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含答案解析)(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小学从“东外环怪坡”上骑自行车下来,他并没有蹬踏板,却发现自行车越越快,根据这一生活现象,同学们提出的最有探究价值的科学问题是()
A.自行车从山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是否越来越大?
B.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通过的路程是怎样变化的?
C.自行车从山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与那些因素有关?
D.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速度是怎样变化的?
2.小明骑自行车上学,先用10km/h的速度匀速骑行了前一半路程,接着用15km/h的速度匀速骑行了剩下的一半路程。
小明骑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12km/h B.12.5km/h C.13km/h D.13.5km/h
3.如图所示,近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多军种多方向成体系出动兵力,在台湾海峡及南北两端连续组织实战化演练,进一步检验提升多军种联合作战能力,这是针对当前台海安全形势和维护国家主权采取的必要行动。
若军演中导弹追打一飞机,导弹的速度为800m/s,飞机的速度为800km/h,已知导弹发射时,飞机离导弹发射处的距离为10.4km,则从导弹发射到击中飞机只需()
A.9s B.18s C.27s D.36s
4.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一条平直公路跑步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以下关于甲、乙两人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人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 .0~50s 内甲、乙运动的平均速度相同
C .甲的速度始终大于乙的速度
D .乙的速度始终为4m/s
5.下列有关估测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310m /s B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20m /s C .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的5s D .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6.如图所示,“天舟一号”飞行器和“天宫二号”空间站在轨道上对接成功。
此时我们说“天宫二号”是静止的,则选取的参照物可以是( )
A .地球
B .太阳
C .“天舟一号”
D .“天宫二号”
7.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乙同学得知消息后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 )
A .两同学在t =15min 时相遇
B .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
C .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2倍
D .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2.5倍 8.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运动的
B.乙图中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地面为参照物C.丙图中站在地球上的人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
D.丁图中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
9.甲、乙两小车在同一平直路面上,其运动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车的速度为10m/s,乙车的速度为2m/s
C.经过6s,甲、乙两车相距2m
D.经过5s,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m
10.图为某高速公路上区间测速的警示牌,“区间测速”是指在某一段路程中进行全程测量平均速度,根据这两块警示牌,小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
A.不应超过12min B.不应短于12min
C.不应超过20min D.不应短于20min
11.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第3s时乙的速度比甲快
C.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D.甲、乙相遇时,他们速度相等
12.在一年一度的四会市“端午龙舟赛”中,有人对某组在平行赛道上比赛的甲乙两队龙舟的速度与时间关系进行了仔细研究,得出了甲乙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t1时刻,甲队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0-t1时刻甲队与乙队运动的距离相等
C.t1时刻甲乙两队的速度相等D.t1时刻甲运动速度比乙运动速度大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s-t图像。
由图像信息可知,v甲:v乙=_____;若甲乙两物体运动时间之比为2∶3,则s甲:s乙=_______。
14.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
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是作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小球从A点运动到E点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m/s。
15.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乘客以______为参照物是静止的,汽车在行驶中,司机看到如图甲所示的标志牌,在不违反交通法规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丰南最快需要______h。
如图乙所示是一辆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中的速度表,目前指示的车速______,这样的速度行驶
40km,需要时间_______。
16.如图甲所示,测量木块的长度时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填“A”或“B” ),木块的长度是______cm;图乙中秒表的读数是______s(提示:小盘指针为分针,大盘指针为秒针)。
17.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如图(a)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运动小球每隔0.02秒的不同位置。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_____球;在底片记录的时间内,______球运动快,(b)图中的图象描述的是______球的运动。
18.小森家离机场约40km,他父亲为了出国工作,预订了8:00的机票。
他父亲准备从家搭乘汽车走厦门大桥到机场,若路上路牌如图所示;请通过计算说明,他父亲为了准时上飞机应该在6:30或7:00还是7:30之前就出发?________之前。
19.如下图所示,站在运行中的自动扶梯上的顾客。
以地面为参照物,他是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而顾客常觉得自己是静止的,这是以______为参照物。
20.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最快的小车是________;10s时甲乙两车相距________m;若乙丙运动的路程之比为2:3,则乙和丙所用时间之比为_________。
三、解答题
21.运动员参加百米赛跑用时10s;小轿车在公路上行驶,走一段108km的路用了2h。
求:
(1)运动员的速度;
(2)小轿车的速度;
(3)通过比较说明小轿车与运动员谁的速度更快。
22.如图甲所示是小明乘坐出租车后获得的车费发票的一部分,车票上显示了一些数据,试根据其中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从上车到下车,出租车行驶的时间是多少min?
