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技能训练(xiu)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毒与局麻:术者应衣帽整洁,清洁双手, 戴口罩。常规碘酒酒精消毒后,铺无菌洞 巾,穿刺点局部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麻醉, 自皮肤达韧带。(婴儿或昏迷患儿可不作 局麻) 穿刺:术者以左手食指和中指将穿刺部位 皮肤绷紧,右手持穿刺针,针口斜面向上。 在穿刺点垂直刺入。进入皮下后,针头可 略向患儿头侧,缓慢推进(约2~4厘米)。 略向患儿头侧,缓慢推进(约2 当感到进针阻力突然消失时,缓慢拔出针
治疗性穿刺
硬脑膜下出血 鞘内注射药物 新生儿脑室内出血 良性颅内高压症 治疗后随访
禁忌症
颅内占位性病变:脑肿瘤,硬脑膜下血肿, 脑室内囊肿或脑脓肿 有早期脑疝征象:如昏迷加重、脉搏不规 整,呼吸不规则,血压波动、瞳孔不等大 等 病情危重:如处于休克状态 局部感染:穿刺点局部皮肤、软组织以及 脊柱有感染 注意:不明原因昏迷者宜作头颅CT后,再 注意:不明原因昏迷者宜作头颅CT后,再 决定是否需要腰穿(非指禁忌症)
穿刺前准备
术前谈话:向家长交代病情,做好解释,签署知情同意 书。争取合作和配合。 皮试:用普鲁卡因局麻者行普鲁卡因皮试 镇静剂:对烦躁和恐惧患儿可于术前一小时给予镇静剂 消毒腰穿包:洞巾,腰穿针,无菌小瓶数个,纱布, 5ml注射器、测压管,无菌手套,治疗盘:2.5~3%碘酒, 5ml注射器、测压管,无菌手套,治疗盘:2.5~3%碘酒, 75%酒精,2%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 75%酒精,2%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 穿刺针选择:新生儿及小婴儿、幼儿可选用7 穿刺针选择:新生儿及小婴儿、幼儿可选用7~9号注射 针,年长儿童根据年龄及胖瘦选择4 针,年长儿童根据年龄及胖瘦选择4~6厘米长的适宜腰 穿针
穿刺针选择:新生儿及小婴儿、幼儿可选 用小号骨穿针,儿童根据年龄及胖瘦选择 12~16号骨穿针 12~16号骨穿针 常用穿刺部位:
1.髂前上棘(适用于任何年龄小儿) 1.髂前上棘(适用于任何年龄小儿) 2.髂后上棘(适用于2 2.髂后上棘(适用于2岁以上小儿) 3.胸骨(适用于6 3.胸骨(适用于6岁以上小儿) 4.胫骨(适用于新生儿及2 4.胫骨(适用于新生儿及2岁以内婴幼儿) 5.脊椎棘突(适用于2 5.脊椎棘突(适用于2岁以上小儿)
操作步骤
体位:患儿侧卧于检查床上,背部与床面 垂直,双手抱膝。助手面向患儿,一手按 住其枕部和颈后,一手绕过其腘窝,使脊 柱前屈,椎间隙增大,同时固定和利于穿 刺 穿刺点:新生儿脊髓末端终止于第三腰椎 水平或第二腰椎下缘,4 水平或第二腰椎下缘,4岁时达第二腰椎 上缘,故婴幼儿一般选择第4 上缘,故婴幼儿一般选择第4~5腰椎间隙 为穿刺点,年长儿可选择第3 为穿刺点,年长儿可选择第3~4腰椎间隙
﹤3岁小儿使用卧式量床 精确读数到0.1cm 精确读数到0.1cm
坐高(顶臀长) 坐高(顶臀长) :反映身材的匀称
程度
1、﹥3岁小儿使用坐高计(坐高) 岁小儿使用坐高计(坐高)
小儿坐于坐高计凳上,先身体前倾, 小儿坐于坐高计凳上,先身体前倾, 使骶部紧靠量板,再挺身坐直, 使骶部紧靠量板,再挺身坐直,大腿靠 拢紧贴凳面,与躯干成直角, 拢紧贴凳面,与躯干成直角,膝关节屈 曲成直角,双腿平放, 曲成直角,双腿平放,移下头板与头顶 接触记录读数,精确读数到0.1cm 接触记录读数,精确读数到0.1cm 。
儿科临床技能训练
体格发育指标测量 小儿腰椎穿刺 小儿骨髓穿刺 新生儿轻度窒息的处理
常用体格指标及测量方法
体重: 体重: 1、测量方法:晨起空腹(平时于进 测量方法:晨起空腹(
食后2小时秤量),排空大小便, 食后2小时秤量),排空大小便,脱去小 ),排空大小便 儿衣裤帽鞋,矫正体重计指针为“0”后 儿衣裤帽鞋,矫正体重计指针为“0”后 秤量,站或坐与体重计上, 秤量,站或坐与体重计上,不可接触物体 或摇动,读取读数。 或摇动,读取读数。
3岁以上取立位 (立式身高计) 立式身高计) 精确读数0.1cm 精确读数0.1cm
