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上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阴市要塞片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初三语文试卷2012.1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试卷满分为13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正确选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净后再选涂。
3、答主观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一、积累与运用(共1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或字形无误
..的一项是( )(2分)
A、涸辙.(zhé) 瞥.(piě)见吝.(lìn)啬实事求事.(shì)
B、苔藓.(xiǎn) 雄踞.(jù) 嗤.(chī)笑言简意赅.(ɡāi)
C、惘.(wǎng)然恣雎. (suī) 栈.(zhàn)桥浮光掠.(luè) 影
D、竣.(jùn)工拮据.(jù) 温馨.(xīn) 消.(xiāo)声匿迹
2、下列文言加点字解释全对
..的一项是()(2分)
A、会.天大雨(适逢)固以.怪之矣(认为)便要.还家(同“邀”邀请)
B、便扶.向路(沿着)若.毒之乎(你)则久已病.已(生病)
C、春和景.明(日光)去国.怀乡(国家)长烟一.空(全)
D、乃丹.书帛曰(用丹砂)苟.富贵(如果)渔人甚异.之(以……为异)
3、下列句子中,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
A、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青青瓦房,那崎岖的石板街道,那家乡人所特有的幽默爽朗的笑声。
B、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
C、一个真正的读者就是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
D、身体瘦弱的水生的祖父已经七十多岁了,但仍然要照料农田里的事。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他酷爱收藏,为了充实自己的“奇石王国”,他常常慷慨解囊
....,上门求购别人珍藏的奇石。
B、无论你是风靡一
...时.的英雄,还是成就卓然的学子,都不要忘记自己是共和国的基石。
C、太湖景区桃红柳绿,春色迷人,外地游客纷至沓来
....,领略秀美的湖光山色。
D、他妄自菲薄
....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
...的一组是()(2分)
罗丹的大理石雕像《沉思》别出心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罗丹曾经解释说,他是要以这个雕像集中地表现“冥想”,因而抛弃了一切与此不相关的东西。
①那忧郁而凝视的目光,紧闭的双唇
②她那恬静、执着的沉思神情
③的确令观赏者从这块石头中幻化出无数美好的想像
④她低着头正沉浸在默默的沉思之中
⑤在端庄的正方形基座上烘托着一个秀美而淳朴的女性形象
⑥表露了她复杂的内心世界
A、⑤④①⑥②③
B、④③②①⑥⑤
C、④②①⑥⑤③
D、⑤②①⑥③④
6、下列对名著的评述有错误
...的一项是()(2分)
我们大家都认为,吃鸡蛋前,原始的方法是打破鸡蛋较大的一端。
可是当今皇帝的祖父小时候吃鸡蛋,一次按古法打鸡蛋时碰巧将一个手指弄破了。
因此他的父亲,当时的皇帝,就下了一道敕令,命全体臣民吃鸡蛋前打破鸡蛋较小的一端,违者重罚。
人民对此法极为反感。
A.国内根据“怎样打破鸡蛋”分成了大端派和小端派,为此引发了多次战争。
B.这个国家用跳绳比赛来选拔官员,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来划分阵营。
C.这部名著的灵魂在于辛辣、尖锐而深刻的讽刺。
D.这段话节选自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故事发生在大人国。
7、对下面材料的理解错误
..的一项是()(2分)
中国男篮面对美国“梦八队”打出了一场出人意料的惊世之战后,即将迎战最有实力夺冠的西班牙队,在赛前的新闻发布会中,当中国记者问道“有没有关注上一场中美大战”时,西班牙球员说道:“哦,当然关注了,美国队是我们最重要的对手,怎么会不关注呢?”后来又补充道:“中国队近年来进步非常快,已经接近欧洲水平了。
”
A、中国记者的话的言外之意是西班牙队有没有关注到中国队的巨大进步。
B、西班牙球员的话的意思是美国队才是他们的强敌。
C、西班牙球员对中国男篮的进步表示了由衷的赞叹。
D、西班牙球员的话委婉地表达了对中国球队的轻视。
二、阅读与赏析(共50分)
(一)(11分)
朱云见汉成帝
故槐里令朱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①。
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头,以厉其余。
”上②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
”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
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国神比干③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
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
臣敢以死争。
”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
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
——选自《汉书·朱云传》
【注】①尸位素餐:居其位食其禄而不管事。
②上:指汉成帝。
③龙逢、比干:古代因直谏而被杀的忠臣。
8、下列句中的“以”与“断佞臣一人头,以.厉其余”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令辱之,以.激怒其众B.以.其境过清
C.扶苏以.数谏故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9、对文段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朱云认为朝廷大臣都尸位素餐,杀张禹可以警戒他人。
B.朱云面对“罪死不赦”的重刑,仍然牵挂着朝廷安危。
C.辛庆忌力谏不杀朱云,结果被摘掉官帽,解下了官印和绶带。
