我比较喜欢用脉呢?可能是因为指下比较敏感,另外就是好奇,因为一把脉,病人的身体就好象很清楚,可以知道她是哪脏病,象是子宫肌瘤在什么位置,多大,腰间盘突出在几节等,觉得很有趣,才比较喜欢把脉,因为望诊和闻诊,我目前还不能做到这么精细,就只好退而求其次,学些巧工。
至于把脉如何学来的,其实有些话我是不愿意说出来的,我父亲是老中医,可能是门里出身自慧三分,或是其他什么原因,只是好象还没学中医我就会诊脉,不过那时只是很粗略,也时常会把别人的脉玩玩,后来知遇恩师,经过恩师指导,可能是对一些病的感知更加敏锐一些氏奇穴的疗效,除了对应,还有循经及包含了中医理论在内的。
关于循经,上面也有说过,现在还没完全弄清楚,只有确定其真实的有规律性的东西才能公布的。
上面的话题如果要说起来,需要从人体真实的经络循行规律及经络与脏腑器官的联系说起,这些属暂不能公布的内容,因为还需要时间来反复体证。
不过将来这些都会有答案的。
关于对症对证,且不说用针,即使用中药,现在也有太多中医师是对症下药,所以,只能看每个人的领悟及方式,不管怎么样,有确实疗效是最重要的。
我的感觉不管是任何学问,还是要多角度思维比较好一些,不要自我设限。
还有就是目前我还处于学习阶段,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去花时间学习特别说明:
关于坐骨神经痛,董氏奇穴没有说是心经肺经,朋友可认真看书,勿以心经肺经自误
董氏奇穴针灸穴》杨维杰 1994年第一版190页
通里:治心经坐骨神经痛〕
肩贞、臑俞:治肺经之坐骨神经痛
董氏诊法特色
正确的诊断及对穴性的了解,是应用董氏奇穴的关键所在。
董公诊病,首看掌诊,次看面诊。
董氏掌诊秘诀乃董门弟子习用的独门诊法,此中真诀需经口授心传,方可了然于胸。
经云:望而知之谓之神,董氏掌诊尤有奥妙之处:其诊断结果(如肝虚,心弱,肺机能不够之坐骨神经痛,肾病引起之腰痛等),并非仅指所患何病,用于定位诊断,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病机辩证,按照人体肝、心、脾、肺、肾五大系统,依据掌诊分区的形色异常,将其辩证结果归类(即脏腑辩证),然后据此选穴施治,此乃最为关键处。
如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特效穴有数个,若患者掌上肺区出现气色反应,即可诊为肺虚,而灵骨大白又有肺经通过,故此针二穴必有显效;若掌诊肾区形色反应异常,则当取中白下白(属肾经)二穴。
依法取穴,疗效显著。
注:此文为左常波师叔所作。
董氏奇穴并非不需辩证,"掌诊"辩证与"脉诊"辩证,同一理也
关于循经
——经络内分泌系统与董氏三十二解针
在前面的发文中,有说过董氏奇穴的定位除了与对应有关外,还和循经及中医理论有关。
关于循经原本是属暂不公布的内容,为了不使朋友们有更多误解,就择其一二述之,也是期望能给朋友们一些启示,使朋友们尽可能地从多角度多思维学习利用董氏奇穴,以帮助更多患者解除病痛。
首先要说明的是,真实人体经络和现代医学是紧密联系的,也有几个独立的循行系统,经络内分泌循行系统即是其中一种。