2、﹤3岁小儿使用卧式量床。 岁小儿使用卧式量床。
小儿脱去帽鞋袜和外衣后,仰卧于量板 小儿脱去帽鞋袜和外衣后, 中线上,助手固定其头,头顶接触头板, 中线上,助手固定其头,头顶接触头板, 测量者一手按直小儿膝部,使双下肢伸直, 测量者一手按直小儿膝部,使双下肢伸直, 紧贴底板,一手移动足板, 紧贴底板,一手移动足板,使紧贴小儿足 当量板两侧数字相等时读数, 底,当量板两侧数字相等时读数,精确读 数到0.1cm 数到0.1cm 。
2、临床意义:反映小儿营养状况。 临床意义:反映小儿营养状况。
上臂围
Hale Waihona Puke 指间距: 指间距:1、测量方法:小儿立位,紧靠墙壁,双 测量方法:小儿立位,紧靠墙壁,
上肢水平伸直,助手将软尺“0”点固定 上肢水平伸直,助手将软尺“0”点固定 于一侧中指尖,测量者拉紧软尺, 于一侧中指尖,测量者拉紧软尺,紧贴 墙壁,沿双上肢方向至另一侧中指尖, 墙壁,沿双上肢方向至另一侧中指尖, 精确读数到0.1cm 精确读数到0.1cm 。
2、临床意义:反映上肢及肩宽的发育情 临床意义:
况。
指间距
小儿腰椎穿刺
适应症 诊断性穿刺 治疗性穿刺 禁忌症
诊断性穿刺
不明原因的抽搐、惊厥或瘫痪 不明原因的婴儿前囟饱满 婴幼儿不明原因的发热伴眼神呆滞、哭声尖细等 疑为脑炎、脑膜炎、脑膜白血病、蛛网膜下腔出血、亚 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格林~巴利综合征 3岁内小儿首次热性惊厥 脊髓腔阻塞的X 脊髓腔阻塞的X线造影及同位素扫描和气脑造影 疑有颅内占位性病变,但颅内压增高征象不明显者,腰 穿可谨慎进行 测定颅内压,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
2、临床意义:反映胸廓及肺的发育情 临床意义:
况。
胸围(前胸、后背) 胸围(前胸、后背)
腹围: 腹围:
1、测量方法:用软尺平脐(小婴儿 测量方法:用软尺平脐(
以剑突与脐之间的中点)水平绕腹一周。 以剑突与脐之间的中点)水平绕腹一周。 精确读数到0.1cm 精确读数到0.1cm 。
2、临床意义:因影响因素较多,故 临床意义:因影响因素较多,
﹤3岁小儿使用卧式量床,精确读数到0.1cm 岁小儿使用卧式量床,精确读数到0.1cm
头围: 头围:
1、测量方法:小儿坐位或站位,将软尺 测量方法:小儿坐位或站位,
“0”点固定于头部一侧眉弓上缘,紧贴 0”点固定于头部一侧眉弓上缘, 点固定于头部一侧眉弓上缘 头皮(头发过多或有小辫者将其拨开), 头皮(头发过多或有小辫者将其拨开), 后经枕骨结节最高点, 后经枕骨结节最高点,及另一侧眉弓上 缘回至“0”点 精确读数到0.1cm 缘回至“0”点,精确读数到0.1cm 。
身高(长):头、脊柱与下肢长度 身高(
的总和
1、﹥3岁小儿使用立位身高计测 量
小儿脱去帽鞋袜和外衣后,直立,双眼平 小儿脱去帽鞋袜和外衣后,直立, 两侧耳珠上缘与眼眶下缘呈水平位, 视,两侧耳珠上缘与眼眶下缘呈水平位,双臂 自然下垂,脚跟靠拢,脚尖分开呈60 60度 自然下垂,脚跟靠拢,脚尖分开呈60度,背靠 身高计或墙壁,使双足后跟、臀部、两肩、 身高计或墙壁,使双足后跟、臀部、两肩、枕 骨四点都接触主柱或墙壁, 骨四点都接触主柱或墙壁,测量者移动身高计 的头顶板与小儿头顶接触, 的头顶板与小儿头顶接触,板呈水平位时读立 柱上的数字(cm), ),精确读数到 柱上的数字(cm),精确读数到0.1cm 。
2、临床意义:反映生长发育及营养 临床意义:
状况。 状况。
3、测量工具选择:
3岁以上取立位 (立式体重计) 立式体重计) 精确读数到100g 精确读数到100g
1-3岁可坐位 坐式体重计) (坐式体重计) 精确读数到50g 精确读数到50g
新生儿及婴儿用 婴儿磅秤 精确读数到10g 精确读数到10g
3岁以上用立式坐高计 精确读数0.1cm 精确读数0.1cm
2、﹤3岁小儿用量床(顶臀长) 岁小儿用量床(顶臀长)
测量者一手握住小儿小腿使膝关节屈曲, 测量者一手握住小儿小腿使膝关节屈曲, 大腿与底板垂直而骶骨紧贴底板, 大腿与底板垂直而骶骨紧贴底板,一手移 动足板紧贴臀部, 动足板紧贴臀部,当量板两侧数字相等时 读数,精确读数到0.1cm 读数,精确读数到0.1cm 。
意义不大,有腹水时应测量。 意义不大,有腹水时应测量。
