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配套课件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二框征税和纳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页,共22页。
一二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思考探究 如何区分偷税和欠税、骗税? 提示:偷税是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企图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 偷税和欠税不同,欠税只是没有按时(ànshí)缴纳税款,并没有企图少缴或者 不缴。 偷税和骗税也不同,骗税是用欺骗方法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这不是 向国家缴不缴税的问题,而是向国家骗取税收优惠的问题。
联 系
三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 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税收必 须具有固定性
第十一页,共22页。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思维拓展税收的无偿性是相对(xiāngduì)的。对具体的纳税人来说,纳税 后并未获得任何报酬。从这个意义上说,税收不具有偿还性。但若从财政 活动的整体来看,税收是对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成本的补偿,这里又反 映出有偿性的一面。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具有为广大人民谋福利的性质。当然,就某一具体的纳税人来说,他所缴纳 的税款与他从公共物品或劳务的消费中所得到的利益并不一定是对称的。 税收的固定性不等于税收是永远不变的。税收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 控的重要工具,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可以对税种、征税对象、纳税人、 税率及具体征管制度等进行调整,比如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取消农业 税等。
第十七页,共22页。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如何区分偷税和欠税、骗税? 提示:偷税是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企图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 偷税和欠税不同,欠税只是没有按时缴纳税款,并没有企图少缴或者 (huòzhě)不缴。 偷税和骗税也不同,骗税是用欺骗方法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这不 是向国家缴不缴税的问题,而是向国家骗取税收优惠的问题。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第二十页,共22页。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第二十一页,共22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二框 征税和纳税。(5)理解公民诚信纳税、依法纳税的必要性。培养联系生活实际分析问题 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4)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税收的固定性是对谁的约束
(3)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 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第十九页,共22页。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例题2】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这是因为 ( )
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②税收是国家财政支出的基础(jīchǔ)
③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④税收具有无偿性和固定性
第二(dìèr)框 征税和纳税
第一页,共22页。
--11-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1.知识目标 (1)识记税收的含义及基本特征、增值税的内容和计税方法、个人 所得税的含义及特点。 (2)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 (3)知道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的优点、作用和计算方法。 (4)知道几种违反税法的行为。 (5)理解公民诚信纳税、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2.能力目标 培养联系(liánxì)生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增强国家观念,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光荣义务、是爱国 的具体表现,偷税等行为是违法的、可耻的。
No (yuēshù)。税收的固定性是不是绝对的。也是对纳税人的约束(yuēshù)——纳税人必须按法定标准
纳税,不得自行减免或降低标准。偷税和骗税也不同,骗税是用欺骗方法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知识点二。思维拓展税收的无偿性是相对的
Image
第二十二页,共22页。
第十二页,共22页。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例题1】 唐代著名诗人杜荀鹤在《山中寡妇》中写道:“任是深 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这两句诗主要(zhǔyào)强调了税收的
() A.无偿性 B.强制性 C.固定性 D.法制性
第十三页,共22页。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第十五页,共22页。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公民自觉纳税的必要性 (1)从一般意义上来讲,税收是国家存在、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任 何国家的公民都必须纳税。 (2)我国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我国,国家利益、 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的兴旺发达(xīnɡ wànɡ fā dá)、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职能的实现,必 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税收为物质基础。因而,在我国每个公民都应 自觉纳税。
第十八页,共22页。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提示:(1)发票是消费者购物和维权的凭证,也是税务部门进行税务管理的基 础和依据。消费者是否向商家索要发票,关系到国家税款能否足额入库。购 买商品索要发票,就间接(jiàn jiē)地为国家的税收作出了贡献。
(2)为得到10%的优惠而不向商家索要发票,说明消费者法制观念淡薄,不能 自觉诚信纳税。商家对消费者优惠10%,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 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这是一种偷税行为。
第十六页,共22页。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2.自觉诚信纳税,反对任何违反税法的行为 自觉纳税是公民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主人翁地位的具体体现,每个公民都 应该自觉诚信纳税,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单位和个 人存在偷税、漏税、欠税、骗税、抗税等违反税法的行为。这些行为,既 危害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直接影响了个人的健 康成长。因而,我们必须坚决(jiānjué)同违反税法的行为作斗争,以维护国 家的根本利益。 3.树立纳税人的权利意识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公民在自觉诚信纳税的同时,也要以主人 翁的态度和高度责任感,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 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第三页,共22页。
一二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4)税收(shuìshōu)的三个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
第四页,共22页。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一二
3.税收的种类 (1)根据(gēnjù)征税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 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 (2)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
增值税
第七页,共22页。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2.违反税法(shuì fǎ)的行为
偷税
欠税
骗税
抗税
不 同
含 义

纳税人有意违反 税法规定,用 欺骗、隐瞒等方式 不缴或少缴应纳 税款的行为
纳税人超过税 务机关规定的 纳税期限,没有 按时缴纳而 拖欠税款的行 为
纳税人用 纳税人以 欺骗方法 暴力、威胁等 获得国家 手段拒不缴 税收优惠 纳税款的行 的行为 为
重难聚焦
第十四页,共22页。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技巧归纳对于引文式选择题,我们首先要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学会从 整体上把握材料的中心思想,不能断章取义。此题所引用材料的中心思想 是强调赋税的无可逃避性,命题意图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税收的特征,如果 抓不住这一点,就可能误选D项。近年来,以古诗文、成语、俗语作为背景 (bèijǐng)材料成为高考命题的一个特点,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善于从不 同角度思考古诗文、成语、俗语所蕴含的寓意。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思考探究 税收的固定性是对谁的约束?税收的固定性是不是绝对的? 提示:税收的固定性既是对国家的约束——国家只能按税法规定的标准征 税;也是对纳税人的约束——纳税人必须按法定标准纳税,不得自行减免或降 低标准。税收的固定性是相对的,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具体的征税对象、 税率(shuìlǜ)等是可以改变的。
第十页,共22页。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知识点一
特征
强制性 无偿性
固定性
国家凭 区 借政治 别 权力强
制征税
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 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 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 接付出任何代价
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 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 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 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第二页,共22页。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一二
一、税收及其种类 1.税收的含义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 式。 2.税收的基本特征 (1)强制性。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 机关必须依法征税。 (2)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 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3)固定性。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 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bùmén)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个人所得税
含义
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 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征税 对象
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
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 作用 征税,也可以防止前一个生产
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
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 种税
个人所得
①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 源 ②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 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第五页,共22页。

手 段
欺骗、隐瞒等方式
没有按时缴纳 而拖欠税款
骗取国家 暴力、威胁等 税收优惠 手段
相同 ①都是不诚信或少缴税款的行为 点 ②都违反税法规定,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第八页,共22页。
一二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3.树立纳税人意识 (1)自觉诚信(chénɡ xìn)纳税,反对任何违反税法的行为。 (2)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 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 批评和检举。
第六页,共22页。
一二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二、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公民必须自觉诚信纳税 (1)我国税收的性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2)在我国,国家利益(lìyì)、集体利益(lìyì)、个人利益(lìyì)在根本上是一致 的。 (3)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 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4)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 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