人体经络循行系统又与于现代医学里的那些循环系统有不同,因为它是有生命的,而且都和人体的脏腑器官相联系,有自己独特的通道,通过这些通道,作用于人体内部,并与体表有其相应的对应关系,这些对应,是无序的,当然不能以全息而论。
董氏三十二解针,即属经络内分泌系统循行时,与人体体表的对应,当然,与经络内分泌系统在体表对应的,也有十四经穴。
经络的内分泌系统循行所过的腺体及脏器约有以下几种:卵巢、
乳腺、甲状腺、胆、肾(胰腺)、脾、脑中的腺体、舌下的腺体、耳后的腺体。
整个经络内分泌系统,都和心脏联系,运行路线有环状的循行,也有上下交叉的循行,还有各个脏器腺体间的循行联系,比较复杂。
大致是先从卵巢开始,前面连通双乳、甲状腺,同时手解穴,上下高穴,鱼际线下三分之一内侧之脾脏对应区都有运行;从卵巢向下运行足外踝下约一寸五分处及其前后一寸处,后顺外踝后缘上行,经博球穴,上行至肾、脾脏、胆、脾之募穴(在大横上约一寸处),至此又下行关元处,后上行至心,心又下连通脾肾,上连通甲状脾,脑。
自脑丘体下行至耳后,舌下,下巴尖,双颊(约下关处),又下行甲状腺,心,胆,脾,肾,子宫,双乳……,各脏器间都有交叉,而且经气运行至不同腺体时,在体表会有不同的对应区域(穴位),董氏奇穴之三十二解针即在其中,同时还有十四经之相关俞穴也在。
比如经气甲状腺处运行时,会对应体表之火腑海、地仓、下巴尖、足三重等处;经气运行乳腺时,会对应体表之足三重、上下高、其正、肩井、缺盆等处;经气运行脾脏时,体表对应分枝、后脑、脾脏上4寸线、土水穴等处,等等,不再一一举例。
这些对应是无序的,仅是各个腺体与体表的相关。
这仅是人体真实经络循行的一个循环系统,与现代之内分泌系统有关联,又不完全相同。
因为这是真实生命的关联,而现代医学之系统来源于没有生命之躯体的解剖,这也许是其差别之处。
总之,我认为中医与现代医学没有截然的分界线,中医需要找到外部体表与脏腑器官组织的内部关联性,现代医学需要把内部脏腑器官组织研究所得知识与体表找到对应,最终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
总之,我们要告别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尴尬医学,用内在脏腑及其组织与体表的对应关系,来找到最方便实用而确效的治病方式。
董氏奇穴无疑打开了一扇中医内病外治的方便之门,实为医学史上的创举,董公对于中医学的贡献,也必将为世界人民所共识。
感谢银杏老师,我试过二次了,疗效很好,我不敢说是如汤泼雪.但确实是立竿见影.我用的是肺灵配内三重,第一例是当场止咳.经过三次治疗痊愈.第二例是咳嗽与气喘相兼,针下后,五分钟左右咳喘见轻,喉中觉湿
润有津.病人的感觉,都说:好的不得了!
原帖由 13 于 2007-4-1 21:43 发表
其一:车祸后遗症,总觉得双足从腿中凉到双足。
在腿足部视病变瘀络刺血,取三重穴施针。
针一次就觉得双腿足已温暖如常,又巩固了一次。
请教此病患为什么要刺三重穴呢查三重穴并无相关主治哦
13您好!
