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读》综合测试
2019-2020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综合测试卷
![2019-2020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综合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22b086ab856a561252d36fdc.png)
综合测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山水画可谓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
历代山水画家在画面中充分表现笔墨气韵的同时,更注重意境美。
意境是艺术的灵魂。
我们欣赏画时,时常为其内含的艺术魅力所吸引,为画外之意、弦外之情所陶冶、所感染,这就是意境美的作用。
中国山水画的空灵之美,是山水画艺术的主要审美趣味形式。
空灵之空为静,为虚,为无;空灵之灵为灵气,为实,为有。
空和灵是对立统一的。
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中,茫茫寒江,一叶孤舟,渔翁独坐,钓丝飘浮,微波之外,皆是空白,营造出一种空灵、深远、简淡的意境。
空灵之美一方面使画家在意境构成上获得了充分的主动权,打破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的局限,另一方面也给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想象的天地,使作品中的有限的空间和形象蕴含着无限的大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内容。
中国山水画的外象之美不仅表现在画作本身,也包括画作以外的无限性,即“画外有画”。
正如美学大师宗白华所说:“中国绘画所表现的精神是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
”山水画是一种哲理的最高境界,它不追求繁芜的世界,而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统一,是一种摆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从元朝的倪瓒,明清时期的石涛、董其昌等的山水画中我们所看到的不只是绘画的语言符号,更重要的是画家内在的精神追求。
中国山水画的诗意之美,是中国绘画历来所提倡的。
不论《春山烟雨》还是《春浦帆归》,只看画题,就会觉得诗意盎然。
诗意之美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美学意境。
真正山水画中的诗境,体现在画的构思、章法、形象、色彩的诗化,诗情与画意交融。
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诗画的致,是中国山水画家追求的最高理想,也是中国山水画的最高境界。
唐人王维以诗人的学养彰显画家的气质,在文学和绘画领域揭示了诗与画的关系,从而提出了山水画意境表现中的一个准则——画中有诗。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四单元单元综合检测(四)含答案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四单元单元综合检测(四)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c6845628ea81c758f578c0.png)
一、基础与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挣揣.(chuài)蟊贼.(zéi)创.可贴(chuànɡ)咄.咄逼人(duō)B.瞋.视(chēn)荸.荠(bí)老监.生(jiān)量.体裁衣(liànɡ)C.脑髓.(suǐ)漩.涡(xuán)亲.家母(qìnɡ)繁文缛.节(rù)D.刨.花(bào) 烙.印(lào)踏莎.行(shā)得鱼忘筌.(quán)解析:选C。
A.“创”读“chuānɡ”;B.“监”读“jiàn”;D.“莎”读“suō”。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颓圮叱咤趋之若鹜卷轶浩繁B.璀璨嗟悼两全齐美人烟阜盛C.惊蛰譬如自鸣得意真知卓见D.寒暄惦记流言蜚语轻鸢剪影解析:选D。
A.轶—帙;B.齐—其;C.卓—灼。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细细的秋雨——大约是今年的最后一场雨了吧——在窗外静静地飘洒着。
B.教育部门要积极引导中小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每一次活动中都能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C.东家说:“我家地里杏树上有一窝斑斑,(斑斑,方言,即斑鸠)你看那树上斑斑乱飞,怕是有孩子在摘杏儿呢。
”D.陆游《游山西村》中的一句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被许多学生写成“山穷水尽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
解析:选A。
A项,两个破折号间的文字起解释说明作用;B项,顿号改成逗号;C项,把括号移至逗号前;D项,把第一个“村”字后的句号去掉。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博尔赫斯在《沙之书》的开头,显得煞有介事....。
只要继续研读下去,我们就会发现他在“说谎”,因为“沙之书”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B.如果你还没有找到让自己热爱的事业,那么你还要继续去寻找,千万不要安之若素....。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评1 (新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评1 (新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8c0be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c8.png)
第一单元测评(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阅读题(共4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①《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日是很明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作封建教化的工具。
②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消遣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作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患病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当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瞽献曲”或“瞍赋”“矇诵”并提。
③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作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④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赋诗”时点毁灭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
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予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方或示意,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由,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外国语学校-《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检测卷 参赛 新 优质文档
![外国语学校-《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检测卷 参赛 新 优质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37b6999376c66137ee0619e4.png)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题库一、基础巩固(23分,1—5题每题各3分,6题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殒.生(yǔn) 丧.事(sānɡ)骈.文(pián)万乘.公相(chénɡ)B.仇雠.(chóu)箨.龙(tuò)迩.年(ěr)不省所怙.(gū)C.伶.官(líng)筼.筜(yún)户牖.(yǒu)归取其拏.(nú)D.俳.优(fēi)尚飨.(xiǎng) 笔砚.(yàn) 不羁晷.刻(gu ǐ)1.C(A“乘”读为“shènɡ”,B“怙”读为“hù”,D“俳”读为“p ái”。
)2.下列各项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亲附,结交,动词)B.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你)C.比.得软脚病(等到)D.废.卷而哭失声(废置,搁下)2.C(比:近来。
)3.下列各加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是()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B.其.无知,悲不几时/其.后四年,而归视汝C.昔有西陵脚夫为.人担酒/其为.痴人则一也D.使者妄称以.应之耳/何必更以.多寡为差3.A(“而”,表转折。
B项“其”:假设,如果/代词,那。
C项“为”:介词,替/动词,作为。
D项“以”:连词,表目的,来/介词,用)4.下列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吾辈无生理..B.岂非人事..哉C.将成家..而致汝D.子孙..视之不甚惜4.D(A“生理”:活的可能/机体的生命活动和体内各器官的功能。
B“人事”:人为/有关工作人员的录用管理等。
C“成家”:安家/结婚)5.与“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一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A.而智勇多困于所溺B.何为而吾侧也C.遂缚以出,不羁晷刻D.行刑者先俟于门外5.A(同为被动句。
B宾语前置,即“为何而吾侧也”。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4单元综合测试卷及答案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4单元综合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534da002d276a200292e84.png)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4单元综合测试卷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A.玉簟.(diàn) 神妪.(yù)阡.陌(xiān) 霰.雪(xiàn)B.栖.隐(qī)地坼.(chì)羁.旅(jī)渔樵.(jiāo)C.国殇.(shāng)剽.掠(piāo)子嗣.(sì)怙.恶(gǔ)D.桎梏.(gù)佝偻.(lóu)垣.墙(yuán)修葺.(qì)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A.乾.坤(qián) 商榷.(què) 扁.舟(biǎn) 渌.水(lǜ)B.垆.边(lú) 箜.篌(kōng) 垓.下(gāi) 鼎铛.(chēng)C. 暴.霜露(bào) 伶.官(líng) 千乘. (chéng) 皓.腕(hào)D. 戎.马(róng) 霁.寒宵(qí) 缦.立(màn) 欢谑.(nüè)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A. 伶俜.(pīng)锱铢.(zhū)悄.(qiǎo)然殚.(dàn)精竭虑B. 荫.(yīn)庇俳.优(pái)顷.(qǐng)刻动辄得咎.(jiù)C. 葳蕤.(ruí)肇.(zhào)事愆.(yán)期命运多蹇.(jiǎn)D. 渐.(jiān)染霓.(ní)裳日晷.(g uǐ)惘.(wǎng)然若失4.下面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
B.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C.戌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D.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估名学霸王。
5.下列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未老莫还乡,还乡需断肠。
B.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躇不敢言。
高二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测试题 文档
