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需要弘扬积极老龄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8卷第3期2018年9月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ofShaanxiInstituteofTechnology
Vol.28No.3Sep
t.2018收稿日期:2018-08-25
作者简介:张文斌(1956-)
,男,陕西扶风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管理与人才培养。

时代需要弘扬积极老龄观
张文斌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 710300
)摘 要:人类年老是自然规律。

老龄社会是全球客观的时代现实,中国的人口特点使这一现实更具困难和挑战性。

积极老龄观虽是一种新理念,但它是一种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唯物史观。

弘扬积极老龄观,老年人必须有积极老龄观,家庭必须弘扬积极老龄观,社会必须倡导积极老龄观,持积极老龄观做好老龄事业和养老产业,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时代。

关键词:老龄事业;倡导弘扬;积极老龄观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94007-(2018)03-0022-031 老龄社会是客观的时代现实
在自然规律中,万物都是有寿命的,人也不例外,寿命是有极限的。

但是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健康长寿是个体人或人类群体共同追求向往的目标。

随着生产力、科学技术、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条件的进步、健康保健意识的形成等等都促成了人类寿命的延长,
可能人类基因的进化也不断助力人类长寿。

全世界人类平均寿命从百年前的三、四十岁,到目前的向百岁冲刺。

发达国家,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较快,人们的寿命延长,20世纪中期以后逐渐进入老年社会。

中国近代以来属积贫积弱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
追赶超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快速的发展也规律性的促进了人口的寿命,使中国也进入了老龄社会。

“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高龄老年人将增加到2900万人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老年抚养比将提高到28%左右;用于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支出将持续增长;农村实际居住人口老龄化程度可能进一步加深。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

人类的平均年龄是不断增加的,
老是自然规律。

不论是人口大国还是小国,不论是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不论谁愿意还是不愿意,
伴随着社会发展进入老龄社会是一个自然趋势。

而且老龄社会从初期、中期,到结构基本稳定期将是一个不可抗拒的时代发展的现实。

2 积极老龄观是一种唯物史观
党的“十九大”等对老龄事业和养老工作都作出了重要的论述。

十九大报告指出: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要求:“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着力加强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各方面工作,着力完善老龄政策制度,着力加强老年人民生保障和服务供给,着力发挥老年人积极作用,着力改善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支撑条件,确保全体老年人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成果。

”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撰文指出:“人口老龄化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

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联合国确定了健康老龄化、
积极老龄化和老年人原则等指导思想,其
中最重要的是积极老龄观。


积极老龄观虽是一种新理念、新态度,但它是一种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唯物史观。

因为它以全球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为依据,客观地提出了不回避、不畏难科学的应对态度。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复杂地多因素形成的过程,应对人口老龄化也必然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全社会树立了积极老龄观,就会用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积极的行动、更加积极的政策和策略,更加科学合理地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养老工作的各种挑战。

《老龄蓝皮书: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2018)》指出:“当前高龄老人3000多万,失能老人4000多万。

这些空巢、高龄、失能老年人的增加,对照护服务需求日益凸现。

”2020年,老年人口将要超过2.5亿,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关注老年人这个群体,做好老年人口工作是一项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事业。

从当前和今后国情发展来看,养老事业有重要的社会公益性,也有很大的商业性,国家、社会、机构、个人都应该以积极老龄观担负起相应的责任。

但是,中国这些年来老龄工作的现实、世界各国养老工作的实践经验都充分表明,无论是“富而再老”,还是“未富先老”的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做好老龄事业和养老工作全社会都必须积极努力。

3 弘扬积极老龄观
3.1 老年人必须有积极老龄观
毛泽东词言:“人生易老天难老。

”这就是说人老是自然规律,谁都无法抗拒。

作为老年人本身,一定得有正确的思想准备,充分认识从思维能力、工作能力、生活潜能、身体状况等等都有较大变化,不能总回忆过去,总是和青壮年时期比。

人老了就是老了,要认真地过减法生活,舍要大于得。

这儿不舒服、哪儿不顺心、身体多病都很正常。

必须以积极的老龄观看待事物、看待社会,不可过高要求,自己能做的事情尽力去做,不能依赖别人,无论子女、他人、社会对自己有多少帮助,都必须有感谢心态。

积极地参加公益活动,尽心尽力为社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多参加适合老年人的社会活动,广泛结交朋友,尽心尽力做些退休前想做没时间做的事情,在自己努力,家庭、社会各方的帮助下安度晚年。

3.2 家庭必须弘扬积极老龄观
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说:“欧洲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没有家庭不行,家庭是个好东西。

都搞集体性质的福利会带来社会问题,比如养老问题,可以让家庭消化。

欧洲搞福利社会,由国家、社会承担,现在走不通了。

老人多了,人口老化,国家承担不起,社会承担不起,问题就会越来越大。

我们还要维持家庭。

全国有多少老人,都是靠一家一户养活的。

中国文化从孔夫子起,就提倡赡养老人。

”这就明确阐述家庭对养老的作用,我国的传统养老思想就是这样要求的。

现代社会尽管与传统家庭相比,人员结构、社会环境、思想观念等都有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不可替代的社会细胞———家庭养老的责任没有变化。

