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_各论_疾病:小儿遗尿_课件模板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遗尿>>>
病因:
有学者提示这可能是轻微神经损伤的缘故。 3.不能从睡眠中觉醒 遗尿儿童的父
母常常报道他们的子女有睡眠过深和难以 唤醒的现象。实际上夜间遗尿与睡眠深度 无关,遗尿可以发生在睡眠任何阶段中, 其主要问题是当膀胱充盈时,患儿不能从 睡眠中觉醒。临床上根据患儿夜间是否自 己醒来去厕所排尿、是否
诊断:
常伴有膀胱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其中 25%患儿有尿失禁。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是 尿流变细,从婴儿时期出现滴尿,后期可 出现上尿路功能损害,尿道造影及膀胱检 查常可做出诊断。
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遗尿>>>
并发症: 小儿遗尿并发症_小儿遗尿有哪些并发症
一般无并发症,但可致精神紧张、自 卑、焦虑。
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遗尿>>>
诊断:
失禁 尿失禁常为器质性因素或泌尿系统 的结构异常所致,如包茎、尿道口狭窄、 糖尿病等。持续性尿失禁可见于膀胱外翻、 尿道下裂以及异位输尿管开口。异位输尿 管开口多见于女孩,其开口可能在尿道远 端及阴道内。
4.尿路梗阻 尿路梗阻最常见部位为 后尿道瓣膜处,其占男性新生儿尿路梗阻 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遗尿>>>
病因:
明遗传因素起一定的作用。最近丹麦的一 些研究证实遗尿的显性基因是在第13号染 色体上,这一发现为遗尿症的遗传学研究 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2.早产 遗尿症的流行病学研究证实, 早产是儿童日间遗尿最显着的一个高危因 素。这些早产儿除了有遗尿之外,还往往 伴随其他的问题,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遗尿>>>
治疗:
宜逐渐增多,每次增加60ml左右,夜间仍 使用报警器,尽管在下一阶段开始时可使 患儿再度出现遗尿,但经过数周后,遗尿 现象可消失,当患儿又有连续2周无遗尿, 则可停止使用报警器,而且睡前无须再饮 水。据报道经过这样的治疗,遗尿复发率 可减少到10%~15%。
4.药物治疗 (1)丙米
治疗:
一会儿,然后再继续排尿。这样的训练方 法使那些膀胱容量小,二次排尿间隔时间 短的遗尿症患儿体会到膀胱胀满的感觉, 并延长排尿的间隔时间。对于年长的遗尿 儿童,还可作括约肌的训练,以帮助患儿 控制排尿。对小儿来说,难以作直接的括 约肌训练,故训练中采用的是间接的方法。 括约肌训练可分作两个步骤,
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遗尿>>>
症状及病史:
况。大多数遗尿症儿童在体格检查中无异 常发现。
4.实验室检查 应进行尿常规或尿培 养检查以排除尿路感染、慢性肾脏疾病等。 尿比重测定排除因血管加压素缺乏所致的 遗尿。大多数遗尿症儿童的病因并不复杂, 但也有少数病例需要作详细的检查。
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遗尿>>>
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遗尿>>>
症状及病史:
以及他们对患儿的要求是否合理。 病史中还要包括家族史及以往治疗的
情况。父母或近亲是否有遗尿史,如有, 何时消失;以前治疗的日期,持续的时间 及疗效;治疗方法包括服药或其他措施。 此外,还应询问患儿每天清醒时排尿的次 数,有无尿急、尿流细等现象,以排除泌 尿系统的器质性病变。还应了解患儿
病因:
小儿遗尿原因_由什么原因引起小儿遗尿
(一)发病原因 遗尿症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由多种原 因所致的一个症状,其发生的因素包括遗 传、心理和社会因素、睡眠状况、膀胱功 能性容量等。 (二)发病机制 1.遗传因素 遗尿症儿童常有家族史, 单卵双胎的孪生儿共同发病的概率高于双 卵
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遗尿>>>
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遗尿>>>
治疗:
(2)强化:当患儿未出现尿床时, 在日程表上贴红星以表示表扬,增强患儿 控制遗尿的信心和能力;当患儿出现尿床 时,则在次日要求其与家长一起清洁床铺 和衣物。
(3)逐步延迟夜间唤醒时间:当患 儿能在闹钟唤醒后排尿时,采用逐渐延迟 闹钟唤醒的时间,使患儿睡眠时间逐渐延 长的同时,增加膀
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遗尿>>>
症状及病史:
的大便情况,有无便秘或遗粪情况;在睡 眠方面,要了解患儿在睡眠中是否易被唤 醒。其他如食物过敏与遗尿的关系也需要 考虑。