![高二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测试题 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5333d6548d7c1c708a1455f.png)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模块试题第一部分基础等级题(100分)一(12分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城阕绰约芙蓉泣露迷花倚石忽已瞑B.青瞑金樽钟鼓馔玉天涯霜雪霁寒霄C.俳优兰橑切中肯綮出师一表真名世D.溽署沽取雕栏玉砌且放白鹿青涯间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考上了名牌大学。
手捧录取通知书,他踌躇满志,意气昂扬。
B.在北京奥运会上,美国选手埃蒙斯最后一枪戏剧性地打出了4.4环,中国选手邱健功败垂成,为中国代表团再添一枚金牌。
C.而那些声名不甚彰著的笔名,多属于报坛的过客,兔起鹘落,不惹人注意。
D.老师批评他说,你这种片面地看问题,目无全牛的办事方式让我感到失望。
3、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旧体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唐代以前的诗统称为古体诗,如鲍照的《拟行路难》;唐代以后的诗统称近体诗,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B.词是盛行于宋代的诗体,又叫“长短句”。
词牌是词的曲调名,如“苏幕遮”等;题目要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如《赤壁怀古》等。
C.《李凭箜篌引》、《梦游天姥吟留别》、《长恨歌》都是乐府诗。
后来,由于词也是按谱填写且可以清唱,所以,词的别号也叫“乐府”,如《东坡乐府》。
D.唐代诗人杜甫有“诗圣”之称,李白有“诗仙”之称,王维有“诗佛”之称,李贺有“诗鬼”之称。
二、阅读《蜀相》,完成4一5题。
(6分每小题3分)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对这首诗中的诗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
“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
B . “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C.“频烦”即“频繁”,连续。
“天下计”指统一天下,复兴汉室。
“两朝”指“东汉”和“蜀汉”。
“开”指开创基业。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综合测试题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综合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f58d636ee06eff9aef8079a.png)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综合测试题班级:姓名:分数: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注音正确的一组词语是()A.鼙鼓(pí)踯躅..(yǐlǐ)..(chíchú)栖鹘(qīhú)萦纡.(yū)迤逦B.满襟(jīn)楼观亭榭(guān)会稽..(zhâgū)凝睇.(tì)..(kuàijī)鹧鸪C.回眸.(móu)肤如凝脂.(shī)玉扃.(jiōng)水裔(yī) 葭苇(jiā)D.眇眇..(bìlì)..(chányuán)薜荔..(miǎo ) 袅袅..( niǎo) 修葺.(qì)潺湲2、下列诗句中没有采用即景起兴手法的一句是()A.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B.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起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C.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D.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3、以下对中国古代史书体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左传》—编年体;《战国策》—断代史;《史记》—纪传体;《汉书》—国别体B、《左传》—断代史;《战国策》—国别体;《史记》—纪传体;《汉书》—编年体C、《左传》—编年体;《战国策》—纪传体;《史记》—断代史;《汉书》—国别体D、《左传》—编年体;《战国策》—国别体;《史记》—纪传体;《汉书》—断代史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杜甫的“三吏”包括《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包括《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B、“建安风骨”或称“汉魏风骨”,“风”偏重指精神气质,“骨”偏重于指骨格形态,是指建安时代的作家摆脱了儒学的束缚,注意作品的抒情性,再加之处在战乱的年代,思想感情更常常是表现为慷慨激昂。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检测题(完美整理版)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检测题(完美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4e517f315727a5e9856a612e.png)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检测题未0511 1432《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检测题第1卷(一)语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刍议(chú ) 条分缕析(lǚ ) 圈养(quān ) 愀然不乐(qiǎo )B .倏忽(shū ) 越俎代庖(páo ) 牛虻(máng ) 自惭形秽(huì )C .靛蓝(diàn ) 毁家纾难(shū ) 干涸(hé ) 白头偕老(xié )D.手帕(pà ) 相互龃龉(yǔ)麾下(huī)探本溯源(shuò)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通牒蛰伏平心而论莫衷一是B.诡谲湮没相形见拙全省教育信息连网C.摄像怄气激流勇退全神贯注D.报歉缉毒故伎重演《红楼梦》研究索引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三农”问题一直备受党和政府的关注。
家用电器的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来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B.在08年“1.25”雪灾时,在“5.12”汶川大地震时,我们全校上下纷纷向灾区人民捐款捐物,你却细大不捐,这样做,你不感到羞愧么?w.w.w.k.s.5.u.c.o.mC..三鹿奶粉为三鹿集团所生产,该企业是国产奶粉的“龙头”,奶粉产销量已连续11年排名全国第一。
此次“结石婴儿”事件,却使三鹿集团成为众矢之的。
D.应该看到,我国在几千年的文明进程中,“孝道”作为一种伦理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能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赢得更多的主动,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格局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我们党面临的国际局势变动的新考验。
B.在“5.12”地震抢险救灾中,可敬的军人个个奋不顾身,冲锋在前。
大家虽然有点累,但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免遭损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语文综合测试(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语文综合测试(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8a2683fee2bd960591c6779b.png)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综合测试出卷人:戴瑛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玉簟.(diàn) 神妪.(yù) 奇葩.(bā) 霰.雪(xiàn)B.聒噪.(ɡuō) 鼎铛.(chēnɡ) 羁.旅(jī) 诡谲.(jué)C.国殇.(shānɡ) 剽.掠(piāo) 子嗣.(sì) 怙.恶(ɡǔ)D.桎梏.(ɡù) 佝偻.(lóu) 垣.墙(yuán) 戏谑.(nuè)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绸缪凋谢廷掾怄心沥血B.逸豫跌宕寂廖面面相觑C.留滞溽热阴霾轻歌曼舞D.修葺讫今凌厉切中肯綮3.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A.上海对“美国”、“恐龙”、“PK”等日渐泛滥的网络语言将发出“封杀令”。
此举一出,石破天...惊.,即刻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舆论评价更是众说纷纭。
B.面对印尼发生的四十年来最强烈的地震和海啸,我们的救援工作一定要有宏观意识,避免目无全牛....。
C.投资者在把握波浪脉络后还要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在起伏不定的股市中,唯有把握大势,波段操作,才能游刃有余....。
D.面对喷薄而出....的中国3G市场,各通信设备厂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使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招数,期待在中国3G市场取得一席之地和更大的市场份额。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人口流动更加频繁,推动全球人力、资本、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加速流动、优化。
B.《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曲“青春和爱情”的悲歌,《威尼斯商人》是富有讽刺意味的戏剧,但就其流播之广而言却毫不逊色。
C.栖息地的缩减以及遍布亚洲的偷猎行为,使得野生虎的数量急剧减少,将来老虎能否在大自然中继续生存取决于人类的实际行动。
D.“低碳生活”这一理念,经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成功和失败的实践,无可争辩地证实了这一理念的正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考试试卷及答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考试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ed583db90d6c85ed3ac60d.png)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模块考试试题(卷)命题:审题: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第一部分基础等级题(60分)一、(1—9每题3分,共27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眇眇.(miǎo)踯.躅(zhí)箜.篌(kōng)庖.丁解牛(báo)B沅.水(yuán)祠.堂(cí)踌.躇(chóu)钟鼓馔.玉(zhuàn)C垓.下(gāi)栖.息(xī)联袂.(meì)鼎铛.玉石(dāng)D天姥.(lǎo)訇.然(hōng)矗.立(zhí)朝歌夜弦.(xián)2、下列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关于银行“高利润”和“乱收费”的讨论还在继续,民众对银行服务收费问题的关注已经到了锱铢必较....的程度。
B不少网友对那些在网络上脱颖而出....的涂鸦之作颇有微词,认为他们不仅损害了名人的形象,也亵渎了民族的文化。
C 台北“故宫博物院”成立50年以来,其文物安全管理水平鹤立鸡群....,它的管理经验非常值得北京故宫博物院学习借鉴。
D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修改其任何部分,都会影响到其他部分,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它的修改短时间难以完成。
3、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避免地方电视台相亲节目,娱乐节目的不再泛滥,国家广电总局多次发文干预,但收效甚微,毕竟,这些节目迎合了部分观众的媚俗需求。
B造成食品安全问题有两大原因:一时现行食品安全制度缺乏严格性和统一性;二是现行食品安全制度缺乏警示性,对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造成的。
C 针对日本右翼分子再次进入我国钓鱼岛领海的非法行为,中国海监巡航编队10月3日继续在我钓鱼岛领海内维权巡航。
D小镇上的楼房一座座拔地而起,马路两边的楼房耸立在两边,高大挺拔。
