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及转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及转回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的权益工具投资在持有期间减值准备可以转回,但不得通过损益转回。

2011-01-25 17:31原莛|浏览 5293 次
学习
这句话什么意思?可以解释的详细一些吗?能举例最好啦~~谢谢各位好心又聪明的人儿~~~~回答好可以追加分,谢啦~
分享到:
2011-02-05 21:36网友采纳
譬如1月1日持有股票100股公允
价10000元,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月1日公允价为900
借:其他综合收益 1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
值变动 100
3月1日,公允价为500,而且此
时符合确认减值条件:
借:资产减值损失 4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4
00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0
贷:其他综合收益 100
综上合并分录,得出:
借:资产减值损失 500
贷:其他综合收益 1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4
00
4月1日,公允价上涨为1000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
备 500
贷:其他综合收益 500
这就是“在持有期间减值准备可以
转回,但不得通过损益转回”的意思,
就是说不通过损益转回,而通过非损益,
即权益账户(资本公积)转回。

相对的,如果是债务工具就可以通
过损益转回。

将上例换成是债权的话,
4月1日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
备 5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500
对权益工具和债务工具的处理不同
是因为:债务工具价格变动不大,一旦
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
这种状况会保持相对稳定,因此可以转
回已确认的减值损失,而股票的价格波
动非常频繁,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是多
方面的,价格运行方向不稳定,所以不
应让这种不确定性影响到利润,其已确
认的减值损失不能通过损益转回。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为什么计入了资本公积?
2015-09-23 06:57
1、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不一定会计入了资本公积的。

因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摊余成本计量的,公允价值变动不体现,因为目的是持有至到期。

只有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差额计入资本
公积。

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或者计入资本公积,从记帐的角度来看都可以的,但新的会计准则之所以要规定,有的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有的计入资本公积,是从不同的经济利益角度来考虑的,从所有者、经营者、管理层各自的利益分配格局综合考虑的结果。

2、会计新准则对与金融资产的分类,基本完全借鉴了国际国会计准则。

国计准则中对于各项金融资产的处理方式,也充分体现了各项金融资产的特点,或者说不同金融资产的特点决定了其会计处理方式也不一样。

金融资产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款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划分主要在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是属于流动资产范围,而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属于非流动资产范围。

3、将证券投资放入“持有至到期投资”类别,一般是基于长期投资策略,而放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投资策略,则主要以赚取短期交易回报为主。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投资策略简单来说可理解为介乎两者之间。

也就是说,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企业为短期获利而作出的投资,因此其公允价值必须要如数计入当期损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并非为短期获利,但又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因此其正常的公允价值变动就允许先计入权益,只有当处置时才影响损益;但是如果公允价值大幅下跌不影响损益,又会对投资者产生误导,因此准则规定此时要计提减值准备,计入损益;“持有至到期投资”由于是企业意图长期持有的,其价值短期的增减变动对企业没有多大意义,因此不予反映。

综上,可以看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特点决定了其会计处理的方式区别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因此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权益也就可以理解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