D.汉成帝最后听取了他人的意见,修正了自己的错误。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下亡.以益民(2)使.其言是
(3)固.当容之(4)勿易.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
(1)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
(2分)
译:
(2)未知圣朝何如耳?(1分)
译:
(二)(4分)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
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12、作者写“泉响”“鸟喧”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
1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三)海洋垃圾(4分)
①日本“3·11”9级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大量的房屋、汽车和各种残骸卷入太平洋,形成了一个长约111公里的“垃圾岛”。
研究人员估计,这个漂浮在海上的“垃圾岛”两年内会漂至夏威夷,3年后漂到美国西岸。
②其实,在日本地震和海啸导致大量垃圾卷入海洋之前,人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中的海洋上就已经漂浮着大量的海上垃圾。
2007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太平洋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岛”,其面积有两个美国得克萨斯州那么大。
虽然后来有人认为其面积被过分夸大了,但其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
③海洋垃圾不仅影响海洋景观,还可能威胁航行安全。
但更可怕的是,会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产生致使的影响,进而对海洋经济产生负面效应。
海洋垃圾已引起全球的高度重视,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正采取措施,尝试处理这一问题。
④由于海上垃圾大部分是塑料,所以处理海上垃圾首选办法应当是焚烧发电。
不过,海洋垃圾的焚烧也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除了打捞、运输、搁置脱水外,还会遇到二恶英的排放问题。
由于塑料焚烧可产生大量的二恶英,会危及环境和生态,需要有特别能控制二恶英排放的高级焚化炉。
⑤海洋垃圾的另一个处理办法是建造人工岛屿。
1998年,新加坡政府在两个离岸的小岛实马高和西康之间建造了1公里长的岩石长堤,并分出了11个相互连接的海湾单元;;将单元里的海水抽干,排放好一层厚厚的塑料膜;然后将垃圾灰烬倾倒在这些单元里进行密封,防止泄漏。
至于垃圾中也那些不能燃烧
和回收的材料,比如石棉,也被塑料密封并掩埋在泥土中。
此后,每个月都要对单元周围的海水取样检测,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单元有泄漏和污染海水的情况。
每当一个单元的垃圾填到二三米高时,就进行铺沙种草,然后再继续埋置垃圾。
如此反复,垃圾最高可埋置到30米,之后就在上面栽种植物,不再堆放垃圾。
14、文章第①节从日本大地震产生的垃圾岛写起,有何用意?(2分)
15、结合上下文,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的作用。
(2分)
到现在为止
.....,还没有发现任何单元有泄漏和污染海水的情况。
(四)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7分)
朱铁志
①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
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方式。
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
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
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
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②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
其程序好像早已置于大脑和肌肉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是优秀的外化和证明,都会使人眼前一亮,为之折服和赞叹。
③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
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
即便生命个体终结,后来者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
④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
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勉本身就是优秀的代名词。
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请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那种似乎不需练习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种不费吹灰之力就品学兼
优的学子,我们听说过,但没见过,不可太当真。
即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于我等也毫无借鉴之可能,不可作为榜样盲目复制。
道理很简单,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
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个。
哲学常识告诉我们,特例不揭示必然性。
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聪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
