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AP班).pptx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海无涯
北京市师大附中 2011-2012 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AP 班)
考试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不定项选择,每题 3 分,共 42 分,漏选得 2 分,错选得零分) 1. 下面物理量中不.属.于.矢量的是 A. 位移 B. 速率 C. 弹力 D. 加速度
2.小球从 4m 高处自由落下,被地面弹回,在 1m 高处被接住。全过程中小球的路程和位 移 大小分别是
A. 4cm B. 14cm C. 15cm D. 44cm 7. 如图所示,位于水平面上的木块在斜向右上方的拉力 F 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则拉力 F 与静摩擦力Ff 的合力方向是
A. 向上偏右 B. 向上偏左 C. 竖直向下 D. 竖直向上 8. 一辆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一个人用力水平推车,但车仍然静止,表明 A. 推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小 B. 推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大,推力与静摩擦力平衡
三、计算题(共 32 分) 20. 14m/s;7s;49m 21. 50N,30N 22. 40N,0.57(4/7) 23. 200m
学海无涯
C. 推力大小变化时,静摩擦力大小不变 D. 推力小于静摩擦力 9.一个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G,当用力 F 竖直向下压它时,它对地面的压 力等于
A. G B. F C. G-F D. G+F 10.大小分别为 15N 和 20N 的两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对于合力F 大小的估计,
据,可以得到实验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为 m/s。
m/s 2 ,打出“3”计数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17.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做此实验时,橡皮条固定在 A 点,用两 只弹簧秤拉细绳套,橡皮条与细绳套的结点拉到了 O 点,如图所示。此时,一只弹簧秤的读 数为F1=5.0N,方向沿 OP 方向,另一只弹簧秤的读数为 F2=6.0N,方向沿 OQ 方向。当用 一只弹簧秤拉细绳套,仍将橡皮条与细绳套的结点拉到了 O 点时,弹簧秤的读数为 F=8.8N, 其方向如 OM 所示。请你按实验要求作出能够起到验证作用的所有的力的图示。(8 分)
21.如图所示,用一根绳子 a 把物体挂起来,再用另一根水平的绳子 b 把物体拉向一旁固 定
起来。物体的重力是 40N,绳子 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37°,绳子a 与 b 对物体的拉力分
别是多大?(8 分)(sin37°=0.6,cos37°=0.8)
22.在水平路面上用绳子拉一只重 100N 的箱子做匀速直线运动,绳子拉力的大小为 50N, 方向与路面成仰角为 37°,(已知 sin37°=0.6,cos37°=0.8)问:
速度轴正方向为向南,则从第 1s 末到第 4s 末乙的位移大小是 m;第 4s 末乙的加速度方 向 为 。在 0-6s 内,两物体最大距离是 m,两物体第二次相遇时甲的位移大小为
m。
学海无 涯
16.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当使用低压交流电源的频率是 50Hz 时,进行某次实 验。如图所示为打出的一条纸带,其中 1、2、3、4 为依次选定的计数点,根据图中标出的数
正确的说法是
A. 15N≤F≤20N B. 5N≤F≤35N C. 0N≤F≤35N D. 15N≤F≤35 11.物体从距地面 H 高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当其速度等于着地速度的一半时,物体下 落的距离是
A. 1 H 2
B. 1 H 4
C. 3 H 4
D. 1 H 8
12. 下图是某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几个说法中正确的是
5. 某同学从台阶向下跳到地面的软垫上。从接触软垫到停下来的过程中,该同学的受力是 A. 重力 B. 重力、垫子的支持力、该同学对垫子的压力 C. 重力、垫子的支持力 D. 重力、垫子的支持力、该同学对地球的吸引力
6.一根弹簧原根弹簧挂上重 8N 的物体时, 它的长度为(弹簧的形变是弹性形变)
A. 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零 B. 物体在 0~15s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C. 物体在 0~15s 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 物体在 0~15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13. The resultant of a 3-newton and a 4-newton force( 力 )that act on an object in opposite directions to each other is,in newtons: A. 0 B. 1 C. 5 D. 7 14、如图所示,A、B 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物体B 的受力情况,下列叙述中正确 的有
1 箱子和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是多少?(4 分) 2 箱子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多少? (4 分) 23.The velocity versus time graph shown below for an object undergoing one - dimensiona (l 直线的,一维的)motion:What is the total distance traveled by this object during the entire 15-second interval?
