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中化学必修二导学案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掌握元素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出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微粒半径及大小的比较。

【基础知识】
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的电子由于能量不同,它们运动的区域也不同。

通常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 区域运动,能量高的
电子在离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区域运动。

2.表示方法
排布规律
(1 )按能量由低到高,即由内到外,分层排布。

(2) 第1层最多只能排 _______ 个电子,第2层最多排 __________ 个电子,第n 层最多排__
(3) 除K 层外,不论原子有几个电子层,其最外层的电子数不超过 ______________ 个(
K 层最多有 次外层的电子数不超过 _________ 个,倒数第三层中的电子数不超过 ____________ 个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呈现周期性变化。

二、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科学探究1]标出1 —18号元素的化合价,找出规律。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呈现周期性变化。

三、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
(3 )、
_个电子
—个),
原子半径(nm ) 0.152 0.089 0.082 0.077 0.075 0.074 0.071
兀素符号 Na
Mg
Al
Si
P S Cl Ar
原子半径(nm )
0.186 0.160 0.143 0.117
0.110
0.102
0.099
总结: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逐渐 _____________________ ,呈现周期性变化。

四、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1、 原子半径大小的比较
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 __________________ 。

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 __________________ 。

2、 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
(1 )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
电子层数相同,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 _________,半
径 _______ 。

(2)同主族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
元素周期表中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半径逐渐 _______________ 。

(3 )同一元素的不同离子的半径大小比较
同种元素的各种微粒, 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 ________________ ,高价阳离子半径 ___________低价离子 半径。

微粒半径比较的三看:
【评价测试】
4倍的是 2•下列数字为几种元素的核电荷数,其中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最多的是
() 3 •某原子核外共有 n 个电子层(n>3),则(n 一 1)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
⑶只有还原性的是
⑷只有氧化性的是 ____________
1.核电荷数为16的元素和核电荷数为
4的元素的原子相比较, 前者的下列数据是后者的
A •电子数
B •最外层电子数 C
电子层数
D •次外层电子数
A . 8
B
. 14
16 D . 17
【自主探究】 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
⑴半径最小的是 ⑵具有最低负化合价的是 (用编号回

A . 8
B . 18
C . 32
D . 2(n 一1)2
4. A、B两原子,A原子L层比B原子M层少3个电子,B原子L层电子数恰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则A B分别是()
A. 硅和钠 B .硼和氮 C .碳和氯 D .碳和铝
5•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该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A. 3 B . 7 C . 8 D . 10
6. 甲、乙两种微粒都只含有一个原子核,且核内具有相同数目的质子,这两种微粒一定是
()
A .同种原子
B .同种元素
C .互为同位素
D .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7. 有A B两种元素,已知元素A的核电荷数为a,且A3-与扌的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元
素B的核电荷数为()
A . a—n —3
B . a +n+3
C . a+n 一3
D . a—n+3
&某粒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偶数,该粒子可能足下列中的()
AjLi C;0D^cr
9.由短周期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A2B3 , A3+比B2-少一个电子层,且A3+具有与Ne原子相同
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2B3是三氧化二铝
B . A3+与B2-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相同
C . A是第2周期第川A族的元素
D . B是第3周期第W A族的元素
10 .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之比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相等,则在核电荷数为I到18
的元素中,满足上述关系的元素共有()
A . 3对
B . 4对
C . 5对
D . 6对
11. X、Y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 由m X a£ n Y3',得m+a=n-b
B.X^'的还原性一定大于Y
C. X、Y —定不是同周期兀素
D. 若X的原子半径大于Y,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 m X —定大于H n Y
12. 下列各组给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原子数之比为1:1稳定化合物的是
A. 3 和17
B.1 和8
C.1 和6
D.7 和12
13. 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表述正确的是()
①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 3
②四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③第二周期W 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
④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H A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 .③④
14. 根据表1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氢化物的沸点为 2
.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
C . M 与T 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D . L 2+与R 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掌握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

(2)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实验技能。

【基础知识】
-、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二、第三周期元素性质变化规律
[实验一 ]Mg 、Al 和水的反应:分别取一小段镁带、铝条,用砂纸去掉表面的氧化膜,放入 两支小试管中,加入 2~3 ml 水,并滴入两滴酚酞溶液。

