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十九周周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2014级2015-2016学年上期第19周
地理试题
第二部分:试题
命题人:黎陆红审题人:吴忠芳
一、单项选择题(60分)
下图为“广东省城市体系演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a、b、c三图,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依次排列为()
A. a-b-c
B。
b—c-a
C。
c—a—b
D。
b—a—c
2.该城市体系的中心城市是( )
A. 广州
B. 香港
C. 深圳D。
澳门
3.图中能显示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是()
①城市人口增多②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③城市数量增多④城市空间规模扩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D。
②④
下图为“佛山市工业分布图”。
读图完成4~5题.
4。
该市的工业( )
A. 以重工业为主
B. 专业化特色鲜明
C。
技术创新程度高
D. 生产联系紧密
5.该市()
A。
产业结构合理,产业升级快
B。
中小型企业多,竞争力强
C。
出口加工型企业多,受金融危机影响小
D. 企业交错布局,环境治理难度大
现在东莞有3 000多家电脑外围设备生产企业,已有“北中关村,南东莞”之说。
读图回答6~7题。
,珠江三角洲工业结构变化趋势图) 6。
外商在东莞大量投资电脑外围设备生产企业的最主要原因是()
A. 东莞靠近香港,海洋运输便利
B。
东莞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C。
东莞经济发达,电脑消费市场广阔
D. 东莞环境优美,科技水平高
7。
关于珠江三角洲工业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资源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
B. 原料导向型→劳动力导向型→技术导向型
C。
轻度污染工业→中度污染工业→重度污染工业
D。
工业分散→工业集聚→工业分散
2011年3月14日农业部表示,2010年以来,中国乡镇企业发展形势稳中趋好,生产增加值达79 800亿元,全年新增就业超240万人,总就业达1。
58亿人。
读“我国乡镇企业三种发展模式的源地图(图a)”和“四个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示意图(图b)”,回答8~10题.
,a)
8。
在甲、丙两地的大城市周围,形成特色相似的农产品基地,其决定性因素是()
A. 政策B。
市场
C. 气候D。
地形
9。
近年来乙、丙两地企业发展暴露出来的问题分别是()
A. “民工荒”现象严重,水污染严重
B. 企业间过度竞争,经济腹地较小
C。
投资过多,产品积压,缺乏政策支持
D. 改革开放迟缓,资金严重短缺
10. 甲、丙两地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分别对应图b中的()A。
①、② B. ④、③
C。
③、① D. ②、④
读“1990年~2008年湖南省以及全国城市化水平比较图",回答11~13题。
11。
下列有关图中内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湖南省城市化水平一直低于全国水平,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B。
湖南省城市化目前处于后期成熟阶段,城市化进程基本停滞C。
2008年,湖南省城市化水平与全国差距进一步缩小
D。
全国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后期成熟阶段,比较平稳
12。
导致湖南省城市化水平如上图所示的因素主要是( )A. 没有特大城市,缺乏大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
B. 资源贫乏,城市发展的后劲不足
C. 工业化程度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
D. 区位优势不明显,交通闭塞
13.有利于推动湖南省城市化进程的措施有()
①加大创新投入,推动科技进步,以新型工业化推动城市化
②将控制污染与循环利用相结合,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
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职能
④加大资源开发力度,扩大城市容量
A。
①②B。
③④ 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
京津唐都市经济圈,是指首都北京、中央直辖市天津和冀东重要城市唐山之间三角地带的广大地区。
它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华北地区与东北地区间的结合部,北枕燕山,西倚太行山,东临渤海湾,为华北全区从太平洋彼岸到欧亚内陆的主要通道和欧亚大陆桥的主要出海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京津唐都市经济圈以北京这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轴,是集聚竞争力最高、发展最快的都市经济圈之一.
14.京津唐都市圈工业发展的最有利因素有
A. 廉价劳动力
B. 矿产资源丰富C。
气候温暖D。
地形平坦
15。
当前,京津唐都市圈经济发展遇到的最大问题
A。
政策B。
地形C。
气候D。
水资源
和能源短缺
二、非选择题
16。
(4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985年和2009年珠江三角洲城镇化发展示意图。
(1)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的特点.(12分)
(2)简述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10分)
(3)随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越来越密集,并逐步形成了城市群.试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
(18分)
第三部分: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D 2。
A 3。
B 4。
B 5. D 6。
B 7. B 8。
B 9. B 10。
C 11. C 12。
C 13. C 14. B 15。
D
16.((1)城市人口比重大;城镇规模变大,数量变多,密度增大,出现城市群现象;城镇经济实力强;外来劳动力比重大.(12分)(2)①工业化使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②工业化使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③工业化加速了农村城镇化的过程。
(10分)
(3)地形平坦;濒临海洋,用水及水陆交通便利;气候温暖湿润;位于我国南大门,靠近港澳,历史上有对外开放的传统;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扶持;港澳、欧美、日本等地产业的转移,使该地区工业发展迅速,促进了城市群的形成。
(18分)
第一部分:双向细目表
命制人:黎陆红审核人:吴忠芳
题型题号考点内容能力
要求
呈现形
式
分值预估
难度
系数
选择题1珠江三角
洲城市化
的进程
解读广东省
城市体
系演化
示意图
40.5
2珠江三角
洲城市化
的城市群
应用40.5
3珠江三角
洲城市化
特点
分析40。
7
4产业区的
特征
应用佛山市
工业分
布图
40.5
5工业类型
的判断及
其特点
分析40.6 6区域经济应用珠江三40。
7
对策
14区域工业
化与城市
化的条件应用京津唐
都市经
济圈图
文材料
40.6
15区域工业
化与城市
化的问题
应用40。
5
非选择题16、
(1)
(2)
(3)
珠江三角
洲城市化
进程特点
分析珠江三
角洲城
市化发
展示意
图
160。
6
16、
(4)
珠江三角
洲城市化
的影响
分析120。
5
16、
(5)
珠江三角
洲城市群
建设的条
件
分析120。
5
1、考题内容:必修3第四章
2、命题依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中国地理有关内容、“四川省地理科学业考试说明”
3、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15个选择题,1个非选择题)
4、平均难度:0.6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