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原理与应用考试一,信息工程学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遥感原理与应用》考试一
1、遥感是做什么的
遥感是利用遥感器从空中来探测地面物体性质的,它根据不同物体对波谱产生不同响应的原理,识别地面上各类地物,具有遥远感知事物的意思。
也就是利用地面上空的飞机、飞船、卫星等飞行物上的遥感器收集地面数据资料,并从中获取信息,经记录、传送、分析和判读来识别地物。
遥感以前的主要工作内容还是图像处理。
近几年遥感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资源调查,农业、林业方面(比如利用陆地卫星图像分析土地利用类型)地质矿产,水文、水资源,环境监测评价及对抗自然灾害(环境监测中主要是利用遥感提供的瞬间成像的大范围图像,对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地污染等进行监测。
监测地壳及其板块的运动,进行地震的中长期预报),区域分析及建设规划,历史遗迹、考古调查,军事上(卫星)等方面都有了很重要的作用。
在不同的领域遥感的侧重点不同,但是归根结底都是通过影像获取地物的信息。
2、遥感与航空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工程之间的关系
遥感(RS)好像是人的眼睛,获取地物信息。
就是从遥远处感知,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性是不同的,遥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来探测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其发射的电磁波,从而提取这些物体的信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
它的主要特点是:已从以飞机为主要运载工具的航空遥感发展到以人造卫星为主要运载工具的航天遥感;它能快速、及时地监测环境的动态变化
全球定位系统(就是通过航空定位来实现的)好像是神经,告诉你位置。
它是一个中距离圆形轨道卫星定位系统,可以为地球表面绝大部分地区提供准确的定位和高精度的时间基准。
该系统是通过太空中的24颗GPS卫星来完成的。
最少需要其中3颗卫星,就能迅速确定您在地球上的位置。
地理信息系统(GIS)就是大脑将地物与位置结合起来,实现每个地物在什么地方。
它是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对规划、管理、决策和研究所需信息的空间信息系统。
测绘工程,主要是指测量空间、大地的各种信息并绘制各种信息的地形图。
以地球及其他行星的形状、大小、重力场为研究对象,研究和测绘的对象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地表的各种地物、地貌和地下的地质构造、水文、矿藏等,如山川、河流、房屋、道路、植被等等。
他们本质上还是有区别的。
地理信息系统既是管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应用工程技术,又是跨越地球科学、信息科学和空间科学的应用基础学科。
其技术系统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相关的方法过程所组成,用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而遥感是指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
一般指运用传感器/遥感器对物体的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的探测,并根据其特性对物体的性质、特征和
状态进行分析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的科学技术。
不过他们之间也在相互利用,如航空摄影测量一直是测绘制图的一种主要资料来源和重要的技术方法,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学科体系。
当代遥感的发展使测绘制图的资料来源更为多样化,资料的准确可靠性及其快速及时性和适时动态性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改观;成图周期大为缩短;影像地图、数字地图等新图种和制图新工艺大量涌现,使测绘制图产生了新的变化和进展。
3、思考并阐述遥感与自己所学专业之间的关系
遥感涉及到图像处理,如辐射纠正、几何纠正、图像判读、图像解译等,不同的电磁波段成像特征,计算机的图像处理方法,主要是模式识别的一些算法等等。
当然做为遥感最基本的处理工具计算机知识也十分重要。
主要是编程能力。
其他一些基本的遥感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要熟悉。
自己是信息工程专业的一名学生,自己了解到遥感专业学习的编程课程我们都有学过,我们也具有一定的编程能力,可以为遥感提供后台分析,提高精度。
同时我们也学习过地理信息系统,了解一些地图处理方法,虽然跟遥感有很大差别,但是之前在学习高程的时候还是去了解了遥感,他们之间还是有很多联系。
