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性遗传》复习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伴性遗传》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及其基本规律。

2. 学生能够了解伴性遗传的传递方式、表现形式及影响因素。

3. 学生能够掌握伴性遗传的遗传分析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法。

2. 组织学生讨论和答疑。

3. 利用PPT展示案例和图片。

四、教学内容:
(1)伴性遗传概念的介绍
(2)随型遗传和伴型遗传的区别
(3)伴性遗传的典型案例:血友病
(4)伴性遗传的规律:男性一定会表现出遗传缺陷,女性只有在两条X染色体上都有隐性突变时才会表现出遗传缺陷。

(2)伴性遗传的传递方式:母本遗传,雌性为携带者,雄性为患者。

(1)家系分析法
(2)关键子女法
(3)分子诊断法
五、教学准备:
1. 预习教材,制定教案。

2. 准备教具:PPT、案例分析材料等。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1)引入课题,让学生了解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2)询问学生对伴性遗传的了解程度,并对前期学习内容进行复习。

2. 讲授环节
(1)通过PPT,讲解伴性遗传的概念、基本规律和经典案例。

(3)讲解伴性遗传的遗传分析方法,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3. 练习环节
(1)组织学生认真分析典型案例,提出自己的观点。

(2)通过关键子女法或家系分析法,让学生尝试进行伴性遗传的遗传分析。

4. 总结归纳环节
(1)让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的知识点,并与前期所学内容进行联系,形成完整的遗传学体系。

七、板书设计:
伴性遗传
概念和基本规律
表现形式和传递方式
遗传分析方法
八、教学反思:
该节课通过讲述伴性遗传的基本概念、规律和案例,让学生全面了解该遗传方式,对
于学生的遗传学知识体系建设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在案例分析环节,学生的合作能力和
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利
用PPT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加深了学生对伴性遗传的理解和认识,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了
遗传规律和遗传疾病。

但是,有些学生在理解和理论联系方面仍存在欠缺,需要教师在后
期课堂上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和解答。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和巩固,使学生对遗传学知识体系形成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