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化学试卷(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化学试卷(一)
一、选择题
1.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充满变化。
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酒精燃烧B.冰雪融化C.铁钉生锈D.动物呼吸
2.食品变质是一个缓慢氧化的过程。
食品包装常见的有真空包装和充气包装,其目的是防止食品与下列哪种气体接触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3.为提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小奔进行了下列操作的训练,其中存在错误的是A.取用固体B.倾倒液体
C.读取液体体积D.使用滴管
4.新能源时代,锂矿被誉为“白色石油”。
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
据此分析下列有关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锂属于金属元素B.锂与氧气不能反应
C.锂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D.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g
5.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球上水的总量很大,无需节约用水
B.长期饮用纯净水也不会对人体健康有任何影响
C.水电解可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D.水是常见的溶剂,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6.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净水B.利用天然气的可燃性作燃料
C.利用CO的还原性炼铁D.利用熟石灰的碱性改良酸性土壤
7.学习化学有助于掌握相关安全知识。
下列有关做法符合安全的是
A.炒菜时锅里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B.厨房里闻到有泄漏的燃气味,立即打开排气扇
C.在加油站加油时,使用手机打电话
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直接倒入盛浓硫酸的烧杯中
8.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使用的金属材料全部是纯金属B.切完菜后将菜刀及时清洗干净并擦干C.所有的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D.金属锈蚀后没有回收价值
9.家庭厨房里也蕴含许多化学知识。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粘有少量蔗糖的杯子只用水就可以洗干净,是因为蔗糖可溶于水
B.炖汤时任取一点尝尝就可知整锅汤的咸淡,是因为溶液具有均一性
C.小伟见厨房里有一杯无色液体就认定这是一杯水,因为只有水是无色液体
D.用洗洁精可将碗筷上的油污洗去,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
10.长沙某地区的土壤呈弱酸性,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农作物不适宜在该地区种植的是
A.A B.B C.C D.D
11.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盐,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
下列有关氯化钠的用途中错误的是A.用作调味品B.配制生理盐水C.用于金属除锈D.用作融雪剂12.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需要摄入足量蛋白质。
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A.米饭B.牛奶C.蔬菜D.水果
二、多选题
13.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
下列有关做法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把水烧开后再喝,可有效减少硬水给人体带来的危害
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熔点很高
C.冬天在农家乐包厢烤炭火取暖时,要注意开窗通风,谨防CO中毒
D.将废旧电池埋于土壤中,就不会造成污染
三、选择题
1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设计中,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B.用过滤的方法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杂质
C.用互相刻画的方法比较铜片和铁片的硬度D.用酚酞溶液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
四、多选题
15.图象可以形象直观地揭示化学变化中的数量关系,正确分析图象是中学生需掌握的一种学习方法。
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分别与足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图象大致如图所示。
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A.产生氢气的质量:锌>铁B.t1、t2分别表示锌、铁反应完全的时刻C.据此可以判断:金属活动性,锌>铁D.据此可以判断:锌和铁与稀盐酸反应均放出热量
五、填空与简答
16.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导致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因此,人体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钙。
未成年人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钙的需要量也相对较大,要注意补充。
人体对钙的需要可以从食物中获得,奶类及奶制品、豆类及豆制品、虾皮等食物中含钙丰富,是日常饮食中钙的较好来源。
也可适当服
用含碳酸钙的补钙剂等药物进行补钙。
(1)碳酸钙(CaCO3)用作补钙剂的原理是:服用后在胃酸作用下转化成可被吸收的钙离子。
已知每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请写出钙离子的符号:。
(2)青少年缺钙会导致。
(3)下列食物中含钙丰富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牛奶B.米饭C.虾皮D.豆腐
17.我国北方有不少盐碱湖,含有较多的碳酸钠和氯化钠。
当地有“冬天捞碱(指碳酸钠),夏天晒盐(指氯化钠)”的生产习俗。
