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居建设工程的必要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新民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保障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新农村,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农民的住房问题。

中国农民的传统是有了钱首先要盖房,因而民居的建设水平往往成为一个地方富裕程度的外在体现之一。

虽然经过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发展,农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温饱问题已确确实实得到了解决,但是当前农民生活中最大的负担来自建房。

据调查,农村中建房的费用一般在十万元左右,这一般要耗费一个家庭十几年的积蓄。

而且现阶段农民的住房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在生活中存在用水困难、垃圾无法倾倒、邻里因采光和走水闹纠纷等问题。

广大农民希望有一个可长久使用的、舒适、宜居、节能、环保,有上下水、垃圾处理系统的新民居,以及道路硬化整洁、可以休闲娱乐的场所。

因此广大农民的住房问题能否解决,成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首要任务。

经过几十年的城市规划发展,规划部门不仅已积累了丰富的规划经验,还有外省市甚至国外的乡村规划经验的借鉴,尤其是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和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的提出,使新民居建设有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和政策保障,各地纷纷出台各种惠农政策,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也为新民居建设的推进准备了条件。

新民居建设依据“以人为本,经济适用”的原则,倡导“宽街道,多绿化,大住房,小庭院”的规划建设理念,划分功能区,实现人畜分离,住房采用节能、环保的新技术。

在新农村的建设中,经过统一规划而以全新面貌出现的新民居,将成为新农村的标志性建筑符号。

新民居的建设也势必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保障。

2.2.2新民居建设可以有效的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城市化是一个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之一,是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

城市化一方面可以吸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促使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推动
产业结构调整;另一方面有利于城乡交流,可以带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地区产业结构,推进科技进步,提高区域整体水平的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较国外还不高,农村生活与城市生活存在一定差距,要解决这个差距,首先就要从改善广大农村居民最根本的生活条件上入手,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创造一个好的居住环境,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河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目前还有近三分之二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城乡之间差异明显,呈现出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

要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必须下大力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秦皇岛市三分之二的面积是农村,三分之二的人口是农民,农业增加值仅占GDP的12%,县域经济比重仅占全市的39%,城乡发展不够协调,农村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县域发展相对缓慢,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还不够快,是影响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加快农村新民居建设,以此为切入点,带动城乡统筹和一体化发展。

(1)农村新民居建设是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实施以工补农政策的一个有效实现方式。

通过新民居建设,农民可以得到政府的财政支持,金融、土地等优惠政策支持和全方位的技术服务支持,这些社会资源和政策措施的倾斜,不仅让广大农民直接受益,而且能够有力激发农民的发展热情,实现城乡联动发展、共同繁荣。

(2)新民居建设能够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农村道路交通、供水供电、通讯能源等设施的建设和完善;能够推动城市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带动农村文化、教育、医疗、旅游等事业的发展;能够扩大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植入现代生活理念,改变农村落后的生活习俗。

新民居建设可以使更多的农民居住在农村,就能达到或接近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准,享受到现代城市文明,从而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3)新民居建设能够促进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对于加快人口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聚,促进农村城镇化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新民居的建设,可以改进农村社会管理服务方式,实现社区化管理,有利于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管理服务,便于对农民进行文化、科技、法律、技能等宣传教育,进而全面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

(4)实施新民居建设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

不仅可以扩大农村消费,带动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据统计,2009年,河北省1000个新民居建设示范村的建设投资为258亿元,带动社会投
资达1000多亿元,对农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

同时,大量的投资为参与建设的农民提供了65亿元的工资性收入,相当于为全省农民人均增收了约118元。

实践证明,新民居建设是党和政府支农惠农的重要平台,是拉动农村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必将对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加强农村新民居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2.2.3农村新民居建设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现实需要
安居才能乐业,住有所居是人们正常生产生活的必备条件。

