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传统文化《谦益满损》《盛德若谦》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通过学习,让学生在生活、学习中主动践行谦虚美德。
教学重点
1.借助古诗、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意,并能准确地讲出课文大意。
2.通过师友合作、教师检查等多种方式,使学生能熟练地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谦”的含义,知道做人要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能在生活做一个谦虚的人。
教学具准备
课件(课文、注释、故事等内容)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修改意见
一、借助名言,引出课题:
1.课件出示名言:
杯满自溢。
2.教师领读。指名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3.引出课题:盛德若谦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理解大意: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2.教师示范,相机画出停顿。
3.师友互助,检查读文。
(1)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4)从课文中你明白了什么?学生交流。
三、温馨点击:
1.学生自读、老师点拨。
2.听故事交流感受。
四、活动广角:
1. 仔细观察课本插图,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师友之间交流一下。
2.注意观察周围的人,你认为谁特别谦虚,可以做我们的榜样,和同学们来交流一下吧!讲一讲他们的谦虚事迹。
(1)全班交流。
(2)教师评价。
(2)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4.指名检查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进行评价。重点指导读准音,读出停顿。
5.齐读课文。
6.借助注释,理解大意。
(1)结合关键字的注释,先自己试着说说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2)师友合作,互相交流。
(3)出示文意,指名读。
“人誉我谦,又增一美;自夸自败,还赠一毁”
意思是:别人称赞我,我谦虚低调,我的品德上又增加了一个优点,自夸自擂,败坏自己的名声,我的品德上又增加了一个污点。
(2)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名检查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进行评价。重点指导读准音,读出停顿。
5.齐读课文。
6.借助注释,理解大意。
(1)结合关键字的注释,先自己试着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2)师友合作,互相交流。
(3)出示文意,指名读。
做人要做一个饱学而谦虚的人,将谦虚的美德落实到行动上。
1.课件出示故事《大禹谟》。教师讲述,学生仔细倾听,想一想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2.学生交流。理解“满招损,谦受益”的意思。(自满招致损失,谦虚得到益处。)
3.引出课题:谦益满损齐读课题
2、学习课文,理解大意: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2.教师师范,相机画出停顿。
3.师友互助,检查读文。
(1)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谦益满损
人誉我谦,又增一美;自夸自败,还赠一毁
传统文化学科教学设计方案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
单 元
第二
单元
课 题
2.盛德若谦
课 型
新授
课时
1
上课周次
6
主备人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传统文化第二单元第二课《盛德若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熟练诵读课文,并初步了解课文的意思。
2.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思考的能力。
3.教师总结。
在人际交往中营造一种和谐的关系,这是每一个人所期盼的。为了营造这种和谐的关系,我们平日与人交往时,务必做到谦虚。
五、成长阶梯:
1.学生各种形式进行熟练背诵。
2.指名比赛背诵课文。
3.完成自我评价。
板书设计
盛德若谦
杯满自溢
三、温馨点击:
1.学生自读、老师点拨。
2.补充故事《大禹谟》,说说大禹是如何做到谦恭的。
四、活动广角:
1. 仔细观察课本插图,了解“谦”字的演变。
2.拓展链接:
说说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有关谦虚的正面的积极的例子。
五、成长阶梯:
1.学生各种形式进行熟练背诵。
2.指名比赛背诵课文。
3.完成自我评价。
板书设计
传统文化学科教学设计方案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
单 元
第二
单元
课 题
1.谦益满损
课 型
新授
课时
1
上课周次
5
主备人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传统文化第二单元第一课《谦益满损》。
教学目标
1.通过师友合作、教师检查等多种方式,使学生能熟练地背诵课文。
2.使学生能结合课文内容简要说说对“活动广角”中名言的理解。
3.通过学习,勉励学生时刻保持一颗谦虚之心。
教学重点
1.借助古诗、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意,并能准确地讲出课文大意。
2.通过师友合作、教师检查等多种方式,使学生能熟练地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明白要时刻保持一颗谦虚之心。
教学具准备
课件(课文、注释、故事等内容)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修改意见
