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保定市初中毕业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保定市初中毕业生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命题人:冯志红审定人:王旭光)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第一部分(1—8题23分)
1.根据拼音,将相应语句正确、工整地写在下面方格内。
(2分)
2.使用部首检字法在《新华字典》中检索“岑”字,请确定该字的部首以及在部首内的笔画数。
(2分)
部首:___________ 笔画数: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鲁迅先生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就看怎么样对待困难,是退避三舍呢,还是迎难而上?
C.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D.他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是一盒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
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放在穿堂中的大屏风,除作装饰外,还有遮蔽作用,以免人们刚进入穿堂就直见正房。
B.这种管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议论。
C.小王做任何工作都是非常认真得很。
D.我们有一些同学,他们缺乏的是没有远大的理想。
5.下列句子正确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2分)
①不仅动物有这种本事,许多植物也能准确报时。
②例如南非有一种大叶树,它的树叶每隔2小时就要翻动一次。
③例如南美洲有一种第纳鸟,每隔30分钟就会“唧唧喳喳”叫上一阵,误差只有15
秒。
④因此许多古代的学者或哲人推断说,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的作息时间。
⑤人类早就发现,许多生物有着极强的“时间观念”。
⑥非洲丛林中还有一种小虫,每过一个小时就改变一种颜色,因此许多当地人把它们
捉回去当“虫表”。
6.将下面文章按作者生活朝代的先后顺序重新排列,将正确的序号写在文章下面的横线上。
(2分)
①《陋室铭》②《出师表》③《醉翁亭记》
④《鱼我所欲出》⑤《送东阳马生序》
正确的顺序_______________
7.根据课文原句填空。
(7分)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周南》)
②无为在歧路,____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④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⑤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⑥而现在|______________|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8.班级要开展一次走进名著综合性学习活动,根据要求完成下列试题。
①写出一条关于读书的格言警句。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西游记》是一部家喻户晓的中国古代名著,请写出其中你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并
说明理由。
(2分)
答: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9-28题4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6分)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9.请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
(2分)
折戟沉沙铁未销
10.“自将磨洗认前朝”的“前朝”指的是什么时间?(2分)
答:
11.指出“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具体含义。
(2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2分)
【甲】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髫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节选自袁宏道《满井游记》)【乙】虎丘①去城可七八里。
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
凡月之夜、花之展、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
而中秋为尤胜。
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
衣冠士女,下迨蔀屋②,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
置酒交衢间③。
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④,无得而状。
布席⑤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辩识;分曹部置⑥,竟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⑦自别。
