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格式要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句格式要求
绝句属于诗歌的范略,是诗歌中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

由于诗歌在古代是用来唱的,所以讲究“声律和谐,音律和美,韵味有致。

”它表现在音韵、平仄和四声、节奏上。

即声音和谐,抑扬顿挫,平仄交替,高低起伏,读起来慷锵悦耳,朗朗上口。

所以绝句也讲究声律和谐,音律和美,韵味有致。

绝句用韵律把许多涣散的音节,联络贯穿,组成完整之声,绝句用平仄把诗句分成节拍,每两字一拍。

所以格律是绝句写作的基础。

绝句是从律诗中截取出来的,也称“截句”或“断句”。

绝句分为古绝和律绝两种,古绝就是古体诗,属于古风,这里暂不讲。

律绝分为五言和七言,即为通常所说的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简称五绝和七绝。

绝句要求一韵到底,大多押平声韵,那么五绝和七绝格律写作的基础格式是什么?
首先绝句写作的格律格式都分为仄起和平起两种,仄起和平起都是指绝句的第一句而言。

在仄起中又分仄起首句不入韵式和仄起首句入韵式,同样平起也分平起首句入韵和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这样绝句写作的格律格式就有4种形式,简称:仄起仄收、仄起平收、平起平收、平起仄收,四种。

一、五绝
①仄起式的格律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这种格式就是首句以仄声字开头,又以仄声字结尾,而且尾字不用韵,第二句和第四句用韵,所以简称仄起仄收,或者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后面的每一句都按照上面对应句的格式写作。

每句中,每两个字为一拍而且音节一样,就是两个字都为平,或者都为仄。

而第一句和第二句的平仄要相对,第三句和第四句的平仄要相对,就是如果第一句中一二两字是平,那么第二句一二两字就是仄声。

第三句和第二句的声律是有雷同的,由于绝句写作不能犯孤平或孤仄,所以有改动,括号里面的字表示可平可仄。

举个例子:
《登鹤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王之涣的一首《登鹤雀楼》,这首诗中看第一句,“白日”两字属于仄仄,提示“白”字在古代属于仄声,“依山”属于平平,“尽”属于仄,诗的首句就是仄仄平平仄的格式,其它句子看法相同,而且一二句和三四句每两句的声律平仄都是相对的。

由于首句用仄仄平平仄的格式,所以是仄起仄收的格式,也称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那么王之涣的《登鹤雀
楼》就是用仄起仄收的格式写作而得。

另一种格式是把仄起仄收的格式第一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它句子不变。

这是一种变格,即: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熟悉上一种正格的格式后,变格自然就通晓。

下面再看五绝格律写作的平起格式
②平起式格律格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这种格式就是首句以平声字开始,尾字以仄声结尾,简称平起仄收,由于首句尾字不用入韵,也称为平起首句不入韵式,诗句依然是按照这种固定的模式写作。

举个例子:《听筝》
(唐)李端
鸣筝金栗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在李端这首《听筝》诗中,首句的“鸣筝金”属于平平平,“栗柱”属于仄仄,首句的格式就是:平平平仄仄,所以《听筝》这首诗李端用的是平起仄收的格式。

平起格式中平起仄收为正格,另一种变格就是把平起仄收的格式首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它三个句子不变。

熟悉五绝写作格律的几种格式后,再理解七绝的格律格式就显得容易得多。

二、七绝
七绝格律写作的基本格式也分仄起和平起两种正格,正格外又有两种变格。

①仄起以仄起平收为正格,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变格就是把首句改为:仄仄平平平仄仄。

②平起以平起平收为正格,即: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变格也是把首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

以上关于绝句写作的四种格式是标准格式,关于拗救先不讲。

绝句写作的首句可用韵也可不用,第三句都不用韵,第二句和第四句是必须要求用韵的。

绝句写作的格律格式不能犯孤平和孤仄,也不能三仄尾或三平尾。

五绝格律格式中以首句仄起和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绝格律格式以平起和首句入韵式为常见。

格律格式是绝句写作的基础,其他的关于写作方法、字眼拿捏、意向意境都是在此基础上加以修饰,加以传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