3.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的重点是腹部 的触诊、生殖器的检查,以及神经系统的 检查,另外应观察脊柱下端外观有无小凹 及皮肤异常。如病史中有排尿时的异常, 还需观察儿童排尿情
治疗:
的规律,设法使患儿在觉醒状态下排尿。 对夜间遗尿的患儿,晚餐后应限制液体摄 入量,并在睡前将膀胱排空。遗尿患儿白 天应避免过分紧张和疲劳。
2.排尿功能训练 白天做膀胱扩张训 练,具体方法是:让患儿尽量多饮水,白 天当患儿欲排尿时,嘱其延缓排尿,直至 不能耐受为止。在排尿时让患儿突然停止
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遗尿>>>
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遗尿>>>
病因:
排尿频繁(>7次),有尿急现象,晚上遗 尿次数可以不止1次,尿量可或多或少。
6.便秘 遗尿症儿童常有便秘的问题, 特别多见的是日间遗尿的儿童,这是因为 便秘时,直肠壶腹部的粪块强烈地刺激感 觉神经,影响大脑对膀胱的充盈的感知而 造成遗尿。
7.血管加压素的缺乏 血管加压素在 夜间升
诊断:
经系统疾患 遗尿也见于骶部发育不良及 脊膜膨出患者中。一般鉴别上无困难,但 对一些隐性患者,常易忽略。这类患儿除 表现遗尿外,常有下肢无力等表现。骶部 X线摄片、神经系统检查常可明确诊断。
2.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可诱发遗尿。 若经过治疗后,尿路症状消失,遗尿现象 也随之消失。
3.尿
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遗尿>>>
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遗尿>>>
病因:
群、害羞、脾气古怪等,据报道,遗尿症 儿童中约10%有注意缺陷障碍,男孩多于 女孩。
5.膀胱容量小 遗尿症儿童的膀胱容 量较无遗尿的同龄儿童小。正常儿童的每 次尿量约10ml/kg,而遗尿症的小儿其尿 量达不到应有的膀胱的容量。一般来说, 这些儿童的平均每次尿量小于10ml/kg, 白天
治疗:
小儿遗尿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小儿遗尿
西医治疗 遗尿症应强调综合性的治疗,其内容 包括: 1.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 首先,要对 患儿及其家庭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健康 教育,寻找家庭环境中的紧张因素,询问 患儿对遗尿的想法,向家庭和患儿解释遗 尿的原因,进行对症治疗,并掌握患儿遗 尿
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遗尿>>>
症状及病史:
小儿遗尿症状_小儿遗尿有什么症状
据报道,原发性遗尿占大多数,其中 尤以夜间遗尿最常见,以男孩多见,夜间 遗尿者约有半数每晚尿床,甚至每晚遗尿 2~3次,白天过度活动、兴奋、疲劳或躯 体疾病后往往遗尿次数增多,日间遗尿较 少见。遗尿患儿常常伴夜惊、梦游、多动 或其他行为障碍。
1.
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遗尿>>>
诊断:
(3)不是癫痫发作或神经系统疾病所致 的遗尿,也不是泌尿道结构异常或任何其 他非精神科疾病的直接后果。
(4)不存在符合ICD-10类别标准的 任何其他精神障碍的证据,如精神发育迟 滞、焦虑症、抑郁症等。
(5)病程至少3个月。 鉴别 遗尿症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神
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遗尿>>>
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遗尿>>>
病因:
要他人唤醒还是自己醒来。 4.心理和社会因素 强烈的应激因素
如幼儿时期的不良遭遇(父母离异、死亡、 儿童与父母突然分离、因病住院或意外事 故)、初入学不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等均可 导致儿童在控制排尿的关键时期因心理紧 张而遗尿。遗尿症儿童也常有较多的行为 问题和情绪问题,如多动、抽动、不合
症状及病史:
患儿和家庭的评估 在评估的过程中,取 得患儿和家庭的信任,这是遗尿症治疗的 一个前提。
2.病史 应当详细地采集病史,包括 遗尿开始发生的时间,发生的频度,是白 天遗尿还是夜间遗尿,是原发性的还是继 发性的以及尿量的多少。如是夜间遗尿, 每晚遗尿的次数等。家长携患儿就诊的理 由及何时开始就
内科学各论疾病部分 小儿遗尿
内容课件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遗尿>>>
别名: 小儿非器质性遗尿症,小儿功能性遗尿症, 小儿夜尿症,小儿遗尿症。
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遗尿>>>
身体部位: 其他。