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⑧,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⑨;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拍而歌,竹肉相发⑩,清声亮彻,听者魂销。
(节选自袁宏道《虎丘记》)【注释】①【虎丘】山名,位于苏州市西北,有虎丘塔、千人石等名胜古迹。
②【下迨(dài)蔀(pǒu)屋】下至小户人家。
③【交衢间】指路边。
④【雷辊(ɡ
ún)电霍】雷鸣电闪。
⑤【布席】安设筵席。
⑥【分曹部置】分批安排。
,
成对。
⑦【妍媸(chì)】美和丑。
⑧【瓦釜】比喻粗俗的歌子。
⑨【属(zh
ǔ)而和(hè)者,才三四辈】随着唱和的就只有三四群人。
⑩【竹肉相发】
箫管声伴着歌唱声。
竹肉,管乐器和歌喉。
12.下面对加着重号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娟然
..如拭(美好的样子)B.呷浪之鳞.(鱼)
C.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到达)D.竟以歌喉相斗.(比赛)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于.时冰皮始解生于.忧患B.竟以.歌喉相斗属予作文以.记之
C.罍而.歌者无得而.状D.曝沙之.鸟花之.晨
14.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段理解。
(3分)
甲文写________景,以_________景观为主,重点描绘了水光山色、柳条麦田等优美景色;乙文绘秋景,以人文景观为主,重点描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热闹场面。
16.从甲文或乙文中选择一个比喻句,从表达效果方面加以赏析。
(3分)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9分)
世界上的木材有软有硬,人们把坚硬无比的木材喻为“神木”。
“神木”生长在俄罗斯西部沃罗涅日市郊外。
说起它的神奇之处,还得从300多年前发生的一场著名海战
说起。
公元1696年,俄国舰队和土耳其舰队在亚速海面上激烈交战。
当时的战舰都是木的船体,就反弹出去,扑通扑通地掉到水里。
土耳其士兵大惊失色,没等他们清醒,就被反攻的俄国战舰打得落花流水。
这场海战使俄国海军威震欧洲。
俄国战舰为什么不怕炮弹?原来战舰是用沃罗涅日的神木做成的。
神木为什么这么坚固?当时,人们并不知道其中奥秘,只知道这是一种带刺的橡树,看上去平平常常的,没什么奇异之处。
300多年过去了,关于神木的故事一直流传着,可谁也解不开这个谜。
到了上世纪70年代,神木的传说引起了前苏联著名林学家谢尔盖博士的重视,他决心用现代科学技术来解开神木之谜。
他在野外圈一个靶场,竖起2000多个刺橡木做的靶子,他对着神木靶子发射了几万发子弹,结果绝大多数子弹都被坚硬的神木靶子弹回来。
神木果然名不虚传!博士非常惊讶。
他取下靶子的木纤维,拿到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在木纤维的外面包裹着一层表皮细胞分泌的半透明胶质,这种胶质遇到空气就会变硬,好像一层硬甲。
用仪器分析胶质成分,结果表明,胶质中含有铜、铬、钴离子以及一些氯化物。
正是由于这些物质的存在,才使得这种神木坚硬如铁,不怕子弹。
博士又用刺橡木做了一个大水池,灌满海水,丢入各种形状的刺橡木小木块,然后将池子封闭好。
过了三年,他打开水池,取出小木块,惊奇地发现,池子和小木块一点儿也没变形和腐烂。
经分析得知,又是这层胶质的功劳。
博士还把一个用刺橡木做的房屋模型投入300℃高温的炉膛。
一个小时后打开炉门,模型竟秋毫无损!原来,刺橡木分泌的胶质在高温下能生成一层防火层,并分解成一种不会燃烧的气体,它能抑制氧气的助燃作用,使火焰慢慢熄灭。
至此,神木的奥秘总算被全部揭开了。
17.文章讲述海战的故事,具有怎样的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神木”的“神”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一句话概括说明“神木”“神”的原因。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谢尔盖博士用什么办法揭开了“神木”的奥秘?对此你有怎样的体会?(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9分)。
①关于天才,大小词典有相仿的释义:有卓绝聪明才智的人。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渐渐质疑甚至厌烦起这种说法来。
②古今中外无数事例几乎都与词典上的释义相左: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30年时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用了37年时间;歌德写《浮士德》用了60年时间;诺贝尔研制无烟炸药,屡败屡试,煎熬8年才出成果;陈景润为证明歌德巴赫猜想,拖着病体,顶着压力,于斗室之中、油灯之下埋头演算……真令人感叹!
③以上的人物,都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按通常的理解,他们都有
卓越的聪明才智,都属于天才。
然而,我读他们,非但没有读出他们的聪明才智,反而读出了他们的傻劲。
写一部书,有的几乎用了毕生精力,能说不傻?有的除了疯狂地埋头于自己的选择,简直不知世上还有其他可爱的事物,能说不傻?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人生可享受的美妙也数不胜数。
许多聪明的人
......,有条件享受的,就去享受;没有条件享受的,也挖空心思创造条件享受。
哪像他们,糊涂到这般地步,不仅连常人最基本的享受都随便放弃了,而且千方百计自找苦头来吃。
④这些人物取得杰出的成就,究竟是凭傻劲还是靠聪明?
