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0版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2020版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3题;共44分)
1. (4分) (2018高二下·浙江期中) 下图为浙江省宁波市2015年11月23-27日气象相关資料。

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段影响宁波的天气系统是()
A . 台风
B . 反气旋
C . 暖锋
D . 冷锋
(2)关于该时段宁波的天气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A . 24日霜冻明显
B . 25日大风频繁
C . 26日气压降低
D . 27日温差最小
2. (6分)(2016·遵义模拟) 下图示意2015年11月6日某时气压形势分布,此时()
A . 东北平原受锋面气旋影响多暴雪
B . 江淮地区大风降温伴有雨雪天气
C . 华北地区由睛朗转为雨雪天气
D . 我国南方热低压控制天气将转晴
3. (2分)(2016·上饶模拟) 下图显示的是近几十年来,大气C02浓度及气候要素变化对华北平原(某产粮
区)小麦、玉米产量的影响。

读下图,图中显示,在该区域()
A . 温度变化使小麦和玉米的产量都增加
B . 小麦和玉米产量均呈下降趋势
C . 影响小麦和玉米产量的主导因素是日照时数
D . C02浓度的变化与两作物产量均呈正相关
4. (4分)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有()
A . 气象灾害减少
B . 南极冰川面积扩大
C . 全球温度带北移
D . 海平面上升
5. (4分) (2019高一上·舒城月考) 关于全球变暖造成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全球变暖不会影响社会经济生活
B . 全球变暖会引起海平面的上升
C . 全球变暖会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干旱现象
D . 全球变暖使得高纬度地区适宜亚热带作物生长
6. (4分) (2019高一下·德州期末) 下图为小明同学在广西桂林某地旅游时拍摄的风景照,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地地貌的成因是()
A . 岩浆活动
B . 流水侵蚀
C . 地壳运动
D . 海浪侵蚀
(2)与珠江三角洲相比,该地区更为活跃的水循环环节是()
A . 地表径流和蒸发
B . 大气降水和蒸发
C . 水汽输送和下渗
D . 地下径流和下渗
7. (4分) (2019高二下·宝坻期中)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第三极”,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第三极”的原因是()
A . 干旱
B . 湿热
C . 高寒
D . 炎热
(2)图中①山脉是()
A . 昆仑山脉
B . 喜马拉雅山脉
C . 天山山脉
D . 阿尔金山脉
8. (2分)我国内流河的主要特点是()
A . 多为季节性河流
B . 河流水量季节变化不明显
C . 以降水补给为主
D . 流量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增加
()9. (4分) (2017高二下·福建期末) 读下图回答:在该图所示的时段内,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的城市是:
A . 台北
B . 上海
C . 首尔
D . 北京
10. (4分) (2019高二上·浙江期中) 2018年9月6日凌晨3点8分左右,日本北海道发生强烈地震。

地震之后北海道地区发生了大面积的土壤液化(指在外力的作用下,原本是固态的土壤变成液态,或变成粘稠的流质。

简单来说,就是地下的水和砂土失去了平衡。

),一些街道已经变成沼泽......同时,丰田公司在近日发布的声明中表示,受到日本北部强烈地震的影响,丰田公司在日本的供应链中断,丰田在日本的工厂将从本周六开始停产。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大数据表明:日本平均一年1500次地震,日平均4次左右。

由此可见,日本真是一个多地震灾害的国家,那么日本地震频发的原因是()
A . 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张裂处
B . 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处
C . 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彼此张裂处
D . 位于太平洋板块内部碰撞挤压处
(2)日本地震引发土壤液化的区域最不可能的是()
A . 海岸地区
B . 冲积平原区
C . 旧河道分布区
D . 中部山地
(3)丰田汽车公司在日本的工厂在本周六开始停产是由于该公司在灾区有()
A . 整车生产厂
B . 研发设计中心
C . 核心零部件厂
D . 一般零部件厂
11. (2分)读某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可知,该地先后依次发生了()
A . 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地壳运动
B . 地壳运动、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 . 地壳运动、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 . 沉积作用、地壳运动、侵蚀作用
(2)关于图中甲、乙两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甲—背斜形成的山
B . 乙—向斜形成的山谷
C . 甲—可能有地下水
D . 乙—适合修建隧道
12. (2分) (2017高二下·三明期末) 下图为北京市密云县地形图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密云县的自然地理状况,正确的叙述是()
A . 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B . 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C . 阵雨以对流雨为主
D . 聚落集中在山前冲积扇
(2)关于密云县河流,正确的叙述是()
A . 潮河的含沙量高于潮白河
B . 白河的流向为自东南向西北
C . 潮白河流域与密云水库的集水范围一致
D . 河流的补给主要是季节性积雪融水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北京为了缓解水资源紧张问题,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 改变降水量的季节分配
B . 加大地下水的开采力度
C . 加快地表水体循环速度
D . 调解径流量的地区分布
13. (2分) (2020高三上·伊春期末) 下图为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就相同海拔高度来说,该山地南北两坡年降水量()
A . 大体相等
B . 北坡较多
C . 南坡较多
D . 难以判断
(2)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
A . 南坡3500米
B . 南坡2000米
C . 北坡3500米
D . 北坡2000米
二、非选择题 (共4题;共45分)
14. (10分) (2019高一上·番禺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其形成原理是掌握其他大气运动的基础,某教师为使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请结合实验报告,完成后面的思考题。

