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400米运动员的训练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校400米运动员的训练分析
发表时间:2012-02-08T11:47:48.050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1年第10期供稿作者:陈欣同
[导读] 上楼梯跑练习会充分感受到只有充分摆臂才能够提升自己的跑速。
陈欣同江苏省宜兴市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 214200
彭洁江苏省宜兴市实验中学 214200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校田径队400m运动员的训练分析,提出了提高400m成绩的各种素质特点和手段,只有根据运动员的特点、合理安排提高各种素质的方法来训练才能创造好成绩, 并着重指出速度耐力在提高400米成绩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400米训练分析速度耐力
对95、96年出生的田径运动员,2007年9月考入我校初中部。
此前,他们在小学参加过田径、篮球训练,身体条件、速度素质、力量素质、柔韧素质在同龄学生中均属上等,耐力素质同与一般学生,但并未进行过专业田径训练。
他们都是2007年4月取得宜兴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200、400、800m前六名的队员。
2007年10月开始接受400m专项训练,经过近20个月的训练,400m水平大幅度提高,2009年代表宜兴市参加了无锡市第十届运动会田径比赛,取得了400m第1名1人,第二名2人,第三名1人的好成绩,并有2人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
1 。
分析队员特点,着手制定训练计划:
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高 07年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 09年无锡初中田径比赛
项目成绩名次项目成绩名次
徐文娇女 96.1 175 200m 28.2 4 400m 1:01.3 1
汤烨女 95.3 176 400m 1:08 3 400m 1:02.58 2
钱文忆女 95.6 171 800m 2:41 5 400m 1:05.1 6
韩兴风男 95.8 174 400m 1:03 6 400m 57:42 2
王立民男 96.2 173 800m 2:30 5 400m 1:00.2 5
王强男 95.7 172 200m 27.5 4 400m 58:23 3
上述队员身高1.70——1.76m之间,踝围细,跟腱长,下肢A较长,下肢C也较高,克托莱指数为540左右,经过仔细观察和测试,他们有四大优点(A.有良好的体质,承受大负荷训练的能力较高,且恢复快,肌肉弹性和柔韧性、身体的协调性都很好,踝关节力量也较突出;B.经过机能测试,他们的心肺功能较强,肌肉无氧代谢能力强,符合400m项目的要求,能负荷大强度训练;C. 途中跑的平均成绩相当于200米最好成绩的90%左右,步长相当于身高的0.3;D.他从小接受体育训练,能吃苦,意志品质顽强,心理素质好,训练中自觉、刻苦、认真,有强烈的进取心,接受技术动作的能力强。
)和三大弱点。
(A. 有的速度耐力相对较差;B有的途中跑摆臂力量小;C、参加训练时间短。
)综合分析都符合400米专项选材的条件。
2.训练内容及过程。
2.1 发展400米专项力量素质。
力量素质是短跑运动员必备的主要运动素质之一,是掌握和运用技术、战术的基础。
短跑是最大强度的周期性运动项目,从项目特点及影响短跑运动成绩的因素的角度来看,力量素质对运动员取得优秀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运动员不同性质的力量素质,是影响动作频率和步长的最密切相关的因素之一,400m运动员所需要专项力量应该是“速度耐力性力量”。
