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福利国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基本特征有四:一是社会平等和个人自由是其核心价值, 民主社会主义是其理想社会;二是国家在福利发展中扮演 不可或缺与积极角色;三是社会是利益冲突的群体构成, 社会责任和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四是影响福利发展因 素多种多样。
(二 )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 1.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的矛盾 2.寻求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的动态平衡
2.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三项基本原则:
第一、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不是局部利益的调整,而是 一次革命性变革。
第二、社会保险在整个社会政策的发展中,不是孤立的, 而应该成为综合的社会发展政策的组成部分。
第三、社会保险及各种相关的社会服务是一项全民性社 会福利,必须由政府与个人的合作来实现。
权威
在现代民主国家,统治者集团更多通过权威来实现 社会控制。建立权威最好的选择是给人民提供更多 的福利。
人不再是国家的工具,而是国家的目的。国家成 为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组成自己的国家。这就凸显 了国家的社会功能。使福利既成为建构国家的手段, 同时又是国家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功能的福利化成为工业化以来国家功能发展 的的基本趋势,成为福利国家重要的政治基础。
综合的概念,它涉及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公平等诸方面的 问题。
3、对自由放任主义的批评 经济人 理性人的假设 市场机制
4.看重国家福利的作用 建立国家福利制度有助于帮助人们克服利己主义,发展利
他主义。 国家有责任对自由市场制度所造成的不公正予以补偿
(三)社会福利的构成及其所承担的责任
1、社会福利的三个组成部分
公共福利、财政福利、职业福利
2、社会福利制度所承担的责任
2、福利国家理念 福利国家的核心理念:人民享有平等的公民权利。 基本理念:每一个公民都有权利获得国家的福利保障以免
除市场社会的风险对个人生活的冲击。 安德森福利国家的分类 皮尔森的福利国家三标准: 1 社会保险制度的确立 2 社会开支的增长 3 公民权利的扩大 福利国家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福利提供多少,而是一个
2、发展社会保障计划的三个指导性原则: 第一、借鉴过去经验,又不为过去经验约束
第二、社会保险是消除贫困最有效武器 第三、社会福利是集体责任
2.《贝弗里奇报告》的社会政治基础
贫困成为首要社会问题
社会政治的变化
迪斯累里:“如果英国人民把政治进步而不是社会
进步的实现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那他们就是一群白痴”。
贡献:《贝弗里奇报告》为福利国家奠定了基础:
提出了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福利体制的构想,以取代那 些零散的分立的社会保障项目;
提出了一套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在制度设计上将人们 生活中的每一种风险包括在社会保险之中;
提出了建立全国范围内的最低保障线的设想,保证所有 社会成员生活在这个水平之上。
(三)实施社会保障的三种方法 1.基本需求的现充分就业,让每一个国民享 受到国家所给予的从生到死,抵御各种风险的安全保障, 并且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扩大国家的责任范围,提 高人民的福利水平。
《贝弗里奇报告》的基本目标:建立全面的社会保
障制度,以消除人民基本需求的匮乏;对那些因失
业、疾病、意外事故、年老退休、抚养人去世、生 育、死亡、婚姻变故…而使生活陷入困境的国 民,…必须提供基本的保障,以形成一个覆盖全体 国民的基本生活需要领域的社会安全网。
二、《贝弗里奇报告》与福利国家制度
(一)《贝弗里奇报告》产生的历史背景
1、贝弗里奇与《社会保险及其相关服务》
1942年
威廉·贝弗里奇(William Beveridge, 1879年3月5日 -1963年)是福利国家的理论建构者之一,他于 1942年发表《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Social Insurance and Allied Service),也称《贝弗 里奇报告》,提出建立“社会权利”新制度,包 括失业及无生活能力之公民权、退休金、教育及 健康保障等理念。他是自由主义者,主张市场经 济。他于1944年发表《自由社会的全面就业》一 书,主张有国家及市场导向的私人企业来联合运 作,对当代社会福利政策及健保制度深具影响。
张伯伦:“当穷人对富人不再感到真正的嫉妒与不
满时,财产的基础就会更加安全”。