此病人是学校一老师,六十多岁了,半年前车祸碰头部,昏迷了一个多月,家人说两三个月不大认人.我去他家里找他女儿有一些事,说起话,才知道他的情况。
这个病人,受伤在床上躺了几个月,小腿至足有多处瘀络,刺络泻瘀,血行就会畅通了。
选用的穴位是足外踝上三寸再向前一寸及其又直上二寸、四寸的三重穴(一二三重穴)。
为什么用三重呢,是因为三重本身有活化脑细胞的功能,他受伤在头部,需要调整大脑。
另在经络体会中,针三重时,经气自足至膝盖处,反复运行,而且非常细密,整个小腿至足都是热乎乎的。
这个穴不仅对小腿有很好的调整作用,其实对四肢,腰、颈、子宫、乳疾都有很好的作用,这是自己的体会。
临床用穴,我一般不拘泥书上所写。
也常用没有名字的穴位。
用书上的穴位,有的是书上有写主治的,有的没有董氏奇穴與楊維傑
世界第一位著述發揮董氏奇穴的作者與醫師
世界第一位為董氏奇穴建立理論的醫師
董氏奇穴由董老師親自留下的中文傳書,僅有台灣新亞出版社於1973年出版之「董氏針灸正經奇穴學」一書。
該書由董老師口述,袁國本師兄記錄。
自董師於1975年去世後不久,新亞書局亦隨之倒閉,因而此書即未再版。
該書基本介紹了董師臨床常用的穴位,可惜穴位及治療之說明均極為簡單,圖示亦模糊不清,一般人很難找到正確穴位,而且沒有絲毫之原理解說。
本人自1971年起,從內經、難經、易經、甲乙經及針灸大成等中醫古籍中探索研究,先後創研「牽引針法」、「臟腑別通」、「董氏奇穴對應針法」、「體應針法」……等針法及理論,應用於董氏奇穴,
擴大了董氏奇穴的使用範圍,提高了其療效;並以之解釋其原理,使董氏奇穴有其理論基礎,以指導臨床。
三十多年來,個人以豐富之臨床經驗及不斷地努力鑽研,使董氏奇穴每一穴位之作用,由原平均五個提高到十個以上,原理從零發展到十幾種且愈益完備。
除著述研究創新發展外,個人發揚教學亦不遺餘力,教出不少傑出學生。
今年(2006)為董師去世三十一年,董氏奇穴可謂已風行世界,不論在中國大陸,日、韓、東南亞和美國,已日益受到針灸醫師重視及嗜用。
因此各地打著各種旗號教授董氏奇穴者風起雲湧,到處可聞。
此中曾從董師或董門師兄弟親自學習者,實屬有限;是否能教出正確奇穴實令人懷疑;更有甚者,盜竊本人之著作及研究內容,據為己有而謂之個人研究者亦有之。
為防止不知者遭受誤導,並保護個人之著作權益,特將個人三十五年來,致力研究著述並發展教學董氏奇穴之經過大要,介紹如下。
感謝董老師當年收我為學生,使我接觸董氏奇穴。
更感謝董老師的不言之教,董老師一向不與病人多講話,也不與學生多講話;若有問題問老師,老師常常說的,就是「你自己看,自己去想」。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讓我有更多的思考空間,更加深了必須自己努力的創造性,發展性,才得以有之後不斷地鑽研及今日諸多的創見與發揮。
※在美董氏嫡系門生 ( 即親自隨董景昌醫師學習過之醫師 ),為陳國靖、楊維傑、王全民三人。
※1965-1975年從董景昌醫師學習,為董景昌之嫡傳入門弟子。
※1971年研究創發『牽引針法』,將董氏奇穴與十四經穴之應用有效結合。
如今牽引針法已成世界流行針法。
※1973年根據《內經》將『臟腑別通』首先應用於針灸,如今此一針法亦以風行針灸界。
※1973年創立政大國醫社,得董老師允許,正式教授董氏奇穴。
※※1975年寫成【針灸經緯】並正式出版,本書曾獲董老師指正及嘉許,此為有記錄發揮董氏奇穴之開始。
此書為台灣近三十年來最暢銷之針灸著作,並被韓國醫界譽為二十世紀最佳之針灸著作。
本書之重要內容及與董氏奇穴之關係如下:
首次公開楊維傑探索『臟腑別通』在針灸之應用及其個人經驗。
即肝與大腸通,心與膽通,脾與小腸通,肺與膀胱通,腎與三焦通。
首次公開介紹並發揮董師景昌之『動氣針法』及『倒馬針法』。