⑤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
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常人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获得全优成绩,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秀的起点而已。
因为定位于优秀,别人可以睡的懒觉自己不能睡,别人可以敷衍的责任自己不能推,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
⑥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
但真正优秀的人懂得:命运只有把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
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好、运气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
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但从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
他们懂得: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他们成功的时候往往以感恩之心面对社会、面对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把成功的功劳归结于客观条件。
他们失败的时候,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
优秀的人总是说自己不行,认为自己无知;平庸的人总是利用各种机会表白、粉饰自己。
在真正优秀的人看来,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情了。
⑦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
套用一句诗人的话: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
16、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7、文章首段引用鲁迅、哈佛大学的事例的作用是什么?(3分)
18、文章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五)苦痛者的天籁(14分)
马德
①那两年,逢年过节,养鱼的蔡婆总要给我家送几条新鲜的鱼来。
我有点讨厌父亲,集市上什么鱼都有,为什么父亲偏偏喜欢蔡婆的鱼呢? 我问蔡婆,你咋知道我爸爸喜欢吃你家的鱼哩?蔡婆说,你爸爸呀,是个馋猫,为了吃我的鱼,每天晚上敲我的门。
父亲真没出息。
②父亲在镇里的一家工厂上班,两班倒。
但父亲很少上白班。
父亲每天晚上从镇里回来,要翻过一面坡,再翻过一面坡,七八里路,上坡下梁地要走半天。
就在那两面坡中间,有一块洼地,蔡婆的鱼塘就在那里。
③父亲说,蔡婆不容易。
蔡婆那个做生意的丈夫卷走了家里的所有积蓄,扔下三个孩子跑了。
为了养家糊口,蔡婆包了山洼里的鱼塘,并在鱼塘旁盖了间简陋的土房子。
然后,把孩子扔给老人,一年四季,蓬头垢面地照看着她的鱼塘。
每天晚上,父亲下夜班,骑车路过那鱼塘的时候,总要去敲敲她的门。
嘟——,嘟嘟——,舅奶,睡了没有?屋子里亮着油灯,蔡婆还没睡。
她便唤父亲进去,有一搭没一搭地说几句话,然后,父亲才走。
有时候,父亲下夜班很晚,蔡婆屋子里的油灯早已熄灭了,但父亲依然要去敲敲蔡婆的门。
听着屋里的蔡婆在睡梦中含混地应了,父亲才走。
④我问父亲,为什么要去敲蔡婆的门,是想吃她养的鱼吗?父亲摸摸我的头,笑笑说,你还小,不懂。
我已经不小了,都上初中了!我一本正经地喊。
⑤父亲依旧每晚去敲她的门,蔡婆依旧逢年过节送鱼来。
⑥后来,我大学毕业了,父亲退了休,蔡婆也不养鱼了。
混得不错的儿女们,把她接进了城里,让她去安享清福。
有一次,我和父亲谈起了蔡婆,谈起了那些年的事。
父亲突然叹了口气,说,其实啊,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
⑦你奶奶是生你五叔的时候,难产死的。
你爷爷受不了这个打击,想不开,几次想寻短见。
村里有一个叫杨有贵的人,就经常来劝他,说,为了孩子们,你也得活下去啊。
但你爷爷还是不能从悲伤中走出来。
那一段日子,每天晚上,杨有贵都要来咱家坐坐,或者拉家常,或者聊东说西。
即便真的没话说了,也要干坐着,一直待到很晚才走。
⑧你爷爷后来说,如果没有杨有贵这个人,如果没有他每晚来陪着坐一阵子,也许,咱们家就没有今天。
所以,你爷爷临去世的时候,语重心长地和我说,伸出手来可以扶人,拿出钱来可以帮人,人在遭难的时候,就是有人陪着说说话,也是能救人的。
⑨爸爸深深记住了爷爷说的这句话。
那几年,蔡婆不容易,爸爸想帮帮她。
于是,每天晚上去敲敲她的门,就是想让她知道, 。
⑩是啊,那些夜晚的敲门声,对蔡婆来说,不仅是温暖的,而且那也是敲响在她苦痛心灵里的天籁之音啊!其实,这个世界还有更多不愁吃穿却心底痛苦的人。
他们所缺少的,也许只是陪他们坐一坐、唠唠嗑、说说话的人。
哪怕,在他们最寂寞的时候,能够听到“嘟嘟”的敲门声,也是好的。
因为,对他们来说,这是世界上最温暖、最美妙的天籁。
19、“我”对父亲为何总去敲蔡婆的门这一举动的理解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请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内容梳理这一认识过程,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
幼时⑴⑵
初中“我”认为父亲是想白吃人家养的鱼儿去敲蔡婆家的门“我”不理解父亲
大学毕业⑶⑷
20、“父亲每天晚上从镇里回来,要翻过一面坡,再翻过一面坡,七八里路,上坡下梁地要走半天。
”请赏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4分)
21、根据全文内容及主旨,补写出最后第3小节中省略的句子。
(2分)
22、“天籁”本指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等,选文标题“苦痛者的天籁”该怎样理解?(4分)
(六)(10分)
23、根据课文默写。
⑴无可奈何花落去,。
⑵,志在千里。
⑶蒌蒿满地芦芽短,。
⑷,春风不度玉门关。
⑸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⑹,后天下之乐而乐。
⑺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诸多因素中,取得人民的拥护最为重要,表明他这一观点的句子是,。
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三、表达与交流(共66分)