国家干预主义的兴起
(二)对福利国家的构想和制度设计
1.国家的社会福利职能
《贝弗里奇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以社会福利制度的建 设来完善国家的功能,把福利国家的发展看做是解决困扰 社会稳定与进步的各种社会问题的主要手段。
2.公民权利的历史演变 (三)以公民权利为基础的社会福利理论的意义
马歇尔的公民权利理论,揭示了公民权利的社会福 利观追求普遍平等和人的自由的实质和价值。
1、 公民权利的社会福利发展观的形成是社会福 利思想的重要历史发展标志。
2 、公民权利理论为现代社会福利理论提供了直 接的理论基础,成为福利国家的重要理论支柱。
满足个人需求也是社会作为整体持续存在的基础, 但是,社会应该和可能为个人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则应该由 社会来界定。
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是相辅相成的,个人需求既有 “个人性”,也有“社会性”。
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之间是一种动态平衡关系。 满足个人需求是一种社会责任。满足社会需求与满 足个人需求是相辅相成的,由社会所界定的个人需求获得 满足实质上也是满足社会需求。基本原则是社会不能超出 自己的能力范围来无限地满足个人需求。
国民分六类:雇员,其他收入者,家庭主妇,其他处于工 作年龄而没有收入的人,低于工作年龄期间的人,超过工 作年龄退休的的人。
主要措施:改善社会保险,提高社会保险的赔付标准。 第一、改善社会保险的目标,预防赚钱能力的丧失或降
低。 改善社会保险的三个方向: 扩大覆盖范围 扩大社会保险的目标 提高社会保险的赔付标准 第二、调节家庭收入。对儿童给予补贴。
(四) 《贝弗里奇报告》对战后英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影 响
三、蒂特马斯的社会福利理论
(一 )蒂特马斯与费边社会主义
社会民主主义思想家、社会政策体系和社会福利理论
奠基人
蒂特马斯是英国社会政策体系和社会政策、社会行政学科 研究的鼻祖,其福利理论为福利国家奠定理论基础,已成为 世界闻名的"蒂特马斯典范".蒂特马斯信奉费边社会主义 理想,将英国费边社会主义福利理论与政策实践推到前所 未有的高峰。
第一、保险给付一律平等原则 第二、缴纳保险费一律平等原则 第三、统一管理原则 第四、保险给付要符合受益人的基本需求的原则:给 付数目足够、给付及时 第五、全面性原则 第六、分类原则
2.特殊情况的国民补助 对象:
(1)不能满足缴纳社会保险保费条件的人; (2)不能满足社会保险赔付条件的人; (3)有除了饥饿、照顾及其他需求以外的非正常需求 的人; (4)有不适合社会保险赔付需求的人。 3.作为基本供应补充的自愿保险
贝弗里奇的对社会事务的关心和兴趣是在牛津大学时培养 起来的,和许多与他同一时代的青年一样,他也进入了伦 敦东部的汤比恩馆学习。汤比恩馆建立于1884年,是为了 让那些有着社会意识,关心社会事务的年轻人发现关于贫 穷的第一手资料,汤比恩馆也为他们提供一些到真正的环 境中实习的机会。这种在东部早期的与贫困的直接面对, 使贝弗里奇对解决失业问题和给那些上由于上了年纪或者 没有工作的人某种形式的收入,从而维持生活这两个问题 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个兴趣影响了他的一生。他对19世 纪末和20世纪初Booth和其他一些人的计划——以税收为 来源作为对老年人的养老金持否定态度。德国之行使他看 到了捐助政策的优点。贝弗里奇对这一原则持坚定不移的 态度。在1911年的失业保障法案的制定中,他起了非常重 要的作用。在他于1924年写的一本名叫《为一切保障》的 小册子中,包含了绝大部分后来出现在他1942年写的报告 中的基本观点。
3 、公民权利的理论推动了全民福利制度的建立, 为福利国家的发展提供了直接的政治道德根据。
五、福利国家社会福利理论分析 1、福利国家与国家的功能 福利国家是一种国家形态,是国家功能在现代民
主社会的一种表现形式。 国家功能:对内维护秩序,对外保障国家安全 国家功能的实现依赖三个关键要素: 强力、权利、
第一、社会服务具有分配与再分配的功能
第二、促进社会整合和协调
第三、承担起对那些在社会变迁中“去福利”问题的进 行补偿
第四、增进个人和社会的福祉
第五、社会服务支出是一项投资,而非单纯的消费
第六、能够弘扬利他主义
(四)蒂特马斯的贡献
四、马歇尔的公民权利理论
(一) 托马斯・汉弗莱・马歇尔 《公民权利与社会阶级》 (二 )公民权利理论 公民权利理论是现代福利国家制度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
是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理论基石。 1.公民权利的构成 民事权利、政治权利、社会权利 公民权利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它是对现代社会生活中的
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以及个人自由的条件的 阐述。 社会权利是实现民事权和政治权的前提,它把实现公民的 福利看作是一种公共责任。如果没有社会权利的实现,公 民权利将是不完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