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定县史前“遗址群”的特征及意义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物最多、种类齐全的一个遗址
[9]
ꎮ 遗址出土的石
制品ꎬ类型包括石锤、石核、石片、石叶及石器等类
型ꎮ 石器类型简单ꎬ只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
几种ꎮ 穿洞遗址出土的骨器多达千件ꎬ完整的也有
几百件ꎮ 并基本为磨制骨器ꎬ其类型主要有骨锥、骨
铲、骨叉、骨棒及骨针等ꎬ多采用较厚的动物骨骼的
第一乳臼齿ꎮ 依形态特征归属晚期智人ꎬ俗称“ 白
口ꎬ已经成为一个遗址群ꎬ也说明当时普定县自然环
境及气候等非常适合古人类居住ꎮ
贵州普定穿洞遗址位于贵阳市以西约 140 kmꎬ
属于普定县城关镇青山村穿洞村民组ꎬ地理坐标为
E 105°45′ꎬN 28°18′ꎮ 1978 年夏天发现该遗址ꎬ分
贵 州 科 学 37(4) :2019
Guizhou Science
1 遗址群的规模
普定县目前有穿洞、红土洞、白岩脚洞、洞口等
洼地、丘陵、峰林裸露地貌组成ꎮ 其间的红土状堆
四个古史前遗址ꎬ下面分别介绍ꎮ
积ꎬ发育在白云岩上ꎮ 位于白云岩上的洞穴很多ꎬ低
1. 1 穿洞遗址
处堆积土较厚ꎮ 贵州省普定县旧石器地点及古人类
遗址多达 4 个ꎬ具体有穿洞、红土洞、白岩脚洞、洞
MAO YongqinꎬWANG DeyuanꎬWU KehuaꎬZHANG Hongliang
( Guizhou Institute of Mountain ResourcesꎬGuiyang 550001ꎬChina )
Abstract: In this paperꎬwe described the typesꎬnumberꎬcharacteristic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lics from the
41
别于 1979、1981、1983 三年进行三次发掘ꎬ出土物非
对遗址进行了发掘ꎮ 获人牙化石 1 枚ꎬ系幼儿左上
ꎮ 穿洞遗址中石制品
岩脚洞人” ꎮ 获石核、石片、石叶、石锤、砍砸器、刮
常丰富ꎬ张森水、曹泽田、黄慰文、吴茂霖、毛永琴等
都在 相 关 论 文 中 介 绍
[1-13]
10000 多件ꎬ骨器 1000 余件ꎬ是普定遗址发现文化
型ꎬ显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ꎬ是研究旧石器遗址的最佳地点和最好材料ꎮ
关键词: 史前遗址ꎬ骨器ꎬ石器ꎬ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K871. 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6563(2019)04 ̄0040 ̄04
Characteristic and significance of prehistoric sites in Puding County ∗
Keywords: prehistoric siteꎬbone artifactꎬstone artifactꎬGuizhou Province
0 概述
贵州是中国史前遗址最丰富的省份之一ꎬ如黔
西观音洞、桐梓岩灰洞、水城硝灰洞、普定穿洞、盘县
大洞、兴义猫猫洞等旧石器地点及古人类遗址几十
个ꎬ在国内外学术界具相当重要性ꎮ
削器、尖状器、修背石刀、端刮器、凹缺刮器、雕刻器
等石制品 1596 件ꎮ 骨制品有骨锥、骨铲各 2 件ꎻ穿
孔兽牙 1 件ꎮ 用火遗迹有灰烬、烧石、炭屑和烧骨ꎮ
动物化石有大熊猫、最后鬣狗、东方剑齿象、巨貘、中
国犀 等 23 种ꎮ 白 岩 洞 也 仅 于 当 时 发 现 时 的 报
道 [17] ꎬ可能因为经费和人力等各种原因未对其进行
的制造工艺及用途的了解ꎮ
1. 2 红土洞遗址
红土洞史前遗址位于普定县城西 22 km 外的龙
场乡大坝村双山组ꎬ距普定穿洞史前遗址 10 多公
里ꎮ 地理坐标 E 105°35′ꎬN 26°20′ꎮ 由于洞内的土
可以作为染色原料ꎬ且呈红色ꎬ故名为红土洞ꎮ 洞内
因长年积水ꎬ当地群众曾几次将洞中积水抽干挖掘
生命科学 / Life Sciences 第 37 卷
40
普定县史前“ 遗址群” 的特征及意义 ∗
毛永琴ꎬ王德远ꎬ吴克华ꎬ张洪亮
( 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ꎬ贵州 贵阳 550001)
