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隙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12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观察组5934(57.63)23(38.98)2(3.39)57(96.61)对照组5824(41.38)25(43.10)9(15.52)49(84.48) y 3.634
p<0.05
2.22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对比对照组患者心态自我调节能力、疾病自我监控能力、定期复查遵守能力、用药自我监督能力评分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2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对比G±$,分)
组别例数心态自我
调节能力
疾病自我
监控能力
定期复查
遵守能力
用药自我
监督能力
观察组599.26±0.969.53±0.529.35±0.529.63±0.41
对照组587.05±0.837.21±0.307.04±0.237.54土0.38 t 4.857 5.098 5.076 4.593
P<0.05<0.05<0.05<0.05
2.3感染情况2组患者均未发生感染症状。
3讨论
霉菌性阴道炎常由念珠菌引起,表现为白带异常、尿痛和外因瘙痒,可给女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并且病程较长叫治愈相对困难,易反复发作,使该病治疗非常棘手。
除适宜的治疗措施外,还应从临床护理方面寻求突破,以改善整体治疗效果%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往往需要患者遵医嘱用药,并且改善自身不良生活习惯,但由于患者存在个体差异,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均存在不同,模式化的治疗与护理方法收效甚微,因此常规护理虽然也会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但效果较差叫个体化护理措施是一种改良后的护理干预方法,其强调护理方法个体化,重视每一名患者,在实施护理操作前,需了解患者的情况,包括身体状况,心理状态以及生活、饮食习惯,再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从生理、心理、生活环境等多方面进行干预,以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不良生活习惯,调控饮食,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与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48%,96.61%,差异显著(P<0.05);对2组自我护理能力的调查中发现,观察组患者经个体化护理后,自我护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个体化护理措施用于霉菌性阴道炎患者较常规护理更具针对性,因此可收到更好的护理效果。
但本研究并未观察到2组患者感染情况有统计学差异,可能与抽样偏差、样本量小等有关,期待后续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侯春晓.霉菌性阴道炎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J/CD].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2(7):157360.
[2J高华.护理干预对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效果研究[耳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1):191-192.
[3]杨云.优质护理对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J/CD].实用妇
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8,5(10):40-41.
[4]丁润杰.人性化护理对慢性霉菌性阴道炎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
现代药物应用,2018,12(3):187-188.
[5]刘东彦,于祝先.局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霉菌性阴道炎患者治疗效
果的影响研究[J]冲国实用医fl,2014,41(15):62-64.
(收稿日期:2019-11-27)
无缝隙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靳飞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西九江332000)
【摘要】目的分析无缝隙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7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就诊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n=37)、参照组(n=37)。
试验组接受无缝隙护理,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2组患者在不良事件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方面相比较,试验组均具有明显的优势(P<0.05)o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无缝隙护理,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心绞痛发作情况、控制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均存在明显的优势。
【关键词】冠心病老年患者无缝隙护理应用效果
DOI:10.19435/j.1672-1721.2020.06.016
老年冠心病属于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病症,因为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器质性病变所致冠脉血流、心肌需求无法保持平作者简介:靳飞,女,本科,护师。
衡,进而对心肌构成损害叫当前,我国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导致其发病率、病死率增加。
临床上多通过为改善患者的预后,实行护理干预非常必要。
本次研究以7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对象,对比分析了无缝隙护理与常规护理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我院2017年4月一2018年4月收治的7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37例。
患者均符合心脏病学会、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诊断标准知将全身器官功能障碍者、恶性肿瘤者、急性期感染者、免疫系统病症者、代谢性病症者排除。
试验组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62岁~80岁,平均年龄(71.6±5.5)岁;病程3年~ 12年,平均(7.5±0.6)年;NYHA心功能分级,II级12例、III 级15例、IV级10例。
参照组中男22例,女15例;年龄60岁~ 76岁,平均年龄(68.5±5.3)岁;病程2年~10年,平均(6.8+ 0.4)年。
NYHA心功能分级,II级13例、III级16例、IV级8例。
2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Q0.05)。
1.2方法
1.2.1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行心电监护,给予健康宣教、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生活指导等。
1.2.2试验组接受无缝隙护理,具体措施如下:首先,构建无缝隙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均为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选择1名担任小组组长。
对患者实行全面管理,结合患者病情、护理人员工作水平,合理分配工作任务。
然后,设置无缝隙排班,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均为8h,实行24h连续监护,小组组长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工作时间。
在高峰时段,如节假日和周末,应增加护理人员数量,以此保证护理效果和安全。
第三,实施无缝隙护理,入院后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准确掌握病情严重程度、病症认知、临床需求等,加强对患者体温、脉搏、血压等的监测o实行健康教育,为其讲解冠心病相关知识、紧急处理方法、护理措施等。
通过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实行个体化心理疏导、生活指导,教会患者合理调整自身心理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
最后,需合理搭配饮食,确保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维生素摄入量,叮嘱患者多饮水。
1.3观察指标
1.3.1对2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心绞痛相关情况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予以观察和比较。
1.3.2通过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估患者的心绞痛相关情况,主要包括: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稳定程度、治疗满意度、病症主观感受,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恢复效果越好。
1.3.3使用简明健康状况问卷SF-36对患者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z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採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心绞痛相关情况评分对比试验组患者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稳定程度、治疗满意度、病症主观感受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o见表1。
表12组患者心绞痛相关情况评分对比(x±s,分)
组别例数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稳定程度治疗满意度病症主观感受
试验组3718.47±5.8119.66±3.4219.35±6.1318.28±4.7817.37±2.99
参照组3712.27±4.6110.65±2.3417.09土3.9413.49±3.0312.24±2.11 t 5.08413.225 2.634 5.1488.526
P<0.05<0.05<0.05<0.05<0.05
2.2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对比试验组患者各项(P<0.05)。
见表2。
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表2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对比(*±s.分)
组别例数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试验组3789.22土23.4590.44±25.418&35±22.6792.64±28.3391.57±26.5685.49±19.8295.67±24.8890.44±27.31参照组3767.89±18.5178.92±20.3669.76土19.6880.23±21.0576.41±253765.31±15.4582.35土20.9678.23±21.68 t 4.343 2.152 3.767 2.139 2.506 4.885 2.491 2.130 P<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2.32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试验组心力衰竭者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70%(1/37);参照组心绞痛者4例、心力衰竭2例、再次心肌梗死2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1.62% (8/37),差异明显(^=6.198,P<0.05)。
3讨论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其发病率、病残率、病死率均较高。
为促使患者及早恢复身体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次研究实行了无缝隙护理干预,效果较好。
无缝隙护理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开展护理工作,实行全面护理管理,有利于患者及早恢复身体健康“」。
其通过构建护理团队、合理配置护理资源、分配护理人员工作等,保证护理效果向。
无缝隙护理模式可细化、明确护理人员的具体工作、职责,考虑到所有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在合理分配护理工作方面优势比较突岀叫护理人员能够结合患者的病情、临床需求,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不但能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加强护理质量,而且还可为患者提供24h的连续护理服务。
总之,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无缝隙护理,能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相关情况及生活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秀英,黄红兰,郑丽珍.探讨无缝隙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哈尔滨医药,2017,37(5):493-494.
[2]瞿菲菲.CCU无缝隙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几当代临床医刊,2017,30(5):3377-3378.
[3]刘秀美.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控制及预后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1):1401-1402.
[4]张晶晶,袁菲阳,孙萌萌,等•无缝隙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控制及预后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3):167-168.
⑸车晓宁,冯小智•无缝隙护理模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控制
和分析[J].北京医学,2017,39(1):109-110.
(收稿日期:2019-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