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诊断梗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诊
断梗阻性黄疸病因中的价值分析
DOI:10.16662/ki.1674-0742.2016.32.066
目的探讨以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梗阻性黄疸病因的应用价值。
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62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
全部患者均以MRCP联合DWI进行病因诊断。
以手术或ERCP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观察MRCP联合DWI诊断梗阻性黄疸病因的定性准确率。
结果手术病例结果证实,良性梗阻51例,恶性梗阻11例。
MRCP定性准确率85.48%(53/62),MRCP联合DWI定性准确率93.55%(5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CP联合DWI诊断准确率与手术病理结果(1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MRCP联合DWI序列图像分辨率高,以此定性梗阻性黄疸病因的準确性良好,可为临床诊治梗阻性黄疸提供价值较高的参考依据,值得推广使用。
标签: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梗阻性黄疸;病因
梗阻性黄疸是指胆管阻塞所导致的黄疸,依胆管阻塞部位不同可分为肝外梗阻性黄疸和肝内梗阻性黄疸,准确判定梗阻部位和病因对临床有效治疗梗阻性黄疸具有重要意义[1]。
MRCP是临床新兴的一种非介入性胰胆管成像技术,其应用与传统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结果类似,但其应用无需造影,而且操作受人为技术因素影响小,独具使用优势[2]。
近年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对MRCP 诊断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该文现通过方便收集分析该院2014年5月—2016年1月收治的62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对MRCP诊断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62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黄疸伴上腹部疼痛不适,其中4例皮肤黄染伴发热。
经MRI和MRCP检查、手术或ERCP病理证实,全部患者病症表现均符合梗阻性黄疸相关诊断标准[3]。
入选病例中,男28例,女34例,患者年龄28~82岁,平均年龄(55.4±6.8)岁。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以GE公司1.5T OPTIMA磁共振仪进行检查。
受检者检查前常规禁食、禁水8 h,患者相控阵线圈包绕上腹,仰卧位。
扫描时,先以MR常规序列扫描冠状位、T1WI轴位和T2WI轴位;再以MRCP扫描T2序列冠状位,必要者呼吸导航,以保证影像清晰,扫描所得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容积再现等后
处理。
最后以DWI扫描T1WI轴位和T2WI轴位,采用EPI序列轴位,加用脂肪抑制。
该次研究图像由两位专业医师以盲法独立完成分析,主要观察梗阻部位、病因、形态及胆管扩张程度等。
读片存在异议时,由双方商讨达成共识作为最终诊断结果并记录。
1.3 统计方法
以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手术病理结果证实,62例患者中,良性梗阻51例(82.26%),恶性梗阻11例(17.74%)。
以此为金标准,MRCP定性准确53例,准确率85.48%,MRCP 联合DWI定性准确58例,诊断准确率93.55%。
两组诊断方法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4,P=0.041)。
MRCP联合DWI诊断准确率与手术病理结果(1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71,P=0.052),详见表1。
3 讨论
胆道梗阻是临床常见疾病,可涉及肝内外胆管、胰腺等多个组织的原发性病变和恶性病变等,明确定位梗阻、掌握梗阻程度和范围、判定梗阻性质对临床有效救治本病患者具有重要意义[4]。
梗阻性黄疸又称阻塞性黄疸,任何可以引起胆管阻塞的原因均可导致本病,如胆道系统结石、恶性肿瘤等。
影像学检查是现阶段临床检查肠道梗阻及相关疾病的主要方法,既往临床诊断此类疾病多采用磁共振成像MRI常规MR序列,张立国等人[5]分别以MR常规序列诊断梗阻性黄疸,结果显示诊断率仅为65.8%,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MRCP属非介入性胰胆管成像技术,近年广泛应用于临床,借助重T2加权脉冲列能显示T2弛豫时间长的组织结构这一原理,MRCP可清晰显示胆道系统形态结构。
西永忠等人[6]以MRCP诊断梗阻性黄疸,结果显示对良性梗阻和恶性梗阻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6.4%和73.1%(P<0.05),进一步通过研究发现,应用MRCP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胆道梗阻的定性诊断,但其对恶性梗阻特别是非典型恶性梗阻的鉴别存在一定局限性。
DWI是基于水分子运动提供机体组织生理状态信息的诊断技术。
该次临床研究以MRCP联合DWI诊断梗阻性黄疸定性诊断价值良好。
有学者通过对比研究总结除联合诊断的应用优势有以下几点:第一,MRCP和DWI无需注射造影剂,不会对患者器官功能造成影响,无造影剂禁忌,适应证更广;第二,MRCP 和DWI均为无创诊断,无侵袭性和辐射性,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诊断安全;第三,能够实现对肝内外胆道树的立体观察,空间分辨率高,能够清晰反应梗阻段特征及胰胆管扩张形态、程度等,有助于提高定性准确性;第四,多种后处理技术的联合使用使临床能够获得任何平面的多层投影影响,使病变部位的展现更为全面,便于分析。
该研究中,MRCP联合DWI共诊断出良性梗阻51例,恶性梗阻11例。
单纯胆总管结石或伴胆囊结石等良性病变者,梗阻端多呈杯口状或卵圆形,胆管壁增厚、胆管变细,肝内胆管扩张呈枯枝状,炎性者则壁柔软光滑,狭窄范围局限。
而胆管癌等恶性病变者由于胆汁淤积,肝内胆管压力升高导致胆管迂曲扩张,故呈“软藤征”,梗阻端则鼠尾状、刀切状、鸟嘴状多见,或充盈缺损。
临床可通过MRCP下的这些征象对疾病良恶的判断。
在恶性肿瘤的DWI影像上,软组织肿块均表现为高信号,转移癌能以高对比被清晰显示,胰头癌则有偏心挤压征,呈:双管不相交征“或“三管征”,而壶腹癌表现为段总管末端偏心性狭窄或圆钝状中断。
该次临床研究中,MRCP定性准确率85.48%(53/62),MRCP联合DWI 定性准确率93.55%(5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CP联合DWI 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何强[8]以MRCP联合DWI对55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诊断,结果显示,MRCP和MRCP联合DWI 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9.09%和96.36%(P<0.05),与该文研究结论一致。
综上所述,MRCP联合DWI序列图像分辨率高,以此定性梗阻性黄疸病因的准确性良好,可为临床诊治梗阻性黄疸提供价值较高的参考依据,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韩晶.B超联合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5,4(1):186-188,209.
[2] 张兴强,雷军强,陈勇,等.MRCP联合DWI在梗阻性黄疸病变中的临床应用[J].甘肃医药,2012(7):493-495.
[3] 陈志仁,梁妍,毛海英,等.MRI诊断肝门胆管癌的优选方法:DWI,MRCP和冠状多期增强[J].当代医学,2009(26):43-46.
[4] 刘思义,陈小保,黄鹏,等.彩超与MRCP在梗阻性黄疸鉴别诊断中的不同价值[J].吉林医学,2014,35(16):3433-3434.
[5] 张立国,刘青光,陈士新,等.MRCP 联合CT 或MRI 增强扫描诊断梗阻性黄疸的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5,16(9):1475-1478.
[6] 西永忠,张亚红.B超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联合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临床探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3,31(1z):80.
[7] 李建,张文兰,赵丽华,等.12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磁共振胰胆管成像随访分析[J].重庆医学,2015,44(15):2062-2064.
[8] 何强.MRCP联合DWI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3,34(1):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