结合自身特点,我们认为,队员的力量训练着重发展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
2.1.1速度力量的概念。
速度力量是指肌肉快速发挥力量的能力,强调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动作,表现出最大力量,400m运动员是为了使身体从静止状态获得最大速度,发挥肌肉最大的收缩速度和力量,这种肌肉的收缩速度加力量的工作能力就是运动员的速度力量。
2.1.2快速力量的训练。
发展速度力量的负荷强度的变化区间很大,30%~100%都可以,根据项目和运动员的特点采用超等长的练习,速度快,负荷强度大。
主要是提高最大力量和缩短表现出最大力量所需的时间这两个方面。
采用的方法:
(1)发展快速跑的练习:50米*10组(间隙为徒步终点到起点);(2)60m单脚跳:5组(间隙为徒步终点到起点);(3)跳栏架:10架*20组(间隙30秒);(4)三.五.十级跨步跳:5次*3组(间隙1分钟) 2.1.3力量耐力的训练。
力量耐力是肌肉长时间克服阻力的能力,在运动中,运动员肌肉具有长时间的进行抗阻力的能力,400m跑是人体内乳酸大量堆积情况下,肌肉仍以次最大强度进行最后的冲刺。
在进行力量耐力训练过程中,我们严格控制训练的负荷强度,一般均采用25%~40%的负荷强度练习多次重复动作,甚至达到极限。
采用的方法:
(1)间歇跑(200m+200m)×3~5组(练习间歇1分,组间歇6~10分)。
练习要求:第一个200米为自然跑,第二个200米重点突出步长。
定出相应的步数指标,随后再固定步数,逐渐向加快步频方面转换和过渡。
(2)间歇跑(300m+100m后蹬跑)×3~4组(练习间歇1分,组间歇10~15分)。
练习要求:100米后蹬跑计步。
(3)间歇跑(100m×4)×3~5组(练习间歇1分,组间歇10分)。
练习要求:计时、计步。
(4)负重跑200m×3×2~3组(练习间歇5分,组间歇10分)。
练习要求:计时、计步。
2.2 发展400米专项速度素质。
速度素质是400m运动员重要的身体素质之一,在训练中运动员都以提高速度来增大训练的难度与强度,以适应当今剧烈竞赛的要求。
400m跑动作要求快速完成,良好的速度素质有助于运动员更好的掌握合理而有效的技术动作。
发展速度素质又能为耐力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为速度耐力的训练打好基础。
400米专项运动员的速度素质训练基本表现形式有:反应速度、位移速度。
我们着重针对位移速度的训练,通常采用10秒以内的短距离反复快速跑来发展能力。
位移强度属于极限强度。
强度一般控制在90~95%左右。
在高强度的练习中,运动员应高度集中注意力,最大限度地动员肌肉力量,发挥最高速度水平。
训练中运动员在进下一次练习前应以运动员机体基本恢复为标准。
采用的方法:
(1)、快速高抬腿练习,原地快速高抬腿10秒,要求大腿必须抬到水平高度,每组2~3次,重复进行2~3组,再次间歇时间1~2分钟,组间歇4~6分钟。
(2)、下坡跑:听信号后全速跑100~120 m,重复6~8次,重复进行1~2组,次间歇1~2分钟,组间歇6~8分
钟。
(3)、计时跑,听信号后蹲距式起跑30 m、60 m、100 m,重复4~6次,间歇时间为2~5分钟。
(4)、牵引跑:用橡皮带拴住练习者的腰部,一端固定,做全速跑6~8秒练习,要求注意跑的后蹬,速度越快越好,每组练习2~3次重复2~3组,次间歇1~2分钟,组间歇5分钟。
2.3 发展400米专项速度耐力。
速度耐力是运动员较长时间保持最快速度跑的能力,也就是把最快速度保持到终点的能力。
400 m跑是短跑中保持高速度跑距离最长的项目,如果没有与之相适应的速度耐力,难以取得优异的成绩。
为此在训练中,加大对运动员速度耐力的要求可采用以下的方法:第一、主项与接近主项距离的跑,在速度耐力训练中占的比重较大,对提高专项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主要练习方法有:(1)、300 m×6~8次,间歇6分钟;(2)、(300 m +200 m +100 m)组合跑×3~4组,间歇3—2分钟,组间间歇10分钟;(3)、(300 m快+50 m慢+100 m冲刺跑)×4~5组,组间间歇8分钟;(4)、400 m计时跑×1~2次,间歇15分钟到20分钟。