阅读《蜀相》,完成4一5题。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中国古代小说》检测卷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中国古代小说》检测卷](https://img.taocdn.com/s3/m/5fdc1a64561252d380eb6e41.png)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中国古代小说》检测卷教学参考0613 1230《中国古代诗歌散文》《中国古代小说》检测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空缺的部分。
(14分)1 、《梦游天姥吟留别》通过对奇异美妙的神仙境界的描绘,表现了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蔑视权贵的高洁情怀:“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2、人生代代无穷已,。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3、捐余袂兮江中,。
,将以遗兮远者。
(屈原《湘夫人》4、李白《将进酒》一诗中,悲叹人生短暂,人生易老的句子是:,5、《蜀相》一诗中,杜甫将自己对诸葛亮的崇敬、仰幕和叹惋之情与自己壮志难酬的痛苦熔成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天愿作比翼鸟,,,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7、昆山玉碎凤凰叫,。
(李贺《李凭箜篌引》)8、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昱《虞美人》)9、叶上初阳干宿雨,,。
(周邦彦《苏幕遮》)10、,人事音书漫寂寥。
(杜甫《阁夜》)二、古诗文阅读(2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19分)朱昭字彦明,府谷人。
以效用进,累官秉义郎,浮湛班行,不自表异。
宣和末,为震威城兵马监押,摄知城事。
金兵内侵,夏人乘虚尽取河外诸城镇。
震威距府州三百里,最为孤绝。
昭率老幼婴城,敌攻之力,昭募骁锐兵卒千余人,与约曰:“贼知城中虚实,有轻我心,若出不意攻之,可一鼓而溃。
”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果惊乱,城上鼓噪乘之,杀获甚众。
夏人设木鹅梯冲以临城,飞矢雨激,卒不能施,然昼夜进攻不止。
其酋悟儿思齐介胄来,以毡盾自蔽,邀昭计事。
昭常服登陴,披襟问曰:“彼何人,乃尔不武!欲见我,我在此,将有何事?”思齐却盾而前,数宋朝失信,曰:“大金约我夹攻京师,为城下之盟,画河为界;太原旦暮且下,麟府诸垒悉已归我,公何恃而不降?”昭曰:“上皇知奸邪误国,改过不吝,已行内禅,今天子圣政一新矣,汝独未知邪?”乃取传禅诏赦宣读之,众愕眙,服其勇辩。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题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ecae74c03d8ce2f00662394.png)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卷一、基础知识(每小题4分,共19小题,76分)1、下面划线字的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A、回眸一笑(móu)薜荔 (pì) 会稽(huì)玉扃(jiōnɡ)B、含情凝睇(tì)栖鹘(hú)修葺(qì)佝偻(lóu)C、汀上白沙(tīnɡ)纤尘 qiàn 訇然(hōnɡ)赍.发(jí)D.肤如凝脂.(zhǐ)踯躅..(chú)迤.逦(yí)癖.好(pǐ)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羁旅蓬乱大相径廷坐阵指挥美轮美奂B.妨碍凝悌轻歌曼舞命途多舛勾玄提要C.渲染濒临要言不烦欢呼雀跃沽名钓誉D.竣工脉膊人情世故明火执杖踌躇满志3、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A、遗.余褋:留下姊妹弟兄皆列土:...分裂土地B、可怜光彩生门户:值得羡慕映阶碧草:掩映台阶C、出师未捷.:.捷径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D、海上明月....:.山势与五岳同高。
....:.海上的一轮明月。
势拔五岳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其中绰约..浩荡不见底(天空)..多仙子(美丽轻盈的样子)青冥含情凝睇.谢君王(眼睛)B .吞声踯躅..不敢言(徘徊不前)迷花倚石忽已暝.(天黑夜晚)栗.深林兮惊.层巅(使……战栗)(使……震惊)C. 凭轩涕泗..流(眼泪和鼻涕)吴楚东南坼.(分裂划分)两朝开济..老臣心(开创扶助)D. 月照花林皆似霰.(雪珠)锦官城外柏森森..(树木茂盛繁密的样子)艳艳..随波千万里(波光荡漾的样子)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诗句,最符合文意要求的一项“,”,不是简洁;“行到闹荷无水面,红莲沉睡白莲酣”,更不是简洁。
“,”,就是简洁;“一去两三里,烟村四五家”,就是简洁。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②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③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路上青天④涧草殷勤绿,岩花造次香A.①④B.③②C.①③D.②④6、下列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B.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C.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D.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7、《蜀相》和《书愤》都有对诸葛亮的追怀,也都有作者因难以实现理想抱负的感慨,比较阅读,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A.《蜀相》前四句写景,由远而近,不写建筑而着眼草木,透落出诗人面对青草啼莺时感受到的寂寞和苍凉,从而形成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2024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试1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024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试1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14165910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85.png)
单元综合测试一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社会治理智能化,就是在网络化和网络空间基础上,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重构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的形态,使社会治理层次和水平得到提升,使治理过程更加优化、更加科学、更加才智。
要在促进大数据与社会治理深化融合中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我们就必需精确把握“互联网+”时代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并充分应用好大数据资源。
社会治理内嵌于社会结构之中,随着社会结构的变更,社会治理的对象、主体也必定发生相应的变更。
一方面,当前社会治理所服务的对象结构发生了显著变更。
详细表现为:社会阶层结构出现新老演化,人口的年龄结构、素养结构和空间分布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动,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受过高等教化或拥有专业技能的群体日益扩大,家庭结构呈现规模小型化、类型多样化特征,社会流淌性不断增加,跨地区流淌已成为常态,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大城市或中心城镇集聚。
特殊是思想活跃、利益诉求多样的新兴社会阶层对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另一方面,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也从政府单一主体过渡到一个由政府、非政府组织、公众个体等构成的行动者系统。
这些变更迫切须要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也为社会治理智能化创建了良好条件。
智能化意味着精准分析、精准治理、精准服务、精准反馈。
各类社会治理主体通过获得、存储、管理、分析等手段,将具有海量规模、快速流转等特征的大数据变成活数据,广泛应用于社会治理领域,更好地服务不同社会群体,将成为政府和社会组织实施精准治理、智能治理的重要法宝。
长期以来,社会治理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风险的不行控性和难以预见性。
现代社会处于信息化和网络化困难交织的图景之中,与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背景相叠加,使现代社会治理呈现出新特征。
总的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是严峻困难的,表现为短期冲突和长期冲突叠加、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并存、传统平安和非传统平安威逼相互交织,特殊是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较为薄弱等等。
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考卷(有答案)
![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考卷(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e7db1d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17.png)
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考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位诗人被尊称为“诗仙”?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之涣A. 屈原B. 宋玉C. 荀子D. 韩非子A. 《谏太宗十思疏》B. 《醉翁亭记》C. 《岳阳楼记》D. 《出师表》4.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哪首诗?A. 《诗经·关雎》B. 《诗经·蒹葭》C. 《诗经·桃夭》D. 《诗经·鹤鸣》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 《庄子》是一部纯粹的哲学著作,不含诗歌内容。
(×)3.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一首七言绝句。
(×)4. “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
(√)5. “建安七子”中包括曹操、曹植、曹丕。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诗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
2.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使至塞上》。
3. 《论语》是记录我国古代思想家______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4. 唐代诗人杜甫被尊称为“______”,其代表作有《春望》、《登高》等。
5. 《庄子》中“逍遥游”一篇主要讲述了______追求自由、超脱物欲的故事。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介绍《诗经》的艺术特色。
2. 请列举唐代三位著名诗人及其代表作。
3. 简述《论语》中的“仁”的含义。
4. 请简要分析《离骚》中屈原的忧国忧民情怀。
5. 请举例说明古代散文中的修辞手法。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赋、比、兴”中的一种手法,创作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歌。
2. 请以《论语》中一则名言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3.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首唐代诗歌的意境。
4. 请从《庄子》中选取一个寓言故事,阐述其寓意。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综合测试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综合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e9f18f41f705cc17552709db.p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水碧于天,__________________。垆边人似月,__________________。
(6)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____。能不忆江南?
