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训练:板块二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课时强化训练5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强化训练5手工工场时期的西方世界(14世纪~18世纪中期)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山东省威海市高三模拟)有人认为:“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

”材料表明()
A.宗教因素推动了世界联系的加强
B.宗教神学有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C.新航路开辟传播了西方工业文明
D.基督教信仰要求追求现世的幸福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基督教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世界联系的加强,故A项正确。

新航路的开辟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其现实目标才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故B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新航路开辟传播了西方工业文明,排除C;文艺复兴要求追求现世的幸福,排除D。

2.(2018·四川省南充市高三诊断考试)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变化巨大: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王权逐步高于教权、人文精神的发展和新教派的兴起。

材料反映出()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B.西欧社会的转型
C.国际格局的初步形成
D.世界市场的雏形
答案:B
解析:材料“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变化巨大”反映出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方面的转型,故B项正确,A 项包含于B项之中;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故C、D两项排除。

3.(2018·河北省唐山市高三模拟)众所周知,欧洲著名城市首先出现在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也最早萌发于地中海沿岸。

然而,到了18世纪,远在大西洋的英国却成为资本主义霸主。

这主要因为() A.英国地理位置优越
B.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C.意大利的文化传统
D.英国注重资本原始积累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引发了西欧国家的商业革命,世界贸易的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沿岸转移至大西洋沿岸,英国积极殖民扩张,资本原始积累不断增加,从而成为资本主义霸主,故D项正确;英国地理位置优越只是客观原因而非主要原因,排除A 项;意大利的文化传统与英国成为资本主义霸主无关,排除C项;B 项是19世纪中期完成的,排除。

4.(2018·广东省高三模拟)从1585年到1604年,英国每年至少有一百到两百艘国家授权的武装商船出海,他们专门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劫掠西班牙运输船队。

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工业革命需要寻求大量原料
B.英国已夺得世界的殖民霸权
C.新航路开辟后多国殖民竞争
D.航路转移促进了贸易的繁荣
答案:C
解析:1585年到1604年,英国尚未进行工业革命,故A错误;英国夺得世界的殖民霸权是在18世纪打败法国后,故B错误;新航路开辟后列强的殖民竞争激烈,英国与西班牙的矛盾尖锐,故出现材料所述现象,故C正确;材料主旨不是说明航路转移促进了贸易的繁荣,而是强调殖民扩张的矛盾,故D错误。

5.(2018·四川省广安高三诊断性考试)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大部分辉格党人放弃运用契约理论、天赋人权或者人民主权这些激进观念为革命合理性做出辩护。

相反,认为光荣革命是对宪政传统的恢复。

这表明在当时英国()
A.政治合法性受历史传统影响
B.光荣革命成果受到挑战
C.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D.政治生活缺乏理性精神
答案:A
解析:根据“放弃运用契约理论、天赋人权或者人民主权这些激
进观念为革命合理性做出辩护。

相反,认为光荣革命是对宪政传统的恢复”可知,大部分辉格党人认为光荣革命是对英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宪政传统的恢复,而英国素来就有良好的政治秩序和宪政传统,英国自古以来就有“王在法下”观念及议会限制和监督王权制度的传统,表明当时英国政治合法性受历史传统影响,A正确;材料主要说明光荣革命的合理性,而非挑战光荣革命成果,B错误;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反映光荣革命是恢复历史传统,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6.(2018·河南省中原名校联盟质量考评)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于1760年上台,他把持英国政权达半个多世纪,以至于当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被革命民主主义者骂成“掺杂着一些新的共和政体因素的两种古代暴政的残余”。

这表明英国()
A.君主仍保留有很大的专制权力
B.责任内阁制不能制约国王专权
C.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不彻底性
D.国王和议会共同执掌国家政权
答案:C
解析:材料“把持英国政权达半个多世纪”“掺杂着一些新的共和政体因素的两种古代暴政的残余”强调英国君主立宪制已经确立,但残留某些专制因素,这说明当时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不彻底性,故C项正确;《权利法案》颁布后,议会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
力,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故A项错误;B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错误;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而非国王,故D项错误。

7.(2018·九江市高三模拟)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针对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产生了严重分歧,基于南方各州代表的坚持,最终通过的法案规定:国会在20年内无权禁止奴隶交易。

这反映了美国() A.中央政府缺乏强制权力
B.制宪会议代表们根本诉求不同
C.宪法遵循分权制衡原则
D.1787年宪法体现实用主义精神
答案:D
解析:美国1787年宪法对于不禁止黑奴贸易的规定,体现出对于南方州利益的妥协,实际上体现出宪法的实用主义精神,故D项正确;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故A项错误;制宪会议代表们根本诉求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故B项错误;分权制衡原则属于中央政府权力运行的原则,故C项错误。

8.(2018·福州市高三模拟)美国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二款:“……众议院人数和直接税税额均应按本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于各州,各州人口数目指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3/5。

……人口的实际统计应于合众国国会第一次会议3年内,以及此后每10年内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进行。

”宪法中关于人口统计的规定其目的是()
A.协调各州之间的矛盾
B.改选众议员每十年进行
C.保障公民的自由与平等
D.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87年宪法关于众议院名额的分配以及各州人口统计的规定协调了大州与小州的矛盾,故答案为A。

B 项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D两项与题干无关,故排除。

9.(2018·河南省洛阳市高三统考)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则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自由、平等的人文主义思想。

由此可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A.两者都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B.后者的社会基础比较广泛
C.两者斗争的形式基本相同
D.前者反封建的力度更彻底
答案:B
解析:文艺复兴只限于社会上层,宗教改革主要深入到社会下层,B正确;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没有摆脱宗教束缚,A错误;文艺复兴主要利用绘画和文学形式,宗教改革主张信仰方式改变,C错误;二者反封建力度基本相同,D错误。

10.(2018·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高三模拟)法国大革命期间,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