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辨证--少阳病辨证-少阳病主证摘自《新编辨证用药歌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经辨证--少阳病辨证-少阳病主证摘自《新编辨证用药歌诀》
少阳病辨证
少阳主证与证兼,
半表半里少阳篇。

汗吐下法要禁用,
临证灵活细辩观。

[注释]
在少阳病辨证中,可分为主证和兼证。

主证者,乃为半表半里之证也;兼证有五种不同的情况出现,在半表半里主证和兼证中,汗、吐、下发不可用之。

要根据临床灵活辨别。

一、少阳病主证
半表半里少阳病,
口苦咽干眩晕生。

往来寒热胸苦满,
心烦喜呕脉弦劲。

治法和解少阳明,
小柴胡汤有其功。

[注释]
半表半里者,谓之少阳之主证。

其证见:口苦咽干,头晕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脉弦劲有力。

治法应和解少阳,方用小柴胡汤主之。

[按语]
本证的临床表现是: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神情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

本证的病机是:太阳之邪不解,传入少阳;亦可因气血不足,腠理不固,邪气相乘,发自少阳,或厥阴传入少阳所致。

邪入少阳枢机不利,正邪相争于半表半里,邪郁则恶寒,正盛则发热,故往来寒热。

此为少阳之特殊证型,既与太阳病发热恶寒并见不同,又与疟疾寒热交替定时发作相异。

少阳经脉循行两胁,邪犯少阳,经气不利故胸胁
苦满;胆气犯胃,气机不畅,升降失常故神情默默,心烦喜呕。

胆火亢盛则口苦咽干目眩。

《甲乙经》云:'胆者,中精之腑,五脏六腑取决于胆,咽为之使,少阳起于目锐背,少阳受邪故口苦咽干,目眩'。

邪热入阳明之里,故苔薄白,然少阳亦有黄白相兼,或薄黄不燥之苔,不可不知,脉弦为少阳之病主病。

本证的治疗原则是:和解少阳。

和解少阳药:柴胡、当归、枳实、青皮、元胡、香附、佛手、陈皮、半夏。

本证的常用方剂是:小柴胡汤加减: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

加减法: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瓜蒌;若渴去半夏,加西洋参、瓜蒌根;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若心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

#我的门诊故事##医学十三经传习之《伤寒论》##健康真相馆##头条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