(7)细草微风岸,__________________。星随平野阔,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十八回里也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
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要
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来。”可见其用字之准确、鲜明,请结合全
诗作者的思想情感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运用(12分,每小题6分)
14.下面三题都是春联的上联,分别贴在学校门口、报社门前和照相馆门前。请对出下联。
(1)学海无涯勤可渡 _________________
10.描绘了春晚寂静、灯光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它是为词中的主角“杜鹃”的出场作铺垫(或为后文抒发词人飘零身世的凄凉的心情作铺垫)。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综合测试卷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综合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2ff3d57c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75.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综合测试卷一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宋代,治理者与被治理者的平等自愿合作关系必须以共利双赢为基础,否则平等自愿合作关系就无法实现,即使暂时实现也很难持久;正如宋代耿延年在总结信州铅山铜场兴衰的原因时指出:“惟务与民共利,经久可行;不欲专利于官,而有害于民;不欲取办一时,而贻患于后;”入中也是如此;官府依据入中法招募商人入纳粮草于规定的沿边地点,给予钞引,使至京师或他处领取现钱或金银、盐、茶、香药等,“若官尽其利,则商旅不行”;宋初对酒、醋、陂塘、墟市、渡口等的税收,由官府核计应征数额,招商承包;商人缴保证金于官,取得征税之权,谓之买扑;宋代在买扑承包经营中,官府所定竞标价必须适中,即一方面竞标者以这一竞标价承包后,通过经营可以获取承包利润;另一方面,官府作为招标者,以这一竞标价转让经营权后可以尽可能地获取最大化的财政收入;这就是“承扑者无破败之患,而官入之利,有常而无失也”;换言之,竞标价不能太高,否则竞标承包者就很有可能不赢利,甚至亏损;另一方面,如竞标价太低,官府作为招标者无法从转让经营权中获得财政收益,同样,这种买扑承包也没必要存在;宋代的入中法能较长久地实行一段时期,其基础也是官商双方共利双赢;如有一方不能从中获得好处,就会中止双方的平等自愿合作;入中法中政府得到的好处甚多,既可通过卖茶获利,更重要的是又可通过商人解决沿边军需供给难题;而对于商人来说,则可获得较丰厚的商业利润;相反,入中法的失败,其关键原因就是大量茶引无法兑现茶叶而贬值,使商人无利可图,甚至亏本,商人只好退出入中法,中止与政府的合作;正如文彦博指出的:“非茶法弊,盖昔年用兵西北,调边食急,用茶偿之,其数既多,茶不售则所在委积,故虚钱多而坏法也;”宋初以来的矿冶业,不问冶户冶炼的多寡,必须按照国家硬性规定的矿税课额缴纳;由于当时技术的限制,难以探明矿藏量,如果实行课额制,很难准确保持官府与坑户、冶户之间共利双赢的合作平衡点,使双方的平等合作关系失去坚实的基础;到王安石变法期间,与召募制相结合的分成制便应运而生了,这就是二八抽分制;如绍兴七年,朝廷同意“金银坑场并依熙丰法召百姓采取,自备物料烹炼,十分为率,官收二分,其八分许坑户自便货卖”,使官府与坑户、冶户的共利双赢找到了一个“经久可行”的平衡点;尤其对于后者来说,避免了因生产不足但课额不减而引起的折业代赔的弊端,坑户、冶户的再生产获得了一定的保证;宋代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确立官民平等自愿合作关系时,重视以共利双赢为基础;如在出让坑冶坊场经营权时,注意根据各州买扑坊场历届课利的增减情况,酌中确定一个课利钱数额,作为本届承包的最低价;南宋政府出卖、出租官田宅时,要求立价“量度适中估价,务要公当,不致亏损公私”,并严防官吏在估产立价中营私舞弊;摘自方宝璋略论宋代政府经济管理从统治到治理的转变,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宋用兵西北,商人到沿边地点入纳粮草换取茶引,但手中持有的大量茶引因无法兑现茶叶而贬值,使商人无利可图,甚至亏本,这是入中法失败的关键原因;B.在对酒、醋、陂塘、墟市、渡口等的税收买扑承包中,如果官府竞标价定得低,承扑者在经营过程中就不会有亏损破产的担忧;C.王安石变法期间,实行分成制,允许坑户依法采矿、冶户自备物料冶炼,官府只抽取二分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矿业的再生产;D.宋代的二八抽分制与召募制相结合,确保了官府与坑户、冶户之间的平等合作关系,也重新找到了共利双赢“经久可行”的平衡点;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治理者与被治理者之间只有共利双赢,才有可能实现并维持平等自愿合作关系;在总结铜场兴衰原因时,耿延年也指出了这一点;B.在买扑承包经营中,宋政府想要最大限度地获取财政收益,做到“有常而无失”,就必须在转让经营权招标时确定适中的竞标价;C.宋朝初期,政府主要考虑国家的财政收益,硬性规定缴纳矿税课额,很难保持官府和坑户、冶户之间共利双赢的合作平衡点;D.为了严防官吏因营私舞弊而致公私双方的利益受损,南宋政府在进行出卖、出租官田宅等经济活动时,要求估价适中,立价公当;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宋代推行入中法,政府收获甚多;政府发放钞引让商人兑换茶叶,从中获利;更重要的是可以借助商人之力,解决边境军需供给难题;B.入中法能在较长一段时期内顺利实行,是以官商共利双赢为基础;对商人而言,能够有利可图,自然不会退出入中法,中止与政府的合作;C.二八抽分制是宋政府与矿冶业主之间的利润分成制度,它最大的优点是在课额不减的情况下,避免了因生产不足而引起的折业代赔的弊端;D.在出让坑冶坊场经营权、核计应征数额时,宋政府重视承包商的利益,根据各州历届买扑坊场课利的增减情况,酌定了一个适中的承包价;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柴克宏,父再用,事吴有功,至德胜军节度使...;克宏以父任为郎将,尝为宣州巡检使;初至,城堑皆湮圮不治,吏云自田、王茂章、李遇相继叛,无敢为守备者;克宏嘻笑曰:“岂有是哉”大加营缮;后吴越兵至,赖以得全;积迁..泗州刺史,罢归为龙武军都虞候;好施予,不事产业,故家常穷空;然性豪举,博弈纵酒,自若也;时元宗自谓唐后规取中原复旧业群臣多为大言以迎合主意克宏独未常一语及军旅人亦不以为知兵,以故不迁;久之,出.为抚州刺史;时淮南交兵,吴越伺间来寇,克宏乃请效死行阵;元宗嘉之,授右卫将军,遣与右卫将军、袁州刺史陆孟俊同救常州;精兵悉在江北,克宏所将财羸卒数千,枢密副使李征古给戈甲皆朽钝;克宏言于征古曰:“卒已非素练,得器械坚利,犹可用,奈何所给乃此等”征古嫚骂之,见者皆忿;克宏知征古狂生,不足与较是非,怡然不少动;至润州,征古终不快,白召克宏归,以神武卫统军朱匡业代之;燕王弘冀独以为克宏可任,卒遣行;克宏帅师至常州,征古犹遣使趣其归;克宏曰:“吾计日破寇,尔何为者,必奸人也”命斩之;使者曰:“受李枢密命来;”克宏曰:“李枢密来,吾亦斩之”遂斩使者以狥;然后勒兵进,大破吴越兵于常州,斩万级,获其将数十人;自保大来,边事大起,克敌之功,莫先克宏者;拜奉化军节度使;复上疏请援寿春,行至泰兴,发疡,数日卒,国人莫不痛惜;谥.威烈;或云初克宏母自表其子可为将,征古抑之;母又言克宏有父风,苟不胜任,分甘孥戮,元宗始用焉;及征古诛死,诏暴其罪,亦以折辱克宏为言云;选自陆游南唐书,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时元宗自谓唐后/ 规取中原/ 复旧业/ 群臣多为/ 大言以迎合主意/ 克宏独未常一语/ 及军旅人亦不以为知兵B.时元宗自谓唐后/ 规取中原/ 复旧业/ 群臣多为大言/ 以迎合主意/ 克宏独未常一语及军旅/ 人亦不以为知兵C.