(2)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若该出租车在行驶过程中,以如图乙所示的速度行驶了1.5min,求这段时间所通过的路程?
23.以下是拥有“风景最美、颜值最高的高铁”称谓的合福线G1632次列车时刻表,国庆节波波乘坐该次列车从南平北站出发前往八闽第一名山“武夷山”旅游。
(1)则从南平北至武夷山东的距离为______ km;南平北至武夷山东所需的时间为______ h。
(2)求从南平北至夷山东的距离为武夷山东的平均速度(保留小数点1位)______。
(3)若高铁全长约200m,整辆列车穿过武夷山某隧道总用时20s,且通过观察车厢上屏幕得知,穿过山洞时列车速度为288km/h,假设穿过隧道时列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求隧道长
度。
______
站次站名到达时间开车时间停留时间里程
1福州始发站08:000km
2南平北08:3308:352min121km
3建瓯西08:5308:552min174km
4武夷山东09:1109:132min225km
12上海12:37终点站876km
24.一天,小明一家去璧山区枫香湖儿童公园自驾游,在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
求:
(1)小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到达璧山,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2)若小车通过长5km的某一段路程时用了3min20s,则通过这段路程是否有超速违规的行为?
(3)若小车在某一段平直公路上行驶,前30min行驶了18km,停车休息12min后又以
54km/h的速度匀速行驶30min,求小车在这一段平直公路上行驶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25.轿车司机早晨开轿车去往盘州站,在甲地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到盘州站坐G286高铁列车去铜仁南站,表格为G286高铁列车时刻表。
(1)司机在遵守交通法规的前提下,从甲地最快需要用多少时间到达盘州站?
(2)G286高铁由盘州站到铜仁南站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3)动车组列车全长约200m,若它以速度70m/s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长710m的大桥,则需要多长时间?
车站到达时间发车时间里程/km
昆明南始发站07:170
盘州08:1808:20210
贵阳09:3909:43463
铜仁南10:20终点站730
26.小明一家假期驾车去莆田,然后乘高铁去厦门游玩,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了一下速度及里程表盘如图甲所示。
汽车行驶了半个小时后,表盘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车站里程/km到站、发车时刻
福州07∶12
莆田1057∶54 7∶56
泉州1748∶17 8∶19
厦门2769∶02
(1)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表是福州至厦门D6201次列车沿途部分站点的到站、发车时刻表。
列车从莆田到厦门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详解】
A .已知下坡过程中自行车的速度越来越快,所以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大。
此问题没有探究价值,A 不符合题意;
B .自行车无论如何运动,只要在运动,路程一定是增加的,此问题没有探究价值,B 不符合题意;
C .自行车下坡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压力和路况是一定的,其它影响运动速度的因素不明确。
此问题不容易探究,C 不符合题意;
D .自行车下坡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但是不是匀加速还是一般的加速运动,利用刻度尺(测绳)和秒表,测量不同路段(或时间段)的路程和所用时间,就可以得到不同路段(时间段)的速度及全程的平均速度,比较测量结果就能确定速度变化的规律。
此问题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D 符合题意。
故选D 。
2.A
解析:A 【详解】
总路程为2s ,前半程和后半程都为s ,则前半程的时间为
11s t v =
后半程的时间为
22
s t v =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121212
22210km/h 15km/h =12km/h 10km/h 15km/h s v v s v s s t v v v v ⨯⨯=
===+++总总 故A 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3.B
解析:B
已知导弹和飞机飞行的速度及两者相距的距离,根据击落飞机时两者飞行的时间相同,列出方程得到具体的时间。
【详解】 导弹的速度为
800m/s 2880km/h v ==1
设从导弹发射到击落飞机需要的时间为t ,根据题意可得
120v t v t s ⋅-⋅=
2880km/h 800km/h 10.4km t t ⨯-⨯=
解得
t =0.005h=18s
故选B。
4.B
解析:B
【详解】
A.由s~t图象可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变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由s~t图象可知,在0~50s内甲、乙运动的路程相同,所用时间相同,根据
s
v
t =可
知,它们运动的平均速度相同,故B正确;
C.由s~t图象可知,在0~50s内乙的图象在甲的上面,50s后甲在乙上面,可知0~50s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50s后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C错误;