为人子女、亲人传统的养老思想不能丢,应尽的责任不能避,该做的事情不可少。

然而,面对中国实际现状客观地讲,20实际80年代至21世纪10年代,中国“独生子女”国策的实施,现在家庭中子女少了而老年人多了,甚至出现了一对30多岁夫妇需要扶养60岁以上五、六位老年人的现实,他们既要工作又要养孩子,养老的责任很难落实到位,老年人、社会应该理解。

3.3 社会必须倡导积极老龄观
人类平均寿命的不断增加,是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社会文明的趋势。

老龄社会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老龄事业和养老工作发达国家已有了不少可供借鉴的方式、方法和经验。

但是面对中国实际,人口数量世界之最、经济社会发展未富先老、特色独生子女老人家庭突然猛增,这些特点是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现实,也是中国老龄事业和养老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多少年来,党和国家从全局出发,不断地在借鉴、布局、创新老龄工作。

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全面谋划、具体安排,使老龄事业和养老工作全面发展。

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临基层考察、调研、指导,确保党和国家政策的贯彻落实,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社会环境,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

全社会要弘扬积极老龄观,不折不扣地认真贯彻党和国家老龄事业和养老工作的方针政策,形成良好的氛围,做好应对人口老龄化这项系统工程。

3.4 以积极老龄观做好老龄事业和养老产业新陈代谢是绝对的自然规律。

人人都会老,做好养老事业是大家都应该关心关注的问题。

我们的党和国家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十分重视老龄事业和养老工作,在政策体系建设、社会管理保障、人力财力物力等都已作出了总体布局,为全社会“积


张文斌:时代需要弘扬积极老龄观
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明确了方向,是积极做好老龄事业的思想基础。

老龄及养老工作是一种事业。

社会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老龄及养老工作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纯粹按人口比例计算已经达到或将要超过20%。

从事老龄及养老事业的职业人,必须牢固树立积极的老龄观,热爱这项事业,兢兢业业、吃苦耐劳、积极工作,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依然存在的新时代,一定要尽职尽责、开拓创新,为党和国家的社会管理工作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做贡献。

真诚做好老龄事业的“银发产业”。

虽然经济全球化发展势不可挡,但是内需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作用愈来愈受到重视。

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老年人口的比例可达20%,这个消费群体不可轻视。

按照中国传统习惯老年人都很节俭、重视积蓄,多年来舍不得消费手中都有点存款。

现在,一方面社会保证好了不怕花钱;另一方面想明白了愿意花钱。

这就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消费群体,为银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客观的条件。

作为银发基本产业,“它主要包含以养老设施、机构以及老年房地产、老年护理服务业、老年服饰、老年食品、老年医疗服务等。

作为相关产业,它主要包含以养老设施和机构供应链上的专业家具、专业设施、专业易耗用品等;老年护理服务业务供应链上的护理人员培训、劳务派遣、老年护理专业用品、治疗及康复器械等;老年人深层次需求服务的娱乐、学习、旅游、医疗保健、营养保健、心理咨询等。

作为衍生产业,它主要包含以老年储蓄投资理财产品、老年地产的倒按揭等金融产品、寿险产品的证证券化产权产品、长期护理保险产品、老年融资资本市场等。

”这些消费市场潜力很大,银发产业需要庞大的相关职业人才队伍去开发、去创造。

而要以积极老龄观去做银发产业,关键必须讲诚信,做高质量、货真价实的消费产品,千万莫将老年人当摇钱树,诚信地对待他们,这是全部已老和将来要老人们的共同期盼。

犜犺犲犜犻犿犲犖犲犲犱狊狋犺犲犃犮狋犻狏犲犆狅狀犮犲狆狋犻狅狀狅犳犃犵犻狀犵
犣犎犃犖犌犠犲狀犫犻狀
(ShaanxiInstituteofTechnologyXi’anShaanxi710300)
犃犫狊狋狉犪犮狋:Itisanaturalruletobecomeold.Agingsocietyisanobjectiverealityoftime.ThefeatureofChina’spopulationmakesthismoredifficultandchallenging.Althoughactiveconceptionofagingisanewconception,itisascientific,realisticmaterialismconception.Inordertocarryforwardtheactiveconcep tionofaging,theoldpeoplemusthavetheactiveconceptionofaging,thefamilymustcarryforwardit,andthesocietymustinitiateit.Wemustdothecauseofagingandpensionindustrywell,soastofacethetimeofaging.
犓犲狔犠狅狉犱狊:Agingcause;Carryforwardandpromote;Activeconceptionofaging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Z].2017-03-06.
[2] 习近平.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9(01).
[3] 吴玉韶.积极老龄观要贯穿新时代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全过程[N].陕西老年报,2018-06-22(01).
[4] 老龄人口消费热点形成[N].陕西老年报,2018-06-15(01).
[5] 张文斌.养老职业人才之基本素质[J].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7(03):33-34.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