A. 4m,3m B. 5m,4m C. 5m,3m D. 5m,2m 3. 关于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所受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真空中自由下落时,它的重力可能没有反作用力 B. 物体放在平面上时,一定比放在斜面上时的重力大 C. 物体加速上升时,重力不会增大 D. 重心就是物体的几何中心 4. 有四位同学把斜面对重物的支持力 3N,分别画成如图的四种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学海无 涯
三、计算题(共 32 分) 20. 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 2m/s2 ,它在某 1s 内通过的距离是
15m, 问:(1)物体在这 1s 初的速度是多大?(3 分) 2 物体在这 1s 以前已运动了多长时间?(3 分) 3 物体在这ls 以前已经通过了多少路程?(2 分)
A. B 物体可能受到三个力的作用,也可能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B. B 物体一定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C. B 物体必定受地面的静摩擦力作用 D. B 物体必受地面的支持力作用
二、填空与作图题(每空 2 分,共 26 分) 15.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若
学海无 涯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
1. B
2. C
3. C
6. B
7. D
8. B
11. B
12. D
13. B
4. A 9. D 14. BCD
5. C 10. B
二、填空与作图题(每空 2 分,共 26 分) 15. 18m;向北;4m;24m。 16. 6m/s2,0.63m/s 17. 图略 18. 10 19. 3N,4N
18. Two forces,one of 6 newtons and the other of 8 newtons,act on a point at right angles (直角)to each other. The resultant of these forces,in newtons 19.将 A、B 两光滑圆柱体的中心固定在一根水平横杆上,光滑圆柱体 C 放在它们的上面, 如下图。已知 A、B、C 的半径分别为 12cm、8cm、4cm,C 重 5N。求 A 对 C 的作用力 ; B 对 C 的作用力为 。
北京市师大附中 2011-2012 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AP 班)
考试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不定项选择,每题 3 分,共 42 分,漏选得 2 分,错选得零分) 1. 下面物理量中不.属.于.矢量的是 A. 位移 B. 速率 C. 弹力 D. 加速度
2.小球从 4m 高处自由落下,被地面弹回,在 1m 高处被接住。全过程中小球的路程和位 移 大小分别是
A. 4cm B. 14cm C. 15cm D. 44cm 7. 如图所示,位于水平面上的木块在斜向右上方的拉力 F 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则拉力 F 与静摩擦力Ff 的合力方向是
A. 向上偏右 B. 向上偏左 C. 竖直向下 D. 竖直向上 8. 一辆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一个人用力水平推车,但车仍然静止,表明 A. 推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小 B. 推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大,推力与静摩擦力平衡
三、计算题(共 32 分) 20. 14m/s;7s;49m 21. 50N,30N 22. 40N,0.57(4/7) 23. 200m
学海无涯
C. 推力大小变化时,静摩擦力大小不变 D. 推力小于静摩擦力 9.一个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G,当用力 F 竖直向下压它时,它对地面的压 力等于
A. G B. F C. G-F D. G+F 10.大小分别为 15N 和 20N 的两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对于合力F 大小的估计,
据,可以得到实验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为 m/s。
m/s 2 ,打出“3”计数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17.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做此实验时,橡皮条固定在 A 点,用两 只弹簧秤拉细绳套,橡皮条与细绳套的结点拉到了 O 点,如图所示。此时,一只弹簧秤的读 数为F1=5.0N,方向沿 OP 方向,另一只弹簧秤的读数为 F2=6.0N,方向沿 OQ 方向。当用 一只弹簧秤拉细绳套,仍将橡皮条与细绳套的结点拉到了 O 点时,弹簧秤的读数为 F=8.8N, 其方向如 OM 所示。请你按实验要求作出能够起到验证作用的所有的力的图示。(8 分)
21.如图所示,用一根绳子 a 把物体挂起来,再用另一根水平的绳子 b 把物体拉向一旁固 定
起来。物体的重力是 40N,绳子 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37°,绳子a 与 b 对物体的拉力分
别是多大?(8 分)(sin37°=0.6,cos37°=0.8)