拥有一幢建筑质量高、环境条件好的住所,是广大农村居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最大愿望,也是人们衡量一个家庭富裕与否的直观标志,许多农村居民历来把建房盖屋、拥有住房、改善住房条件当作生活中的一件头等大事常抓不懈。

据调查,2000年以来,河北省农民建房投入一直占村庄各类投资的60%以上,居住消费支出始终高居除食品外的农民家庭生活消费的首位。

在农村“可以不吃好的,可以不穿新的,但房子不能不盖好的”,“住上好房子,才算过上好日子”,“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这是北方农民的特点之一。

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导,农村建房基本上处于自由发展状态,意识观念的落后、规划设计的缺失和财力的不足,造成了农村住房布局分散、结构陈旧、功能不全、新技术含量低、内在质量差、外观面貌缺乏特色、基础设施不配套、人居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十分突出,农民的住房“建了拆、拆了建”、“年年建新房、不见新村庄”的状况也普遍存在。

推行新民居建设,一方面能够引导农民转变落后的住房观念,改变传统的建房模式,通过统一的规划、科学的设计、专业的施工,从布局结构、功能质量、外观效果等各方面升级房屋品质和档次,让广大农民住上造价合理、结构新颖、外观漂亮,不仅具备城市住房所有功能,而且适应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符合农村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新民居,享受到现代住房带来便捷和好处。

另一方面,新民居建设充分考虑了村庄的道路、绿化、供排水、环境卫生等公共设施建设,做到了统筹规划,衔接配合,在大大提高村民住房质量的同时,保障各项设施方便、实用,能够最大程度上以户带村整体改变农村多年来难以革除的污水乱流、垃圾乱倒等脏乱差现象,让整个乡村环境旧貌换新颜,实现大变样。

因此,新民居建设,迎合了广大农民改善居住条件的强烈愿望,体现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一项实实在在民心工程,必将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2.2.4新民居建设是集约、节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建立节约型社会,是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方向,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尤为紧迫。

新民居建设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布局,对原有的村落进行合并,使广大居民从平房搬进了楼房,能够腾让出大量的土地,并通过土地复垦增加耕地的数量,同时也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

达到了节约利用土地、提高居住质量、改善居住环境的目的。

(1)实施新民居建设可以加快村庄整治进程,通过科学规划,迁庄并点,集中连片建设,改善农村居所的空间布局,实现村民居住区域的相对集中,进而降低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管理成本,为农村的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新民居建设可以促进农村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一方面通过科学规划农村的住宅区、公园、广场以及养殖区、种植区,使农村的土地利用更加科学合理,减少土地资源浪费;通过有效解决“空心村” 的问题,实现农村土地的永续利用;通过宅基地复垦,实现土地的再利用。

另一方面,通过利用国家“诚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政策,盘活土地资源,在改善农民居住条件的同时,还可利用节省的土地资源开展招商引资,推进村庄的经济发展。

据统计,截止09年底,河北省1000个新民居示范村中,有766各村已基本完成建设改造任务,腾出建设用地15.38万亩,节地43%,如果到2012年全省15%左右的行政村完成新民居建设任务,大约可节地115万亩,大量节省的土地资源,必将成为我省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3)新民居建设可以促进农村的节能环保和住房结构转型。

新民居建设普遍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提倡清洁能源的利用,所建房屋具有节能舒适、安全环保、使用寿命长、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对于保护耕地、减少大气污染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具有重要作用,符合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要求。

2.2.5加强新民居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拓展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是推进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的客观要求,是改善当地民生、惠民富民、推进社会改革进步的重要举措
(1)转变发展方式是当前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的重大任务,而统筹城乡发展,
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

实施农村新民居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推动城乡之间的资金、人才、土地等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促进城乡产业发展合理布局。

同时,秦皇岛现有城区面积仅100多平方公里,发展空间渐趋饱和,而城市区以外的广大区域亟待新的发展。

秦皇岛迫切需要实现历史性突破,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必须顺应发展大势、破解发展难题、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以此拓展未来发展的新平台和新空间。