腹围(仰卧位) 腹围(仰卧位)
上臂围: 岁小儿。 上臂围:1-5岁小儿。
1、测量方法 :立位、坐位或卧位,双 立位、坐位或卧位,
手自然平放或下垂,一般测非主用肢 手自然平放或下垂, 左臂), ),在臂外侧经肩峰与鹰嘴连线 (左臂),在臂外侧经肩峰与鹰嘴连线 中点处测量臂围, 中点处测量臂围,软尺必须处在与上臂 长轴垂直的平面上,与皮肤紧贴, 长轴垂直的平面上,与皮肤紧贴,但不 压迫软组织。精确读数到0.1cm 压迫软组织。精确读数到0.1cm 。
测压:当见到无色清亮液体即将流出时, 立刻接上测压管,测试并记录压力。留取 脑脊液3 4ml送检 脑脊液3~4ml送检 术毕,插入针芯,和腰穿针一并拔出,穿 刺点消毒,覆盖无菌纱布,胶布固定 术后:送病人回病房,去枕平卧4 术后:送病人回病房,去枕平卧4~6小时
注意事项
(1)颅内压增高患儿必须作腰穿时,应小心谨慎。操 作前宜给适量镇静剂和甘露醇静脉滴注。选择细的穿刺 针,控制脑脊液流出速度。准备好心脏、呼吸复苏装置。 (2)穿刺部位及力量要注意控制,以免损伤马尾神经 和血管。 (3)助手不要把患儿头压得过低,以免因穿刺时间过 长导致机械性气道通气受限,引起心跳、呼吸骤停。 (4)穿刺时如患儿出现呼吸,脉搏,面色异常变化时, 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作相应处理。 (5)鞘内注液时,应先放出同量脑脊液,然后再注入 药液。
髂后上嵴穿刺
2、临床意义:反映头颅及大脑的发育情 临床意义:
况。
头 围
胸围: 胸围:
1、测量方法:﹥ 3岁小儿立位,平静 岁小儿立位, 测量方法:
呼吸,双手自然下垂。双眼平视, 呼吸,双手自然下垂。双眼平视,将软 0”点固定于一侧乳晕下缘 点固定于一侧乳晕下缘( 尺“0”点固定于一侧乳晕下缘(乳腺已 发育的女孩,固定于锁骨中线第4肋间), 发育的女孩,固定于锁骨中线第4肋间), 另一手将软尺紧贴皮肤, 另一手将软尺紧贴皮肤,经两侧肩胛下 角下缘回至“0”点 取呼、 角下缘回至“0”点,取呼、吸气的平均 精确读数到0.1cm 值,精确读数到0.1cm 。﹤3岁小儿仰卧 位测量。 位测量。
操作步骤:髂前上棘穿刺 操作步骤:
术者应衣帽整洁,清洁双手,戴口罩。患 儿仰卧或侧卧,局部严格消毒,铺无菌洞 巾,用普鲁卡因在髂嵴后1cm处局部麻醉, 巾,用普鲁卡因在髂嵴后1cm处局部麻醉, 至骨膜时应缓慢注射,不要多于2ml。术 至骨膜时应缓慢注射,不要多于2ml。术 者用左手拇指及食指固定在髂前上棘两侧, 右手持针在髂嵴后1cm处刺入,方向和患 右手持针在髂嵴后1cm处刺入,方向和患 儿头部成约45度,施用适当压力并旋转推 儿头部成约45度,施用适当压力并旋转推 针前进至阻力突然降低,拔出针芯,接上 注射器,迅速抽取骨髓液约0.2ml作涂片 注射器,迅速抽取骨髓液约0.2ml作涂片 检查,如作培养,取2ml左右。退出穿刺 检查,如作培养,取2ml左右。退出穿刺 针,用无菌纱布压迫局部3 针,用无菌纱布压迫局部3~5秒,胶布固 定。
小儿骨髓穿刺术
适应症(详参见成人骨穿部分) 用于贫血、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内特殊 细胞变化疾病的诊断 用于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骨髓培养,或骨 髓涂片找寄生虫病原体如慢性疟疾,黑热 病等 抽取骨髓供移植用 禁忌症 血友病
穿刺前准备
术前谈话:向家长交代病情,做好解释, 签署知情同意书。争取合作和配合。对烦 躁和恐惧患儿可于术前一小时给予镇静剂。 用普鲁卡因局麻者行普鲁卡因皮试 器械准备:消毒骨穿包:洞巾,骨髓穿刺 针,纱布,2ml或5ml及20ml注射器,干棉 针,纱布,2ml或5ml及20ml注射器,干棉 球。无菌手套,治疗盘:2.5~3%碘酒, 球。无菌手套,治疗盘:2.5~3%碘酒, 75%酒精,2%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玻 75%酒精,2%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玻 片数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