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巨细胞瘤MRI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腱鞘巨细胞瘤MRI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腱鞘巨细胞瘤的MRI影像特点,提高诊断正确率。

方法:搜集
本院2014年至2018年45例经病理确诊的手足部腱鞘巨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及
MRI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45例均行MRI平扫,其中22例行MRI增强扫描。

结果:44例腱鞘巨细胞瘤发生于手部掌指骨,1例发生于足第1跖趾关节。

MRI表现:35例病灶T1WI与骨骼肌呈等信号,26例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9例病灶
T2WI呈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显示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均呈明显不均匀强化。

结论:腱鞘巨细胞瘤多发生在手部,具有典型的MRI表现,MRI可作为定性诊断的
首选方法。

【关键词】腱鞘巨细胞瘤;磁共振成像;诊断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5-0256-01
腱鞘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 or of Tendon Sheath,GCTTS)亦称局限性腱鞘炎,是一种发生在手指及手部的坚实、无痛性肿块,肿块可侵蚀邻近骨骼[1-3]。

常附着在腕关节和指关节的肌腱上,GCTTS性质为良性,肿块固定、质韧,病情
进展缓慢,最为常见的是腕部屈肌腱的,GCTTS足趾部、踝、膝、肘关节等部位
则很少发病。

此瘤形态呈分叶状,有透明、致密胶原围绕小叶,青年人多见此病,女性高于男性。

治疗多为手术切除,术后复发率不等,约为5%-45%。

此病症状轻,无痛或仅有不适或轻微疼痛。

GCTTS恶变几率极低且无转移。

该瘤的另一症
型称为腱鞘纤维瘤。

临床上两瘤不易区别,只能依靠病理检测鉴别。

声辐射力脉
冲成像技术为声脉冲辐射力与弹性超声技术的结合,是全新型的与常规超声检测
有所不同的新型技术,对于评价组织、病变的硬度及弹性程度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高频CDFI主要功能是对机体组织、器官血管内的血流进行彩色显像,高
频超声可使显像更加清晰。

作者搜集2014年至2018年经病理证实的的腱鞘巨细
胞瘤45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患者共45例,男18例,女27例,年龄11~65岁,平均年龄45.3岁。

无诱因发现关节处渐增大。

局部检查关节处肿胀,并触及质硬肿块,边
界尚清,局部无红肿、压痛。

实验室检查均正常。

无其他病史。

1.2检查方法使用SIEMENS1.5T磁共振机、Syn go MR机及Fillip3.0TMR机进
行检查。

患者仰卧位,线圈置于身体一侧。

掌心朝上。

行冠状位、轴位FSET1、
T2WI序列,矢状或冠状位TSET1、T2WI脂肪抑制序列,18例行增强扫描。

2结果
34例GCTTS发生在手部掌指骨,指间关节占26例,掌指关节8例。

足第1
跖趾关节1例,病变均为单发。

MRI表现:35例显示病变围绕或部分包绕关节生长,T1WI与肌肉等或略低信号,T2WI26例呈高低混杂信号,9例呈高信号,T2
脂肪抑制序列呈高信号,边缘不规则,呈分叶状。

注射Gd- DTPA增强扫描后,病灶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部分病灶内见无强化分隔。

3讨论
3.1病因及临床特点
GCTTS多发于四肢小关节,主要为手部,也可发生于四肢较大关节,如膝、
踝、腕、肩关节等,发生于足部罕见,病因不明,有的学者认为是肿瘤样病变,
还有学者认为是炎症、创伤及慢性劳损所致。

随着免疫组化、电镜、细胞和分子
遗传学等技术的发展,发现GCTTS的形态学特征与纤维组织细胞性病变一致,而
不真正起源于滑膜,故2002年WHO将GCTTS归入纤维组织肿瘤[1]。

GCTTS以单发多见,偶可多发,术后可有20%左右的复发,一般不转移。

是一种发生在腱鞘、滑囊、关节滑膜的良性病变。

大多数病变局限在腱鞘内,呈分叶状或类圆形[2]。

恶性GCTTS罕见。

GCTTS分局限型和弥漫型[3-4],局限型占80%,表现为圆形、
椭圆形或分叶肿块,边界较清。

弥漫型少见,分布弥漫,较多伴关节积液,浸润
性生长,主要发生在关节外
3.2影像检查
传统X线平片可见关节软组织肿胀,密度增高,一般无钙化,骨质可有或无
压迫性改变,受累区边缘清楚,可有硬化边,无骨膜反应,无骨质疏松,关节间
隙变化。

CT能显示肿块大小、密度和范围,显示邻近骨皮质增厚硬化清楚,但X
线平片、CT不易明确肿块性质。

MRI软组织分辨率增高,既可提供GCTTS的内部
结构情况,判断其分型,又可清楚显示病变对邻近骨侵蚀的范围及程度,对关节
软骨、关节积液及韧带的受累情况显示良好,常能作出正确诊断,MRI对临床治
疗和随访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3.3磁共振表现
典型MRI表现为贴近或包绕肌腱、腱鞘生长的软组织肿块。

局限型多呈边界
清楚的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有完整包膜,T1WI与肌肉信号相似,少部分呈稍低或等低混杂信号,T2WI信号依肿瘤内有囊变、出血及水肿情况,多数呈不均匀高信号,其内可有分隔,呈辐射状。

当含铁血黄素较少,而胶原纤维较多时,T2WI
可表现为等或稍高于骨骼肌信号,含铁血黄素多者,T2WI信号低于骨骼肌。

MR
增强扫描病变实性成分呈均匀或不均匀中等或显著强化,分隔无强化,囊变区无
强化[6]。

本组病例35例病灶T1WI与骨骼肌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26例呈高低
混杂信号,9例病灶呈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显示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均呈中等
度或明显强化,与报道相符。

侵袭型表现为邻近软骨、骨质及韧带破坏,骨质破
坏以肿瘤压迫性改变为主。

3.4鉴别诊断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与GCTTS都有含铁血黄素长T1短T2信号,都可以破坏肌腱、腱鞘及骨组织,不同点是GCTTS好发于四肢远端及小关节,PVNS表现为关节内绒毛样弥漫生长,部分呈融合结节,常可累及整个关节滑膜,关节积液明显,典型表现呈“苔藓样”生长[8]。

早期滑膜软骨瘤病无相邻关节面的
骨质变化,无滑膜增厚表现,无含铁血黄素沉着,T2WI上无低信号改变,中后期多发“石榴籽样”的游离体是特征性影像表现,CT及X线片更典型。

滑膜肉瘤肿块
生长迅速,跨关节生长,肿瘤可有钙化,骨质破坏呈虫蚀状,无硬化边,瘤体明
显不均匀强化。

结语:
综上所述,MRI多参数成像,任意方位成像,无辐射,软组织分辨力高,随
着设备的更新换代及后处理技术的突飞猛进,现在更广泛的应用于临床。

MRI检
查对GCTTS具有明显的检查优势,对病变的显示非常敏感[5]。

GCTTS的MRI表现
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结合CT或DR,有助于对GCTTS的诊断,对临床诊断、
选择治疗方案及预后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胡艳,舒健.颞下颌关节区弥漫性腱鞘巨细胞瘤一例[J].临床放射学杂
志,2018,37(09):1596-1597.
[2]孟庆阳,李培岭,刘玉珂.大关节局限型腱鞘巨细胞瘤的MRI表现[J].中医正骨,2018,30(09):49-52.
[3]杜俊彬,陈兰妹,昌学珍,翟玉霞.手足局限型腱鞘巨细胞瘤的超声表现与病理对照[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18,31(03):152-1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