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学理念融入中学化学实验实施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化学理念融入中学化学实验实施案
例
摘要:传统常规的化学实验,化学药品用量大,污染大,危险系数高。
随着
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进行,将绿色化学理念融入中学化学实验势在必行。
通过
“改进实验”和“微型实验”可以有效实现绿色化学教学,同时又能实现科学、
安全、简约地开展实验,是绿色化学理念融入化学实验的主要方法。
如:通过实
验仪器装置的改进,实验药品的替换,实验顺序的改进等方式减少实验过程中废
气废液的排放实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通过使用点穴板、井穴板、微型注射
器等微型仪器代替传统试管进行反应,减少化学试剂使用量,让实验速度更快、
现象更明显,突显微型实验轻巧、简便等特点,在减少实验试剂的同时也大大减
少实验所产生的“三废”。
关键词:绿色化学理念融入改进实验微型实验
一、改进实验
在有效实现化学教学的目的,体现化学知识的准确性为前提下,科学、安全、简约地开展实验,是改进实验的主要原则。
主要方法有:实验仪器装置的改进,
实验药品的替换,实验顺序的改进。
案例:改进氯气的制取实验
的实验室制法,通常是用氧化浓盐酸的方法在中学化学课程教材设计中,Cl
2
来制取,用向上排空法来收集。
最普遍的是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氯气是黄
绿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易液化能溶于水,故而实验室常
使用向上排空法制取氯气。
但该反应盐酸浓度较稀的时候,反应就不再进行,而
且氯气有毒、有刺激性气味,向上排空法很难控制氯气不逸出,从而产生环境污染。
考虑到绿色环保问题,将实验方法改进,在反应物的选取,生成物的收集上
调整,能做到“绿色实验教学”。
Cl
2
的制备实验设计分析比对如下:
①原教材实验设计②绿色化学实验设计对比说明
实验
药
品浓盐酸和二氧化锰浓盐酸和氯酸钾氯离子+
氧化剂+酸性
环境,氧化
剂的氧化性
不强的话还
需不同程度
加热。
课本
上的制法,
比较浪费盐
酸,用氧化
性较强的氯
酸钾,只需
加入3g氯酸
钾粉和2ml
浓盐酸,药
品使用量
少,可不用
加热直接反
应。
实
验
原理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
混合加热制取氯气:
4HCl(浓)+ MnO
2
==
MnCl
2 + 2H
2
O +Cl
2
↑
条件:加热
用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
6HCl(浓)+ KClO
3
==
KCl + 3H
2
O +3Cl
2
↑
实验装置
原教材实验设计①加热反应的时间长,消耗的药品多,很难控制氯气不逸出,尾气吸收容易发生泄露,从而产生环境污染,影响师生的健康。
②绿色化学实验设计全程为全封闭设计,尾气处理比较完全,操作简单,无污染。
排放
体
系HCl和Cl
2
有可能会逸
出
用量少,无排放
我们在对“Cl
2
的制备实验设计”改进,使用了相对简单易操作的实验装置,缩短了实验的时间,在密闭的体系中进行反应,基本上无污染,实验制取的氯气
含量比较少,实验过程安全可控,得到更好的实验结果,让学生们通过观察现象、对比区分、分析原因、总结优劣。
二、微型实验
微型实验是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少的使用化学药品来进行化学
反应,中学微型化学实验具有节省试剂、减少污染的优势,充分体现了“绿色化学”考虑节能、节省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量的特点。
适当在化学实验课程中引
入微型实验,也是“绿色化学理念”融入化学实验的一种方式,
案例:制备氢氧化亚铁。
氢氧化亚铁制备微型实验:
①教材实验设计②微型实验设计
实
验药品
FeSO4溶液,NaOH溶液,滴管,
(苯)
FeSO4溶液,NaOH溶液,胶
帽
实
验步骤
将吸有NaOH溶液的滴管深入装
有FeSO
4
溶液的试管液面下,滴加
NaOH溶液,观察现象。
(也有方法改
进,用苯等有机溶液将FeSO
4
溶液液
封,减慢氧化速度)
用注射器取经煮沸的NaOH
溶液,将装有NaOH溶液的注射
器针头经胶帽插入到装有FeSO
4
溶液的注射器,慢慢挤压NaOH
注射器活塞,使FeSO
4
溶液,
NaOH溶液充分反应,观察现象。
实验
装
置
实验
比
对如图1所示装置,NaOH溶液与
FeSO
4
溶液反应的时候,产生的
Fe(OH)
2
极易被氧化,很难观察到白
色絮状沉淀产生,而且Fe(OH)
2
氧化过程的颜色变化也不明显。
而图2装置用苯液封,虽然减慢了氧化的速度,但是也达不到最佳的效果,且苯有一定毒性,会造成浪费试剂和环境污染。
利用注射器做成的装置,慢
慢将NaOH挤压,使溶液充分反应。
实验过程中能明显看到白色絮状沉淀产生,随后白色絮状沉淀变为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也就是Fe(OH)
2
产生和氧化
成Fe(OH)
3
的全过程,实验成本低,实验器材简单,效果明显。
中学化学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的教学目标,
我们利用实验比对创造生动的学习情境,能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
在Cl
2
的制备实验比对上,我们通过对实验设计的改良,减少了实验药品的使用量,减少了
排污量。
在Fe(OH)
2
微型实验的设计上我们可以看到,减少、简洁、环保的微型化学实验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更好地展现实验结果。
两者都将“绿色化学”与实验很好的融合,这也是我们中学化学实验的研究的方向。
除了以上两个实验以外,还可以探索其他实验“绿色化”的改良,如喷泉实验、二氧化硫的制取及性质实验等。
“绿色化学实验设计”不仅为校本课程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也在实验的整个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思维宽度和广度,增强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绿色化学实验技能水平的提高,促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婧. 新课标下基于实验改进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河南大学2019学位论文
[2]杨娟.“绿色化学”理念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西南大学2008学位论文
[3]赵东亚.李现山.刘凤梅.袁振东.Fe(OH)2制备反应的影响因素与实验改进.试题与研究.2014.11
[4]熊言林摇.化学教学论实验.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2
作者简介:
刘志慧,女,汉族,实验师毕业于广西师范学院化学系
工作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十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