摘 要: 主要描述贵州省普定县 4 个史前旧石器遗址即遗址群的出土物类型、数量、特征及意义ꎮ 遗址群丰富的出土物类
炭屑、烧骨ꎬ动物化石主要有鹿化石等ꎬ时代初定为
旧石器时代晚期ꎬ因出土物量少ꎬ未引起重视ꎮ
2 遗址群特点
1978 年ꎬ当地村民在弃物中捡到少量破碎的动物化
普定县的四个史前遗址出土物类型和数量各有
特点( 表 1) ꎬ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红土作原料ꎬ这村南洞口寨ꎬ
地理坐标 E 105°41′ 28′′ꎬN 26°15′ 34′′ꎬ海拔 1312
mꎬ洞口朝向北ꎬ高出后寨小河约 35 mꎮ 洞高约 15
mꎬ宽 7 m ~ 12 mꎬ深约 10 mꎮ 1978 年发现ꎬ采集到
少量石核、石片、石锤、刮削器等石制品ꎬ用火遗迹有
four prehistoric sites in Puding CountyꎬGuizhou Province. The various types of relics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rich
culture at the sites. Therefore it is the best place for the study of Palaeolithic Age.
普定县位于贵州省西部ꎬ距离省城贵阳约 140
km( 图 1) ꎬ地势较高ꎬ处于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
分水岭地带ꎬ出露地层为三叠系白云质灰岩ꎮ 由于
长期岩溶浸蚀变化ꎬ喀斯特地貌发育ꎬ由峰林谷地、
图 1 普定遗址群交通位置
Fig. 1 Location of prehistoric sites in Puding
详细研究ꎬ因此使其也成为必要且急需研究的遗址ꎮ
碎片为原料加工而成ꎮ 一次性出土数量如此多骨器
时代初定为旧石器时代晚期ꎮ
的遗址在我国是非常少有的ꎬ这为研究中国旧石器
1. 4 洞口遗址
时代晚期文化类型的多样性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地点
和一批有意义的文化遗物ꎮ 并对研究我国旧石器时
代骨器提供了丰富的材料ꎬ增加了我们对骨器工具
[9]
ꎮ 遗址出土的石
制品ꎬ类型包括石锤、石核、石片、石叶及石器等类
型ꎮ 石器类型简单ꎬ只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
几种ꎮ 穿洞遗址出土的骨器多达千件ꎬ完整的也有
几百件ꎮ 并基本为磨制骨器ꎬ其类型主要有骨锥、骨
铲、骨叉、骨棒及骨针等ꎬ多采用较厚的动物骨骼的
第一乳臼齿ꎮ 依形态特征归属晚期智人ꎬ俗称“ 白
口ꎬ已经成为一个遗址群ꎬ也说明当时普定县自然环
境及气候等非常适合古人类居住ꎮ
贵州普定穿洞遗址位于贵阳市以西约 140 kmꎬ
属于普定县城关镇青山村穿洞村民组ꎬ地理坐标为
E 105°45′ꎬN 28°18′ꎮ 1978 年夏天发现该遗址ꎬ分
贵 州 科 学 37(4) :2019
Guizhou Science
1 遗址群的规模
普定县目前有穿洞、红土洞、白岩脚洞、洞口等
洼地、丘陵、峰林裸露地貌组成ꎮ 其间的红土状堆
四个古史前遗址ꎬ下面分别介绍ꎮ
积ꎬ发育在白云岩上ꎮ 位于白云岩上的洞穴很多ꎬ低
1. 1 穿洞遗址
处堆积土较厚ꎮ 贵州省普定县旧石器地点及古人类
遗址多达 4 个ꎬ具体有穿洞、红土洞、白岩脚洞、洞
MAO YongqinꎬWANG DeyuanꎬWU KehuaꎬZHANG Hongliang
( Guizhou Institute of Mountain ResourcesꎬGuiyang 550001ꎬChina )
Abstract: In this paperꎬwe described the typesꎬnumberꎬcharacteristic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lics from the
41
别于 1979、1981、1983 三年进行三次发掘ꎬ出土物非
对遗址进行了发掘ꎮ 获人牙化石 1 枚ꎬ系幼儿左上
ꎮ 穿洞遗址中石制品
岩脚洞人” ꎮ 获石核、石片、石叶、石锤、砍砸器、刮
常丰富ꎬ张森水、曹泽田、黄慰文、吴茂霖、毛永琴等
都在 相 关 论 文 中 介 绍
[1-13]
10000 多件ꎬ骨器 1000 余件ꎬ是普定遗址发现文化
