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上饶市广丰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带解析)-66981f1ffd9743faa49433b4862040c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若成绩小于 15 秒认为良好,求该样本在这次百米测试中成绩良好的人数; (2)请估计学校 1800 名学生中,成绩属于第四组的人数; (3)请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求样本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
19.在 ABC 中, A 120 , b 1, SABC 3 ,求:
(1) a , c ; (2) sin(B ) 的值.
试题分析:程序执行中的数据变化如下: k 0, s 0, 0 3, s 1, k 1,1 3, s 3, k 2,
2 3, s 7, k 3,3 3 不成立,因此输出 s 7
考点:程序框图
15.1
【解析】





答案第 3页,总 7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a1
sin 2
1, a2
sin
0, a3
sin
3 2
1, a4
sin 2
0, a5
sin
5 2
a1
1,所以
数列周期为 4,所以 S2014 a1 a2 1
考点:数列周期性及求和
16. 10 2
【解析】
试 题 分 析 : cos A 3 10 sin A 10 , 由
ac
答案第 4页,总 7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因此估计成绩属于第三组的人数约为 1800×0.32;(3)由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样本数据的 中位数,众数,规律是,众数即是最高的小矩形的底边中点横坐标,中位数,出现在概率是 0.5 的地方 试题解析::(1)样本在这次百米测试中成绩优秀的人数 0.22×50=11(人)…(2 分) (2)学校 1800 名学生中,成绩属于第四组的人数 0.32×1800=576(人)…(2 分) (3)由图可知众数落在第三组[15,16),是 15+162=15.5…(5 分) 因为数据落在第一、二组的频率=1×0.06+1×0.16=0.22<0.5 数据落在第一、二、三组的频率=1×0.06+1×0.16+1×0.38=0.6>0.5…(6 分) 所以中位数一定落在第三组[15,16)中.…(7 分) 假设中位数是 x,所以 1×0.06+1×0.16+(x-15)×0.38=0.5…(9 分) 解得中位数 x=29919≈15.7368≈15.74…(10 分) 考点:频率分布直方图;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2
2
考点:正弦定理及三角形面积公式
11.A
【解析】
试题分析:当 m 1 0 时 m 1,不等式化为 2 0 恒成立,当 m 1 0 时 m 1,此时需
答案第 2页,总 7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m 1 满足 0
解不等式组得1 m 9 ,所以 m 的范围是 1,9
9.设数列 an 中,已知 a1
1, an
1
1 a n 1
(n
1) ,则 a3
A. 8
B. 5
C. 3
D.2
5
3
2
10.在 ABC 中, a 2, A 30,C 45,则 SABC =
A、 2
B、2 2
C、 3 1
D、 1 3 1 2
11.若不等式
的解集是 R,则 m 的范围是
A.
B.
B. 40
C. 20
7.数列 an 的前 n 项和 Sn 3n2 5n, 则 a6 的值为
D.12
A.78
B.58
C.50
D.28
8.不等式 2x2 x 3 0 的解集为
A.{x | x 1或x 3} 2
B.{x | 1 x 3} 2
C.{x | 3 x 1} 2
D.{x | x 3 或x 1} 2
…………○…………内…………○…………装…………○…………订…………○…………线…………○…………
第 II 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 II 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13.在 R 上定义运算⊙:a ⊙ b ab 2a b ,则关于实数 x 的不等式:x ⊙ (x 2) 0
的解.集.
2
a10
5 a2
a9
100 a2
a9
20
考点:等差数列性质及求和
7.D
【解析】
试题分析: a6 S6 S5 336 30 3 25 25 28
考点:数列前 n 项和 8.D 【解析】
试题分析:不等式 2x2 x 3 0 x 12x 3 0 x 1或 x 3 ,所以不等式的解
的形式,而后转化为整式
不等式 f x g x 0 求解
试题解析:(1)
2x2
x
15
0
x
3
2x5Βιβλιοθήκη 05 2x
3
,解集为
5 2
,3
(2)不等式 2 x 0 化为 2 x4 x 0 x 2 x 4 04 x 2 ,解集为
4 x
x | 4 x 2
考点:1.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2.分式不等式解法 18.(1)11;(2)576;(3)15.5,15.74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意,成绩在第一,二组的为良好,其频率为 0.22,由频率计算公式 即可算出该样本中成绩优秀的人数;(2)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知成绩在第四组的频率 0.32,
6 20.在 C 中, a , b , c 分别是角 , , C 的对边, cos 3 且 ac 35 .
5 (1)求 C 的面积; (2)若 a 7 ,求角 C .
21.在等比数列{an} 中, a2 3, a5 81 .
(Ⅰ)求 an 及其前 n 项和 Sn ;
(Ⅱ)设 bn
1 log3
4 x
18.某学校 1800 名学生在一次百米测试中,成绩全部介于 13 秒与 18 秒之间,抽取其
中 50 个样本,将测试结果按如下方式分成五组:第一组 13,14 ,第二组 14,15 ,,第 五组 17,18 ,下图是按上述分组方法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试卷第 3页,总 4页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外…………○…………装…………○…………订…………○…………线…………○…………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将两个数 a 2010, b 2011交换使得 a 2011, b 2010 ,下面语句正确一组是
2.若 a, b 是任意实数,且 a b ,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 a 2 b2 C. lg(a b) 0
B. b 1 a
D. (1)a (1)b 33
3.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出 S 1320 ,则判断框中应填
1.B
参考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先把 b 的值赋给中间变量 c,这样 c=2011,
再把 a 的值赋给变量 b,这样 b=2010,
把 c 的值赋给变量 a,这样 a=2011
考点:赋值语句
2.D
【解析】
试题分析:由指数函数
y
1 x 3
是减函数可知当
a
b
时有 (1)a 3
(1)b 3
考点:不等式性质
考点:三个二次关系 12.A 【解析】
试题分析:线性约束条件对应的可行域为直线 x 2 y 2, 2x y 4, 4x y 1 围成的区
域,顶点为
0,1
,
2,
0
,
1 2
,
3
,目标函数
z=3x-y
在点
1 2
,
3
处取得最小值
3 2
,在点
2, 0 处取得最大值 6
3 z 6 2
考点:线性规划问题
考点:等差数列性质 5.B 【解析】
试题分析:由正弦定理 a sin A
b sin B
1 得 sin 30
3 sin B sin B
3 B 60 或120 2
考点:正弦定理解三角形
6.C
【解析】
答案第 1页,总 7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试题分析: S10
10 a1
3.A
【解析】
试题分析:程序执行中的数据变化为:
i 12, s 1,12 10, s 12,i 11,11 10, s 132,i 10,
10 10, s 1320,i 9,9 10 不成立,所以输出 s 1320
考点:程序框图 4.D 【解析】
试题分析: a1 a5 a2 a4 2a3 6a1 a2 a3 a4 a5 6 6 3 15
C.
D.
x 2y 2 12.已知变量 x,y 满足约束条件 2x y 4 ,则目标函数 z=3x-y 的取值范围是
4x y 1
A.
-
3 2
,6
B.
-
3 2
,- 1
C. -1,6
D.
-
6,3 2
试卷第 2页,总 4页
…………○…………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A.10 6
B. 5 6
C.30
D.15
5.ΔABC 中,角 A, B, C 的对边分别是 a, b, c ,a=1,b= 3 ,∠A=30°,则∠B 等于
A.60°
B.60°或 120° C.120°
D.无解
6.设等差数列 an 的前项和为 Sn ,已知 S10 100 ,则 a2 a9
A.100

