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初三初中生物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初三初中生物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马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基本相同,其卵细胞中性染色体的组成是()
A.XX B.X或Y C.Y D.X
2.下列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最为丰富的是()
A.草原生态系统B.农田生态系统
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D.湖泊生态系统
3.小李同学用15 x的目镜与IO x的物镜的镜头组合。

清晰地观察到了一只草履虫.这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A.10倍B.15倍C.25倍D.150倍
4.近年秋冬季节.我国中东部地区频频遭遇“雾霾”天气.我们把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称为
PM2.5.这些颗粒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在此种环境中生活.人体最先受PM2.5影响的系统是()A.神经系统B.呼吸系统C.消化系统D.内分泌系统
5.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了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蚯蚓能疏松土壤B.水质污染造成赤潮
C.荒漠中生物种类稀少D.鼠妇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二、填空题
1.小王同学不慎患上流行性感冒.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析.患病后的小王属于.
2.为了科学地将生物进行分类,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
级的分类单位,最高一级的分类单位是.
3.发酵技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制作酸奶需要利用的微生物是.
三、探究题
1.与植物细胞相比,人和动物细胞都没有______,细胞质中也没有______和中央大液泡.
2.人体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

3.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说明了植物的生活需要_____和肥料中的___________。

四、综合题
1.如图为肾单位结构模式图,图中①和②分别代表某结构,③和④分别代表所形成的某液体,请据图回答问题:
(1)肾单位由______和______构成。

(2)液体[③]是其成分与血液相比,主要缺少______和大分子蛋白质。

(3)当液体[③]流经肾小管时,通过肾小管的______,含有的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所有的______将被吸收回
血液,形成液体[④]。

2.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据图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水稻属于______.除了图中表示出的成分外,该生态系统还应有______、非生物的
物质和能量。

(2)请写出图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

(3)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干扰时,各种生物的数量及比例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
______。

(4)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所有能量最终都是来自______能。

甘肃初三初中生物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马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基本相同,其卵细胞中性染色体的组成是()
A.XX B.X或Y C.Y D.X
【答案】D
【解析】人的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
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由于马性别决定方式与人基本相同。

马的体细胞内染色体分也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雄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Y,雌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X。

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
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一对性染色体彼此分离,雄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
的精子。

雌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

因此,马的卵细胞中性染色体的组成是X。

故选:D。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难度中等,属于理解层次。

2.下列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最为丰富的是()
A.草原生态系统B.农田生态系统
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D.湖泊生态系统
【答案】C
【解析】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很少,缺乏高大的植物,多是草等低矮的植物,动物的种类也不多,A错误;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农田中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单一,B错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降雨量高,每年降雨量超过2000毫升,其气候稳定,由于阳光充足,因些整年基本上都很热,同时助长了不同种类的植物,主
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是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C正确;湖泊生态系统也属于淡水生态系统,生产者主要是水生藻类,消费者主要是其中的水生动物,D
错误。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类型。

3.小李同学用15 x的目镜与IO x的物镜的镜头组合。

清晰地观察到了一只草履虫.这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A.10倍B.15倍C.25倍D.150倍
【答案】D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的是物像的长度或宽度.
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的是物像的长度或宽度.因此小李同学用15x的目
镜与1Ox的物镜的镜头组合,清晰地观察到了一只草履虫.这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5×10=150(倍).
故选:D
【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4.近年秋冬季节.我国中东部地区频频遭遇“雾霾”天气.我们把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称为
PM2.5.这些颗粒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在此种环境中生活.人体最先受PM2.5影响的系统是()A.神经系统B.呼吸系统C.消化系统D.内分泌系统
【答案】B
【解析】PM2.5主要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空气进入肺,要经过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但是PM2.5颗粒物微小,从而不易被鼻等器官阻挡,可直接进入支气管和肺泡,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哮喘等疾病,进入肺后,可迅速被肺泡外毛细血管吸收,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全身,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能诱发呼
吸系统疾病。