型ꎬ显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ꎬ是研究旧石器遗址的最佳地点和最好材料ꎮ
关键词: 史前遗址ꎬ骨器ꎬ石器ꎬ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K871. 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6563(2019)04 ̄0040 ̄04
Characteristic and significance of prehistoric sites in Puding County ∗
Keywords: prehistoric siteꎬbone artifactꎬstone artifactꎬGuizhou Province
0 概述
贵州是中国史前遗址最丰富的省份之一ꎬ如黔
西观音洞、桐梓岩灰洞、水城硝灰洞、普定穿洞、盘县
大洞、兴义猫猫洞等旧石器地点及古人类遗址几十
个ꎬ在国内外学术界具相当重要性ꎮ
削器、尖状器、修背石刀、端刮器、凹缺刮器、雕刻器
等石制品 1596 件ꎮ 骨制品有骨锥、骨铲各 2 件ꎻ穿
孔兽牙 1 件ꎮ 用火遗迹有灰烬、烧石、炭屑和烧骨ꎮ
动物化石有大熊猫、最后鬣狗、东方剑齿象、巨貘、中
国犀 等 23 种ꎮ 白 岩 洞 也 仅 于 当 时 发 现 时 的 报
道 [17] ꎬ可能因为经费和人力等各种原因未对其进行
的制造工艺及用途的了解ꎮ
1. 2 红土洞遗址
红土洞史前遗址位于普定县城西 22 km 外的龙
场乡大坝村双山组ꎬ距普定穿洞史前遗址 10 多公
里ꎮ 地理坐标 E 105°35′ꎬN 26°20′ꎮ 由于洞内的土
可以作为染色原料ꎬ且呈红色ꎬ故名为红土洞ꎮ 洞内
因长年积水ꎬ当地群众曾几次将洞中积水抽干挖掘
生命科学 / Life Sciences 第 37 卷
40
普定县史前“ 遗址群” 的特征及意义 ∗
毛永琴ꎬ王德远ꎬ吴克华ꎬ张洪亮
( 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ꎬ贵州 贵阳 550001)
摘 要: 主要描述贵州省普定县 4 个史前旧石器遗址即遗址群的出土物类型、数量、特征及意义ꎮ 遗址群丰富的出土物类
炭屑、烧骨ꎬ动物化石主要有鹿化石等ꎬ时代初定为
旧石器时代晚期ꎬ因出土物量少ꎬ未引起重视ꎮ
2 遗址群特点
1978 年ꎬ当地村民在弃物中捡到少量破碎的动物化
普定县的四个史前遗址出土物类型和数量各有
特点( 表 1) ꎬ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红土作原料ꎬ这村南洞口寨ꎬ
地理坐标 E 105°41′ 28′′ꎬN 26°15′ 34′′ꎬ海拔 1312
mꎬ洞口朝向北ꎬ高出后寨小河约 35 mꎮ 洞高约 15
mꎬ宽 7 m ~ 12 mꎬ深约 10 mꎮ 1978 年发现ꎬ采集到
少量石核、石片、石锤、刮削器等石制品ꎬ用火遗迹有
four prehistoric sites in Puding CountyꎬGuizhou Province. The various types of relics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rich
culture at the sites. Therefore it is the best place for the study of Palaeolithic Age.
普定县位于贵州省西部ꎬ距离省城贵阳约 140
km( 图 1) ꎬ地势较高ꎬ处于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
分水岭地带ꎬ出露地层为三叠系白云质灰岩ꎮ 由于
长期岩溶浸蚀变化ꎬ喀斯特地貌发育ꎬ由峰林谷地、
图 1 普定遗址群交通位置
Fig. 1 Location of prehistoric sites in Puding
详细研究ꎬ因此使其也成为必要且急需研究的遗址ꎮ
碎片为原料加工而成ꎮ 一次性出土数量如此多骨器
时代初定为旧石器时代晚期ꎮ
的遗址在我国是非常少有的ꎬ这为研究中国旧石器
1. 4 洞口遗址
时代晚期文化类型的多样性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地点
和一批有意义的文化遗物ꎮ 并对研究我国旧石器时
代骨器提供了丰富的材料ꎬ增加了我们对骨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