(2)做城市本质是做产业、做民生、做城乡统筹。

与城市建设的总体进程相比,秦皇岛市县城、乡镇和农村容貌还处在相对落后的位置。

改变这一局面的关键是加大县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力度,整体提升县域基础设施和环境面貌建设水平。

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要牢牢把握城镇化与新民居建设协调推进这个战略着眼点,既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增强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又要扎实推进新民居建设,让留在农村的人能够安居乐业。

(3)一个城市是否富庶、文明、和谐,不仅看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更要看农民生活水平。

城乡统筹的关键,是牢牢把握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这个重要着力点,把管理城市的理念和经验向农村延伸,推动城市文明向农村敷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开展农村新民居建设,有利于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快节奏地整合城乡资源,推进农民居住由分散向集中转变、平房向楼房转变、村庄向社区转变,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让农民群众享受到同城市居民一样及时便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

2.2.6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带动荒佃庄镇区域的经济发展,从而提高当地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本项目建设选址位于省级蛇刘公路的南侧,地处京津唐经济区、东北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交汇处,交通便利,贸易发达,场址北侧建有特种动物养殖区、皮毛深加工区、昌黎皮毛市场,场址西侧是缝纫机零件加工经济区,本地区居民在养殖业方面,可充分利用现有的养殖基础和优势,大力发展珍稀动物养殖,同时在特种动物养殖业的基础上,扩宽经济发展链条,大力发展高利润的皮毛深加工产业,进一步提高本区域内的就业能力。

昌黎县的畜禽养殖业已经形成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格局,随着皮毛深加工后续产业的跟上,皮毛交易市场显得日益重要,市场的建立使当地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的服务,系统的产业链已经形成,对提
高当地居民养殖技术和档次,扩大规模,推动蓄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快速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增加居民的收入。

从业从员6000余人,品种接近4000个,产品已销往广东、上海、香港、日本、东南亚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其中弯针类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

2001年开始规划建设的缝纫机零件加工产业园区已具雏形,已有26家企业入园,累计投资2.7亿元,年产值3.5亿元的规模。

本项目的建设区同时依托四个经济园区,对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及收入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由于目前荒佃庄基础设施等环境较差,严重影响村庄未来的发展。

该片区建设没有具体规划,房屋不成排、不成行,建筑形式杂乱,乡村特色不够突出。

公共设施缺乏,道路交通问题严重,基础设施和环卫设施建设问题尤为匮乏。

村民吃水非常困难,无雨污水排放沟、管系统;垃圾乱倒、污水乱排、电线乱拉、严重影响环境卫生质量;村民家庭多为简易厕所或室外独立厕所,卫生设施条件差。

目前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农民收入也较低,而且大多用于生产投入,余钱较少。

现状也严重影响村民生活质量。

该项目的建设大大改善了这种情况,把村域道路系统规划与土地整理、林网绿化结合,实施农业机械化、实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 土地整理的目标创造有利条件。

而且还建设了一些新的服务设施,方便了村民生活,改善了生活质量。

干渠平面布置穿越新民居内,灌溉渠系布置和耕作区、林带、道路、居民点以及农业区划密切结合,实现自然景观的利用与开发,提高土地利用率,方便生产与生活。

彻底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念,从不同角度考虑现代人的生活观念和现实需求,顺应时代潮流,建立高效能、高附加值的农业生产体系。

转变养殖观念,打破传统种植观念,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森林覆盖率,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减少水土流失;实现人居环境的绿化、美化、净化,促进村民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向生态文化的转型,建立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新机制,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开发和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当前,秦皇岛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加速推进的重要阶段。

秦皇岛市地域面积相对较小、人口相对较少,城市化率相对较高,具有在全省率先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同时,广大农民对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
量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对改变现有生活方式、尽快过上城里人的生活越来越向往。

加强农村新民居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