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课题: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
实验原理:SDS能使蛋白质发生完全变性。由几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复 合体在SDS的作用下会解聚成单条肽链,因此测定的结果只是单条肽链 的分子量。SDS能与各种蛋白质形成蛋白质—SDS复合物,SDS所带负 电荷的量大大超过了蛋白质分子原有电荷量。因而掩盖了不同种蛋白质 间的电荷差别,使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分子的大小。
加入浓缩胶溶 液 pH 8.6
分离胶pH 8.8
(3)上样及电泳
通电
加入电极 缓冲液pH 8.3
加入样 品
浓缩胶
pH 8.6
开始电流恒定在10mA,当进入分离胶后 改为20mA,溴酚蓝距凝胶边缘约5mm时, 停止电泳。
分离胶 pH 8.8
(4)凝胶板剥离与染色 电泳结束后,撬开玻璃板,将凝胶板做好标记后放在大培养皿内,加入染色 液,染色1小时左右。
脱色:染色后的凝胶板用蒸馏水漂洗数次,再用脱色液脱色,直到蛋白质区
带清晰。 剥胶时要小心,保持胶完好无损,染色要充分.
注意的问题
⒈封水的目的是使分离胶上表面平直,并排除气泡。 ⒉凝胶聚合好的标志是胶与水层之间形成清晰的界面。 ⒊灌制凝胶时,应避免产生汽泡,因为汽泡会影响电泳分离效果。 4.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并容易吸附于皮肤,操作 时应免避沾在脸、手等皮肤上。最好戴一次性塑料手套操作。
电泳
基础知识
1、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
许多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如多肽、蛋白质、核酸等都具有可解离基团, 它们在某个特定的pH下会带上正电或负电;在电场的作用下,这些带 电分子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方向移动。电泳技术就是在电 场的作用下,利用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以及分子本身大小、 形状等性质的差异,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达到对样
实验材料:
试剂:10%SDS、 凝胶贮液、分离胶缓冲液、 浓缩胶缓冲液等 器材:电泳槽、稳压稳流电泳仪 、脱色摇床
(1)制备分离胶
倒出水或正丁醇,并用滤纸吸干 出现明显界面,分离胶凝聚完成
封水或饱 和正丁醇 溶液

样梳需一次平稳插入,梳 口处不得有气泡,梳底需 水平。
品进行分离。
2、影响蛋白质分子运动速度的因素
电荷性质、电荷量、分子形状、分子大小
3、常用电泳方法
琼脂糖凝胶电泳、 聚丙酰胺凝胶电泳、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4、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原理
在电泳过程中加入带负电荷多的SDS,形成“蛋白质-SDS复合物”, 使蛋白质迁移速率仅取决于分子大小。
实验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