首次詳細介紹楊維傑研創之『牽引針法』。
並據內經提出「上病下取,左病右取」的平衡觀點及針法。
目前有人將『動氣、倒馬、牽引』稱為『董門三大針法』,亦有稱之為『董楊三大針法』。
本書「刺絡療法運用」一章中,詳介董師刺血穴位及刺血治療學。
本書「常見疾病配穴精華匯串」一章中,每一病類除列有十四經穴位治療外,並列有董氏奇穴之治療。
在「運動系統病症」一節中,首載楊維傑研究發現之「小節」穴、「次白」穴。
本書詳細介紹循經、表裡經及手足同名經〈通經〉之原理、應用及楊維傑之個人經驗。
本書詳細介紹了卦象取穴,氣血多少之應用,時間針法,子午流注掌推法及病變反應取穴法。
本書之修訂版(1979年)再增入『急症針灸療法』,並增入『董氏對應針法』一章,除介紹董氏奇穴在對應針法之應用外,並加入個人在十四經中應用『對應針法』之經驗。
『對應針法』之內容計有等高對應、手足順對、手足逆對、手軀順對、手軀逆對、足軀順對、足軀逆對、上下對應〈又分頭喉、頭骶、頭足三種小對應〉及前後對應等九種對應。
※1976年編譯完成【黃帝內經素問譯解】及【黃帝內經靈樞譯解】。
本書暢銷於日本、韓國、東南亞及台灣,並被多所學校採為教材,至今發行二十版之多。
此書之編寫過程,打下楊醫師深厚之內經基礎,為日後深入發揮董氏奇穴理論奠定良好基礎。
※※1979年三月出版【針灸經穴學】,詳細介紹十四經穴之應用,並在許多穴位之後,列入個人特殊經驗及與董氏之對比。
本書發行至今亦達二十版,許多單位採為教材,亦被韓國中醫界譽為二十世紀最好的經穴學著作。
此書曾榮獲台灣教育部1980年學術著作獎。
※※1980年十一月為紀念董師逝世五週年,出版【董氏奇穴針灸發揮】,此為世界第一本發揮奇穴之專著。
本書之特點如下:
首創陰掌五線、陽掌三線及四項分點取穴法有利於正確尋找穴位。
每一穴位加注說明,並詳細介紹取穴法。
多數穴位增補個人應用經驗,擴張董氏奇穴應用範圍。
加入「治療學」,詳細介紹各種疾病之董氏奇穴治療範圍。
※1980年應邀赴新加坡最著名之同濟醫院〈已有一百多年歷史〉教授董氏奇穴,為楊維傑第一次在國外正式講授董氏奇穴。
※※1981年夏天在台灣三軍總醫院講授董氏奇穴兩個月,其間首次深入介紹「董氏奇穴及其學術思想」,內容有董氏奇穴之分布、命名及其運用五行、臟象、及脾胃學說,活血化瘀學說,以及重視時間針法之思想與經驗。
這些內容均補入1982年之董氏奇穴增訂版中。
※1981年底完成【針灸五輸穴應用】一書,此書詳細介紹了五輸穴的各種用法,包括時間針法及干支速算,尤其對同氣相求療法詳加發揮,為其後【董氏奇穴針灸學】中奇穴之五行原理打下理論基礎。
※1983年應邀赴日本東京講授董氏刺血法。
※1983年在當時台灣唯一之一所中醫學院講授「董氏奇穴」,每月一次,為期一年。
※1984年12月在L.A. Samra大學博士班主講董氏奇穴兩天。
※1984年12月在San Francisco中醫學院主講董氏奇穴一天。
※1987年9月至1988年9月在Palo Alto全美針灸學會(American Acupuncture Association) 講授中醫一年,包括詳介董氏奇穴之穴位針法及治療,並介紹個人深入探索發現之有關董氏奇穴之學術思想,如:
董氏重視深淺,深淺影響效果及治療之病變部位。
董氏注重留針,一般留針多為四十五分鐘,個人根據靈樞經之兩種說法,經絡循環平均為28分48秒一週,因此為方便計及適應時代節奏,目前多留針三十分鐘,但久病重病則留針四十五分鐘或更久。
董氏講求對應,有八種對應。
董氏穴位合乎全息,與大陸之第二掌骨側及全身之十二分點不謀而合。
董氏奇穴合乎正經,包括循經及表裡,同名經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