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级反渗透加碱调节PH及加碱位置的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与企业 237
科技两级反渗透加碱调节PH及加碱位置的分析
【摘要】两级反渗透系统设计与调节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考虑反渗透产水的PH值变化。

本文基于碳酸平衡原理,对分渗透系统产水PH值变化进行了分析,得出结果为:反渗透产水PH值下降量等于反渗透系统对HCO 3-透过率的负对数,并采用科学的方式道出了两级反渗透系统加碱调节PH到8.3是加碱量计算公式,同时也对加碱位置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供有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两级反渗透加碱;调节PH;加碱位置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两级反渗透技术在化学水处理领域得
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有效的缓解了我国水资源污染问题,并且在化学水处理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现阶段我国重要的水处理除盐装置。

加强对反渗透系统产水PH值变化以及加碱调节PH值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反渗透产水PH值变化分析
通常情况下,大自然中水的PH值会受到碳酸平衡原理的影响,其PH值会与水中碳酸物质化学平衡浓度相对应,因此,自然界中的地表水、自来水、地下水等的PH值为6~8之间,水中包含的物质主要为
HCO 3-、
CO 2;通过反渗透装置,就是将装置进水中的HCO 3-去除,保留CO 2,
所以反渗透系统产水中的HCO 3-含量降低,导致产水的PH值下降。

经过反渗透系统后,水中游离的碳酸总量与水溶解的CO 2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故此往往将水中溶解CO 2浓度当做水中游离碳酸总浓度。

根据碳酸一级平衡式,可以导出原来水的酸碱度公式:PH=PK 1-log[CO 2]+log[HCO 3-],
其中原水中游离的重碳酸根、二氧化碳的浓度分别用[HCO 3-]、
[CO 2]表示。

在原水PH值小于8.3的范围内,原水中只存在重碳酸盐,所以也可以将上述PH值表达式转变为:PH=PK 1-log[CO 2]+log[碱]。

原水经过反渗透装置后,水中游离的重碳酸根被去除,水中游离的碳酸总量下降,水中的总碱量同样下降,但是水
中溶解的CO 2含量不变,
所以产水PH值可以表示为PH(产)=PK 1-log[CO 2]+log[碱
(产)]。

由此,可以推导出PH的降低值:△PH=PH-PH(产)=log[碱]-log[碱(产)]=log[碱]/[碱(产)],假设反渗透装置对
水中重碳酸根的渗透率为S HCO3-,
那么[碱(产)]=S HCO3-[碱],由此可以推导出PH=log1/S HCO3-=-logS HCO3-,
通过上式可以看出,原水通过反渗透系统后,其PH值下降值与反渗透系统透过重碳酸根透过率负对数相等。

反渗透系统对重碳酸根的透过率越大,原水PH值下降值就越小,反之就越大。

但是,系统对重碳酸根的透过率值得不是装置膜元件对重碳酸根的透过率,是整个系统对其的透过率。

反渗透系统对高价离子的脱除率明显高于对一价离子,因此反渗透系统中碳酸盐的透过率低于重碳酸根的透过率。

另外,纯水具有较差的导电性,所以对其的PH值测试也相对困难,对其的测试往往用专用的PH测试探头。

在测量过程中,为了消除空气中二氧化碳对PH值的影响,一般利用在线动态法进行测试。

2.加碱调节PH值相关的调节计算
一级反渗透系统产水的PH值在4.8到7之间,在PH值小于8.3的范围下,水体中碳酸平衡仅仅需要计算一级电离平衡。

所以,可以将一级
反渗透系统产水的PH值表示成:PH 1
=PK 1-log[CO 2]+log[碱
(产)],如果用 B表示在产水中加入碱的浓度,那么化学反应式可以表示为
OH -+CO 2+H 2O=HCO 3-+H 2O,
可见,水中一共有摩尔量为△B的碱经过化学反应转换为重碳酸根,在化学反应后(加减后),产水的PH值
为PH 11
=PK 1-log[CO 2]-△B/[碱(产)
]+△B,因此,加减后,PH变化值为 PH=PH 11-PH 1

将有关式子带入整理后,可以得出△B=[碱(产)](10△PH -1)/(1+k 110
PH+△PH
)。

由此可以得出水体中加减后PH 上升量,水中的碱度与加入的碱浓度成正比。

天然水体中,含有大量的碳酸化合物,一同构成了一个相对复杂的酸碱缓冲体系,在水体中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后,能够缓解水体酸碱度的变化。

反渗透系统产水水体中固体溶解度很小,水中的重碳酸根几乎被去除,水体中碱度相对较低,所以缓冲PH
周虎
华能荆门热电责任有限公司 湖北荆门 448000
值变化的能力较小。

当产水的PH值为8.3时,水体中游离的CO 2含量极小,
占水体中游离碳酸化合物的1%,CO 2基本上已经转换为重碳酸根,
所以将两级反渗透系统加碱调节PH值的终点设置为8.3是科学的。

经过大量的实验证明,二级反渗透系统进水PH在8.3时,系统产水的电导率实现最低,如果继续加大加碱的含量,进水的PH值上升,产水的电导率却呈现增加的趋势。

可以将PH=8.3导入到△B公式中,△B=α[碱],其中α表示产水PH值变化系数。

通过相关的计算,可以将PH值变化系数与△PH相对应的关系表示出来,具体关系见下表:
由此可见,一级反渗透系统产水的PH值与PH值变化值成反比,与
加碱量也成反比。

在设计反渗透装置系统过程中,一级反渗透产水的PH值、水中碱度值都可以通过反渗透膜生产厂家提供的专用软件计算得出,在系统调试过程中,水体中的碱度值、PH值都可以用检测装置在现场测得。

根据调试过程中相关计算值,并根据PH值与PH之变化系数之间的关系,合理的控制二级反渗透装置进水加碱量。

3.加减位置选择
由此可见PH值对二级的产水的电导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将PH值调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才能等到一个最佳的产水水质。

根据反渗透系统设计,加碱位置可以设置在一级系统产水管路中,并在一级产水箱中设置安装PH测量探头,这样探头同样能够测量二级系统进水的PH值;另外,还可以将加碱位置设置在二级进水管路中,在加碱过程中需要对加碱与水混合度问题进行考虑,尽可能的使两者混合均匀,这种加碱位置方式需要将PH测量探头安装在高压泵前。

同时,在系统设置过程中,可以考虑将二级系统浓水进行回流,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加碱量。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浓水回流只能是部分回流,没有回流的部分需要导流至预处理水箱中。

4.总结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环境逐渐恶劣,自然界中的水体不能满足人们饮用的要求,更不能满足医用用水要求。

反渗透系统的设计,就是通过一定的压力,使溶液通过反渗透膜,将相对纯水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随着反渗透膜分离技术的发展,一级反渗透系统、两级反渗透系统逐渐被开发利用起来,实现了对水体的分离、纯化、浓缩等效果。

另外,二级反渗透加碱后,混床进水水质得到明显的改善,延长了混床的周期制水量,减少了再生次数,降低了酸碱耗量,节约了成本,保障了除盐水水质安全。

本文通过对反渗透系统产水PH值变化的研究分析,并推导出加碱调节PH值相关的计算公式,为系统的设计、调试等提供有力的数据依据。

参考文献
[1]莫庆时.两级反渗透系统加碱调节P H值的分析[J].水处理技术,2012,25(4):68-69.
[2]郭程程,母智勇.二级反渗透进水加碱处理技术的应用[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1,27(6):99-100.
[3]高小媛.二级反渗透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 ].水处理技术,2012,27(3):64-65.
DOI:10.13751/ki.kjyqy.2015.02.2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