⑤一生拥有1300多项发明专利的天才发明家爱迪生肯定地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现代人才学家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他们研究得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其专业知识或技术只起15%的作用,而其他方面要起85%的作用。
这其他方面都与“傻劲”有关:执著、正义感、责任感……这个结论同样把聪明才智放在第二位。
⑥如此看来,词典里的天才释义有些偏颇,建议对“天才”的释义重写,尽量强调有益于人类的成就,尽量突出“傻劲”的意义,淡化聪明才智的作用。
21.根据文章内容,给文章拟定一个合理的题目。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章列举的李时珍、托尔斯泰、歌德、诺贝尔、陈景润等人,具有怎样共同的特点?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章加着重号的“许多聪明的人”是真的“聪明”吗?为什么?(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根据文章内容,全面解释“天才”的含义。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1分)
完美的眼睛
李东晓
我在一所学校教美术。
一个叫山子的同学悟性高,进步很快。
一天,我布置了一道作业——给父母画幅肖像素描。
放学后,山子磨磨蹭蹭走在后面,吞吞吐吐问我:“老师,作业我可不可以不做?”我笑着摇摇头:“那怎么可以?你是班上画得最好的,我还等着明天拿你的作业当范本呢。
”
第二天,同学们交上素描,山子却红着脸说:“老师,我还没准备好,想画一幅最好的给您。
”我答应了。
过了几天,山子把父母的肖像交给我。
果然不错,画面结构、光的明暗处理都恰到好处。
我非常满意,把画挂在墙上,供同学们观摩。
我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对同学们说:“这幅画的成功,得益于山子平时的刻苦训练和仔细观察,为了让大家有更直观的认识,我们把他父母请来,对照一下怎么样?”
同学们大声赞同,山子却突然变了脸色,紧咬着嘴唇不作声。
我奇怪地问他:“你不同意?”山子摇摇
..头.。
我又问:“那你同意了?”山子还是
摇头
..。
我终于按捺不住:“山子同学,老师让你请父母来,是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绘画技巧,难道你连这点儿事也想不明白?”
山子终于点点头。
我说:“那好,今天晚上,我们开个美术沙龙,请你父母来。
”
晚上,美术沙龙的气氛非常热烈,不少同学的父母都来了,却迟迟不见山子和他父母的身影。
他们不会不来吧?我正焦急万分,山子走进教室,手里牵着一根竹竿。
一男一女相互搀扶着,男人握着竹竿,女人挽着男人的胳膊。
两人竟然都是盲人,没戴墨镜,眼窝深陷!山子涩涩地说:“这就是我爸妈。
”说完,他低下头,一声不吭。
我看看墙上挂的画,又看看山子:“那这画上的人……”山子低声说:“我是求别人让我画的。
我不能画我爸妈……”我明白过来,鼻子一阵发酸。
山子父亲大大方方地说:“老师,同学们,山子把事情都告诉我了,既然老师请,我就不能不来,不能不守信用。
山子,来,给爸妈再画一张。
”
我忙搬凳子请两位老人坐下,对山子说:“画吧,这次全班同学可要看看你的水平。
”迎着我鼓励的眼神,山子用力点点头,支起画板。
班里静悄悄的,山子的画笔“沙沙”作响。
他父母端坐着,满脸笑容。
山子母亲轻声念叨:“把你爸画漂亮点。
这辈子,我还没有他的画像呢。
”
两个小时后,山子长吁一口气站起来。
我走到画板前一看,忍不住问:“山子,你怎么没画……”山子父亲也站起来:“老师,山子没画俺的眼睛吧?”我很惊讶:“您怎么知道?”
