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课件中图版必修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毗邻沪宁杭工业区, 市场广阔
第三十四页,共63页。
[活学巧用] 2.北京奥运火炬接力以“和谐之旅”为主题。圣火 于 2008 年 5 月 4 日开始在国内 113 个城市传递,既经过 了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又经过了星火燎原的革命老区。 奥运火炬传递经过经济特区深圳、汕头、厦门,这些城 市在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读图,回答问题。
[自主学习] 1.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城市化的内涵认识不够全面。 (2)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产生的环境问题。 (3)城市化质量有待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思路有待进 一步完善,城镇体系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
第三页,共63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知识点一 工业化和城市化 [情景导入]
中国社科院发布《社会蓝皮书——2013 年中国社会 形势分析与预测》,预测 2015 年年底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 到 60%左右。城市化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会有 1 000 多万人进入城镇居住和生活,拉动最终消费增长约 1.6 个 百分点。
第四页,共63页。
第六页,共63页。
②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降到 20%以 下。
③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 60%。
第七页,共63页。
2.城市化 (1)概念:指居住在城镇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增 长的过程,即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并在城市集中 的过程。 (2)内涵:①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 ②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 ③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地区扩散。
第二十页,共63页。
C.甲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苏南地区 D.乙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珠江三角洲 解析:(1)通过读图分析可知,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都 是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2)甲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属于 外资驱动型,在珠江三角洲比较典型。乙地区城市化发展模 式属于大城市扩散驱动型,在苏南地区比较典型。 答案:(1)D (2)A
第二章 区域(qūyù)可持续发展
第一页,共63页。
第五节 中国江苏省工业 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第二页,共63页。
课标要求
以某经济发达地区为 例,分析该区域工业 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 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 生的主要问题,了解 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措施。
课标解读
知道: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存在的问题 及解决措施。 理解: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 的区位优势及发展特点。 应用:能够根据材料分析区域经济 发展的条件,为区域发展中出现的 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提示:不一样。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是在大量引进外 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江苏省的城市化是以乡镇企业 的发展为基础的。
第二十三页,共63页。
[自主学习] 1.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 (1)地理位置:长江、淮河下游,黄海之滨,开放前 沿。 (2)自然条件: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平原广阔;河 湖众多。


苏南模式
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 化
云南德宏模 式
沿边开放—边贸发展—城市化
东北模式
森林、矿产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建 立—工业化—城市化
第十八页,共63页。
[活学巧用] 1.下图为甲、乙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回答(1)~ (2)题。
对外开放 → 外资企业建立 → 工业化 → 城市化 甲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
提示:某一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伴随着产 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就会出现产业的转移,迁出劳动力 密集型产业,迁入高新技术产业。
第四十一页,共63页。
这些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应将劳动力密 集型产业转向欠发达地区。而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技术、 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
第四十二页,共63页。
第二十九页,共63页。
b . 长 江 三 角 洲 城 市 群 以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为核心,地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省市,龙头城市上海市被定位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 易 中 心 , 该 城 市 群 目 前 的 特 大 城 市 有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第二十一页,共63页。
知识点二 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 [情景导入]
1978 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江苏省成为中国经 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省区之一。20 世纪 80 年代苏南 地区的乡镇企业迅猛发展,被誉为“苏南模式”。
第二十二页,共63页。
思考探究:江苏省的城市化与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的 推动力都是工业化,其发展基础是否一样?请说明原因。
(2)A G F ⑤ ⑥ ⑧ 沪 苏 浙 ⑤ ⑥ ⑧
③①
第三十一页,共63页。
(3)位于东南沿海,同香港、澳门毗邻,靠近东南亚, 地理位置优越;劳动力廉价丰富;地价低廉;著名侨乡; 地处改革开放前沿,政策优惠。
第三十二页,共63页。
[反思归纳] 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区位优势
因素 位置
自然资源
区位优势
(3)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成为全国经济 增长最快、人民生活最富裕、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试 分析其区位优势。
第三十页,共63页。
答案:(1)两区同处河流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 海陆交通便利。发展农业生产的水热条件优越,农作物可 一年两熟至三熟。三角洲地形平坦,水网密布,降水充沛, 土壤比较肥沃。两区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
第二十六页,共63页。
[合作探究] 2.图甲和图乙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 经济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第二十七页,共63页。
第二十八页,共63页。