实验报告
实验用材:一小堆纸、火柴、铁板
实验步骤:
①在室外安全、无风的地方,放置一块铁板,再在铁板上放置一小堆纸,并用火柴点燃。

②注意观察纸片和灰烬显示出的空气流动路线。

实验现象:纸片和灰烬从火堆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再从四周下沉,然后又进入火堆。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以证明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形成了空气的环流运动,即热力环流。

(1)下图是该实验中的纸片和灰烬的运动过程示意图。

由此总结出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是:热量差异→________→同一水平面上的________→大气________→热力环流。

(2)若下图中的虚线表示不同高度上纸屑点燃前的等压面,则用实线表示出纸屑点燃后的变化。

由此得出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弯曲之间的关系规律是:低压处等压面________弯曲,高压处等压面________弯曲。

(3)上图中纸屑点燃后一段时间,A、B、C、D四处中,气压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由此也可总结:不同海拔上气压(分布的规律)________。

(4)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请说出一个生活实例。

15. (10分) (2016高一上·宜昌期末) 读“世界表层部分洋流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指出图中①、②、③、④四股洋流的流向。

(2)在图上①②③④四股洋流中,属于暖流的是________。

受东北信风影响而形成的是________。

(填数字)(3)洋流对澳大利亚东岸A地气候的影响________,洋流对澳大利亚西岸B地气候的影响________。

(4)据媒体报道在美国西海岸发现微量放射性碘等物质,而且加州的牛奶中也发现了这些放射性物质,专家认为这些物质可能是东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产生的,你赞同吗?为什么?
(5)试分析洋流对海上航行的影响
16. (15分)(2016·河南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南海诸岛是中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

西沙群岛地处热带中部,属热带季风气候,炎热湿润,但无酷暑。

以永兴岛为例,极端高温34.9℃,极端低温15.3℃,年平均气温26.5℃。

年降雨量1505毫米。

西沙群岛是最易受台风侵袭的地区。

材料二:甘泉岛(北纬16°30',东经1 1 1°35 ′)位于中国西沙群岛永乐环礁上,在珊瑚岛西南2海里处,岛上有中国最南端的文物保护单位—西沙甘泉岛唐宋遗址。

甘泉岛是西沙群岛中出露最晚的岛,地势较高,四周为沙堤围绕,岛中心由于湖干涸演化形成平地,周围珊瑚礁环绕;岛上有一口古井,井水清澈甘甜适宜使用,也是西沙为数不多具有淡水的岛屿。

材料三:南海诸岛及甘泉岛图。

(1)南海诸岛有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分析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2)从地质作用角度分析环岛沙堤的形成过程。

(3)分析甘泉岛上井水甘甜的原因。

(4)如果有人打算到甘泉岛定居,在基础设施建设时,应考虑哪些影响因素。

17. (10分)(2020·宁波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格尔木市是青海省的一个地级市,是青藏铁路的重要站点之一,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为了减轻风沙对铁路通行的影响,格尔木至昆仑山口段采用了透风挡沙墙与“石方格”相结合防沙方式,保护了铁路运输的安全。

图1为该市区域图,图2为透风挡沙墙和“石方格”剖面图,图3为其景观图。

材料二格尔木河发源于昆仑山,是格尔木市的母亲河,图4为格尔木河流域植被与地形关系图。

材料三近年来,格尔木市大力发展果蔬产业,蔬菜生产从1991年的种植面积2280亩、总产量692万千克,发展到2018年种植面积4035亩、总产量2680万千克。

(1)简述格尔木至昆仑山口段铁路没有采用“草方格”而采用“石方格”防沙的主要依据。

(2)根据材料,分析透风挡沙墙与“石方格”相结合防沙方式的作用原理。

(3)结合图4,从土壤角度分析格尔木河流域植被分布的特点。

(4)分析格尔木市蔬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对区域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3题;共44分)
1-1、
1-2、
2-1、
3-1、
4-1、
5-1、
6-1、
6-2、
7-1、
7-2、
8-1、
9-1、
10-1、
10-2、
10-3、
11-1、
11-2、
12-1、
12-2、
12-3、
13-1、
13-2、
二、非选择题 (共4题;共45分)
14-1、
14-2、
14-3、
14-4、
15-1、
15-2、
15-3、
15-4、
15-5、
16-1、
16-2、
16-3、
16-4、
17-1、
17-2、
17-3、
1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