D.由A已知,乙做变速直线运动,即乙的速度是变化的,不是一直保持4m/s,故D错误。
故选B。
5.D
解析:D
【详解】
A.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故A选项错误;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B选项错误;
C.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的1s,故C选项错误;
D.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故D选项错误。
故选D。
6.C
解析:C
【详解】
A.以地球为参照物,“天宫二号”相对地球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B.以太阳为参照物,“天宫二号”相对太阳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C.以“天舟一号”为参照物,“天宫二号”相对“天舟一号”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C符合题意;
D.研究物体运动情况时,不能以被研究物体作为参照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C
解析:C
【详解】
A.由图象可知,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路程,在10min时两同学相遇,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甲同学10min经过的路程为3km,相遇前甲的速度是
v甲=
3km
10
h
60
s
t
=
甲
=18km/h
乙同学10min经过的路程为1km,相遇前乙的速度是
v乙=
1km
10
h
60
s
t
=
乙
=6km/h v甲=3v乙
故B错误;
C.由图象可知,相遇后乙
15min-10min=5min 经过的路程为1km,速度
v乙′=
1km
5
h
60
s
t
'
=
'
乙
=12km/h v乙′=2v乙
故C正确;
D.由图象可知,整个过程,甲经过的总路程为4km,总时间为15min,甲的平均速度为
v甲平=
4km 15min
乙经过的总路程为2km,总时间为15min,乙的平均速度为
v乙平=
2km 15min
v甲平=2v乙平
故D错误。
故选C。
8.C
解析:C
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详解】
A.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随着时间的变化,联合收割机相对于拖拉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故A错误;
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电梯与乘客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与地面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故B错误。
C.站在地球上的人如果他以自己为参照物,自己与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故C正确;
D.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相对于受油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D错误。
故选C。
9.C
解析:C
【详解】
A .如图,时间改变时,甲的距离不变,所以甲车处于静止状态。
乙车的路程跟运动时间成正比,所以乙车进行匀速运动,故A 错误;
B .甲车处于静止状态,运动速度为0m/s ,乙车的速度为
10m =2m/s 5s
s v t =
= 故B 错误; C .6s 后甲在10m 位置,乙车在12m 位置,所以甲乙相距2m ,故C 正确;
D .经过5s ,甲车处于静止状态,甲没有通过距离,乙车通过了10m 的路程,故D 错误。
故选C 。
10.B
解析:B
考查速度计算问题
【详解】
由图可知,路程为18km ,最大速度为90km/h ,小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至少为
18km =0.2h=12min 90km/h
s t v =
= 故选B 。
11.C
解析:C
【详解】
由图像知,甲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甲通过的路程与其时间成正比,即甲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前2s ,乙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所以做匀速直线运动;2s 后乙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处于静止状态,即乙是先匀速直线运动后静止。
A .2~4s 内,乙是静止状态,故A 错误;
B .第3s 时甲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乙是静止状态,甲的速度快,故B 错误;
C .0~4s 乙运动的路程是8m ,时间是4s ,平均速度为
4m =2m/s 2s
s v t =
= 故C 正确; D .4s 时甲乙相遇, 甲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乙是静止状态,甲的速度快,故D 错误。
故选C 。
12.C
解析:C
【详解】
A .0-t 1时刻,甲队速度不断增加,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 错误;
B .0-t 1时刻,乙队的平均速度较大,甲队与乙队运动的距离不相等,故B 错误;
CD .t 1时刻甲乙速度曲线相交于一点,此时甲乙两队的速度相等,故C 正确、D 错误。
故选C 。
二、填空题
13.8∶316∶9【详解】1由图像可知第6秒时甲的路程为80m 乙的路程为30m 故v 甲:v 乙=8∶32若甲乙两物体运动时间之比为2∶3v 甲:v 乙=8∶3由s=vt 可知s 甲:s 乙=16∶9