(1)简述两经济区发展经济共同的区位优势。 (2)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水平较高,是 我国重要的两大城市群。(城市填其在图中代码,省份填 简称) a.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将形成以________和________ 两个特大城市为龙头,以一大批大中城市为骨干,以小城 市和小城镇为依托,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城 镇体系,并加强与香港、________两个特区的协调,打造 一个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在发达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二者协调发 展,较为合理
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水平远滞后于城市 化水平,城市发展不合理,产生了严重的 “城市病”
第十七页,共63页。
3.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几种模式
城市化模式
城市化进程
珠江三角洲 模式
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浙江温州模 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
第十页,共63页。
C.近几十年来,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明显超 过发达国家
D.城市化的本质是居民由从事第一、二产业转为从 事第三产业,并向城市集中
第十一页,共63页。
(2) 世 界 各 国 城 市 化 与 工 业 化 发 展 的 一 般 规 律 是 ()
A.工业化初期,城市化已超过工业化,随后明显高 于工业化
B.工业化中期,城市化已超过工业化,随后明显高 于工业化
C.工业化后期,城市化已超过工业化,随后明显低 于工业化
第十二页,共63页。
D.工业化初期,工业化已超过城市化,随后明显高 于城市化
解析:第(1)题,城市化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 变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它包括两层含义:人口城市化和 地域城市化。第(2)题,工业化带动了城市化,但城市化 往往高于工业化。
大城市扩散 → 乡镇企业发展 → 工业化 → 城市化 乙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
第十九页,共63页。
(1)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共同点是( ) A.有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B.依靠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 C.当地政府的大量投资 D.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2)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属于外资驱动型的城市化 B.乙地区属于开发区驱动型的城市化
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毗邻我国最大的经 济中心——上海
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南部地处 长江三角洲,热量充足,降水丰富,平原广 阔,河湖众多
第三十三页,共63页。
交通 条件
科技 条件
市场 条件
铁路、公路、水运(内河、海运)和航空等运 输方式齐全,交通便捷
科技发达,劳动力素质高,社会协作条件好
第十四页,共63页。
第十五页,共63页。
2.不同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的特点及关系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经历了大 致相同的进程,但各国各地区区域条件(特征)差异,导致 发展特点存在异同,如下表所示:
相同点
(1)工业化初期,工业化水平与城市化水 平都比较低,但城市化已超过工业化
(2)工业化以后,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工 业化水平
第八页,共63页。
3.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城市化又会反作用 于工业化,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推动 的发展过程。
第九页,共63页。
[合作探究] 1.结合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相关知识,回答(1)~(2) 题。 (1)下列关于城市特征与城市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口与产业密集,产生良好的集聚效应 B.人口流动、职业变化十分活跃
第十六页,共63页。
不同 点
工业化、 城市化特 点
工业化与 城市化的 关系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时间长,工业化 和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基本上可持续发展, 城市化过程付出代价较小,城市化水平高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和工业化起步晚,发展 快,导致城乡差距扩大,农村人口大量向 城市盲目流动,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工业 化水平
第三十七页,共63页。
答案:临海(地处沿海);邻近港澳台;优惠的政策, 著名的侨乡,利于吸引境外投资,引进技术及管理经验。 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经济增长中心,能 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三十八页,共63页。
知识点三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情景导入]
20 世纪,徐州市机械、化工、医药等支柱骨干企业 大都坐落在鼓楼区,大大小小的烟囱曾是经济繁荣的象征 和鼓楼人的骄傲。资料显示,鼓楼老工业区的工业企业大 都建于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至 60 年代初期,
第三十九页,共63页。
为徐州市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伴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这些原本的繁荣一度变成了 “环境包袱”。用鼓楼区工业企业搬迁办公室王主任的话 说,传统工业污染严重、基础设施陈旧等问题,不仅影响 了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也制约了经济发展。
第四十页,共63页。
思考探究:传统产业外迁是经济发达地区面临的共同 问题,这些地区应如何应对?
思考探究:城市化的意义有哪些? 提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得劳动力从第一产业 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改善地区产业结构,提高工业化 生产的效率;促进科技和信息的推进;城市文化影响乡村 文化及生产生活方式。
第五页,共63页。
[自主学习] 1.工业化 (1)概念:通常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不断发展 并达到占主导地位的过程,即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从以 农业占主导地位向以工业占主导地位的转变。 (2)衡量指标:①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降 到 15%以下。
第二十四页,共63页。
(3)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充足,素质较高;有铁路、 公路、水运和航空等运输方式,交通便捷;经济基础好, 历史上工商业发达。
(4)城市化基础:19 世纪初,超过 50 万人口的城市全 世界仅有 10 个,江苏省就有苏州、扬州和江宁(今南京)。
第二十五页,共63页。
2.工业化、城市化现状 (1)工业化进程较快、水平较高。 (2)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工业化进程明显加 快。 (3)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城市化水平仍低于发达 国家和世界的平均水平。
第三十五页,共63页。
指出上述城市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说明城市在区 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十六页,共63页。
解析:深圳、汕头、厦门等城市地处沿海,邻近港澳 台,又是著名的侨乡,是我国最早实现对外开放的地区, 在优惠政策的吸引下,大量外资涌入,使经济获得了迅速 发展。对于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要从管理中心、服务中心、 经济增长中心等方面进行分析回答。
答案:(1)D (2)A
第十三页,共63页。
[反思归纳] 1.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工业化和城市化互动并进,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 显著特征,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即伴随着工 业化过程,城市数量逐渐增多,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 比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城市化又会反作用于工业化,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发展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