时元宗自谓唐后规取中原/ 复旧业/ 群臣多为/ 大言以迎合主意/ 克宏独未常一语/ 及军旅人亦不以为知兵D.时元宗自谓唐后/ 规取中原/ 复旧业/ 群臣多为大言/ 以迎合主意/ 克宏独未常一语/ 及军旅/ 人亦不以为知兵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节度使,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官员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将此官职命名为“节度使”;B.迁,古代指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积”是多次的意思;“积迁”就是多次升迁官职的意思;C.出,在这里是指出官;古代称由京官调任地方官为出官,一般含有被贬谪的意思;D.谥,指谥号,谥号是人死之后由朝廷按照他一生的功德或行迹而赐予的用于书写主牌的名;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柴克宏忠于职守;他在担任宣州巡检使时,大力修缮被破坏的城池,使全城在吴越敌军到来之时得以保全;B.柴克宏本性豪放;他在回乡担任龙武军都虞候时,乐善好施而不治理产业,以致家徒四壁,但他喝酒下棋,依然如故;C.柴克宏爱国、不怕牺牲;他担任抚州刺史时,淮南正在战乱,他主动请命,赴战场杀敌,朝廷命其与陆孟俊共赴常州;D.柴克宏军事才能出众;他在常州大败吴越敌军;在边界战争中所立战功没有人能够比得上,战死疆场后,谥号为威烈;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精兵悉在江北,克宏所将财羸卒数千,枢密副使李征古给戈甲皆朽钝;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2或云初克宏母自表其子可为将,征古抑之;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汉诗,完成8~9题;橘柚垂华实无名氏橘柚垂华实,乃在深山侧;闻君好我甘,窃自独雕饰;委身玉盘中,历年冀见食;芳菲不相投,青黄忽改色;人倘欲我知,因君为羽翼;8.“窃自独雕饰”一句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妙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9.诗中的橘柚是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欧阳修伶官传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是说,聪明勇敢的人大多被他所溺爱的人或事物逼到困境,也正是我们常说的“玩物丧志”;2六国论中表现列国先人艰苦开辟疆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夸张的笔墨渲染出气势磅礴、瑰奇壮丽的边塞冬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选考题请考生从第三、四两大题中任选一大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一双红绣鞋夏阳我是一双红绣鞋;六十年前的一个春夜,油灯将尽未尽时,我的主人——一个待嫁的苗女,把那根红丝线在指间一绕,打了个结,放在唇齿间轻轻一咬,算是完成了对我最后一针的刺绣;她取出另一只绣好的鞋,将我的左右脚合在一起;油灯下,我搁浅在桌面上,像两只小红船,两朵百合在我身上绽放如春;待嫁的苗女,托着香腮凝视着我,她的脸上,悄然漫上了一层红晕;这时,灯碗里的油干了,火苗微微地颤了两下,灭了,①一缕青烟在月色里袅袅升腾;待嫁的苗女一把将我拥入怀里,大睁着眼睛躺在床上;……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偶尔,黑暗中发出几声“哧哧”的笑,搅得一团月光在窗外探头探脑,窃窃私语;那个春天,她出嫁,我随她来到了夫家;她一身盛装,在众人的簇拥下,绣裙簪珠,衣华钗明,冠上的饰品,佩戴的银器,丁零零作响;随着她轻移莲步,所有人都把目光聚焦在我的身上,禁不住啧啧称奇;我镶着金丝边的红鞋面上,两朵百合在阳光下怒放,晃动着炫目的光泽;我知道,今天是她的嫁日,也是我的节日,我们一生,只为这一天;三天后,我被放进了箱子的最底层;在她合上箱盖时,我读到了她的目光,那目光里,盛开着恋恋不舍的甜蜜;我在黑暗里一躺就是六十年;即使被压在箱底,时光的灰尘依然抚摸着我的身体;六十年后,当我重见天日时,我所见到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陌生的街景,陌生的游客,陌生的熙熙攘攘,还有陌生的各地方言在街头汹涌;这一切,让我有些惶恐;我的主人已经老了,岁月把她雕刻成一个枯瘦干瘪的老妪;我被悬挂在街边的墙上等待出售;而她,在懒洋洋的阳光下,靠着墙打盹儿;时光,在这个午后停顿了;一个衣着时尚的漂亮女子,在我主人面前停下脚步,注视着我,久久地,不肯离去;最后,女子推了推我的主人,问:阿婆,这个,卖吗我的主人将醒未醒,点了点头;随即,瞥了那女子一眼,顿时惊呆了;她慌里慌张地站起来,盯着那女子,好一会儿,说:你……试试……合脚不当女子把我穿在脚上,显得是那么的熨帖,不大不小,不胖不瘦,增一分则多,减一分则少,就像是天生为她做的一样;她让我在半个多世纪后,掸去岁月的尘埃,重新焕发出生机;这女子站在古老的青石板街上,眼睛微微地眯着,来回转动身体,细细地打量我,任凭②融融的阳光扑簌簌地跌落在她身上,跌落出一种久违的香气,让嘈杂的大街顿时变得安静;她的美丽与娴静,让时光倒转,一如六十年前的那个春天;我的主人呆呆地望着她,像面对从前那个待嫁的自己一样手足无措;女子问:阿婆,我想买一双,多少钱我的主人摇了摇头,一头银发在阳光下晃着,说:不要钱,送给你;女子怔了一下,说:那不行,怎么好意思收你这么贵重的东西我的主人望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豁着没牙的嘴笑了,说:我只送该送的人;我的新主人叫麦苗;我跟随麦苗一路车马劳顿,来到一个叫深圳的地方,来到一栋豪华的孤零零的别墅;这里,是我的新家;一个午夜,③窗外华灯璀璨,灯火未眠;麦苗没有开灯,抱着双膝坐在地板上哭泣;我躺在她身后的席梦思床上,默默地注视着她;我的旁边,是一袭白色的婚纱,还有一双镶着红宝石的高跟鞋,它们在窗外霓虹灯的折射下,闪着高贵的光芒;我和它们相比,像一对丑小鸭,滑稽丑陋;麦苗哭得很伤心,如水的月光洒落在她的半边脸上,泪眼蒙眬;她把我贴在脸上,摩挲了很久,最后把我的左脚小心地包好,搁进了衣柜的最底层,另一只——我的右脚,被放进了一个准备邮寄远方的包裹箱里,还塞了一张纸条;在麦苗即将合上盖子的一刹那,一颗带着她体温的泪珠掉落下来,菊花般洇在我的身上;那一刻,我体味到了她对我的眷恋,是如此的深情;我重新回到黑暗的世界里;相伴六十年后,两只鞋骨肉分离,天各一方;我倍感孤独;我无法预知我的左脚和右脚是否还有团聚的那一天;那张纸条上写着:贵哥,你就当我死了吧;选自微型小说选刊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红绣鞋“搁浅在桌面上,像两只小红船,两朵百合在我身上绽放如春”,这些描写,目的是生动地表现红绣鞋的美丽、精致;B.苗女“几声‘哧哧’”的笑,搅得一团月光在窗外探头探脑,窃窃私语”,这里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巧妙结合,巧妙表现了人物心理;C.衰老的苗女愿将红绣鞋无偿赠送给麦苗,不仅因为麦苗穿上熨帖合适,更重要的是麦苗像当年的自己,她想送给麦苗一份祝福;D.小说结尾交代纸条上写的内容——“贵哥,你就当我死了吧”,暗示了麦苗与爱人两地分居的情况,与她对婚姻生活的强烈不满;E.