山子父亲微微一笑:“自己的孩子,当然清楚。
他最不愿意面对的,就是我们的眼睛啊。
”
两人搀扶着站起来。
山子父亲从衣袋里掏出一张纸片,对山子母亲说:“来,把咱的眼睛画上。
老师,麻烦你来粘胶水。
”他走向画板。
我忙扶住他,却见他走过去,用手搽了搽画板。
奇迹发生了:他把那张纸片不偏不倚贴在眉毛下!全班一片惊呼,那竟然是一张红色心形纸片。
父亲拍拍山子,说:“这是你妈专门剪的。
这次,你看到爸妈的眼睛了吧?爸妈是成天用‘心’在看着你成长啊。
”
全班响起热烈的掌声。
我感慨万分地说:“同学们,今天,山子的父母给我们上了一课。
记住,不管绘画技巧多高明,心中没有爱,你们的作品将一钱不值。
”
山子双眼噙泪,扶着父母:“爸、妈,我懂了。
我这就把你们的眼睛画上,以后再也不怕让别人看见。
”
山子仔细地把父母的眼睛画上。
我明白,山子今后将永远相信,父母的眼睛是最完美的,因为他们一直用“心”支撑着他。
25.文章加线处,老师的一番话,具有怎样的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文章加着重号处,山子第一次为什么摇头?第二次为什么摇头?(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文章的题目是“完美的眼睛”,含义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简要说明山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29题50分)
2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50分)
薛谭跟秦青学唱歌,还没有把秦青的技艺学完,就自以为都学到手了,便向老师告辞回家。
秦青也没有阻拦他,在城外的大道旁给他饯行。
这时候秦青抚摩着拍板,慷慨激昂地高唱起来,声音振动了林间的树木,反激出的回音挡住了天上的行云。
薛谭便急忙向老师道歉,要求回去继续学习。
从此以后,他一辈子再也不敢说回家的话。
要求:
①可以写一篇读后感,也可以对材料进行扩写,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
与材料思想内容相关的记叙文。
②题目自拟。
③文章字数600以上。
④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010年保定市初中毕业生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预祝上海世博会成功召开。
(有错该题不得分。
语句正确得1分,书写工整得1分)2.部首:山;笔画数:4画。
3.C。
4.A。
5.⑤③⑥①②④。
6.④②①③⑤。
7.①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②儿女共沾巾。
③闻道龙标过五溪。
④感时花溅泪。
⑤山河破碎风飘絮。
⑥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8.示例:①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②人物:孙悟空。
理由:他除暴安良,一身正气,忠心耿耿保护师父西天取经,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9.折戟/沉沙/铁未销。
10.东汉末年或三国时期。
11.如果不是特定气候条件的帮助,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
12.C。
13.D。
14.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髻鬟一样。
15.春,自然,游人聚饮斗歌。
16.示例一: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用镜子光线的晶亮比喻水波的明亮,恰当而形象。
示例二:游人往来,纷错如织。
把游人比喻为织布的梭子,形容其多,其乱。
17.用具体的例子印证神木的神奇,同时也加强文章的形象性。
18.坚固,耐浸泡,耐高温。
19.在木纤维的外面包裹着一层表皮细胞分泌的半透明胶质。
20.科学实验的方法或现代科学技术。
我们要相信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
21.示例:论天才;天才与傻劲。
(题目必须与天才有关)
22.都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都具有一定的聪明智慧,都具有执著的精神,具有正义感、责任感(或具有傻劲)。
23.不是真的聪明,他们只贪图享受,没有为人类做出贡献。
24.具有聪明才智,不懈追求,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
25.引出下文,推动情节发展。
26.第一次,无法拒绝老师的要求;第二次,实在不愿意把父母请来。
27.虽然山子的父母是盲人,眼窝深陷,甚至连山子本人也不愿意面对,但是,他们却成天用“心”看着山子成长,用爱支撑起他成长的天空。
这眼睛因爱而完美。
28.曾经有过虚荣,情感脆弱,不愿面对父母双目失明的现实,但是在父母爱心的感召之下,能够勇敢地面对生活,坚强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