10
10
sin A sin C
1 10
c sin150
c
10 2
10
考点:正弦定理解三角形
17.(1)
5 2
,
3
(2)x | 4 x 2
【解析】
试题分析:(1)解一元二次不等式首先求得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结合二次函数图像即可得到
不等式解集;(2)解分式不等式时首先将不等式转化为
f g
x x
0
13. x 2 x 1
【解析】
试 题 分 析 : 由 定 义 运 算 ⊙ 可 知 不 等 式 x ⊙ (x 2) 0 转 化 为
xx 2 2x x 2 0x2 x 2 0
2 x 1,不等式的解集为 x 2 x 1
考点:1.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2.新定义运算 14.7 【解析】
…………○…………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内…………○…………装…………○…………订…………○…………线…………○…………
19.(1) a 21, c 4 (2) 21 7
【解析】
试题分析:(1)由三角形面积公式 S 1 bc sin A 可求得 c 边,由余弦定理可求得 a 边;(2) 2
a
n
,求数列
bn
1 bn
1
的前10
项和
T10

22.已知数列an
是首项为
a1
1 4
,公比
q
1 4
的等比数列,bn
2
3 log 1
4
an
(n N*) ,
数列cn 满足 cn an bn .
(1)求证:bn 是等差数列;
(2)求数列cn 的前 n 项和 Sn ;
试卷第 4页,总 4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绝密★启用前
2015-2016 学年江西省上饶市广丰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
考数学试卷(带解析)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 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 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 I 卷的文字说明
A. i 10?
B. i 11?
C. i 12?
D. i 11?
4.已知等差数列 an 中, a1 a5 6,则a1 a2 a3 a4 a5
试卷第 1页,总 4页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外…………○…………装…………○…………订…………○…………线…………○…………
2 集为{x | x 3 或x 1}
2
考点: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
9.C
【解析】
试题分析:由递推公式可知 a2
1
1 a1
2, a3
1
1 a2
3 2
考点:数列递推公式
10.C 【解析】
试题分析: a c 2 sin A sin C 1
c c 2 2
2 B 105
22
S 1 ac sin B 1 2 2 2 sin 60 45 3 1


14.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 S

15.已知 Sn
是数列 an 的前 n 项和,若 an
sin
2
n,
则 S2014 的值为

16.在△ABC 中,若 cos A 3 10 ,C=150°,BC=1, 则 AB=______ 10
评卷人 得分
三、解答题
17.求不等式的解集:
(1) 2x2 x 15 0 (2) 2 x 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