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生物七年级上人教新课标 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学习重点
1.生态系统的组成。

2.食物链和食物网。

学习难点
1.食物链和食物网。

2.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学法指导
认真阅读教材,总结出生态系统的组成,说出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怎样流动的?通过实例认真体会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阅读课本P19“想一想,议一议”的插图
a.图中影响牧草生存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b.这些环境因素是如何影响牧草生存的?
c.用网罩起来的草几乎被蝗虫吃光了,而未加罩网的草却生长良好,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实例又说明了什么
呢?
2.当你置身于一片森林中,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说明什么?
3.什么叫生态系统?
4. 阅读教材P20图片,分析,讨论下列问题:
a.图片1啄木鸟在树干上找虫吃,树、昆虫幼虫和啄木鸟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b.图片2.腐烂的树干上说出许多真菌,树桩最终会消失吗?
c.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真菌分别扮演着什么角色?
5.思考并讨论:生态系统的组成。

6. 阅读教材P21图1-16及观察与思考,分析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
二:合作探究
1.阅读教材P22图
(1)什么是食物链?
(2)你连接的这些食物链有多少条?这些食物链是互不关联的吗?
(3)什么是食物网?
(4)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
2.P23资料分析题说明什么?
3.在草原上,当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时,草木生长得十分繁茂,由于有了充足的食物,
兔的数量急剧增加,兔的数量会不会无限制地增加呢?为什么?
4.尝试应用: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一部分:
↗昆虫→鸡↘
草人
↘牛↗
该食物网中有条食物链
该食物网中是生产者.
假设该生态系统中进入有毒物质污染了草,长此以往,这个食物网中体内积累这种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 ,所以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三:达标检测
1.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A.小麦→田鼠→猫头鹰
B.水稻→水蛇→田鼠
C.野蘑菇→鹰→野兔
D.阳光→牧草→兔→狼
2.下列选项中人应当选择的食物链是()
A.草→猪→人
B.植物→果子狸→人
C.植物→昆虫→青蛙→人
D.植物→鼠→蛇→人
3.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黄河中的鲤鱼
B.洞庭湖中的所有生物
C.内蒙古草原上的全部羊
D.非洲热带雨林
4.下列属于消费者与生产者关系的是()
A.青蛙捕食昆虫
B.人吃蘑菇
C.蛇捕食青蛙
D.蚕吃桑叶
5.“我为花草呵护,花草向我微笑。

”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花草”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A.消费者
B.生产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部分
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使落红化作春泥的生物是()
A.分解者
B.消费者
C.生产者
D.非生物部分
7.在草原上,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时,草生长得十分茂盛。

由于有充足的食物,兔的数量会急剧增加,使草的数量很快下降,食物减少,兔的数量也减少,草的数目恢复,说明。

但如果草原上过度放牧,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说明了。

8.“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稀泥”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四.盘点提升
1.本节课我学到了哪些知识?
2.我对本节课还有哪些困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