一、借助故事,引出课题:
教学重点
1.借助古诗、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意,并能准确地讲出课文大意。
2.通过师友合作、教师检查等多种方式,使学生能熟练地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谦”的含义,知道做人要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能在生活做一个谦虚的人。
教学具准备
课件(课文、注释、故事等内容)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修改意见
一、借助名言,引出课题:
1.课件出示名言:
杯满自溢。
2.教师领读。指名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3.引出课题:盛德若谦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理解大意: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2.教师示范,相机画出停顿。
3.师友互助,检查读文。
(1)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4)从课文中你明白了什么?学生交流。
三、温馨点击:
1.学生自读、老师点拨。
2.听故事交流感受。
四、活动广角:
1. 仔细观察课本插图,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师友之间交流一下。
2.注意观察周围的人,你认为谁特别谦虚,可以做我们的榜样,和同学们来交流一下吧!讲一讲他们的谦虚事迹。
(1)全班交流。
(2)教师评价。
(2)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4.指名检查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进行评价。重点指导读准音,读出停顿。
5.齐读课文。
6.借助注释,理解大意。
(1)结合关键字的注释,先自己试着说说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2)师友合作,互相交流。
(3)出示文意,指名读。
“人誉我谦,又增一美;自夸自败,还赠一毁”
意思是:别人称赞我,我谦虚低调,我的品德上又增加了一个优点,自夸自擂,败坏自己的名声,我的品德上又增加了一个污点。
(2)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名检查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进行评价。重点指导读准音,读出停顿。
5.齐读课文。
6.借助注释,理解大意。
(1)结合关键字的注释,先自己试着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2)师友合作,互相交流。
(3)出示文意,指名读。
做人要做一个饱学而谦虚的人,将谦虚的美德落实到行动上。
1.课件出示故事《大禹谟》。教师讲述,学生仔细倾听,想一想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2.学生交流。理解“满招损,谦受益”的意思。(自满招致损失,谦虚得到益处。)
3.引出课题:谦益满损齐读课题
2、学习课文,理解大意: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2.教师师范,相机画出停顿。
3.师友互助,检查读文。
(1)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谦益满损
人誉我谦,又增一美;自夸自败,还赠一毁
传统文化学科教学设计方案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
单 元
第二
单元
课 题
2.盛德若谦
课 型
新授
课时
1
上课周次
6
主备人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传统文化第二单元第二课《盛德若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熟练诵读课文,并初步了解课文的意思。
2.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思考的能力。
3.教师总结。
在人际交往中营造一种和谐的关系,这是每一个人所期盼的。为了营造这种和谐的关系,我们平日与人交往时,务必做到谦虚。
五、成长阶梯:
1.学生各种形式进行熟练背诵。
2.指名比赛背诵课文。
3.完成自我评价。
板书设计
盛德若谦
杯满自溢
三、温馨点击:
1.学生自读、老师点拨。
2.补充故事《大禹谟》,说说大禹是如何做到谦恭的。
四、活动广角:
1. 仔细观察课本插图,了解“谦”字的演变。
2.拓展链接:
说说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有关谦虚的正面的积极的例子。
五、成长阶梯:
1.学生各种形式进行熟练背诵。
2.指名比赛背诵课文。
3.完成自我评价。
板书设计
传统文化学科教学设计方案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
单 元
第二
单元
课 题
1.谦益满损
课 型
新授
课时
1
上课周次
5
主备人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传统文化第二单元第一课《谦益满损》。
教学目标
1.通过师友合作、教师检查等多种方式,使学生能熟练地背诵课文。
2.使学生能结合课文内容简要说说对“活动广角”中名言的理解。
3.通过学习,勉励学生时刻保持一颗谦虚之心。
教学重点
1.借助古诗、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意,并能准确地讲出课文大意。
2.通过师友合作、教师检查等多种方式,使学生能熟练地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明白要时刻保持一颗谦虚之心。
教学具准备
课件(课文、注释、故事等内容)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修改意见
一、借助故事,引出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