观察现象。

过一会儿,分别用酒精灯给两试管加热至沸腾,并移开酒精灯,再观察现象。

实验二、与稀盐酸反应比较
[总结]Na、Mg、Al与水反应越来越_______________ ,对应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越来越 ________________ 金属性逐渐_____________ 。

[总结]第三周期元素Na Mg Al Si P S C|金属性逐渐 _,非金属性逐渐 _。

三、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______________ ,非金属性逐渐_____________ 。

四、元素周期律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量变引起质变 C.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5. M N 两种元素的原子,当它们每个原子获得两个电子形成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
构时,放出的能量 M 大于N,由此可知
( )
A . M 的氧化性小于 N
B . M 的氧化性大于 N
C . N T 的还原性小于 M -
D
. N 2-的还原性大于M -
6.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
A . 0、S 、Na 、K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B . Na 、Mg 、A1、Si 的还原性依次增强
C. HF 、 HCl 、 H 2S 、 PH 3 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D. KOH Ca(0HR 、Mg(0H )2、A1(0H)g 的碱性依次增强 7•下列叙述中,能肯定 A 金属比B 金属活泼性强的是 ()
A. A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 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 A 原子的电子层数比 B 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 1 mol A 从酸中置换出的 H 2比1 mol B 从酸中置换出的 出多
D. 常温时,A 能从水中置换出 H 2,而B 不能. 8.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Li 、Na 、K 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
B. 第二周期元素从 Li 到F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C. 因为Na 比K 容易失去电子,所以 Na 比K 的还原性强
D. O 与S 为同主族元素,且 0比S 的非金属性强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周期元素中,第四A
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
B •现已发现的零族元素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
【自我测试】 1.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A . Li 、Be 、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C .N 、O 、F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
2.某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 A .4
B .5
C .6 D
3.某元素 x 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 H 2X , A .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有 6个电子 C .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D
( )
B . P 、S 、C1 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Na K 、Rb 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
4,则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7
( ) 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B.
该元素
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XO 3
.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 )
B .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C .第W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得到电子
D •所有的主族元素的简单离子的化合价与其族序数相等
10•周期表中关于主族元素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主族序数等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B •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C .第n主族元素其最高正化合价为十n价,最低负化合价绝对值为8-n(n > 4)
D •第n主族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分子式为艮0,氢化物分子式为RHn (n >4)
11.
12•短周期元素X、Y和Z,已知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Y元素原子的M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K层和L层电子总数的一半,Z元素原子的L层上的电子数比Y元素原子的L层上的电子数少2个,则三种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不可能是()
A . X2YZ4 B. XYZ C. X3YZ1 D. X4Y2Z7
13. A、B、C D、E是同一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A和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显碱性,
且碱性B>A; C、D两种元素对应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D。

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
大的顺序是()
A. B<A<C<D<E
B. A<E<B<C<D
C. E<B<A<C<D
D. B<A<E<D<C
14. 超重元素"稳定岛”的预言:自然界中可能存在着原子序数为
114的元素的稳定同位素
x。

请根据原子结构理论和元素周期律,预测:
(1) 它在周期表的哪一周期?哪一族?是金属还是非金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写出它的最高价氧化物、氢氧化物(或含氧酸)的化学式,并估计后者的酸碱性。

_
15.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
一短同期元素,W、X是金属元素,Y、Z是非金属兀素。

(1) W、X各自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反应生盐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W与Y可形成化合物W2Y
(3) Y的低价氧化物通入Z单质的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比较Y、Z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_>_ (用分子式表示)
(5) W、X、Y、Z四种元素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 >。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1 )、掌握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2)、了解周期表中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分区。

(3)、掌握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

【基础知识】
」、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认真观察下表,填空并画出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线,标出其附近的元素符号。

性属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1
【练习】某元素 X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HXQ ,则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
【练习】X 、Y 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两种元素。