第二、超主项距离的跑,对提高跑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主要练习方法有:(1)、500 m×3~4次(80%——90%强度),间歇10分钟;(2)、600×3~4次,间歇15分钟;(3)、(1200 m +600 m +400 m)组合跑×2~3组,间歇5—8分钟,组间间歇20分钟。
第三、在进行速度耐力训练时,还要相应发展一般耐力、力量耐力和协调能力等有关素质,主要练习方法有:(1)发展一般耐力:可采用定时跑、领先跑、球类活动等;(2)发展力量耐力:采用负重连续跳、较长距离的跨步跳、单足跳、高抬腿跑等练习。
(3)各种跑的专门练习:如加速跑、弯道跑等练习,体会正确技术,发展动作协调能力。
2.4 发展400米专项有氧能力。
有氧能力是指长时间进行有氧供能的工作能力,训练中多采用长跑方法。
负荷强度为最大负荷强度的75%—85%,心率在140—170次/分,。
时间最少5分钟,一般在15分钟以上。
采用的方法:(1)越野跑:用4~5分钟1千米的速度跑30~40分钟(脉博达到150~160次/分钟)。
(2)轮流领先跑:所有田径队队员12人跑8~10圈(3)、用最大强度的60%~75%慢跑。
2.5 加强摆臂练习。
摆臂是400 m跑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的摆臂动作能减少落地支撑阶段阻力,加快推送重心前移,增加蹬地力量和加快后蹬时伸展膝、踝关节速度,有助于跑的直线性,提高快速能力。
同时,在跑动过程中,臂无体重负担,是完成正确跑的技术关键。
采用的方法:
第一、原地摆臂练习。
原地站立,身体适当前倾,进行摆臂练习。
40~60秒*10组,练习间隙1~2分钟。
练习要求:(1)摆臂速度要由慢到快,逐渐加快摆臂的频率,每次练习要保证一定的速度;(2)注意千万不要耸肩,要保持肩带始终处在放松的状态下。
第二、原地摆臂结合小步跑的练习。
原地进行摆臂结合小步跑的练习,进行匀加速练习。
练习要求:(1)摆臂速度要由慢到快。
逐渐加快摆臂频率,利用摆臂来带动小步跑的频率;(2)注意腰部的控制,不在加速时全身紧张,否则会影响练习效果。
第三、上楼梯跑的摆臂练习。
上楼梯跑练习会充分感受到只有充分摆臂才能够提升自己的跑速。
上跑下走,30 m *20组,无练习间隙。
练习要求:(1)摆臂时注意幅度,前摆和后摆的幅度要基本保持一致;(2)在放松的情况下进行摆臂,同时加强后蹬的力量,体验上下肢的协调用力。
2.6 400米专项模拟训练。
模拟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机体在神经、肌肉高度紧张条件下进行工作的能力。
为适应400 m跑的运动员需要最大速度跑接近比赛跑的感觉。
我们采用的训练方法有:(1)3×300 m,间隙12分钟(2)前50 m最大速度跑,接下来150 m放松跑,最后100 m不得慢于14秒左右。
(3)2×450 m,重点放在后50 m,间隙18分钟。
(4)350 m最大速度跑。
2.7 根据生化特点要进行恢复和营养的补充。
队员现在我校上初二、初三,各门功课都很紧张,训练的时间是比较少的,所以恢复是重要环节。
400 m跑的特点,主要是ATP—CP消耗过大,肌肉乳酸大量堆积造成的,这就必须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进行恢复。
好的恢复才有好的状态,有了好的状态,才能可能创造好的成绩。
消除疲劳,合理膳食、合理营养是关键的。
我们用了三个方法:一是训练过后的放松,特别是大强度训练后的物理按摩;二是速度训练和肌酸服用量的合理安排;三是加大营养的供应,对营养素的补充进行控制。
总之,400 m运动员的速度、力量、耐力训练,应结合项目自身特点与运动员自身的素质和训练的主要任务入手,再发展速度耐力、速度力量的训练。
训练中,还应根据不同运动员的特点、性别、训练时期、负荷大小、心理等因素,有待于在实践中应不断完善、创新,科学引领,使速度训练、耐力训练、力量训练的提高,确保运动员长远目标的实现和运动员近期运动成绩的提高。
参考文献【1】李小伟,抓住机遇,开创农村学校体育新局面,中国学校体育[J],2007年第2期。
.【2】毛振明,赖天德.如何正确理解与运用探究学习[J].中国学校体育,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