解析:8∶3 16∶9
【详解】
[1]由图像可知,第6秒时,甲的路程为80m ,乙的路程为30m ,故v 甲:v 乙=8∶3。
[2]若甲乙两物体运动时间之比为2∶3,v 甲:v 乙=8∶3,由s =vt 可知s 甲:s 乙=16∶9。
14.变速01【详解】1由图可知在相等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说明物体运动越来越快即速度越来越大故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2从A 到E 由图中刻度尺可量出AE 间的距离为800cm ;小球运动的时间t=08s 则小
解析:变速 0.1
【详解】
[1]由图可知,在相等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说明物体运动越来越快,即速度越来越大,故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2]从A 到E ,由图中刻度尺可量出AE 间的距离为8.00cm ;小球运动的时间t =0.8s ,则小球的平均速度为
8.00m 10cm/s 0.1m/s 0.8s
s v t ==== 15.汽车0280km/h05h 【详解】1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乘客只要是以该汽车上的任何物体都是静止的2到丰南所需的时间为到丰南所需的时间为02h3由于是交
通工具故其标志是80km/h4所需的时间为故所需的时
解析:汽车 0.2 80km/h 0.5h
【详解】
[1]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乘客,只要是以该汽车上的任何物体都是静止的。
[2]到丰南所需的时间为
12km =0.2h 60km/h
s v t == 到丰南所需的时间为0.2h 。
[3]由于是交通工具,故其标志是80km/h 。
[4]所需的时间为
40km =0.5h 80km/h
s v t == 故所需的时间为0.5h 。
16.B3152775【详解】1由刻度尺的使用规则可知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故正确的读数方法是2刻度尺上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物体左侧与对齐右侧在处所以物体
解析:B 3.15 277.5
【详解】
[1]由刻度尺的使用规则可知,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故正确的读数方法是B 。
[2]刻度尺上1cm 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
0.1cm=1mm
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物体左侧与2.00cm 对齐,右侧在5.15cm 处,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5.15cm-2.00cm=3.15cm L
[3]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 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 ,指针在“4”和“5”之间,偏向“5”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4min 。
在秒表的大表盘上,一个小格代表1s ,指针在37.5s 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5s ,即秒表的读数为
4min37.5s=277.5s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一些测量仪器的读数方法,属于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
初中物理学习了很多测量工具的使用,但没有特殊说明,只有刻度尺的读数要有估读值,其它只要读到准确值
即可。
17.甲乙甲【详解】1根据图(a)可知甲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因此甲做匀速直线运动2在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通过的路程因此乙的平均速
度大乙球运动得快3(b)图中s 与t 成正比因此图b 描述的是甲的运
解析:甲 乙 甲
【详解】
[1]根据图(a)可知,甲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因此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2]在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通过的路程,因此乙的平均速度大,乙球运动得快。
[3](b)图中,s 与t 成正比,因此图b 描述的是甲的运动状态。
18.7:00【详解】标志牌40表示在此路段上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 ;小森家离机场约为40km 由此可知他父亲从家到机场的时间大约是预订的是8:00的机票所以7:00之前必须出发;答:他父亲为了准时
解析:7:00。
【详解】
标志牌“40”表示在此路段上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 ;小森家离机场约为40km ,由此可知,他父亲从家到机场的时间大约是
40km =1h 40km/h
s t v ==,
预订的是8:00的机票,所以7:00之前必须出发;
答:他父亲为了准时上飞机应该在7:00之前就出发。
19.运动扶梯【详解】1站在运行中的自动扶梯上的顾客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2自动扶梯上的顾客相对于扶梯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顾客相对扶梯是静止的
解析:运动 扶梯
【详解】