(一)(6分)
24、请阅读下面某篇文章的节选,选段中对一个“休止”的描述,抒写了音乐老师对生命的感悟。
生活中一定有一句歌词或一段旋律也曾深深地感动过你,请把你的感受描述出来。
(不少于100字) 听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一乐章时,我听到一段十分短暂明晰的休止①。
我感觉到这休止是智者的沉默,是伟大的沉默。
虽然它稍纵即逝,但其中饱含着屈辱、忍耐和孤独,又酝酿着愤怒和抗争。
“听!仿佛险恶叵测的命运在敲门,那种混乱与恐惧就要扼住我们的咽喉。
休止的运用仿佛黎明前的黑暗。
大师(此处指贝多芬)伸出手,抓住了黑夜的幽灵,把它从深渊中驱逐出来。
这种拼搏愈演愈烈,越升越高……”
注:①[休止]这里指乐曲演奏中的停顿。
(二)(60分)
25、面对静夜,李白吟出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念;陆游吟出了“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的爱国情怀……亲爱的同学,你在静夜有过何思呢?请以“静夜思”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②要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011—2012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末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2.1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2分)B
2、(2分)D
3、(3分)B
4、(2分)C
5、(2分)A
6、(3分)D
7、(2分)C
8、(2分)A 9(2分)C(辛庆忌是自己摘掉官帽,解下官印和绶带的。
)
二、阅读与赏析
(一)朱云见汉成帝(7分)
10、(1)同“无”,没有(2)假使、假如(3)本来(4)更换(每小题1分,共4分)
11、(1)(你是)一个小官居于下位而毁谤上级,在朝廷上侮辱我的老师,处以死罪,决不宽恕!(2分)
(2)不知圣明的汉王朝将会怎样(会有什么下场)!(1分)
(二)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4分)
12、运用以动写静(反衬、以有声写无声)的手法,表现诗人所处环境的空旷和寂静。
(手法1分,作用1分)
13、表达了作者谪居僻远之地,孤独愁苦的情怀(答忧郁、寂寞也可)(2分,意思符合即可)。
(三)海洋垃圾(4分)
14、引出海洋垃圾的话题(1分,答引出说明对象也可),激发读者阅读兴趣(1分)。
15、“到目前为止”,限制了时间,说明了没有发现任何单元有泄漏和污染海水的现象只是现在的运行状况,并不表示以后一定不会发生。
(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分)
(四)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7分)
16、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2分,用题目作答也可)
17、①引出中心论点,②作为论据证明中心论点,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分,每个要点1分)
18、对比论证。
把“优秀的人”与“平庸的人”的不同认识加以对比,强调突出了“优秀的人”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的观点。
(答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也给分;只答道理论证不给分。
论证方法1分,作用1分,共2分。
)
(五)苦痛者的天籁(14分)
19、(1)嘴馋,想白吃人家养的鱼,没出息。
(2)有点讨厌、看不起父亲。
(3)终于明白父亲的举动是为了给蔡婆以温暖和帮助。
(4)理解、赞赏父亲。
(4分,每点1分,意对即可。
)
20、这句话运用“要翻过”“再翻过”“上坡下梁”等动作描写(1分),强调来回路途之远,行走艰难、费时(1分)。
间接突出父亲实心实意、毫无怨言地帮助他人的美好举动(2分)。
(4分,意对即可。
)21、“有人在惦记着她,好让她那颗凄冷而孤独的心得到温暖,看到希望。
”(2分。
意对即可)
22、天籁的含义:表面是指父亲的敲门声给身处困境的蔡婆带来了温暖和慰藉,犹如天籁之音。
实指及时给予生活或精神苦痛者以援助和鼓励,帮助他们走出困境的美好举动。
(4分。
两方面各2分。
意对即可)
23、默写(10分):略。
(三)表达交流(66分)。
24、(6分)能准确描述
..歌词或旋律,在描述中运用一定的手法
..,具体形象
....地写出对音乐的感受,语言顺畅
..即可。
(满字数按6、5、4、3给分,不满字数酌情扣分)
25、(60分)按中考标准批阅。
①书写4分放在基础等级分内。
先按50分整体评判基础等级分,然后根据书写标准扣分。
每三个错别字扣1分。
扣完4分为止,不倒扣。
②发展等级评分,分解为12个评分点,只要有符合要求的就得分,每一点2分,最多得10分;其中一点突出的可评至发展等级满分。
③不足字数,每少50字扣1分。
基础等级50分(含书写分)
好(50—41)较好(40—31)中(30—21)差(20—0)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充实
感情较真挚
结构完整
语言流畅
符合文体要求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较充实
有感情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较通顺
符合文体要求
题意有些偏离
中心不太明确
有些内容尚有感情
结构不太完整
语言不够通顺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完全偏离题意
无中心
没有什么内容
没有什么感情
结构混乱
语病较多
不符合文体要求
书写分(4分)
4分3分2分1—0分
字体端正,书写正确,
卷面整洁
字体端正,书写正确,
卷面无涂改
字体清楚,错别字
合计三四处
字体潦草、难看、
错别字多
发展等级分10分
深刻透彻生动形象有文采有创新
①透过现象看本质
②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
③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向和
结果
①恰当运用多种表达
方式
②细节生动形象
③有意境
①用词生动,句式富
于变化
②恰当运用修辞手
法
③文句有内涵
①构思巧妙,材料新
鲜,见解新颖
②推理想象有独特
之处
③有个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