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遗尿>>>
科室: 中医科 泌尿外科 小儿科。
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遗尿>>>
简介:
遗尿症(enuresis)又称非器质性遗尿症 或功能性遗尿症,通常系指儿童5岁后仍 不自主地排尿而尿湿了裤子或床铺,但无 明显的器质性病因。 遗尿症有两种分类 的方法。第一种分类是根据遗尿发生的时 间而定,当儿童遗尿发生在睡眠中(包括 夜间睡眠和午睡),但白天能控制排尿, 而且膀胱功能正常,则
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遗尿>>>
治疗:
嗪:此药能减少夜间遗尿,主要作用机制 为减轻睡眠深度,使遗尿儿童能觉察到膀 胱的涨满。丙米嗪6岁以下儿童不宜应用, 6岁以上儿童一般在晚上睡前1h口服,剂 量范围为每次1.0~1.5mg/kg。丙米嗪不 良反应为头昏、便秘、心悸、口干和眼花。 如药物过量,可引起不良反应,症状为抽 搐、室性心动
诊断:
小儿遗尿鉴别诊断_如何诊断小儿遗尿
诊断 诊断标准 根据ICD-10精神与行为障 碍分类(研究用诊断标准,WHO,1993, 中文版)诊断依据为: (1)儿童年龄与智龄至少5岁。 (2)不自主地或有意尿床或尿湿裤 子,7岁以下每月至少2次,7岁以上每月 至少1次。
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遗尿>>>
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遗尿>>>
症状及病史:
诊等。 病史中需了解有关社会心理方面的问
题,例如患儿对遗尿的感觉如何;家庭中, 父母及患儿,谁对此最为烦恼;父母是否 因遗尿而惩罚患儿;患儿是否要求治疗, 家庭中最近或经常有无情绪冲突;遗尿对 儿童生活有无影响;患儿是否因为遗尿而 不能参加集体活动如夏令营、春游等;父 母对遗尿的了解程度
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遗尿>>>
病因:
高,使儿童在睡眠中尿量减少。有一些仅 夜间遗尿的儿童因为血管加压素缺乏正常 的昼夜分泌节律,致使夜间尿量增多,超 过膀胱的容量,造成遗尿。患儿常在入眠 后不久即遗尿,一般在夜眠最初1/3的时 间发生遗尿,且尿渍大,如家长唤醒患儿 排尿,则可无遗尿现象。
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遗尿>>>
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遗尿>>>
治疗:
睡眠中尿床的尿渍会逐渐减小,最后当膀 胱充盈时会自动起床排尿。
报警器使用过程中应记录每晚报警叫 唤的次数,描述尿渍的大小,从遗尿次数 的减少或尿渍变小反映改善的情况,当患 儿连续2周无遗尿时,则进入下一阶段的 治疗,即在睡前给患儿饮450~900ml的液 量,患儿如果膀胱容量较小,液体
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遗尿>>>
治疗:
过速和意识丧失。此药不宜在那些家庭环 境不稳定的遗尿儿童中应用。用药过程中, 当遗尿纠正后,药物应维持6个月,然后 逐渐减量至停药。
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遗尿>>>
简介:
称为单一症状的夜间遗尿,而当小儿白天 清醒时有遗尿,但无神经系统的病变诸如 脊柱裂、脊柱损伤等,则称为白日遗尿。 第二种分类法将其称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遗 尿,所谓原发性是指小儿从小至就诊时一 直有遗尿,而继发性是指小儿曾经停止遗 尿至少6个月,以后又发生遗尿。
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遗尿>>>
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遗尿>>>
治疗:
先是让患儿交替紧闭双眼,然后睁大眼睛, 每天做3~5min,持续1周。接着教患儿在 仰卧位时,双足交替背屈和跖屈。
3.行为疗法 该方法安全可靠,有比 较确切的疗效,包括下述一系列措施。
(1)置日程表:记录影响遗尿的可 能因素,如睡眠时间、傍晚液体摄入量、 白天活动情况、情绪等。
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遗尿>>>
治疗:
胱的容量,一般需6~8周。 (4)报警器的使用:让患儿睡在一
个特别的床垫上,床垫内放着分别用纱布 包好的两个电极,电极的一端与电铃或报 警器连接,另一端与电池连接。当患儿遗 尿时,少量尿液使纱布潮湿而导电,并使 电路连通,由此发出警报声而唤醒患儿起 床排尿,经反复应用和适当奖赏后,患儿
病因:
双胎者,双亲有遗尿症者,在后代中发现 有遗尿症者达77%;父母中1人有遗尿症者, 子女患遗尿症为44%。然而,仅仅白天有 遗尿症的儿童似乎与遗传无关,而那些白 天和黑夜均有遗尿的儿童,有明显的男性 家族遗传史。Shaffer等(1984)发现阳 性家族史在原发性遗尿和继发性遗尿中都 很常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