22.在水平路面上用绳子拉一只重 100N 的箱子做匀速直线运动,绳子拉力的大小为 50N, 方向与路面成仰角为 37°,(已知 sin37°=0.6,cos37°=0.8)问:
速度轴正方向为向南,则从第 1s 末到第 4s 末乙的位移大小是 m;第 4s 末乙的加速度方 向 为 。在 0-6s 内,两物体最大距离是 m,两物体第二次相遇时甲的位移大小为
m。
学海无 涯
16.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当使用低压交流电源的频率是 50Hz 时,进行某次实 验。如图所示为打出的一条纸带,其中 1、2、3、4 为依次选定的计数点,根据图中标出的数
正确的说法是
A. 15N≤F≤20N B. 5N≤F≤35N C. 0N≤F≤35N D. 15N≤F≤35 11.物体从距地面 H 高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当其速度等于着地速度的一半时,物体下 落的距离是
A. 1 H 2
B. 1 H 4
C. 3 H 4
D. 1 H 8
12. 下图是某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几个说法中正确的是
5. 某同学从台阶向下跳到地面的软垫上。从接触软垫到停下来的过程中,该同学的受力是 A. 重力 B. 重力、垫子的支持力、该同学对垫子的压力 C. 重力、垫子的支持力 D. 重力、垫子的支持力、该同学对地球的吸引力
6.一根弹簧原根弹簧挂上重 8N 的物体时, 它的长度为(弹簧的形变是弹性形变)
A. 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零 B. 物体在 0~15s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C. 物体在 0~15s 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 物体在 0~15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13. The resultant of a 3-newton and a 4-newton force( 力 )that act on an object in opposite directions to each other is,in newtons: A. 0 B. 1 C. 5 D. 7 14、如图所示,A、B 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物体B 的受力情况,下列叙述中正确 的有
1 箱子和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是多少?(4 分) 2 箱子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多少? (4 分) 23.The velocity versus time graph shown below for an object undergoing one - dimensiona (l 直线的,一维的)motion:What is the total distance traveled by this object during the entire 15-second interval?
A. 4m,3m B. 5m,4m C. 5m,3m D. 5m,2m 3. 关于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所受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真空中自由下落时,它的重力可能没有反作用力 B. 物体放在平面上时,一定比放在斜面上时的重力大 C. 物体加速上升时,重力不会增大 D. 重心就是物体的几何中心 4. 有四位同学把斜面对重物的支持力 3N,分别画成如图的四种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学海无 涯
三、计算题(共 32 分) 20. 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 2m/s2 ,它在某 1s 内通过的距离是
15m, 问:(1)物体在这 1s 初的速度是多大?(3 分) 2 物体在这 1s 以前已运动了多长时间?(3 分) 3 物体在这ls 以前已经通过了多少路程?(2 分)
A. B 物体可能受到三个力的作用,也可能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B. B 物体一定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C. B 物体必定受地面的静摩擦力作用 D. B 物体必受地面的支持力作用
二、填空与作图题(每空 2 分,共 26 分) 15.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若
学海无 涯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
1. B
2. C
3. C
6. B
7. D
8. B
11. B
12. D
13. B
4. A 9. D 14. BCD
5. C 10. B
二、填空与作图题(每空 2 分,共 26 分) 15. 18m;向北;4m;24m。 16. 6m/s2,0.63m/s 17. 图略 18. 10 19. 3N,4N
18. Two forces,one of 6 newtons and the other of 8 newtons,act on a point at right angles (直角)to each other. The resultant of these forces,in newtons 19.将 A、B 两光滑圆柱体的中心固定在一根水平横杆上,光滑圆柱体 C 放在它们的上面, 如下图。已知 A、B、C 的半径分别为 12cm、8cm、4cm,C 重 5N。求 A 对 C 的作用力 ; B 对 C 的作用力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