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资历选人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不以资历选人才
作者:姚秦川
来源:《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2019年第09期
张元济,1867年出生于浙江海盐,是我国近代杰出的出版家、教育家和爱国实业家。

1902年,张元济进入商务印书馆工作。

到了1920年,张元济开始担任商务印书馆监理一职。

当时,在张元济的带领下,商务印书馆办得蒸蒸日上,前景喜人。

不过,此时的张元济却有了一种从没有过的危机感,他觉得自己已经不再年轻,再加上知识老化,与年轻人相比,“各方面相差一截”。

于是,张元济决定起用更有水平和能力的新人来主持工作。

一开始,张元济将胡适作为重点人选,奈何胡适不愿离开北大。

不过,胡适却给他推荐了一个名叫王云五的年轻人。

王云五比张元济小21岁,当时既没有名气,也没有资历。

许多人也都好心地劝说张元济,不能盲目地聘用新人,而应另觅“高人”。

然而,张元济却决定“剑走偏锋”一回,最终聘请王云五担任编译所所长。

王云五果然没有令张元济失望,他虽然没有过人的文凭,但却有令人惊讶的学术和管理水平。

在他担任编译所所长后,先是调整人员结构,制定工作规范,接着充实编辑力量,制定发展方针,处处显示出独到果断的一面。

时间不长,在王云五的帶领下,商务出版社迎来了又一次辉煌。

到了1926年,商务印书馆已经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出版商。

看着由自己一手挑定的人选做出了如此大的成就,已经开始担任商务印务馆董事长的张元济甚是开心。

而王云五对张元济当初的信任和扶持也感激不已,他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人生的转变,从踏入商务印书馆那一刻开始,而这一切,都要感谢张元济兄长的提携。


素材点拨
提携新人既需要眼光,也需要胆量。

张元济不以资历选人才,他用行动给后人在选贤举能上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适用话题
眼光、资历与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