信息工程专业信息两字,无论是地物信息还是位置信息都是我们学习的方向。
4、遥感影像是如何获取得到的
(1)凡是指记录各种地物电磁波大小的胶片(或相片),都称为遥感影像,在遥感中主要是指航空像片和卫星相片。
主要有一下几种成像方式,摄影成像,扫描成像,微波成像。
摄影成像是通过成像设备获取物体的影像技术。
传统摄影成像是依靠光学镜头及放置在焦平面的感光胶片来记录物体影像。
数字摄影则通过放置的焦平面的光敏元件,经光/电转换,以数字信号来记录物体的影像。
扫描成像是依靠探测元件和扫描镜对目标物体以瞬时视场为单位进行的逐点、逐行取样,以得到目标物的电磁辐射特性信息,形成一定谱段的图像。
(2)对于我们现在而言果想获如取遥感影像有以下几种方式
1.首先要看你做什么用,要求的分辨率是多少,其次再定可以选择的卫星,到相应的官网上下载,(国际科学数据服务平台,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中国遥感卫星面站,风云遥感数据网,Global Land Cover Facility等网站)在下载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数据的提供者。
2.找可靠的单位购买。
5、如何从中提取所需的信息
在第一次提交的内容中缺少预处理操作
遥感是利用地物电磁波辐射水平的灰度信息,通过处理、分析、解译,达到地物识别和专题研究的目的。
但是,影像的成像过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卫星速度变化、电磁波与大气的相互作用、随机噪声等,实际的图像灰度值并不完全是地物辐射电磁波能量大小的反映,造成影像的辐射失真和几何畸变。
因此,在进行遥感图像处理前,还需要进行预处理处理,包括图像的辐射量校正和几何校正。
遥感图像处理是对遥感集市中的图像进行辐射校正和几何纠正、图像整饰、投影变换、镶嵌、
特征提取、分类以及各种专题处理等一系列操作,以求达到预期目的的技术。
遥感图像处理可分为两类:一是利用光学、照相和电子学的方法对遥感模拟图像(照片、底片)进行处理,简称为光学处理;二是利用计算机对遥感数字图像进行一系列操作,从而获得某种预期结果的技术,称为遥感数字图像处理遥感图像预处理又被称作图像纠正和重建,包括辐射校正、几何纠正等。
目的是纠正原始图像中的几何与辐射变形,即通过对图像获取过程中产生的变形、扭曲,模糊和噪音的纠正,以得到一个尽可以在几何和辐射上真实的图像。
通常我们获取的遥感影像一般都是Level2级产品,为使其定位准确,我们在使用遥感图像前,必须对其进行几何精纠正,在地形起伏较大地区,还必须对其进行正射纠正。
特殊情况下还须对遥感图像进行大气纠正,
常用的遥感信息提取的方法有两大类:一是目视解译,二是计算机信息提取。
目视解译是指利用图像的影像特征(色调或色彩,即波谱特征)和空间特征(形状、大小、阴影、纹理、图形、位置和布局),与多种非遥感信息资料(如地形图、各种专题图)组合,运用其相关规律,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综合分析和逻辑推理的思维过程。
早期的目视解译多是纯人工在相片上解译,后来发展为人机交互方式。
利用计算机进行遥感信息的自动提取则必须使用数字图像,由于地物在同一波段、同一地物在不同波段都具有不同的波谱特征,通过对某种地物在各波段的波谱曲线进行分析,根据其特点进行相应的增强处理后,可以在遥感影像上识别并提取同类目标物。
早期的自动分类和图像分割主要是基于光谱特征,后来发展为结合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形状特征、空间关系特征等综合因素的计算机信息提取。
(参考文献格式错误,已修改)
参考文献:
[1] 赵时英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学用书(第一章1-30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中的应用.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引用日期2016-06-01]
[3]程大香网络遥感影像资源的获取途径台晓楠[C],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大学研究生院,2010
[4]梅安新,彭望琭,秦其明,等.遥感导论(第1、3、4、5、6、8章)[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杨长保;丁继红;面向对象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年04期
[6]余晓敏;湛飞并;;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城市地表信息提取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2年07期
[7]袁德阳;聂娟;邓磊;杨典华;尹川;;基于元数据的多源遥感影像数据库集成技术研究与实现[J];测绘科学;2012年03期
[8]2013年12月技术公开课——遥感影像图像信息提取方法(新浪博客)
[9]秦其明;遥感影像预处理的意义[J];测绘科学;2000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