下列叙述中能说明 X 的非金属性比 Y 强的是
( )
A 、 X 原子的电子层比 Y 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B 、 X 的氢化物的沸点比 Y 的氢化物的沸点低
C 、 X 的气态氢化物比 Y 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 Y 的单质能将X 从NaX 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二、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思考:
1、 标出下列有下划线元素的化合价: NaCl MgCl 2 A1C13 H 2SiO 3 H 3PO 4 H 2SQ HCIQ
2、 总结最高正化合价与什么有直接关系?
得出结论: 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写出下列化合物中有下划线元素的化合价:
Na 2CO 3与CH 4 H 2SO 4与H 2S HC1与HCIO 4
分析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其原因。

非金属性逐渐
2 3 4 5 6
7
金属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1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练习】某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XQ,则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
若其水溶液呈现酸性,且能与AgNQ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它在元素周期表中
的位置是:____________ 。

三、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1预测未知物的位置与性质
【练习】Ra (镭)是原子序数最大的第n A族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是第n A族中最大的B、遇冷水能剧烈反应
B位于第七周期D、Ra(OH2是两性氢氧化物
2、寻找所需物质
在能找到制造半导体材料,如;
在能找到制造农药的材料,如;
在 __________________ 能找到作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自主探究】
根据元素周期表1 —20号元素的性质和递变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金属元素的有________________ 种,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与氧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有
___________ (填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稀有气体的是(填元素符号,下同);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两种元素是;
(4)、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 (稀有气体除外);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测Si、N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填化学式)。

【评价测试】
1 •元素周期表里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可能用于()
A .制新农药
B .制半导体材料
C .制新医用药物
D .制高温合金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 .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
D .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
3. 某元素x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XO n-2:,则在某气态氢化物中,x元素的化合价

()
A . 一 (12 — 5n ) B
4. X 、Y Z 三种元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x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呈碱性,
Y 的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呈酸性, 而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呈两性,
则它们的原子
序数逐渐增加的顺序是
()
A . X Y 、Z
B . X 、Z 、Y
C . Z 、Y 、X
D . Y 、Z 、X 5•下列叙述能说明金属 A 比金属B 更活泼的是
()
A . A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
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 . A 原子的电子层数比 B 原子多
C . 1 mol A 从酸中置换出的 H :比I mol B 多
D .常温下,A 能从水中置换出氢气,而 B 不能
6.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下列叙述中正确
的是
()
B .字母a 、c . d 、h 所代表的元素形成的单质可能都是电的良导体
C .上表14种元素中n 元素失去核外第1个电子需要的能量最多
D .上表14种元素中m 元素失去核外第1个电子需要的能量最少
7.元素A 、B 的原子序数都小于18,已知A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a ,次外层电子数为
b ; B 兀素原子的 M 层电子数为(a 一 b ) ,
L 层电子数为(a+b ),则A B 两兀素所形成的化
合物的性质可能有
()
A .能与水反应
B . 能与硫酸反应
C .能与NaOH 反应
D .能与碳酸钠反应
8.卜列说法止确的是
( )
A . SiH 4比CH 4稳定 B.
O 2—半径比F —的小
C . Na 和Cs 属于第I A 族元素,Cs 失电子能力比 Na 的强
D . P 和As 属于第V A 族元素,H 3PO 4酸性比 HAsO 4的弱
(12 — 3n) C
(6 — 3n) D
(10 一 n)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
【自我测试】
I、AD 2、D 3、B 4、C 5、C 6、B 7、B 8、CD 9、BD 10、D
II、 B 12、D 13、C 14、C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二课时)
【自我测试】
I、C 2、C 3、D 4、C 5、BD 6、A 7、D 8、C 9、B 10、D
II、AB 12、A 13、D 14、(1)它在周期表的第七周期,第W A族,是金属元素。

(2) XO2、X(OH)4,可能显碱性(3) XC4和XC2,后者较为稳定。

■+■ 出2一卡
15、( 1) AI(OH)3+OH-= AIO2-+2H2O (2) ;:; : ( 3) SO2+Cb+2H2O= H2SQ+ 2HCl (4)HC > H2S (5) S > C l > Na+ > Al3+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三课时)
【自我测试
1、B
2、A
3、B
4、B
5、D
6、B
7、CD
8、D
9、C 10、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