这篇小说借“一双绣花鞋”的“眼睛”描写了两个时代、两个地域、两个人物的爱情故事,讴歌了苗女与麦苗坚贞纯洁的爱情理念;2三个画线处的景物描写分别写出人物怎样的心情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麦苗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以“一双红绣鞋”为叙述对象,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张纯如:一个无法忘却历史的女子“你们不会希望,个人,在她的余生,如行尸走肉般活着……之所以这么做,因为我太软弱,无法承受未来那些痛苦……我知道,我的所作所为,会把这种痛苦的一部分加于他人;尤其是那些最爱我的人;请原谅我,因为我无法原谅自己;”这是她的遗言;这位着名的华裔女作家张纯如,于2004年11月9日决绝地在美国加州盖洛斯自己的车内吞枪自杀,结束了她年仅37岁的风华生命;性格文静的张纯如,从小就喜欢写作,喜欢这种自由表达的方式;在她看来,真正的作家不是玩文字游戏,而要通过文字来传达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和感情;童年的时候,纯如与父母谈话时,父母经常会提到遥远的1937年,在大洋彼岸一个叫南京的城市里发生了些什么,她的祖父如何逃离那个人间地狱,滔滔长江水如何被鲜血染成了红色……1994年12月,当张纯如在加州第一次看到南京大屠杀的黑白照片时,更是感到了无比的愤怒;的确有南京,的确存在大屠杀,但是为什么有人否认它,而且在所有的英文非小说类书籍里,居然没有一本提及这段本不应该被遗忘的历史纯如为这一现象震惊了,几乎所有的西方人都知道希特勒的罪行,却无人知晓日本人在中国进行的大屠杀,她为此感到阵阵心悸;对于美国这样的物质社会来说,一个年轻女孩花几年时间去写一本历史着作,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年轻人都要争分夺秒地奋斗赚钱、成家立业;不过,这位当时只有25岁的女孩有一个念头:“这本书能不能赚钱我不管,对我来说,我就是要让世界上所有的人了解1937年南京发生的事情;”南京暴行出版后,她对美国读者的热情反应也感到意外,她说,“这本书虽然重要,但我以为只会得到图书馆的垂青;”但纯如也相信,真相是不可毁灭的,大家要同心协力,以确保真相被保存、被牢记;1997年,她出版南京大屠杀一书,讲述了二战期间,在中国南京,平民被日本士兵屠杀的惨烈景象;这本书在1998年进入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那一年,她29岁,是第一个如此年轻就获此荣耀的华裔作家;而且,她没有止步于此,而是继续为那些边缘群体发出声音;在她2003年出版的美国华人一书的序言中,她表示,她有职责去驳斥美国新闻报道里对中国人的成见,她要让别人看到真实的、三教九流的美籍华人的生活,看到那些修筑铁路的华工后代,大字不识的工厂工人,白人夫妇收养的小女孩等等;仔细观察,她所秉奉的态度的差别,并非是出自国家;她也替美国人说话,譬如那些二战期间,在菲律宾被日本俘虏的老兵;他们大都来自美国中西部,在被俘后,曾度过一段地狱般的时光;在他们找到张纯如,希望她来写他们的故事后,她觉得自己无法拒绝;她对被侮辱的、被损害的、被遗忘的,有着特别的敏感;她有着很东方式的“侠肝义胆”,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然而,如此一个侠义女子最终选择自杀,让很多人大惑不解;有人说,她自杀的直接原因是她在被诊治为抑郁症后服用药物的副作用,导致了她的很多幻觉和自杀倾向;也有人说,对人类的绝望是纯如自杀的主要原因;读过她的书,许多读者都会对人类的兽性和仇恨,产生愤怒与绝望;而她是在长期忍受这种愤怒而绝望的煎熬,她的忧郁症也许早已埋下了根苗;为推广美国华人,张纯如穿梭北美大陆,密集参加签售活动,签售结束后她的母亲张盈盈发现一向风风火火的女儿忽然变得心事重重、闷闷不乐;一次,她向母亲讲述了旅行中的一幕:有个人演讲后走过来,用充满威胁的口气对我说,如果你加入我们组织的话或许可以安全些,我大吃一惊,不知道如何回答他,立刻走开了;她的父母曾回忆:“她以前从来没有自杀的念头,但后来医生说她患了忧郁症;……”两位老人清楚地记得纯如最喜欢的座右铭是美国哲学家乔治桑塔亚纳的名言:忘记历史的人将重蹈历史覆辙;“只有吸取历史教训,才能有未来的和平,”张盈盈说,“中国人要像犹太人一样,让全世界记住这段历史;”纯如死前留下了一张纸条,要求家人记住她生病前的样子,她说:“我曾认真生活,为目标、写作和家人真诚奉献过;”她的遗体葬在加州洛斯盖多圣安东尼牧场的天堂之门公墓,墓碑上写有这样的话:“挚爱的妻和母亲,作家、历史家,人权斗士;”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尽管每一个西方人都知道希特勒的罪行,但在英文非小说类书籍里,竟没有一本提及南京大屠杀,这让张纯如震惊;B.29岁的张纯如凭借南京大屠杀一书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作者的宝座,她成为第一个获此荣耀的华裔作家;C.张纯如敢于揭示美籍华人三教九流的真实生活,虽在旅行中被无辜威胁,但她毫不在意,仍然坚持自己的创作原则;D.任何坚强的人都有脆弱的时候,张纯如这个“曾认真生活,为目标、写作和家人真诚奉献过”的人自己结束了生命;E.本文多次引用张纯如的典型语言,从不同方面展示了她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和可读性;2文章为什么以张纯如的遗言开篇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3为什么说张纯如是“一个无法忘却历史的女子”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4一个侠义女子最终选择自杀,让很多人大惑不解;有人认为缘于忧郁症,也有人认为缘于对人类的绝望;你认为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我国西部地区如能用好政策,更新观念,大胆创新,那么迅速赶上沿海发达地区,甚至青出于蓝....,是完全可能的;②街边摊上,摆着许多有关手相、算命方面的书籍,里面的内容大都是些不经..之谈..;③安于现状是我们的普遍弱点,在微小甜蜜的小屋中将自己的创造天赋束之..高阁..的人实在难以成为对人类有贡献的人;④在准备辩论赛的过程中,如果自己一点资料也不找,反而五十步笑百步......,指责队友们的资料不够充分,怎么好意思呢;⑤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网络谣言也不翼而飞....,这不仅损害了公民权益,也损害了政府形象,整治网络谣言已是人心所向;⑥全国各地有关水价上涨的新闻早已在坊间传得沸反盈天....,这一关涉民生的水价问题牵动着每个人的神经;A.②④⑤B.①⑤⑥C.①③④D.②③⑤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2015年10月15日,法兰克福国际书展期间,国际出版商协会吸引中国等国家成为会员,这标志着中国出版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广泛获得国际出版界的认同;B.90后杨磊成为将中国日化带上世界媒体的第一人;他设计了小巨蛋牙膏,以创意圆蛋外型、泵头式按压的指尖革命和倡导的极简生活哲学,被誉为牙膏界的潮牌和第一创新品牌;C.目前对于国内雾霾情况的调查显示,燃煤、重工业排放、机动车排放和扬尘是造成雾霾的四项主要因素;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突发性的雾霾成因,如秋收后大量焚烧秸秆等;。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读》综合测试-推荐下载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读》综合测试-推荐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1f875125fe4733687f21aa06.png)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读》综合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第Ⅰ卷阅读题(61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说起登高,首先想到重阳,然而登高并非重阳节的专利。
中国人自古崇尚登高望远,古诗词里流传下来千百代无数文人骚客登临的诗句,这些诗句贯穿一年四季的终始——时而夏日炎炎,时而雨雪霏霏,时而春花灼灼,时而落木萧萧。
登高处,可以是自然的山川,也可以是人造的楼台。
凡人视野有限,所以谁都想看一看那楼外楼、山外山。
唯一和今人的大概不同是,古人登高,不是为了观景,也不是为了某个节日,当然更不是为了旅游,而是为了一展胸襟。
所谓胸襟,就是怀抱,就是远志,就是精神。
通俗地说,就是理想。