【考点】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5.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了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蚯蚓能疏松土壤B.水质污染造成赤潮
C.荒漠中生物种类稀少D.鼠妇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答案】A
【解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同时生物也会影响环境.
蚯蚓的活动使得土壤变得肥沃和疏松,是对环境的影响.故A符合题意;
水质污染造成赤潮,鱼虾等海洋生物大量死亡,给捕捞业和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是环境影响生物,故B不符合
题意;
荒漠地区干旱缺水,不适于植物生长,因此荒漠中生物种类稀少,是环境影响生物,故C不符合题意;
鼠妇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是对阴暗环境的一种适应,故D不符合题意。

【考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二、填空题
1.小王同学不慎患上流行性感冒.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析.患病后的小王属于.
【答案】传染源
【解析】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染源是病原体的携带者,是患病、或已感染、或携带有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因此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析.患病后的小王属于传染源。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2.为了科学地将生物进行分类,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
级的分类单位,最高一级的分类单位是.
【答案】界
【解析】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特征和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不同,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小到大依次是:种、属、科、目、纲、门、界。

其中种是最小的单位,界是最大的单位。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
3.发酵技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制作酸奶需要利用的微生物是.
【答案】乳酸菌
【解析】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空;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发酵后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

【考点】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三、探究题
1.与植物细胞相比,人和动物细胞都没有______,细胞质中也没有______和中央大液泡.
【答案】细胞壁叶绿体
【解析】分析:
动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的异同点如下:
解答:
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图所示:即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具有而动物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故答案为:细胞壁叶绿体
【考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人体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肾单位
【解析】分析:
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

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解答:
每个肾脏大约有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

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

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

因此人体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如图:
因此,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肾单位
【考点】泌尿系统的组成。

3.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说明了植物的生活需要_____和肥料中的___________。

【答案】水无机盐
【解析】有收无收在于水,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四、综合题
1.如图为肾单位结构模式图,图中①和②分别代表某结构,③和④分别代表所形成的某液体,请据图回答问题:
(1)肾单位由______和______构成。

(2)液体[③]是其成分与血液相比,主要缺少______和大分子蛋白质。

(3)当液体[③]流经肾小管时,通过肾小管的______,含有的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所有的______将被吸收回血液,形成液体[④]。

【答案】肾小体肾小管血细胞重吸收葡萄糖
【解析】分析:
图中①是肾小球;②是肾小囊;③是原尿,④是尿液;
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解答:
(1)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由肾小管和肾小体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

(2)液体[③]是原尿,其成分与血液相比,主要缺少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3)当液体[③]流经肾小管时,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含有的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所有的葡萄糖将被吸收回血液,形成液体[④] 。

故答案为: (1). 肾小体 (2). 肾小管 (3). 血细胞 (4). 重吸收 (5). 葡萄糖
【考点】尿液的形成。

2.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据图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水稻属于______.除了图中表示出的成分外,该生态系统还应有______、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请写出图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

(3)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干扰时,各种生物的数量及比例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______。

(4)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所有能量最终都是来自______能。

【答案】生产者分解者水稻→鼠→猫头鹰生态平衡太阳(光)
【解析】分析:
(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4)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即能量往下一级传递只是传递上一级能量的10%~20% 。

解答:
(1)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分、土壤等,生物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所有动物)和消费者(腐生细菌和真菌,)两者缺一不可。

在该生态系统中水稻是生产者,所有动物属于消费者。

除了图中表示出的成分外,该生态系统还应有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计算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先从生产者开始算有有几个分支,再分别算出每个分支有几条,最后求出每个分支的条数和。

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水稻→鼠→猫头鹰、水稻→鼠→蛇→猫头鹰、水稻→鸟→蛇→、水稻→蝗虫→鸟→蛇→猫头鹰、水稻→蝗虫→青蛙→蛇→猫头鹰,其中,最短的食物链是:水稻→鼠→猫头鹰,它们相形成了食物网。

(3)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不变、而是相对稳定。

生态系统中动物的数量取决于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数量,如草→兔,兔多了草就少,草少了兔就被饿死,兔因饿死数量减少,草的数量就会慢慢增多,草多了,兔因食物充足数量也慢慢增多,但最终草的数量远大于兔的,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并维持一定的比例。

因此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

(4)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

因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故答案为:(1). 生产者 (2). 分解者 (3). 水稻→鼠→猫头鹰 (4). 生态平衡 (5). 太阳(光)
【考点】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类型,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