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
陈富
(玉林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广西玉林537000)
摘要:目前,我国的汽车维修行业在不断的改变,人们对汽车维修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能够适应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对于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的培养和教学改革也非常重视。
文章主要对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提出一些问题,根据实际情况,给出了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针对性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汽车维修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我国的汽车行业也是全国行业中的重要部分,这对于学校的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国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在人才的培养和教学改革模式上,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
技术型人才是我国教学中的主要目标,所以要培养专业性人才改变教学模式,才能使汽车维修行业不断发展。
1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1.1对文化课不够重视
在职业学院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中,学校更想培养的是具有实践性的专业技术人才。
但是,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对于教学中的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不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不够充分,所以职业学院的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在学校主要是专业性比较强,都是为了学习专业类的技术,学校也不太重视学生学习文化理论知识,学生经过长期的专业性培养,会对文化课的知识了解不够充分。
1.2对汽车维修专业的误解
对于目前的汽车维修专业的现状来说,这个专业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对于培养人才的需求。
而很多的人由于对汽车维修专业的不了解,认为这个专业参加工作之后就是一个比较苦力的工作,导致了很多人才的流失。
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对于教学改革的懈怠,很多学生的文化课理论知识不扎实,再加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设定的目标和要求过高,课程设置的不够合理,导致很多学生心生厌倦,不愿意去学或者认为要求太高而达不到所以就干脆放弃了,所以到最后只能学习一些表面的知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刻,无法跟自己所学专业相融合[1]。
1.3教学方式没有创新
教师在汽车维修专业的文化理论知识掌握不够,缺乏对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理念。
所以教师选择材料的时候没有可选性,教学方式也比较单一,只能按部就班的教学,不能给学生找到重点内容,也不能将自身学习的知识灵活运用到教学课程中,课堂知识的整合度不够。
比如教师在讲解一些专业性的汽车维修课程时,未能将理论知识与汽车维修相关的知识有效的整合到一起,知识内在联系不足。
这就导致教育课程内容与实际性技术课程对不上,学生对于理论基础掌握不充足,对于以后的学习汽车维修专业技术难度也会增大,长期以来就会影响到各方面的学习。
2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的策略
2.1创新培养人才与教学方法
要想多元化发展汽车维修专业,就要对人才陪养和教学方法有新模式的改革。
创新是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追求的,在以往的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模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中职学校汽修专业实训模式的探究与实践---以
玉林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例”
(GXZZJG2016B092)。
作者简介:陈富(1985-),男,广西北流人,大学本科,机动车检测维修工程师、汽车维修高级技师、助理讲师,研究
方向:中等职业教育、汽修教学。
124
2020年第1期
(上接第123页)让学生有效地将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充分结合,从而大幅度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
4结语
汽车维修人才作为当下相对热门的专业人才,是我国汽车行业大量需求的。
中职技校在汽车维修专业课程的教授中,要通过充分了解企业实际需求,改变旧有的教学模式及教学目标,培养优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式中,都是由教师直接传授给学生专业理论知识,这样就会忽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操作,学生无法将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结合到一起,使自己的专业性技术得不到发展。
所以我们就要改变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找寻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如果在讲解某些专业性的理论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实际的操作,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让学生能更容易记住。
多开展一些实践类的活动,让学生更好地消化所学的知识,老师也可以让学生自由讲课,每个同学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更好参与进来,也可以举办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投身到汽车维修的行业中,设身处地的了解未来的工作[2]。
2.2建立校内汽车维修专业的实习平台
校内实训是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往往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学生会因为自己的知识面或者其他的原因,导致在实际操作中不敢动手或者是不知道从何入手。
所以,教师通过和学校领导沟通可以在校内专门设立一个专业平台,建立校内基地,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加入到实践当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起到重视作用。
当学习课程结束后,自己选择是留在企业中参加工作还是想继续再学习知识充实自己,这样可以使学生提前感受到自己未来的工作,还能多了解一下汽车维修专业的行情,改变部分人的看法,从实际工作中收获更多的知识。
学生通过校内实习和日常工作的渗透,能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了解到整个行业的运营程度以及各种各种产品的加工等问题,能够保证学生进入到某企业中,找到适合自己工作的岗位,就能很快投入到工作当中。
学生通过在实习工作中
来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操作,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以提高,所以在校内实习过程中得到锻炼之后,面对工作岗位上才能从容不迫,这也是在为以后做铺垫[3]。
2.3建立高素质技能的教师队伍
学生学习上的好坏,最直接因素就是教师。
一个汽车维修职业学校的教师不但要有专业性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具备较强的技术能力和良好的素质。
高素质技能的教师对于学生来说能有效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所以应加强对教师的训练,使校内教师的理论知识体系逐渐提高,才能让学生有更多的发展和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做到两者结合,更有利于以后的发展。
3结语
随着各行各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汽车维修专业的技术型人才紧缺。
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需要对汽车维修专业进行人才的培养与教学改革,加快汽车维修技术人才的培养,才能使汽车维修行业得到有效发展。
在此基础上,使学生的文化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为社会培养更多理论实践能力的人才,推动汽修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黎洁珊.“三段三岗”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语文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以广州市高级技工学校汽车维修专业语文课程改革为例[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6,21(05): 68-71.
[2]雷惠强.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策略研究——
—以福建省南平市农业学校汽车运用维修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6,22(01):216-217.
[3]王爱国.基于工学结合、多轮循环的高职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安阳工学院学报,2017(04):97-101.
125
202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