如图为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图。
请回答:
(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是。
(2)20℃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1.0gNa2CO3固体,用玻璃棒搅拌,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Na2CO3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盐碱湖里能“冬天捞碱”的原因是:碳酸钠在冬天的溶解度比在夏天的溶解度很多(填“高”或“低”)。
18.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氢能源无任何污染,氢能燃料电池已取得技术上的突破,氢能源有望走入千家万户。
请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
但当胃酸过多时,会引起身体不适,甚至胃溃疡等。
服用含氢氧化镁的抗酸药可治疗胃酸过多症。
请写出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9.我国古代科技巨著《天工开物》一书中记载火法炼锌工艺:“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以下是模拟该过程的流程图:
(1)为了使炉甘石充分快速反应,流程中采取的措施是 。
(2)得到的锌锭要冷却后才能毁罐取出,目的是防止 。
(3)反应罐中能将氧化锌还原为金属锌的物质有 。
20.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稀有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0.94%,其中绝大部分为氩气(相对分子质量为39.95),约占空气体积的0.93%。
英国物理学家瑞利(R.J.S.Rayleigh)与英国化学家拉姆塞(William Ramsay)因发现稀有气体而分别被授予19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
1892年,英国物理学家瑞利用不同方法获得的氮气来测定氮气密度:
方法A :通过空气获得氮气,除去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后,测得其密度为1.2572g/L 。
方法B :通过亚硝酸铵分解()4222NH NO N +2H O =↑的方法得到氮气,除去水蒸气后,测得其密度为1.2505g/L 。
方法C :通过氨气(NH 3)与物质X 反应3222NH +3X 3Cu+N +3H O ⎛⎫ ⎪⎝⎭
的方法获得氮气,除去水蒸气及残余的氨气后,测得其密度为1.2508g/L 。
尽管测定时气压和温度几乎相同,但与方法B 、C 比较,方法A 获得的结果总是有0.5%的误差。
开始瑞利认为可能是由于实验操作不当引起了实验误差,但经过多次实验,方法A 与另两种方法得到的氮气的密度之间总有0.5%的微小差异。
瑞利没有放过这一微小差异,他和拉姆塞合作经过两年精确的实验研究和推理分析,终于找到造成这一微小差异的答案。
科学家们这种勇于探索、精益求精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实验室可用浓硫酸除去氮气中的水蒸气,是由于浓硫酸具有 性。
(2)物质X 的化学式为 。
(3)对于方法A 造成这0.5%的微小差异的原因,两位科学家最后找到的答案是 。
六、实验题
21.在气体制取的复习课中,老师给出如下装置示意图,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 。
(2)用装置B 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时,给擦干后的试管加热的操作方法是 。
(3)实验室若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则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 (填字母代号)。
(4)若用装置D 收集二氧化碳,其验满的方法是 。
七、科学探究题
22.在进行金属与酸反应的分组实验中,各小组同学将用砂纸打磨过的镁条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且试管壁发热。
但部分小组的同学还发现:试管中出现白色不溶物。
请你一起完成下列相关实验探究过程:
【探究一】为什么有的小组会出现白色不溶物?
【实验1】将同一卷镁条打磨后剪成相同长度的5段,分别装入5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
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验结论】 (1)通过上表可知,出现白色不溶物与 有关。
【探究二】白色不溶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
℃在MgCl 2溶液中,MgCl 2能与水发生微弱的反应:()222MgCl +2H O=Mg OH +2HCl 或
()22MgCl +H O=Mg OH Cl+HCl ;加热能促进反应的进行。
℃()Mg OH Cl 为白色不溶于水的固体,能与酸反应:()22Mg OH Cl+HCl=MgCl +H O ,
()()
2Mg OH Cl+2HNO=Mg NO+MgCl+2H O。
3322
2
【猜想】I.是没有参加反应的镁;
II.是生成的MgCl2过多而析出晶体;
Mg OH白色沉淀;
III.是生成的()2
Mg OH Cl白色沉淀。
IV.是生成的()
【实验2】
(2)将【实验1】A试管中的物质过滤后,取部分白色不溶物分成4份,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请你完善表中实验编号1的实验现象及实验编号2的实验结论。
【实验反思】
(3)请你分析:实验编号3设计方案(填“正确”或“错误”)。
(4)老师指出实验编号4所得结论不可靠,理由是。
Mg OH Cl。
在老师的指导下,实验小组最终确定白色不溶物为()
Mg OH Cl,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
(5)在试管内进行镁与稀盐酸反应时,为避免生成()
八、计算题
23.小林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标签不全(未标明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如下图)。
为测定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小林取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NaOH溶液加入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变红。
随后向烧杯中慢慢加入该稀硫酸,并不断搅拌,待溶液恰好变为无色时,共消耗该稀硫酸24.5g。
求:
(1)10.0g质量分数为40%的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g。
(2)求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请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