[1]站在运行中的自动扶梯上的顾客,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2]自动扶梯上的顾客相对于扶梯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顾客相对扶梯是静止的。
20.乙204:9【详解】1由题中的图像可知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速度是;丙车的速度是;所以运动速度最快的小车是乙车;2经过t=10s 甲车的路程:;乙车的路程:;则甲乙两车相距:;3由题意可知;由得乙和丙
解析:乙 20 4:9
【详解】
[1]由题中的图像可知,甲车的速度是:
20m 4m/s 5s
t v s ===甲甲甲; 乙车的速度是m/s 6v =乙;丙车的速度是4m/s v =丙;所以运动速度最快的小车是乙车;
[2]经过t =10s 甲车的路程:
4m/s 10s 40m s v t ==⨯=甲甲甲;
乙车的路程:
6m/s 10s 60m s v t ==⨯=乙乙乙;
则甲乙两车相距:
60m 40m 20m d s s =-=-=乙甲;
[3]由题意可知,23s s =乙丙;由s v t
=得,乙和丙所用时间之比为: 244369
s s s s v t v t v v =⨯=⨯==乙
丙乙乙乙丙乙丙丙丙。
三、解答题
21.(1)10m/s ;(2)54km/h ;(3)见解析
【详解】
解:(1)已知运动员赛跑的路程为100m ,用时10s ,故运动员的速度
100m =10m /s 10s
s v t == (2)已知小轿车的路程为108km ,用时2h ,故小轿车的速度 108km =54km/h 2h s v t =
= (3)轿车的速度为
=54km/h=15m/s v 轿车
所以
=15m/s =10m/s v v 运动员轿车>
答:(1)运动员的速度10m/s ;
(2)小轿车的速度54km/h ;
(3)通过比较说明小轿车的速度更快。
22.(1)15min ;(2)28.8km/h ;(3)1.5km
【详解】
解:(1)小明从上车到下车,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113561341=15min t =:﹣:
(2)由车票数据可知:s 1=7.2km ,t 1=15min=0.25h ,出租车全过程的平均速度
1117.2km ==28.8km/h 0.25h
s v t = (3)由速度盘可知:v 2=60km/h ,且t 2=1.5min=0.025h ,所以,根据s v t
=
可知这段时间所通过的路程 22260km/h 0.025h=1.5km s v t ==⨯
答:(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是15min ;(2)出租车的平均速度为28.8km/h ;(3)这段时间通过的路程为1.5km 。
23.0.6 173.3km 1400m
【详解】
(1)[1]南平北至武夷山东的距离为
42225km 121km 104km s s s =-=-=
[2]南平北至武夷山东所需的时间为
4209:1108:3536min 0.6h t t t =-=-==
(2)[3]从南平北到武夷山东的平均速度
104km =173.3km/h 0.6h
s v t =
= (3)[4]列车完全穿过隧道的总用时 1120s h 180t ==
由s v t
=得 111288km/h h 1.6km=1600m 180
s v t ==⨯=总 则
s 隧=s 总-s 车=1600m-200m=1400m
24.(1)0.5h ;(2)存在超速;(3)37.5km/h
【详解】
解:(1)由题意知
s =30km ,v =60km/h 由s v t
=得,至少需要的时间 30km 0.5h 60km/h
s t t === (2)由题意知
s 1=5km=5000m
t 1=3min20s=200s 小车行驶速度
1115000m 25m/s 90km/h 200s
s v t ==== 90km/h >60km/h
存在超速违规的行为。
(3)由题意知
v 2=54km/h
t 2=30min=0.5h
后段路程
22254km 0.5h 27km s v t ==⨯=
全程
s `=s 2+s 3=27km+18km=45km
总时间
t `=t 2+t 3+t 4=30min+30min+12min=72min=1.2h
平均速度
''45km '37.5km/h 1.2h
s v t === 答:(1)小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到达璧山,至少需要0.5h ;
(2)若小车通过长5km 的某一段路程时用了3min20s ,则通过这段路程存在超速行为;
(3)小车在这一段平直公路上行驶的平均速度为37.5km/h 。
25.(1)0.75h ;(2)260km/h ;(3)13s
【详解】
(1)由图可知,从甲地到盘州站的路程75km s =,速度是100/h km v =,从甲地到达盘州站的时间
75km 0.75h 100km/h
s t v === (2)G286高铁由盘州站到铜仁南站的路程
1730km 210km 520km s =-=
G286高铁由盘州站到铜仁南站的时间
11020-8202h t ==∶∶
平均速度
111520km 260km/h 2h
s v t =
== (3)通过大桥行驶的路程 2=710m 200m 910m s l l =++=桥车
通过大桥需要的时间
222910m 13s 70m/s
s t v === 答:(1)从甲地最快需要用0.75h 到达盘州站;
(2)G286高铁由盘州站到铜仁南站的平均速度为260km/h ;
(3)列车需要13s 通过大桥。
26.(1)80km/h ;(2)155.5km/h
【详解】
解:(1)由图甲与图乙所示可知,汽车的路程
s ′=768km ﹣728km =40km
汽车的平均速度
v ′=
40km 0.5h
s t '='=80km/h (2)从表格中可知,列车从莆田到厦门行驶的路程 s =276km ﹣105km =171km
列车从莆田到厦门的时间
t =9h2min ﹣7h56min =1h6min =1.1h
列车从莆田到厦门的平均速度
v =171km 1.1h
s t =≈155.5km/h 答:(1)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80km/h ;
(2)列车从莆田到厦门的平均速度为155.5km/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