很可惜,这正是今人最缺失的东西.文人登高,如同好汉饮酒,喜欢自然是喜欢的,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借助这种方式获得一种不可言传的类似于“天人合一”的抒发和共鸣,又称“一浇胸中块垒”。
由于每个人的身世不同,境遇不同,价值取向有异,哲学思想有别,每个人在登高的时刻,所思所感也就不一样,或者说人各有志,所以即便大家同登一座山峰,写出来的诗句之意味也会相去千里。
儒家的登高,是为接近心中至高无上的“仁”;道家的登高,是为寻求成仙得道的“仙”;皇帝祭祀封禅,要登天下五岳。
在古人心目中,高山是最与苍天相近的地方。
儒家对于君子人格的终极要求便是“高”和“远”。
孔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
”这说的是“高”;“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是在说“远”。
某种意义上,高是空间的概念,远是时间的概念,但这两种维度又不是确指的,因为君子的“怀抱”无时无刻不在胸中运动变化,好比道家修炼的内气,大象无形。
钟子期听俞伯牙抚琴,他听得出伯牙的志趣,就说“巍巍乎若泰山”,又说“洋洋乎若流水”。
高山流水,其实分别是伯牙胸中逸气的不同表现形式,凝止团聚,则冲霄而为山;顺势发散,则奔腾而为水。
琴家没有这份逸气,想弹奏好这支曲目,那是不可能的。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测试题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a7e04e2ddccda38376bafda.png)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试卷一、语言基础知识(1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赂秦(lù)暴霜雪(bào)洎(jì)尚飨(xiǎnɡ)B.仇雠(chóu)沾襟(zhān)子嗣(sì)怙恶不悛(hù)C.万乘(chénɡ)筼筜(yún dānɡ)蜩蝮(tiáo)反间计(jiàn)D.桎梏(kù)主谳者(yàn)日晷(ɡuǐ)缣素(jiān)2.下列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痼疾告罄颠覆以衲报裘B.坟茔誊写沉溺兔起鹘落C.逸豫凯旋锦囊革灭歹尽D.贿赂弥繁俳优报薪救火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暴秦之欲无厌厌:满足B.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速:招致C.而临事忽焉丧之丧:死亡D.而读书者与之与:许可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B.敛不凭其棺C.虽万乘之公相D.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5.比较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汝殁以六月二日②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③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④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6.下列对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苏洵字明允,眉山人,南宋时期散文家。
他和儿子苏轼、苏辙被后人合称“三苏”,并列“唐宋八大家”中。
B.《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苏轼回忆悼念亲友的文章,记叙了他和文与可的深厚情谊。
C.《祭十二郎文》作者韩愈,唐朝散文家,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死后谥“文”,称韩文公。
D.张岱,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人,自称蜀人。
他的文章多寄托着故国之思。
《陶庵梦忆》是张岱在明亡之后写的一部书。
二、阅读课内文言文选段,完成7-11题(15分)。
㈠.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读》综合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第Ⅰ卷阅读题(61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说起登高,首先想到重阳,然而登高并非重阳节的专利。
中国人自古崇尚登高望远,古诗词里流传下来千百代无数文人骚客登临的诗句,这些诗句贯穿一年四季的终始——时而夏日炎炎,时而雨雪霏霏,时而春花灼灼,时而落木萧萧。
登高处,可以是自然的山川,也可以是人造的楼台。
凡人视野有限,所以谁都想看一看那楼外楼、山外山。
唯一和今人的大概不同是,古人登高,不是为了观景,也不是为了某个节日,当然更不是为了旅游,而是为了一展胸襟。
所谓胸襟,就是怀抱,就是远志,就是精神。
通俗地说,就是理想。
很可惜,这正是今人最缺失的东西.文人登高,如同好汉饮酒,喜欢自然是喜欢的,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借助这种方式获得一种不可言传的类似于“天人合一”的抒发和共鸣,又称“一浇胸中块垒”。
由于每个人的身世不同,境遇不同,价值取向有异,哲学思想有别,每个人在登高的时刻,所思所感也就不一样,或者说人各有志,所以即便大家同登一座山峰,写出来的诗句之意味也会相去千里。
儒家的登高,是为接近心中至高无上的“仁”;道家的登高,是为寻求成仙得道的“仙”;皇帝祭祀封禅,要登天下五岳。
在古人心目中,高山是最与苍天相近的地方。
儒家对于君子人格的终极要求便是“高”和“远”。
孔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
”这说的是“高”;“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是在说“远”。
某种意义上,高是空间的概念,远是时间的概念,但这两种维度又不是确指的,因为君子的“怀抱”无时无刻不在胸中运动变化,好比道家修炼的内气,大象无形。
钟子期听俞伯牙抚琴,他听得出伯牙的志趣,就说“巍巍乎若泰山”,又说“洋洋乎若流水”。
高山流水,其实分别是伯牙胸中逸气的不同表现形式,凝止团聚,则冲霄而为山;顺势发散,则奔腾而为水。
琴家没有这份逸气,想弹奏好这支曲目,那是不可能的。
《论语》说:“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平。
”所以胸怀儒家治世救国理想的士人,每登临高处,便能自心底激发出这份远志和胸襟。
明末清初之际的一代大儒顾炎武,在明亡后联合傅山、屈大均等爱国志士僻处山、陕之间,以图恢复大业。
顾炎武和他的同志们送别,相对把盏,就在青山之巅,远眺大好河山,众人百感交集,泪眼潸然。
有人开始借酒浇愁,有人开始埋头抚琴,有人开始痛吟诗篇。
顾炎武听罢,徐徐起身,振衣而立,与之相和:一雁孤飞日,关河万里秋。
正是“关河万里秋”!力挽狂澜的志士纵然势单力薄,回天乏术,但毕竟“德不孤”,毕竟有这些个战友在,相互砥砺,与子同仇。
事虽未成,其心其举已足垂青史,光照世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便是儒家入世之“登高”的价值所在,它像一面旗帜,奋扬于巍巍之山巅。
(摘编自沐斋《登高》)1.下列关于“登高”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古诗词里流传下千百代无数文人骚客登临的诗句,这些诗句贯穿一年四季的终始,说明了登高并非重阳节的专利。
B.夏日炎炎,雨雪霏霏,春花灼灼,落木萧萧,这些都是古代文人流传下来的诗句中描写登高时所见的不同的景色。
C.由于人的视野有限,谁都想看一看那楼外楼、山外山,所以古人的登高,也是想看一看自然的山川,或人造的楼台。
D.文人登高,是想借助这种方式获得一种不可言传的类似于“天人合一”的抒发和共鸣,如同好汉饮酒“一浇胸中块垒”一样。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诗人同登一座山峰,所写的诗句意味相差很大,是由于每个人在登高时所思所感不同,而这又与个人的身世、境遇、价值取向等密切相关。
B.儒家的登高、道家的登高和皇帝祭祀封禅的登高,虽然目的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在他们心目中,高山是最与苍天相近的地方。
C.孔子所说的“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逝者如斯夫”这两句话,概括了儒家对于君子人格的终极要求,前者指“高”,后者指“远”。
D.胸怀儒家治世救国理想的士人,每登临高处,其远志便能发自心底,这是因为儒家提倡“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登高,不是为了观景或为了某个节日,而是为了一展胸襟,古代文人骚客登临的诗句,自然就具有展示其胸襟,体现其怀抱的作用了。
B.钟子期用“巍巍乎若泰山”“洋洋乎若流水”来形容伯牙抚琴的声音,是听出了伯牙的志趣,伯牙胸中的逸气是通过不同的琴声表现出来的。
C.顾炎武联合爱国志士以图恢复大业,在和他的同志们告别时,相对把盏,在青山之巅,远眺人好河山,不同的人以各自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怀。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儒家入世之“登高”价值所在,顾炎武和他的同志其心其举与历代文人登高时一展胸襟所体现的价值是相同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4-6题,每题3分;7题8分)元德秀,字紫芝,河南人。
质厚少缘饰。
少孤,事母孝,举进士,不忍去左右,自负母入京师。
既擢第,母亡,庐墓侧,食不盐酪,藉无茵席。
服除,以窭困调南和尉,有惠政。
黜陟使以闻,擢补龙武军录事参军。
德秀不及亲在而娶,不肯婚,人以为不可绝嗣,答曰:“兄有子,先人得祀,吾何娶为?”初,兄子襁褓丧亲,无资得乳媪,德秀自乳之。
既长,将为娶,家苦贫,乃求为鲁山令。
前此堕车足伤,不能趋拜,太守待以客礼。
有盗系狱,会虎为暴,盗请格虎自赎,许之。
吏白:“彼诡计,且亡去,无乃为累乎?”德秀曰:“许之矣,不可负约。
即有累,吾当坐,不及余人。
”明日,盗尸虎还,举县嗟叹。
玄宗在东都,酺五凤楼下,命三百里县令、刺史各以声乐集。
是时颇言帝且第胜负,加赏黜。
河内太守辇优伎数百,被锦绣,或作犀象,瑰谲光丽。
德秀惟乐工数十人,联袂歌《于蔿于》。
《于蔿于》者,德秀所为歌也。
帝闻,异之,叹曰:“贤人之言哉!”谓宰相曰:“河内人其涂炭乎?”乃黜太守,德秀益知名。
所得奉禄,悉衣食人之孤遗者。
岁满,笥余一缣,驾柴车去。
爱陆浑佳山水,乃定居。
不为墙垣扃钥,家无仆妾。
岁饥,日或不爨。
嗜酒,陶然弹琴以自娱。
德秀善文辞,作《蹇士赋》以自况。
房琯每见德秀,叹息曰:“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
”苏源明常语人曰:“吾不幸生衰俗,所不耻者,识元紫芝也。
”天宝十三载卒,家惟枕履箪瓢而已。
(《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四列传第一百一十九)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藉.无茵席藉:通“借”,凭借B.人以为不可绝嗣.嗣:后代C.无资.得乳媪资:钱财D.是时颇言帝且第.胜负第:确定等次10.下列各组词语中,全都表明元德秀为政清廉的一项是()①食不盐酪,藉无茵席④不为墙垣扃钥,家无仆妾②家苦贫,乃求为鲁山令⑤德秀惟乐工数十人,联袂歌《于蔿于》③笥余一缣,驾柴车去⑥家惟枕履箪瓢而已A.①⑤⑥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②③⑥11.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德秀曾任鲁山令,上升伊始,即以诚信化民。
县中有一入监的盗贼主动请求出去杀死老虎,将功赎罪。
元德秀冒着风险,坚决地答应了那人的请求。
B.元德秀的母亲去世,他一直守护在母亲的坟墓旁边,服丧期满,才出仕为官;因没来得及在母亲健在时结婚,他终生不娶;即便足伤未愈,他依然以对待贵客的礼节对待太守。
C.玄宗驾幸东都,元德秀巧借歌舞之机为民请命,唐玄宗连连赞叹《于蔿于》为贤人之言并罢免了河内太守的职务。
D.元德秀仗义疏财,扶危济困,他将自己的俸禄全部给那些孤儿买衣服和粮食了,他死时家里只有极少的生活用品。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少孤,事母孝,举进士,不忍去左右,自负母入京师。
(3分)(2)彼诡计,且亡去,无乃为累乎?(2分)(3)河内太守辇优伎数百,被锦绣,或作犀象,瑰谲光丽。
(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饮张承制园亭【宋】黄庶小园岂是春来晚?四月花飞入酒杯。
都为主人尤好事,风光留住不教回。
8.通过这首诗,你能感受到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诗歌抒发了怎样的情感?(5分)答:9.这首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指出两种并简要分析其妙处。
(6分)答:(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范仲淹《岳阳楼记》)(2)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4)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幽咽泉流冰下难。
(白居易《琵琶行》)(5)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苏轼《定风波》)(6)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帘卷西风,入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乙选考题请考生从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否则,仅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8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手铐汪海潮乡长被抓走的那天,陈大明正在乡长办公室里向乡长汇报高岭乡旅游度假村的建设情况。
陈大明清楚地记得,他刚刚汇报完第一件事,办公室的门就被撞开了,两个全副武装的公安走了进来,其中一个人手里举着一张逮捕令,走到乡长面前高声说:“你被依法逮捕了!”另一个人就马上拿出一副锃亮的手铐,“咔嚓”一声铐住了乡长的双手,然后不由分说地把乡长带下楼,塞进了楼下的警车,警车就“呜呜呜”地开走了。
乡长被抓走后,陈大明被县里任命为代理乡长,继续负责旅游度假村的建设。
陈大明当上乡长后,眼前老是晃动着那副锃亮的手铐,虽然他与原乡长的贪污案并无牵连,但原乡长被抓的那一幕还是深深地刺激了他,他决心引以为戒。
为防止自己意志不坚定,他还花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到市场上买了一副仿真的手铐,挂在自己的卧室里,以警示自己。
果然,自从他当上乡长后,前来拜访的人便络绎不绝,有送名烟名酒的,有直接送现金的,还有假借妻子的名义送金银首饰的,他都一一回绝。
其实他家的经济条件并不好:妻子常年下岗在家,孩子今年又刚刚上大学,农村老家还有一个经常患病的母亲。
事事都得花钱,可是他一个月的工资才一千多块,因此,他几乎月月都出现“财政赤字”。
有一次,他感到自己实在顶不住了,很想赌一把,他已经把那个建筑商送来的一万元塞进了抽屉,但就在那一瞬间,他立刻想起了悬挂在床前的那副手铐,就赶紧又将钱退回去。
直到有一天,他的一个老同学到他家来玩,看到了那副手铐。
那个老同学就问他:“你这是从哪买来的?”他直言不讳地告诉同学,是从一个地下的工艺品商店买来的。
老同学就又将那副手铐把玩了很长时间,然后很认真地说:“没错,就是它,就是它!”陈大明一下子迷惑了,老同学就告诉他,其实这副手铐有着一段传奇的经历,它曾是一位海外华侨的传家之宝;它也不是普通的钢铁制造的,而是用一种稀有金属制成的,至于那位华侨为什么要把手铐作为传家之宝,那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